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4 10:2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4, 9:45:24发表
谢逊因一声啼哭,终于完全改变了性子。但若无空见的感化在前,是不会有这一次的顿悟于这一行径显然已趋同于张无忌的“不忍”的心肠。 [/quote]
忽然想到,“倚天”中张无忌之于谢逊的意义,类似于“大唐风云录”中吉儿之于李世民的意义。张无忌与吉儿,对谢逊和李世民而言,正是代表着他们潜意识中认知到,但又达不到的“善”的理想境界。也正是这二人的存在,使他们能从“沉沦”中得到“拯救”。而李世民之深爱吉儿,谢逊对张无忌的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惊天动地之爱,不仅仅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是有着心理学与主题上的深刻含义的。
2004-6-4 14:23
happytime
忽然想到,“倚天”中张无忌之于谢逊的意义,类似于“大唐风云录”中吉儿之于李世民的意义。张无忌与吉儿,对谢逊和李世民而言,正是代表着他们潜意识中认知到,但又达不到的“善”的理想境界。也正是这二人的存在,使他们能从“沉沦”中得到“拯救”。而李世民之深爱吉儿,谢逊对张无忌的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惊天动地之爱,不仅仅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是有着心理学与主题上的深刻含义的。
---------------------
前些日子又看了一遍大唐风云录。
本来很看不惯李世民对吉儿的态度,觉得他简直是被虐待狂,心甘情愿地一遍遍被吉儿虐待,活该呀活该。
后来看了nono的评论才释怀,原来李世民是把吉儿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是自己以前最珍惜的一部分品格,而自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所以李世民的低头是对自己的低头,李世民的被责是自责。
2004-6-4 15:59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4, 14:23:08发表
忽然想到,“倚天”中张无忌之于谢逊的意义,类似于“大唐风云录”中吉儿之于李世民的意义。张无忌与吉儿,对谢逊和李世民而言,正是代表着他们潜意识中认知到,但又达不到的“善”的理想境界。也正是这二人的存在,使他们能从“沉沦”中得到“拯救”。而李世民之深爱吉儿,谢逊对张无忌的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惊天动地之爱,不仅仅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是有着心理学与主题上的深刻含义的。
---------------------
前些日子又看了一遍大唐风云录。
本来很看不惯李世民对吉儿的态度,觉得他简直是被虐待狂,心甘情愿地一遍遍被吉儿虐待,活该呀活该。
后来看了nono的评论才释怀,原来李世民是把吉儿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是自己以前最珍惜的一部分品格,而自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所以李世民的低头是对自己的低头,李世民的被责是自责。 [/quote]
谢逊是被成功而完全地拯救了的,而且也就是最后的时候拯救才达至完成。如果你光看他最后对待成昆的态度(只废其眼睛和武功,却同时也散去自己一身的功夫),又甘受众人吐唾沫,难道又不是自虐?但不能这样看。
金庸小说中的西方精神表达得比较隐晦和含蓄,不如“大唐风云录”那样比较直露地表达有关的主题,所以看惯了通俗作品的读者不觉得怎么样。但如果是看惯了通俗作品的读者,会觉得很难接受“大唐风云录”那样晦暗的风格。但如果你看多了西方作品(尤其是现代作品),就会觉得“大唐风云录”那些描写其实已经很中国化了。甚至你如果多看点白先勇这些现代性很强的作家的作品,都会觉得“大唐风云录”的手法已经算十分传统的了。
所以,我想,“大唐风云录”的定位有点尴尬,它的题材看起来很容易令人误会它是定位于通俗作品(甚至很多书库不把它收于历史小说,而是收于通俗性更强的武侠小说),但实际上从作者的描写来看,它其实是定位于雅文学,甚至是先锋性相当强的西方现代文学。这导致读者的期望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层次完全是格格不入,因此如此难以受到包容,如此不待人见。叹叹!
