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11 20:18
姬千秋
1.谁与争锋
『庞斑低吟道:“浪翻云啊!你知否我多么想念着你。”』
『浪翻云收回纤长修美的手,心满意足地长长叹道:“庞斑啊庞斑!知我者莫若你,八月十五月满拦江之夜……八月十五月满拦江之夜……”他的语音逐渐转细,但近乎痛苦般的期待之情,却愈转愈浓,愈转愈烈。』
一直服膺这么个观点:虽说看朋友能大抵判断出一个人的深浅,但要了解他的潜力和真正水准,还是要看他的敌人。
武林纷争虽说千奇百怪,但说到底还是两个对立面的一较长短。
只有驳杂的云,才能激发炫目的电火。
而芸芸众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间,才点染出让我们目不暇接,目驰神移的千景万景:
想当年,张丹枫和金世遗都是天地间大好男儿,但敌手是谁?他们的“一战”在哪里?
想当年,紫金之巅,叶孤城要的是万里江山,西门吹雪又何来争那一胜的资格和胸襟?
想当年,聚贤庄萧峰满腔孤愤,杀了个糊涂!光明顶上,张无忌纵然“天下英雄莫敢当”,但在他的面前,又有谁是英雄!
想当年,苏梦枕如果碰不到狄飞掠,李沉舟遇不见萧秋水,何等寂寞,何等颓唐。卫悲回在萧秋水手下终尝一败,淮北第一大侠龙在田和金营第一高手金太子如刀剑互碰般的目光相遇(就是这句话让我喜欢上温瑞安的)时,那才叫痛快!
还是想当年,白衣人在百折千回之后终于逼出了个方宝玉,白云悠悠,海浪声声,他的心里,怎“寂寞”两个字可以了得!
还是想当年,范遥对上了空智,两个人都明白无战胜对方的把握。那是刹那间的相知,为什么没有酒?为什么还需要酒?
还是想当年,要不是千里追杀,哪里来日后的戚少商?要不是蔡京不世之才,又从何看得出诸葛小花!
历工是幸运的,他有令东来;传鹰是幸运的,因为有蒙赤行;
还记得,历工在十绝关内卓立当地,全无动身之意;
还记得,蒙赤行一抹苦笑:「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胜是败。」
但他们都比不过庞斑的命好。
论天道,有鹰缘;论苦行,有历若海;论对道生种魔的认识,有赤尊信和烈震北;当然,最着紧他有浪翻云!只有在和这些人的争与不争之间才能在他这样本没有退和近的局面下充分燃烧自己的生命,打开自己的宝藏!他不是粉碎,就是涅槃!
2. 细节有时是小说的灵魂,脸上的三根毛,最后的那只眼睛
『谷倩莲扯扯他衣袖,另一手揉着自己的小肚子,哀求道:“人家想你进去试试这世上是否真有‘馒头我第一’这回事!”』
正是谷倩莲坚持不懈地坚信风行烈可以给她幸福,所以才真正把风行烈逐寸地从黑暗里拯救出来,而这‘馒头我第一’就包括在这种坚持不懈里。
当我一遍遍重读某本书的总觉得打动我的还是细节,这是作者煞费苦心又希望不被读者轻易看到的地方,是递出金针前最后一次挣扎,是渴求知音又宁愿藏之名山的矛盾。这是两“者”短兵相接,又象是一扇有意无意间忘记关了的凯尔卡门。
3.杀他个痛快
烈震北初遇风行烈双战黄河帮一战
封寒花街一战
『烈震北仰天长笑道:“自出道以来,烈某从来不知“逃走”两字怎么写,回去!”』
『封寒安慰地拍着她的香肩,柔声道:“傻骇子!为何要说傻话呢?噢!我忘记了我的刀藏在那里了,可否为我把它找回来。”』
黄易在渲染“以弱撼强”这点上做的很好,义所当为,虽千万人吾往也的气势写的极好。
与之相媲美的可以说只有两战:
《书剑恩仇录》群豪杀进铁胆庄一役:一旦得知自己敬重的四哥遇害,无不泼出命去的不假思索真让人感到那滚烫的血扑面而来;
《逆水寒》戚少商近似梦魇的转战千里,仓皇四顾之际,生命却被迫浓缩了几百倍。
但这两者皆是无奈,是被动,先天上的气势总是不能提升到最浓烈的地步。
而烈震北和封寒都是谋定而后动,是主动!前者是要彻底以风行烈的骨气淬炼掉他的苦气,而后者更是把生命的历练让给了亦徒亦友的戚长征。了无遗憾,一往直前,不计得失,却恰恰得其所哉!就像烈火烹油,突然间就剩下一片大地真干净。
4.真实与幻想-父与子
『朱元璋仍是气定神闲,只是一对龙目射出奇怪的神色,盯着那刺客的眼。』
除了乾隆,恐怕在皇帝里有最多传说的还是朱元璋,区别或许只在故事的多发期前者的是登基之后,而后者则是在登基以前。(象这样的皇帝应该还有刘邦、刘秀、玄烨)
写这样的皇帝拘泥于史实不免“死于言下”,戏说也的确令人啼笑皆非。以诗的大胆和史的良心加小说的编辑恐怕是两“者”可以妥协的桥梁。
