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24 15:37
琉璃不是玻璃
束/甲(晦明)
如题:)
2009-2-27 20:51
晓岚同里
炙龟卜字知兴替
束马悬车历苦辛
2009-2-27 20:52
琉璃不是玻璃
[quote]原帖由 [i]晓岚同里[/i] 于 2009-2-27 20:51 发表
炙龟卜字知兴替
束马悬车历苦辛 [/quote]
隆重拜一下:unsure::unsure::unsure::unsure::unsure::unsure:
2009-2-28 12:29
渴饮甘泉
请教老师:晦与咏有区别么?怎样区别?
2009-2-28 13:45
琉璃不是玻璃
[quote]原帖由 [i]渴饮甘泉[/i] 于 2009-2-28 12:29 发表
请教老师:晦与咏有区别么?怎样区别? [/quote]
代老师暂复甘泉先生:我自己的理解,晦明格里的“晦”,一般都是照“咏”的方法来做,从这个角度讲,没什么明显区别。如果要说区别,我自己理解的就是,“晦明”中的“晦”只是要求,算不上具体手法,而“咏”就是具体的手法了。也就是说,题目要求“咏”,只能用咏的手法;而题目要求“晦明”,那么晦的部分可以用不同的手法来达到要求,可以笼纱也可以咏,只要不犯题字即可。貌似有说法认为笼纱也算咏的一种,但我个人还是坚持认为笼是笼,咏是咏,二者在运用要求上还是有区别的,不宜混为一谈。
我自己的粗浅理解,如有谬误,欢迎各位师友砖:P
2009-2-28 19:38
晓岚同里
问好甘泉先生。
我同意琉璃的解释。王彭年先生曾谈到过分咏与笼纱的差异。按王老所言,分咏或用典实,或赋空灵,重在描摹物事;笼纱则多采用阙字歇后等手法隐去本字。
前人晦明钟作中的晦句有分咏手法,也有笼纱手法,如:
红/豆(晦明)
“云霞出海扶桑晓;风露横江扁豆秋”,上比用白描手法扣“红”;
“红藕湾深双桨可;黄茅店小一灯如”,下比用隐字手法扣“豆”。
皆为佳制。
2009-2-28 21:09
渴饮甘泉
明白了。谢谢两位老师赐教!:unsure::unsure:
2009-2-28 21:11
琉璃不是玻璃
[quote]原帖由 [i]渴饮甘泉[/i] 于 2009-2-28 21:09 发表
明白了。谢谢两位老师赐教!:unsure::unsure: [/quote]
晕,一位老师好不?额不是:titter:
先生晚上好:)
2009-2-28 21:22
渴饮甘泉
[quote]原帖由 [i]琉璃不是玻璃[/i] 于 2009-2-28 21:11 发表
晕,一位老师好不?额不是:titter:
先生晚上好:) [/quote]
能者为师,琉璃当之无愧。
2009-2-28 21:24
琉璃不是玻璃
[quote]原帖由 [i]渴饮甘泉[/i] 于 2009-2-28 21:22 发表
能者为师,琉璃当之无愧。 [/quote]
谢谢甘泉先生鼓励,实在惭愧:):sleep:
下了先,明天有事要早起。先生慢雅,开心~ :unsure: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