2009-10-23 09:54
Jeremy1391
鉴于楼上的理解能力 我太难了。。。。。。。
原文的意思请你好好看,好好理解再跳出来。
2009-10-23 10:01
Jeremy1391
我只是就事论事,就你打的比喻不恰当指出说明,你的本体 喻体是什么自己搞清楚再回答。实在不清楚回去请教小学老师。
哎呀,对不起,可能是中学老师。如果我急错了 您不会就是小学还是中学这个问题来咬着我不放吧。。。。。。。。难
如果你还是搞不懂。。。。。。那就算了。
懂的人已经懂了。
悄悄地我走了。。。你一个人自娱自乐去吧。。。。
2009-10-30 14:36
紋刀狩易
自家人问5年平辽能否成功,你作为策划者和执行者,都不敢说成功,还要说什么“慰圣心耳”,这还不是没信心啊。。。
还研究什么聊以。。。
鲁迅那个,也是说,他不能为猛士们多做什么,只能喊几句鼓鼓士气而已
2009-10-30 18:36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紋刀狩易[/i] 于 2009-10-30 14:36 发表
自家人问5年平辽能否成功,你作为策划者和执行者,都不敢说成功,还要说什么“慰圣心耳”,这还不是没信心啊。。。
还研究什么聊以。。。
鲁迅那个,也是说,他不能为猛士们多做什么,只能喊几句鼓鼓士气而已 [/quote]
这位不研究什么聊以的话,好,那说说“慰圣心”,“慰圣心”=“没信心”?
袁那个,不也可以这样说,大明当时全国上那么多问题,千疮百孔,他不能为皇上多做什么,只能把平辽东的事情做成功,(在这一方面)安慰一下皇上,而已
2009-10-30 22:04
一名惊魂
袁崇焕是我们广东的英雄!!可惜被昏君所害!
2009-11-1 23:29
uefaball
这计划让袁吹一下,崇祯就相信是完美无缺的计划了
2010-1-12 11:41
rapeman
[quote]原帖由 [i]黑传说[/i] 于 2009-4-20 13:17 发表
围魏救赵是可行的,但明显的,实施的前提是:1、袁要有足够的信心,敢担当丢失首都的责任,2、袁要和皇帝有充分的沟通、要能得到皇帝事前事后的充分信任。
第一、袁先前逢迎魏党和向皇帝吹牛的行为看,他明显是 ... [/quote]
sb一个,不懂历史不懂国情不懂政治,一个伟大的帅才,衡量它的不仅仅是军事作战能力。明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成那个份上都没有离开北京而选择自杀,你让北京沦陷?
2010-1-13 14:52
碧血千秋
围魏救赵之策不可行,(1)京师危急,皇帝有召勤王,如行次策,即使成功,不免杀头之罪;(2)沈阳必然有备,且战争实力强于明京;(3)建州建兵,习游牧民族兵备,闲时放牧,战则为兵,攻占沈阳,不能伤其根本;(4)满州之策,不在攻城略地,在于掠取子女玉帛,糜烂明国经济;明庭为与满州交战,叠年增赋,加之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内乱相寻,满庭深识次机;沈阳得警,必快速回援,处理不当则成夹击之势;满兵绕道古北口,不能尽咎袁氏;如清朝末年,英舰在奥不利,复北克定海,上天津,可怨林则徐乎。袁氏为明末三大名将之首,且为一儒将,敌国俱之,必以反间计除之,可见其能力。明末三大名将皆不得善终,明帝愚也,何可为将之愚乎。
2010-1-13 15:00
碧血千秋
回复 #106 c273182 的帖子
进攻北京,非冒险之策,游击而已,不以夺城占地为目的,但以掠取子女玉帛,糜烂明国经济,增强自己经济实力为要。如欧洲列强之攻清国。
2010-1-14 21:05
鹧鹄仔
水平有限,守守城,带个万把人的部队还可以。经略一方,运筹帷幄,他还不行。
绝对相信他没有叛国,但他死的不冤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