根据弗他妈德的讲话,儿子和父亲总是仇敌,其实以我自己和朋友的经验,都觉得父亲大不易,同时都觉得有无法和父亲妥协的地方,自然不会出现引用那么惊人的一幕,但只希望众儿子们,千般万般,要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正象所有的真理一样那么会伤我们的心和客观存在到沧海桑田。
5.躲在浪翻云和虚若无假想“树荫”下的韩柏
人总会虚弱,人总会有不忘本的片刻,人总会坚持些什么,所以我喜欢这个眼眸里同时有孩童的纯真和老人的睿智的浪子,他没有痛苦和疲倦,只有自由,那种不在乎自己的自由。
6.小半不舍
『小半道人笑容无改道:“小平只是代表个人,不过若我不幸战死,或者可改变他们那班老人家的想法。”』
关键在『笑容无改』!这大概是我唯一喜欢的一个道士,从容赴死,理所当然。
『不舍心生感触道:“一直以来,小僧都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才与谷凝清有二十年的相思之苦,不舍实在太自私了。”不舍油然一笑,淡淡道:“只要能杀死年怜丹,不舍便抛开一切,带同妻女部属,返回域外,重建无双国,终老域外,享受一下塞外纯的生活,其它都不管了。”』
一部《世说新语》我最佩服那个敲碎瓦罐拔腿就走的家伙,真是“好一个‘不管’了。”不庸人自扰,又隐隐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胸襟气度。
不舍以第一种子高手的身份说走就走,不管是鹰刀和庞斑,在他眼里不过那个掉在地上的破瓦罐。
7.英雄
『接着哑然夫笑道:“年兄实在太高估我虚若无了,愧不敢当。本人从来便不是英雄人物,否则当年亦不会坐看朱元璋活活淹死小明王,致与真正的英雄上官飞决裂,成大事者岂区小节。为达日的不择手段乃虚某做人的格言。”』
武侠书里最难写但也最决定格调的就是“背后的人”,这和“最坏的人”几乎是对作者能力最残酷的试金石甚至是照妖镜。
无论卖字的人怎么不肯揭开最后一张底牌,在对这两类人物的刻画将使作者的内心世界无所遁形,过得去就是千年老狐修炼成了正果;过不去就还是藏不住尾巴的山神庙。
虚若无又何须由别人来斟酌自己算否英雄人物!那份轻描淡写的“任凭人说”大有当年传鹰只要美人点头就杀光所有人的不假思索。
当一个人必须解释的时候,何以为堪。
8.半途而废和改行
『鹰缘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我已跨了半步出去,但却惊得缩了回来,惊的是破碎虚空这最后一招,怎会是这么容易的一回事?”』
『“哪知白衣人回去后,竞一反常态,变得十分平易近人,甚至抛却了‘武士’的身份,在市并中做起小生意来,更绝口不谈武功之事,若有人问起他对中原武林七年之约,他竞只是含笑摇头不语。”』(《浣花洗剑录》)
当斯时也,浮一大白。
其实还不如骂句粗话来的爽快。
用一句暴傻的话“这种感觉已经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
花了半个月重新拜读了黄易的《覆雨翻云》,的确发现除了“打炮”真就没有什么。
一笑。
2004-6-11 20:22
nononono
黄易就是黄,你现在才知道啊?他的东西也就只能满足满足那些想看色情又不敢看或看得不多的人。
2004-6-11 20:27
kesin
姬mm经过一番排查摸底终于开始向武侠版发动攻势了,欲使黄易占一席之地。
2004-6-11 20:30
姬千秋
TO NONONONO:黄易的其他作品有可能是那样,可是《大唐双龙传》中并没有什么色情描写,这本书写了几年,是他的心血之作。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经历,你小时侯也可能犯过一些荒谬的错误啊,为什么对自己容忍,却对他人苛求?
在如此诋毁黄易及诋毁他的读者的同时,是否给你心灵上带来了快感?
KESIN哥哥在关注着我吗? 谢谢关心。
2004-6-11 20:40
happytime
主贴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害我犹豫了半天才跑进来瞧个究竟。
2004-6-11 20:43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11, 20:40:46发表
主贴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害我犹豫了半天才跑进来瞧个究竟。 [/quote]
那么现在是让你满足了,还是非常冒火?
