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赤壁下,决战天下,我看得无话可说


2009-2-22 17:40 天下奇才
赤壁下,决战天下,我看得无话可说

语言前卫,情节搞笑倒也罢了,商业片就是这样,可是结局曹操都可以被杀掉了,周瑜说你走吧,从哪里来会哪里去,甘宁也不是在赤壁死的,这么违反历史的情节也太离谱了

2009-2-22 17:46 KYOKO
很难...这个

历史上的大战真是那样的吗?历史片只要求结果一样,过程就不在乎了???

2009-2-22 18:02 霹雳娃娃
[quote]原帖由 [i]天下奇才[/i] 于 2009-2-22 17:40 发表
语言前卫,情节搞笑倒也罢了,商业片就是这样,可是结局曹操都可以被杀掉了,周瑜说你走吧,从哪里来会哪里去,甘宁也不是在赤壁死的,这么违反历史的情节也太离谱了 [/quote]
人家改名叫甘兴了,上集时大家就讨论过了

赤壁2的结尾确实搞得差了点,回到吴宇森的江湖片了

2009-2-22 18:12 Desheng2008
场面很强大。。。。是吴宇森的风格,喜欢!

2009-2-22 19:32 fengc89
这个甘兴只是以甘宁为原型的虚构人物而已。。!

2009-2-22 19:54 恨地无环
:titter:老吴拍个电影容易么,上集有人因为狮童同学不叫甘宁要骂,下集有人认为狮童同学叫甘宁也要骂。

俺觉得老吴这个结局倒不是因为江湖片的习惯,而是附和了西方的世界—国家观,把三国的大一统天下观搞成了类似周代的封建国家观。
上集开头就借孔融之口强调刘备是皇亲;孙氏三代偏安,并无反意,就是两个合格的封建领主。整个电影中,孙刘两家也没有表现出超越割据的野心/梦想,他们要保护的,也就是自己的割据利益。所以到最后“从哪里来就会哪里去”就有点《勇敢的心》里面苏格兰人要英格兰人滚回老家去的意思了。

骂老吴的骂累了可以看看《勇敢的心》、《天国王朝》之类好莱坞史诗大片的历史背景,改名换姓、好恶逆转之类的“历史错误”在电影中实在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2009-2-22 21:29 霹雳娃娃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9-2-22 19:54 发表
:titter:老吴拍个电影容易么,上集有人因为狮童同学不叫甘宁要骂,下集有人认为狮童同学叫甘宁也要骂。

俺觉得老吴这个结局倒不是因为江湖片的习惯,而是附和了西方的世界—国家观,把三国的大一统天下观搞成 ... [/quote]


曹操制住了周瑜和小乔,赵云偷偷的救下小乔,大家趁乱把曹操制服

这不是江湖片的常用桥段么

2009-2-22 21:32 霹雳娃娃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9-2-22 19:54 发表
:titter:老吴拍个电影容易么,上集有人因为狮童同学不叫甘宁要骂,下集有人认为狮童同学叫甘宁也要骂。

俺觉得老吴这个结局倒不是因为江湖片的习惯,而是附和了西方的世界—国家观,把三国的大一统天下观搞成 ... [/quote]
一般人对西方的历史人物原形不怎么了解,顶多知道个西方历史大概

文化差异

2009-2-22 21:37 打破英雄神话
[quote]原帖由 [i]天下奇才[/i] 于 2009-2-22 17:40 发表
语言前卫,情节搞笑倒也罢了,商业片就是这样,可是结局曹操都可以被杀掉了,周瑜说你走吧,从哪里来会哪里去,甘宁也不是在赤壁死的,这么违反历史的情节也太离谱了 [/quote]

这又不是历史片,有必要按照历史出牌吗?:titter:

2009-2-22 21:40 ygwd123
l楼主带着历史的眼光看商业化的电影肯定会这样想,所以我宁愿看那些二次元空间的东西都不看那些所谓的翻拍

2009-2-22 21:52 恨地无环
回复 #7 霹雳娃娃 的帖子

那段啊,俺当时在想,老吴是恨不得两剑一弓都能换成枪:titter:

《勇敢的心》这个故事的原型据说在苏格兰也是家喻户晓的。
《特洛伊》、《角斗士》、《斯巴达300》直接或间接改编自历史传说,老外也有很多针对其历史问题的批评。而我们对这些历史不怎么了解,反而给了我们更多审美的可能,而不是对着历史文献去“审实”。同样,看英文片子,俺们也不会去追究人家用的有没有不符合其时代的英语,反而是听到说英语,就容易拉开了观影的审美距离。所以俺觉得对华语的历史题材电影,也应该把“审实”的眼光调整调整,把电影就当成一部戏。

要求华文电影一下子拍出《勇敢的心》、《角斗士》这个级别的史诗剧恐怕也不现实,吃果果滴商业化、漫画化也无所谓,《斯巴达300》就是好榜样,不要学成《见龙卸甲》就是了。