2004-6-4 17:52
happytime
谢逊所做的一切很自然(只废其眼睛和武功,却同时也散去自己一身的功夫,又甘受众人吐唾沫),他杀害那么无辜的多人,本身罪孽深重。
而李世民时在争权时杀死兄弟,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中,没有什么无辜不无辜的,他并没有大规模滥杀,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犯多大的错(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肯定是错,但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他这么做很自然)。所以说他在吉儿面前的那种低姿态觉得有些不自然,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李世民在吉儿面前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在圣母玛利亚面前忏悔一样,而吉儿显然担不了
圣母玛利亚这一角色。
另外提一点,书中描述李世民在杀元吉时有激烈的心理斗争,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描写很精彩,但实际上,据我的经验而言,一个人在专心做某事时,心理不会想什么的,激烈的心理斗争一般在事情策划和事后反省中。
我对大唐风云的不受待见也表示同情,不说其他,就凭它塑造出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就值得称赞。我对个性复杂的李世民印象十分深刻,看得出作者是花了极大的心思来写的。真的好希望当初金庸也塑造了一个如此复杂的主角(让人心里五味呈杂,难以简单以好坏或喜欢不喜欢来评论),金庸的主角就太理想化,太美好了。(不过能体谅金庸的处境,毕竟要考虑销量)
2004-6-4 18:3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4, 17:52:34发表
而李世民时在争权时杀死兄弟,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中,没有什么无辜不无辜的,他并没有大规模滥杀,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犯多大的错(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肯定是错,但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他这么做很自然)。所以说他在吉儿面前的那种低姿态觉得有些不自然,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李世民在吉儿面前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在圣母玛利亚面前忏悔一样,而吉儿显然担不了圣母玛利亚这一角色。 [/quote]
这一点你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从书中人物的吉儿或李世民的角度来看,却不是如此。
不过,你提圣母玛利亚,倒是提醒了我。的确,这部小说浸透了很浓厚的西方精神,我也觉得不要说历史上真正的李世民不会是如此,就是一个古代作家,或一个不太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的中国现代作家,都不会写出这样的人物。我想起歌德的“浮士德”,里面关于浮士德的爱情故事就有这种教徒面对圣母玛利亚的色彩。
2004-6-4 18:49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4, 18:31:30发表
不过,你提圣母玛利亚,倒是提醒了我。的确,这部小说浸透了很浓厚的西方精神,我也觉得不要说历史上真正的李世民不会是如此,就是一个古代作家,或一个不太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的中国现代作家,都不会写出这样的人物。我想起歌德的“浮士德”,里面关于浮士德的爱情故事就有这种教徒面对圣母玛利亚的色彩。 [/quote]
中国人没有多少忏悔意识,或者准确地说中国文化中没有“原罪”这一观念。
或者说东方民族都没有忏悔意识,小日本拒不认错就是一例,话说回来,我们国家也如此,有谁为文革的罪行忏悔过呢。
最近一段时间把圣经翻了翻,本以为一下两下就能读完(不知道谁告诉我圣经就一本民间故事集),哪知道越看越不明白,发现还挺复杂的。后来读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来西方社会受到宗教影响还是很深的。生活在从未产生过宗教的中国文化中,从小受的是彻底唯物主义教育,对各种宗教文化只是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2004-6-5 09:2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4, 14:23:08发表
本来很看不惯李世民对吉儿的态度,觉得他简直是被虐待狂,心甘情愿地一遍遍被吉儿虐待,活该呀活该。 [/quote]
你这说法太过了吧?我觉得也就“玄武门事变”后吉儿执意离开那一次对李世民打击比较大,其余各次,不能用“虐待”这样严重的字眼来形容吧?