没关系,如果有火气就发出来吧, ,来者不拒乃待客之道,心胸狭小怎能成大事?
2004-6-11 20:46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kesin[/i]于2004-06-11, 20:43:20发表
各位讨论时还是心平静气把,生气会犯了嗔戒的。 [/quote]
没想到你这么维护我这帖子啊,难道你也是黄迷?
有人火气好大哦,虽然我嘴上说不在意,可是心里总是很难受的!
我没犯嗔戒。
2004-6-11 20:48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姬千秋[/i]于2004-06-11, 20:43:11发表
那么现在是让你满足了,还是非常冒火?
没关系,如果有火气就发出来吧, ,来者不拒乃待客之道,心胸狭小怎能成大事? [/quote]
火气大的是你吧。
我没看过黄易的这部小说,所以光看这篇文感受不深。
建议给主贴换个名称,否则有些朋友不会进来看的。
2004-6-11 23:19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11, 20:48:50发表
[quote]原帖由[i]姬千秋[/i]于2004-06-11, 20:43:11发表
那么现在是让你满足了,还是非常冒火?
没关系,如果有火气就发出来吧, ,来者不拒乃待客之道,心胸狭小怎能成大事? [/quote]
火气大的是你吧。
我没看过黄易的这部小说,所以光看这篇文感受不深。
建议给主贴换个名称,否则有些朋友不会进来看的。 [/quote]
我的表现看起来很“火”吗?可是我没怎么火啊。
是啊,这个题目看来确实不妥,我原本是基于尊重原作的目的才没改的。
2004-6-12 10:32
病猫
不要老揪着黄不放,只要主题不是黄的,也没啥。红楼梦也挺黄的,没人说他是黄书。
2004-6-12 11:10
三胖子
作为消遣类的书,只要咱喜欢看,管别人说那么多做什么?能让咱工作疲累之余看的舒服就成。名著是文化人研究用的,不是咱半文盲式的社会基层群众看的,勉强看也是不知所云,纯粹为了附庸风雅,咱一般叫他装X~!咱就一小百姓,勉强生存之余看一些没有内涵的书就是想YY一下,在幻想中过过瘾,哪来那么多的说道?
喜欢看谁的无所谓,但是不要说别人看的就是垃圾,自己看的才是精品。
2004-6-12 11:54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god_wolf[/i]于2004-06-12, 2:49:20发表
<覆雨翻云>是我第一次接触"黄"书,感觉感觉很不错啊,"打炮"也没有<寻秦记>露骨. [/quote]
除去露骨的描写,《寻》一书还是堪称经典的,记得有位坛友在这个版面写过一篇《寻》的读后感,深深为其中的政治斗争所震撼,所以,这本书还是有点道理的。至少金古梁温没有写到这般深刻。
7月14日,改编的《寻秦记》就要在上海有线电视黄金档播出了,上海的朋友们可以看看的。虽然电视剧远远及不上原著。
2004-6-12 12:29
wndblack
《寻秦记》电视剧肯定删除了露骨的场景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2004-6-12 13:18
谷风及雨
武侠就是武侠,金庸的与黄易的没本质上的区别
金庸武侠源于历史又脱离历史
黄易武侠擅长和历史融合,使故事似模似样
在我看来师妃喧与秦梦瑶 黄容与小龙女 都是同一个感觉么
2004-6-12 15:40
DUKELANCE
色情描写本来也没什么,不过个人以为硬在书里头加些没必要的色情描写的人多半底气不足,觉得自己的书没什么味道要加点猛料,这和没姿色的流莺都要把自己的脸涂得浓墨重彩是一个道理……
2004-6-12 18:14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wndblack[/i]于2004-06-12, 12:29:38发表
《寻秦记》电视剧肯定删除了露骨的场景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quote]
这么有“内容”的话不是一般人说得出来的。
2004-6-12 18:20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6-12, 13:18:09发表
武侠就是武侠,金庸的与黄易的没本质上的区别
金庸武侠源于历史又脱离历史
黄易武侠擅长和历史融合,使故事似模似样
在我看来师妃喧与秦梦瑶 黄容与小龙女 都是同一个感觉么 [/quote]
不一样,一个是假道学,一个是真仙子,你说怎么会一样?