2009-2-22 22:41 天下奇才
西方的历史片子也有演义的成分,比如<勇敢的心>华莱士没那么伟大,双手也是沾满平民的鲜血,但感觉逻辑上还是比较符合历史,我说的是逻辑上,就好比特洛伊二雄相争,总不会出现托耳把硫斯把杀死吧,赤壁就是在逻辑上犯了错误,周瑜对曹操就不应该说这种话,历史可以有演义,但逻辑上总不能错吧

2009-2-22 22:49 hadeswwy
那句“你走吧,从哪来,就回到哪去”太强大了……你这个怎么做结局也不能做成这个结局啊……搞得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你最大的敌人在你们的面前,你却让他白白的走了,还真当是关羽的华容道啊……:angry2:

2009-2-22 23:05 恨地无环
回复 #12 天下奇才 的帖子

你的周瑜和曹操还是三国志、演义中的周瑜和曹操,所以你说不可能发生那样的对话。
《赤壁》里鲜明持中央集权大一统天下观的只有曹操而已,孙权周瑜是封建领主的天下观,求的是各守其土、各抚其民,加上武以止戈的主题,让曹操滚回老家去是符合其内在逻辑的。不过这个逻辑和传统以及观众预期差距很大就是了。

话说《天国王朝》俺也是剧场版加长版通通看了几遍,都没搞清楚男主既然能和王姊私通,干嘛不听假面王的话,把他姐夫干掉取而代之?
后来想想,男主是听从自己心的骑士,搞个情妇大概也算是骑士的修养之一……

2009-2-22 23:12 霹雳娃娃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9-2-22 23:05 发表
你的周瑜和曹操还是三国志、演义中的周瑜和曹操,所以你说不可能发生那样的对话。
《赤壁》里鲜明持中央集权大一统天下观的只有曹操而已,孙权周瑜是封建领主的天下观,求的是各守其土、各抚其民,加上武以止戈 ... [/quote]
看了很久了,记忆不是很清楚

好象是他心中的信念是不搞阴谋,哪怕目的正义

至于跟法国美女私通,那是人性,属于人性自由

2009-2-22 23:18 恨地无环
回复 #15 霹雳娃娃 的帖子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反正俺是觉得蛮别扭的,真是文化差异了。不过看电影,也就得顺着电影里的逻辑去思考。

老吴这次一是为了国际票房,二可能他自己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大,三是没有华容道这个本子也的确有难度,所以搞出来的《赤壁》有点香蕉味,外黄内白。

2009-2-22 23:20 heismine
觉得赤壁上还是开了个好头,可能是上集的原创场景的功劳。
下集拍出了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和文字比起来就略显小气了,起码十万只箭还没英雄里的那种气势,长江太窄,攻城战更是小队作战,来来去去也就那个乌龟阵的人马,还不如张国良的一把火烧到只剩零头好看。
不过我觉得赤壁的烧钱还算是成功的,要是徐老怪能这么烧就更好了。

2009-2-22 23:46 恨地无环
回复 #17 heismine 的帖子

赤壁下的箭雨,比英雄可强多了。
这也是两位导演风格的差异。
老谋子就喜欢大色块整齐划一的团体舞,箭雨射出来好似一块铁板,咋一看很惊人,就是没有细节,第二眼就觉得像三国群英传了,箭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电脑特技。问题是英雄有漫画化倾向,这样搞还凑合(斯巴达300里面的箭雨射出来齐,落下来散,就更加好了)。现在这套已经不行了,做rts游戏的都把单位要作出随机的个性化动作来了。老谋子在黄金甲里面还是一个模子的人和兵器+大色块,俺打赌要是让他拍斯巴达三百,他肯定让除了两三个头头外所有人都一直把脸罩着……

赤壁里面兵将的铠甲武器就体现了真实性和丰富性,箭雨也是真的像几千人乱箭发射的状态,俺是觉得比英雄好多了。

2009-2-22 23:52 fengc89
赤壁的道具不错。。不知道哪家搞的!!

2009-2-23 00:21 heismine
回复 #18 恨地无环 的帖子

谢谢指点。
英雄的箭矢落下的确没什么特别,只是觉得万军齐喊喊“风,大风”还是很有气势。
赤壁的重头戏十万只箭相比之下显得不够大气,根本看不出来是千人齐发,整个战争就像是三百人大战一样,赤壁撞船的火海一片拍得更多的是一艘一艘的敢死队的撞击,攻城战也是小队作战,觉得吴宇森真的想拍的还是潇洒的英雄片,但是他和战争片又妥协了,于是下集就成了没有不死英雄的英雄片。

2009-2-23 06:46 恨地无环
回复 #20 heismine 的帖子

:titter:还是风格差异吧,俺看到吃汤圆那段就想,让老谋子拍,肯定让大家一起把碗给砸喽。

之前大片里面的壮观的弓箭齐发,多是一次齐射,这种射法两次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而赤壁里面的是乱射,几千人分成几个批次对一个广大区域迅速连续射击,所以在一个时间点声势可能不如齐射,但是箭雨绵密还延续那么长时间,不能说场面不大了。