想想,其实张无忌受的“虐待”不更多?让我数数。朱九真害得他半死,这不用提了;蛛儿踢了他的伤脚两次,打了他一次巴掌,扭了他一次耳朵,吐了他一脸口水,用他为她立的木板墓碑重重打他的头,还有很多对他的语言攻击,加起来怎么也抵得过童年时张无忌咬她一口了;周芷若在光明顶上刺了他几乎致命的一剑,后来少林寺大会上打了他好重的一掌,逼他立了不少誓,其中一次更令他许诺“成婚后你爱刺我几剑都行,我重话都不说你一句”(大意如此),经常在语言上攻击他(小说中写过,她动不动就拿赵敏的事来“损”他);赵敏最初时骗得他团团乱转就不用说了,后来在他手上咬了一口,吻他时又咬破他的唇,后来蛛儿“复活”重现,说起他要娶她的话时用指甲插入他手掌以作惩戒(当时张无忌的反应是痛也不敢哼声,也不敢缩手。呜,还没真正成婚,“气管炎”的病已经不轻了)。
如此等等,怎么看也是张无忌更有受虐的倾向的说。
2004-6-5 09:36
happytime
我说的虐待是感情上的折磨。
敏敏对无忌的虐待怎么看都象打情骂俏来着。
如果真心爱对方,怎么着都会从对方角度来想想,言语措辞会加以注意,而吉儿有为李世民想过吗,每次谈话都是语带讥讽,不在对方心上扎个窟窿誓不罢休。反正看完书,我从来没觉得吉儿爱过李世民。
吉儿离开李世民我不反对,事实上我觉得李世民不适合她。但我非常看不惯她为人处事的态度,处处表现地象道德审判庭的庭长。
2004-6-5 09:4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9:36:19发表
如果真心爱对方,怎么着都会从对方角度来想想,言语措辞会加以注意,而吉儿有为李世民想过吗,每次谈话都是语带讥讽,不在对方心上扎个窟窿誓不罢休。反正看完书,我从来没觉得吉儿爱过李世民。
吉儿离开李世民我不反对,事实上我觉得李世民不适合她。但我非常看不惯她为人处事的态度,处处表现地象道德审判庭的庭长。 [/quote]
这个,我在评论中说到了,其实正正是反映着吉儿内心的紧张情绪。这跟青青那问题是有点类似的。青青内心其实很自卑,所以加倍地张狂,加倍地嫉妒。实际上并不是她真的张狂,真的嫉妒,而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但欲盖又弥彰,掩饰中又流露出来,发泄出来。
吉儿也是这样,她说话总是语带讥讽,是担心会显示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其实是处于弱者的地位(我觉得她在雷音寺放完金丝雀儿那一段说话很能说明问题,她知道其实在客观的情势上,自己是不得不求李世民怜悯的),因此要以强者的语气来说话。这跟李世民在长孙无垢时威严很大是完全不同的情况,那是因为李世民真的是处于强者的地位。所以,李世民反而会对长孙无垢说“软话”,而不会觉得可能有损自己的强者地位。吉儿却不是这样,她会觉得自己说了“软话”,自己的强者地位就要动摇了。想想,这也是有点轻微的精神病倾向的了。
2004-6-5 10:07
happytime
青青的嫉妒,张狂其实更带有自虐的倾向,她处处想折磨自己来得到袁承志的关注,青青这种行为危害并不太,如果袁承志爱她,也就是添点乱罢了(类似于恋人间闹闹小脾气);如果袁承志不爱她,就更加好办了,不会有感情上的折磨。
(当然青青的胡闹经常会殃及池鱼,宛儿就是一例,不过话说回来,也是宛儿太好了,理她做什么或者说谎骗骗她也行)
没看过象吉儿这样处处对爱人捅刀的行为,她时时刻刻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情,可曾半点为他人着想过(就算不关心对方也不应该几乎刻意地去伤害对方,青青除了在男女问题上过分敏感外,其他事情上还是很为袁承志着想的)。李世民对她够平等的了,没有半点古代男子在女子面前的强权姿态,甚至在她面前保持的是一种卑微的姿态。其实本书中的李世民我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但对吉儿是处处讨厌。(看了nono的解释也不能释怀,我特讨厌那种对自己身边最亲的人不好却对外人不错的人,这种人特伪善)
2004-6-5 10:1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0:07:42发表
(看了nono的解释也不能释怀,我特讨厌那种对自己身边最亲的人不好却对外人不错的人,这种人特伪善) [/quote]
呵呵,MM是个性情中人啊。其实我也不喜欢吉儿,都说了这种女子在现实中见到,我要敬而远之的。
不知道看了我的评论后,你对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有什么新的观感?