黄易里的男人我喜欢,女人是没几个喜欢的。
2004-6-12 18:39
DUKELANCE
原来穿衣服的就是假道学,脱光光的都是真仙子
如此就去孔庙把孔老二的牌位拱下来,贴上小泽圆的照片吧
2004-6-12 19:04
谷风及雨
[quote]原帖由[i]姬千秋[/i]于2004-06-12, 18:20:27发表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6-12, 13:18:09发表
武侠就是武侠,金庸的与黄易的没本质上的区别
金庸武侠源于历史又脱离历史
黄易武侠擅长和历史融合,使故事似模似样
在我看来师妃喧与秦梦瑶 黄容与小龙女 都是同一个感觉么 [/quote]
不一样,一个是假道学,一个是真仙子,你说怎么会一样?
黄易里的男人我喜欢,女人是没几个喜欢的。 [/quote]
我的意思是武侠就是武侠
金庸的再经典也摆脱不了他是武侠书的本质
作为武侠书就是消遣娱乐的,不管是金庸、古龙、温瑞安、黄易都没有本质区别
2004-6-13 05:14
文烈
这是luoying6的文章吧。看过书的并喜欢着这书的朋友会明白,会感动,为那些人和事。
一直觉得寻秦和覆雨才是黄易的经典,甚至在大唐之上。寻秦记中项少龙从到处留情而逐渐收敛的变化,覆雨翻云里渲染生命攀至最浓烈颠峰的感觉,你可以说不敢苟同,但我不知道黄色在哪里。如果只是指那些枝蔓的细节,还算浅淡的“黄色”,尽可以跳过去,或者拿朱笔划上几条杠都行,有什么妨碍,有什么损失
2004-6-13 05:32
文烈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6-12, 13:18:09发表
武侠就是武侠,金庸的与黄易的没本质上的区别
金庸武侠源于历史又脱离历史
黄易武侠擅长和历史融合,使故事似模似样
在我看来师妃喧与秦梦瑶 黄容与小龙女 都是同一个感觉么 [/quote]
前半句还有道理,金庸是借历史这个钉子来挂小说,黄易则是干脆把故事放进历史的染缸里面。至于本质上都是武侠,废话一句,说了等于没说:P
是非暄的政治和黄蓉的贤妻良母怎么会一样。仅就对男人来说,黄蓉看起来事事足智多谋,郭靖被她了如指掌,但在大事上她基本上都听郭靖的,守襄阳一辈子,对她来说恐怕主要不是为了民族大义,只是为了丈夫儿女;很难想象师妃暄会这样,往最坏的说,恰恰相反,她惯于用各种手段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往最好的说,在所谓的大义、国家、天下和情人之间,她肯定选择前者甚至进而牺牲后者。
秦梦瑶和小龙女也不一样。乍看似乎都是“仙子”,但秦的老练和龙的单纯相差何止千里。并且覆雨翻云还有个“天道”的主题,这在金庸小说里基本不存在,从这点来说,两人几乎根本没有可比性。
2004-6-13 08:56
arnoldxie
黄易的只看过(大唐双龙传)(寻秦记)(大剑师传奇) 大唐和寻秦记是很好的,大剑师传奇就是从头到尾都是在‘打炮’
电视剧的寻秦记主要就是比较搞笑~~~
2004-6-13 09:08
i smile 1111
黄易有些思想还是颇有启发性的,如果看了他的书就被迫专注于所谓的"打炮"情节,那是自己的问题
2004-6-13 18:08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DUKELANCE[/i]于2004-06-12, 18:39:40发表
原来穿衣服的就是假道学,脱光光的都是真仙子
如此就去孔庙把孔老二的牌位拱下来,贴上小泽圆的照片吧 [/quote]
你这样说未免偏激。
我是从师的言行而得出结论说她是假道学,而你指责的是“脱光光”就是真仙子,显然是你自己理解错了吧。
我认为,大家的看法也许有不同(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提出不同的看法可以用比较文明比较有礼的方式,大家都是一个论坛的人,算是有缘才会聚在一起发帖子,如果碰到不同意见就挖苦,嘲讽,偏激地指责,恐怕有失风度。抑或论坛的人都是欺生的吗?
2004-6-13 18:10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文烈[/i]于2004-06-13, 5:32:25发表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6-12, 13:18:09发表
武侠就是武侠,金庸的与黄易的没本质上的区别
金庸武侠源于历史又脱离历史
黄易武侠擅长和历史融合,使故事似模似样
在我看来师妃喧与秦梦瑶 黄容与小龙女 都是同一个感觉么 [/quote]
前半句还有道理,金庸是借历史这个钉子来挂小说,黄易则是干脆把故事放进历史的染缸里面。至于本质上都是武侠,废话一句,说了等于没说:P
是非暄的政治和黄蓉的贤妻良母怎么会一样。仅就对男人来说,黄蓉看起来事事足智多谋,郭靖被她了如指掌,但在大事上她基本上都听郭靖的,守襄阳一辈子,对她来说恐怕主要不是为了民族大义,只是为了丈夫儿女;很难想象师妃暄会这样,往最坏的说,恰恰相反,她惯于用各种手段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往最好的说,在所谓的大义、国家、天下和情人之间,她肯定选择前者甚至进而牺牲后者。
秦梦瑶和小龙女也不一样。乍看似乎都是“仙子”,但秦的老练和龙的单纯相差何止千里。并且覆雨翻云还有个“天道”的主题,这在金庸小说里基本不存在,从这点来说,两人几乎根本没有可比性。 [/quote]
这位仁兄说得好!!!