最后攻营的人少,一个是受限于地形,二也有合理化解释,就是死的人太多了,曹军在水寨的全部完蛋,曹操说东吴军也烧得差不多了。

2009-2-23 10:22 贾图
老谋子个大傻逼根本不懂军事,只知道整齐划一。
发射箭弩又不是万炮齐发,弓箭又不是机器,是靠人力拉的,每个人的臂力都有所不同,怎么可能齐刷刷过去?再者,箭弩队本来就是一列发射一列准备,或者一列发射一列准备一列装填。这样才能保证箭雨的连续性。
这次请了很多日本的历史专家,所以道具铠甲上面比较求实。不过那些中国人不太重视的战阵,应该也是他们从日本战国带过来的。

2009-2-23 10:53 白云苍狗
据考,甘兴是甘宁的亲生儿子。

2009-2-24 04:27 fengc89
盔甲军博里就有原型!不过还是有出入。。虎豹骑的盔甲比较像十六国时的

2009-2-24 13:54 关毛
比较对夏侯渊的发型感兴趣,前卫啊

2009-2-24 13:59 葉影心
[size=4]天下萬物, 在你把它們看入眼簾之前, 如果自己能有覺悟地把心態調節一下, 所有東西都能處之泰然;

話說, 能把赤壁戰爭拍得像兄弟連般的感覺, 功力確是非比尋常;[/size]

2009-2-24 15:12 弓骑步
印象最深刻的箭雨,是《敦煌》里面啾啾乱飞的箭矢。话说《敦煌》这片子真棒,20年后仍然压倒所谓大导演的劣作。

2009-2-24 15:16 wangji3000
商业片嘛。。本来就是娱乐大众。。别太较真了。。不然岂不是很累。

2009-2-24 15:44 真幽默
:angry2:楼主,你过时了。。。,别闹。。。

[[i] 本帖最后由 真幽默 于 2009-2-24 15:46 编辑 [/i]]

2009-2-24 15:54 恨地无环
回复 #27 弓骑步 的帖子

敦煌

编剧: 佐藤纯弥 (Junya Sato) 吉田刚 (Tsuyoshi Yoshida (I)) 井上靖 (Yasushi Inoue)
导演: 佐藤纯弥 (Junya Sato)
主演: 西田敏行 佐藤浩市 中川安奈
影名: 敦煌
上映年度: 1988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日本

如今拍古代战争片要向日本取经也不奇怪了。

2009-2-24 20:29 三国赤壁周郎
我觉得戏中周瑜、诸葛亮所追求的是三分天下,而不是各自的一统天下,这显然就是不符合历史的。不过,我觉得“借刀杀人”和“草船借箭”一起上演,这段内容的确好看。其实,曹操是可以撤退的,但曹操却说:“我们还有那么多精锐步骑,他们都愿意为我而死,哪怕是剩下一兵一卒,也要战!”这句话显然不是曹操的风格,假如曹操真的是这样,早就在群雄割据中被其他军阀干掉了。那个什么夏侯隽,要是真的想杀小乔早杀了,何必磨磨蹭蹭拉她上楼。大家都输了,周瑜这倒是实话,三方人马都损失惨重(死尸也太多了,孙刘联军也损失不少,他们打这一仗就是准备死这么多弟兄吗?而且三国时代最先进武器全派上用场,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甘兴倒成了董存瑞,简直就无话可说),真不知以后的三国故事如何发展?

2009-2-24 20:43 三国赤壁周郎
曹操发动这次战争,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孙刘联军合力攻入曹军大营,也是为了救一个女人。(牺牲这么多人性命,就是为了一个女人。我对这戏的看法)

2009-2-24 21:15 霹雳娃娃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9-2-24 20:43 发表
曹操发动这次战争,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孙刘联军合力攻入曹军大营,也是为了救一个女人。(牺牲这么多人性命,就是为了一个女人。我对这戏的看法) [/quote]
你看错了吧

2009-2-24 23:34 humi100
只能感慨,你过时了。。。。。

2009-2-25 09:15 尚香
我觉得这样很好 在现在那么多空洞无内涵的商业片堆里有一部拥有历史元素的而且画面还做得挺讲究的片 还是不错的

2009-2-25 12:58 wrcxy
[quote]原帖由 [i]贾图[/i] 于 2009-2-23 10:22 发表
老谋子个大傻逼根本不懂军事,只知道整齐划一。
发射箭弩又不是万炮齐发,弓箭又不是机器,是靠人力拉的,每个人的臂力都有所不同,怎么可能齐刷刷过去?再者,箭弩队本来就是一列发射一列准备,或者一列发射一 ... [/quote]


从特技制作上看,万炮齐发、整齐划一可能要简单得多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