2004-6-13 18:26
第五剑
电视剧郡主就不要看了,失望就一个字
2004-6-13 18:43
姬千秋
[quote]原帖由[i]第五剑[/i]于2004-06-13, 18:26:58发表
电视剧郡主就不要看了,失望就一个字 [/quote]
是《覆雨翻云》还是《大唐双龙传》?我看过《寻秦记》了,大概有抵抗力的。
看看再说吧………………
2004-6-14 16:35
赵云子龙
黄易的作品我喜欢。
武侠看的就是个过程,就是个享受,难不成真当事业来研究?
自己喜欢就行
2004-6-14 16:53
金刚捣锤
如果按照个人喜爱来分,我觉得无所谓优劣. 这个是各人需求的问题. 有的人喜欢"肉蒲团" 有的人就喜欢性描写,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黄易对性描写写的直接点,倒不应该成为什么热点,何况也不算特别露骨. 战国春秋,男女关系随便的很.大家都看作很自然的事情,很多地方还有野合的习惯. 群交乱交的习俗. 甚至还有谈论军国大事用男女云雨的姿势来作比喻的.
现代这社会,讲百家争鸣, 讲个性自由, 不必要求同.
谈谈个人对黄易作品的看法.
黄易的作品,我看得不多. 不是不愿意,实在看不下去.这个,也是个人喜好的问题. 个人觉得宁可再多看几遍金古作品,也不爱多看黄易.这是个个人喜好的问题.我个人喜欢反复推敲和研究,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他的语言功力,比起金庸来,客观的说,要差一些,甚至也不如古龙的散文式句子精练. 他的很多语句,都不象金庸那样经得住反复推敲. 也没有写出特别令人陶醉的美文出来.在文字上, 甚至不如梁羽生. 在斗争的机巧上,也不见得超过温瑞安.
寻情记里的主角, 实在无法引入太深刻的印象. 对战国历史的演绎,如果有兴趣,真还不妨直接去读战国策和史记.
从结构和人物心理的深入描写来说,也不如古龙和金庸.
文学艺术的东西,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唐诗宋词流行那么多年, 实在流下来的精品,都是百炼之作,读多少遍都会有新的体验. 从纯文学的角度说, 金庸和古龙对武侠小说的推动作用和文学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至少他们的作品.(古龙的部分作品不行) 是值得去推敲和研究的.
过了这些年, 能还有那么多人怀念他们的作品,也是他们功力的体现.
至于黄易,现在评论他也许有点早.但是从小说的艺术境界来说,个人认为是既没有达到前人的境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 (所谓时间旅行之类的小说题材,在西方早就有好多年了)
他的作品,个人感觉, 读完一遍,第二遍就索然无味. 更没有兴趣去看十遍二十遍的.
金庸古龙之后, 的确还没有出现让我们值得兴奋的武侠大家的作品.
尤其是鹿鼎记之后,金庸自己也知道无法突破自己了.
这个境界,我们还在等新的高人.
当然作为消遣, 个人喜爱看什么是个人的问题.
我个人来说,没有深度和没有价值挖掘的东西,我是不喜欢看的. 研究学问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消遣和娱乐.
2004-6-14 17:33
三胖子
[quote]当然作为消遣, 个人喜爱看什么是个人的问题. [/quote]
这句话俺是极赞同的,不能勉强自己看看不明白的书,谅力而行~
[quote]我个人来说,没有深度和没有价值挖掘的东西,我是不喜欢看的. 研究学问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消遣和娱乐.[/quote] 至少有一定文化功底的人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就看武侠这批人来说80%的人是看热闹的,当然俺也不例外。所以看的人不少,能说出东西来的读者却不多,写出来东西能附和的也就不多,皆肤浅也~
2004-6-14 19:10
姬千秋
看来黄易确实是个争议的人物,我这个帖子在充满着金古温梁的版面中能有如此成绩,确不是没有什么收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而且体会深刻,例如文烈和金刚捣锤,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不管帖子本身,光论这份长度就已令人佩服,小女子折服于两位的学识,也感谢所有回复我帖的会员。
这份帖子到此看来是已经到底了,我也就做个总结陈词。如果还有朋友们想要继续探讨,继续交流的,不妨跟于其后,不时将此帖翻出来看看,也许会有启发。
谢谢!
新近会员 姬千秋
2004-6-17 14:29
juderiverman
我比较幸运,先看的寻秦记,再就是看连载的边荒传说。感觉都是精品啊。
PS:连载一个月才有一卷,太不过瘾,就看上了《·参合陂·慕容垂·》(by Mesh),对这段五胡乱华的历史是越来越有兴趣了,就又看上了《五胡录》(by 火焰塔)。现在就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作品把中国古代史好好地普及一下。文言文实在是不便于流传,类似繁体字。
2004-6-17 17:43
姬千秋
楼上的兄弟喜欢五胡乱华那段历史啊,可否介绍点以唐朝或明朝为背景的网络小说吗?
黄易的《覆雨翻云》对明朝皇帝朱重八似乎描写得不太成功。
2004-6-17 18:25
落叶的秋
朋友推荐偶看大唐 说徐子陵像偶。。 可惜没看完
太多了 累。。
偶买的是盗版 五本 看完三本半(去年十一月) 看了结尾
总的感觉来说还是不错的
2004-6-19 12:43
湘江子龙
各位黄友,(是黄易之书友,打住,休得乱想) 小生不才,忝为后进,刚被《翻云覆雨》中的名字搞得七荤八素,又在《大唐双龙》晕头转向,特诚意求教各位:1,何为道心种魔?
2,何为井中月?
3,如何右手结根本不动印,左手发长生气?
4,何为弈剑?剑何以弈?
饿粗通弈术,稍涉佛道,然也头晕脑涨,求高手明言之,饿将已精心研究之tg阿耳法心法及妻财官鬼剑相赠,保君从此天下无敌,泡到大把MM
2004-6-19 14:08
蓝色之夜
又不是小孩子了!!!!
2004-6-21 15:05
q42474112
黄易的作品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如果能进一步压缩一下,去掉不必要的描写会更好一些
=============================
另外我看了半天,没搞明白郡主是觉得黄易好呢还是差呢
2004-6-22 19:40
猪七戒
黄易的作品,大多是虎头蛇尾。
2004-8-1 17:37
铁柔
寻秦记比大唐好。
大唐巨烂,不断的奇遇,不断的艳遇,文字功底差,情节冗杂,重复,不看也罢。
2004-8-1 17:37
铁柔
看了回复,批评黄易的人还是居多。
2004-8-3 04:33
逸风
怎么说是黄易的作品怎么就只有一部呀期待中
2004-8-24 22:22
虎痴
黄易的书啊,一感觉是港台作家离不开的本乡本土的俗,二是本乡本土的黄,确实不好.
2004-8-24 23:41
浮生一叹
黄易借男女双修练内功,治内伤,有点脱离武侠精神
2004-8-26 17:56
下雪啦
黄易的大唐我很喜欢看,曾经不吃不睡持续奋战40多个小时,真正的是欲罢不能啊!不过覆雨翻云确实怎么说呢?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楼主的见解确实很不错的!
2004-8-27 11:20
建威中郎将
历来不喜欢黄易
2004-8-27 12:27
西门名剑
[quote]原帖由[i]姬千秋[/i]于2004-06-13, 18:08:40发表
[quote]原帖由[i]DUKELANCE[/i]于2004-06-12, 18:39:40发表
原来穿衣服的就是假道学,脱光光的都是真仙子
如此就去孔庙把孔老二的牌位拱下来,贴上小泽圆的照片吧 [/quote]
你这样说未免偏激。
我是从师的言行而得出结论说她是假道学,而你指责的是“脱光光”就是真仙子,显然是你自己理解错了吧。
我认为,大家的看法也许有不同(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提出不同的看法可以用比较文明比较有礼的方式,大家都是一个论坛的人,算是有缘才会聚在一起发帖子,如果碰到不同意见就挖苦,嘲讽,偏激地指责,恐怕有失风度。抑或论坛的人都是欺生的吗? [/quote]
您曲解了.
他也曲解了.
他当您说金庸是假道学,黄易是真仙子了.
然后你又@%$^#了.
俺也说不清爽了.
2004-11-21 01:39
吕布貂蝉
偶只看了 寻秦 大唐 全本~~
翻云覆雨只看了2本~~感觉有点不知所谓呢~~
2004-11-21 07:37
月满拦江
[quote]原帖由[i]铁柔[/i]于2004-08-01, 17:37:38发表
看了回复,批评黄易的人还是居多。 [/quote]
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看玄幻小说么?
看看各大书库的点击率就知道,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全是肤浅。
你要说黄易的小说对玄幻小说的流行一点作用和功劳都没有,我也就无话可说。
他的功过恐怕还要过些年才能评说。
轩辕里支持率不高主要是没有这个气氛,到其他的论坛的相应版面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
支持楼上某君的这句话:“如果看了他的书就被迫专注于所谓的"打炮"情节,那是自己的问题。”
2004-11-24 19:54
championlee
错过了6月的讨论,不过看完楼主的见解后,又有再看 《覆雨翻云》的感觉!
支持ing~~~
2004-11-24 21:45
q42474112
黄易
的 大监视 开创了玄幻小说的新天地
从此类似的一根龙根横扫天下的就越来越多了
2004-11-25 15:03
河沟卧虫
现在流行玄幻了同志们
我们落伍了
……
2004-11-25 17:48
liuwangxizi
黄易的武侠,写的好,无论是韩柏,还是他的几个妻子,包括浪翻云、风行烈等无不是栩栩如生
2004-12-2 23:04
半个春秋
支持啊~~~~~~
可能黄易写的道跟金庸写的佛不太一样~
搞的金迷们总是攻击黄易~
但是我还是认为寻秦才是最好的~
而且修订版露骨的地方基本删了~
2004-12-2 23:08
半个春秋
[quote]原帖由[i]吕布貂蝉[/i]于2004-11-21, 1:39:57发表
偶只看了 寻秦 大唐 全本~~
翻云覆雨只看了2本~~感觉有点不知所谓呢~~ [/quote]
如果是前两本~
那最好继续看下去~
FYFY后面的内容明显比前面好很多~
2004-12-5 19:19
狂醉月
[quote]原帖由[i]湘江子龙[/i]于2004-06-19, 12:43:01发表
各位黄友,(是黄易之书友,打住,休得乱想) 小生不才,忝为后进,刚被《翻云覆雨》中的名字搞得七荤八素,又在《大唐双龙》晕头转向,特诚意求教各位:1,何为道心种魔?
2,何为井中月?
3,如何右手结根本不动印,左手发长生气?
4,何为弈剑?剑何以弈?
饿粗通弈术,稍涉佛道,然也头晕脑涨,求高手明言之,饿将已精心研究之tg阿耳法心法及妻财官鬼剑相赠,保君从此天下无敌,泡到大把MM [/quote]
小弟不才,但也看过<大唐>数次,或可稍解湘兄疑惑。
1)此乃魔门的最高武学,但历来无人练成。此武功相当复杂,请容小弟稍后再回答湘兄此问题。
2)井中月乃徐寇二人顿悟的心法,因在井中看见明月倒影而悟出,故名为井中月。井中月意即面对任何突发事件时,都要保持心境平静和,以平常心应对敌人,不轻易动怒,冷静面对一切,纵然天崩地裂,也要‘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后来二人还悟出‘星变’,但也是建立在井中月的基础上。寇仲后来以井中月为其宝刀命名。湘兄有点迷惑,可能是被这井中月搞得混乱了。井中月既是心法,也是寇仲的爱刀。
3)好问题!小弟也常在思考这动作。我猜想,当徐子陵右手结根本不动印时,全身已经被真气涵盖,不动如山,纵千滔巨浪也不能移动半分。就在对手全力出手,徐子陵已以不动印将对手的攻势稳住,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乘空隙以左手拍出真气,反击敌人。结印并不需要拘泥于手势,手势只不过是摆摆样子唬烂敌人,真正的结印是让真气以不同的方式行走于全身。手势...可说是一个引子吧!
4)弈剑即以剑为棋,剑手即棋手,两人对战,就是二人对弈。此外,弈剑术的要点,是处处制敌先机,在对手下棋前,已知晓对手的棋路,因此抢在对手前将棋路先行封死,或以陷阱引对手自头罗网。剑何以弈?以气弈之。真气能控制实物,因此身上发出真气,遥控长剑移动。
小弟愚钝,还望能稍解湘兄疑惑。还请各方高手指点。
2004-12-5 21:11
粗犷一猛男
偶也有小小心德~~
道心种魔么,有点脱胎换骨、洗髓易经的感觉,但它又不是把一个人彻底改变,内心中还留着那么一点点
本质的东西~~所以《翻云覆雨》中的韩柏虽然被赤尊信“改造”后成了个大色狼,但本性还是善良的(这
叫道心种魔),而庞斑纵使和颜悦色,万般斯文,其实还是个不折不抠的大魔头(这叫魔心种道)。可以
借用洋务运动中“国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口号来打个比方,道心种魔就是“道心为体,魔性为用”,
反之亦然。之所以有这种奇奇怪怪的武功,就因为自古正邪不两立,就像刚柔、阴阳之对立矛盾一般,而
武功练到登峰造极的高手又往往是能融汇这些本质相异的事物(试看任何一位作家写的武侠小说,武功上
乘者都是内力阴阳相生,外功刚柔并济)。金庸和黄易都写道,武功的所谓正邪只是人的主观区分,练到
最后其实是殊途同归,正亦是邪,邪亦是正。然而话虽如此,能正邪兼修的人毕竟万中无一,因为正道和
邪道就像一条道上的两个岔路,纵使千回百转后重归于一,可一个人也只能选择走其中的一条,除非能把
自己劈成两半,一半选一条路走(道心种魔大法就实现了这一点)。我们说“再世为人”大概可以用来形
容练成道心种魔大法的感觉,一个人在一辈子里过了两辈子的生活,练就两种迥然不同的武功,那得厉害
成什么程度?郭靖只是学会了左右互搏,两只手分开使就已经把武功平白无故的提升了一倍,道心种魔大
法从内到外的“左右互搏”其威力更是不言而比喻~~~~
说得口水都干了,但还得PS一下,黄易写的道心种魔大概是上面这么个意思,但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区区
并不敢苟同,大概黄易写玄幻小说写得太顺手,把这些个武功原理写成相对论似的,“玄”得一塌糊涂!
再说井中月吧,其实那是一种境界:像镜子一样一丝不漏的反映对手的状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嘛
!至于说“井中月是面对任何突发事件时,都要保持心境平静和。”也不无道理,心情都不平静当然不可
能准确把握住对手,但这并不是井中月的主要意义。
2004-12-12 22:37
粗犷一猛男
没有高人有更强见解么?
2004-12-13 02:29
气游天地
楼上的,井中月是寇仲的刀,只有在他手上才爆发黄芒,其他的比如萧铣,可达志,甚至天刀宋缺都不行!
井中水月才是境界,讲究的是万物归心,古井不波,因而月影不乱,心意不散,不受敌人干扰,以冷静制敌,是对付宇文无敌时想出来的
至于道心种魔,那是指统合对立以求无上,跟梵我不二和天人合一是述途同归的,还可以加上不死印法,所以师仙子才会怀疑徐子陵会成为第二个石之轩,她后来达到剑心通明便没有再这样说过。大道通融,两极轮转是这小说武学的一个构建思想,所以直接由此路踏进武学颠峰的宁道奇才会隐隐然为天下之首,而毕玄却是最不行。而双龙才可以在相互辅助下借由冰火两重天比石之轩借由生死二境界走得更远更快,这是融合通天的力量!
还有结印的问题,寇徐二人的经脉是经过了很多神奇改造的,与常人不同:
1. 和氏璧使经脉扩容,承受力加强;
2. 邪帝舍利使二人真气飙升,并解决了很多隐患,加快真气的调用和加强配合!
3. 长生气有延息,愈体的神效;
4. 换日大法更是可以使毁经重生,并采天地精华补自身不足,又开三脉七轮与十二穷穴,等于同时有了两个徐子陵在聚气,所以真气雄厚!
5. 螺旋真气使威力何止倍增;
综上所述,他有足够本钱来完成这一招一手结印,一手发长生真气,还有,徐子陵曾悟到,九字真言,心念所在,手印可千变万化,也可不动归一,所以他的手印越来越灵活,只要达到效果,用于放出心念所聚力量的手印根本不在乎单手还是双手,偕同阴后打邪王的时候,他就用了不动归一禅:一指头禅!把九种基础合而为一,达到短暂和局部的大道融通,破了邪王也破不了的天魔解体,救出师仙子。
综上,偶认为跋锋寒才是大唐里头最悍猛的男人,一切成就基本都是靠自己的!最可怕的是,寇徐天天有奇遇,月月有人教,兼且打生打死才功力飙升,老跋就是自己练出来的啊,居然回回与他们不相上下!
2004-12-18 15:07
粗犷一猛男
井中月的确是寇仲的刀,寇仲参出这一心法也确是从井水映月启发而来,但《大唐》全书都称这一心法为井中月,现在网上的所有EBOOK都是这么写,小说的印刷本也一样~~~至于是否黄易自己写着写着笔误漏了个“水”字那就不得而知了(黄易的小说中本就错字连篇),另外,也没人规定刀不能跟心法同名啊~~~
道心种魔可以加上不死印法吗?可没听说过,据我所知只有庞斑学会,石之轩都不会~~
要说最NB,谁够浪翻云NB,庞斑参破了魔门最强奇功,而浪翻云几乎没什么奇遇,只是平平凡凡的练剑(他还不像跋峰寒那么玩命)就已能和庞斑平分秋色~~~
2004-12-20 11:28
b00095120
不喜欢黄易的风格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