2004-6-5 10:36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5, 10:14:01发表
呵呵,MM是个性情中人啊。其实我也不喜欢吉儿,都说了这种女子在现实中见到,我要敬而远之的。
不知道看了我的评论后,你对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有什么新的观感? [/quote]
其实看了nono的评论对吉儿的讨厌减轻了一大半,不过剩下的一小半还是讨厌。
吉儿和李世民的爱情不动人(这里说的不动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不动人,而是他们之间的故事显得很单薄,相对来说李世民与燕儿和无垢的故事更让我感慨),我同意nono所说的吉儿和世民之间是苦恋,两人的性情既相投又向左,总觉得这样的设定很能写出精彩的故事,而在书中我看不出吉儿内心的挣扎,只看到世民一味地相让忍耐与恳求(我认为以世民性格来说不光只会有这样的表现)。nono的对吉儿世民评论从逻辑上很让我信服,关键是我从书中的表面文本中一点也感受不出(我的感受力没这么差吧。)
关于书中爱情故事想法还有很多,等我整理一下思绪接着写。
2004-6-5 10:48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0:36:15发表
关于书中爱情故事想法还有很多,等我整理一下思绪接着写。 [/quote]
呵呵,期待期待!其实我很想知道MM们是怎么想的。但天涯那边,很多MM是因为先有成见在心,她们本来是作为李世民的FANS来看这小说的,很难有公正的评论。
以前我曾经有意地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一个MM,她对历史的了解完全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一类的书籍的介绍,很肤浅,对李世民自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让她看了这小说,问她的感受。她的观感跟那些李世民的FANS固然大不一样,但也与你的很不同。她认为小说中的吉儿很受委屈(看来她是喜欢这小说中的吉儿的),小说把李世民写得太英雄了得了(她是看到霍邑之战的描写时这样对我说的),不真实。我只好苦笑的对她说,其实那小说里的战争描写,基本上是抄史书的,没有夸大。不过,我想她这反应是自然的。因为如果你对历史的了解仅只来自中学历史课本一类的书籍,说起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可能只会想到孙子、韩信、诸葛亮之类,可真的完全不会想到李世民呢。
但她对吉儿的态度与你们的迥然不同,可教我难以理解了。不过,那MM平日倒是一个道德感、自尊心都相当强的人,也生得美丽,很多人追的说。觉得她的情况其实跟小说中的吉儿很有点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有共鸣?
2004-6-5 15:08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0:36:15发表
吉儿和李世民的爱情不动人(这里说的不动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不动人,而是他们之间的故事显得很单薄,相对来说李世民与燕儿和无垢的故事更让我感慨) [/quote]
觉得很奇怪,你既然能对李世民与长孙无垢的爱情故事感慨,却不能对李世民和吉儿的爱情故事感慨,这不也是只能以你带着“男性视角”来解释吗?
我对这小说感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觉得这部小说很有点“心理测试”的功能,看不同人对这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的态度,似乎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2004-6-5 15:1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9:36:19发表
而吉儿有为李世民想过吗,每次谈话都是语带讥讽,不在对方心上扎个窟窿誓不罢休。反正看完书,我从来没觉得吉儿爱过李世民。 [/quote]
小说中写到李世民和吉儿,多是写他们吵嘴的场面,吵嘴的时候出言尖刻,是正常的吧。燕儿跟李世民吵嘴时,也有故意刺伤他的时候嘛。
看二人最后一次的长长对话,里面吉儿就基本上没怎么刺他啦。
玄武门事变前夕,吉儿不肯出城,而要追随着进入玄武门,这不说明了她对他的爱吗?
2004-6-5 16:06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5, 15:08:40发表
觉得很奇怪,你既然能对李世民与长孙无垢的爱情故事感慨,却不能对李世民和吉儿的爱情故事感慨,这不也是只能以你带着“男性视角”来解释吗?
我对这小说感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觉得这部小说很有点“心理测试”的功能,看不同人对这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的态度,似乎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quote]
其实我是不知不觉带着“女性视角”来看大唐中的爱情,所以才对世民和无垢以及燕儿之间的故事感慨。李世民不是好男人的说(从男女角度来看),他根本不懂欣赏女人,活该他在爱情领域中一败涂地。(具体原因我呆会儿解释)
至于吉儿,我讨厌她,无关男性或者女性视角,我对她这类人没好感。
我不喜欢道德感过高的人,这类人一般没有容人之量,对人对己都很苛刻,相处起来不容易,还有一个这类人通常容易好心办坏事,而且要命的是,他(她)做错了事,还不能责怪他(她),毕竟他(她)本身没有恶意,这种感觉很难受的说(有气无处发)
另外我讨厌吉儿地方是她太天真了(说的好听是天真,说得不好听是幼稚),我觉得有一句的评价最恰当了:在这乱世之中,你这么天真竟然活到现在,真是奇迹(好象是蕊儿说的吧)。如果在平稳和谐的环境中,天真一点无所谓,还能增添小女儿的娇态。但在混乱的时候,天真只能造就理解力低下,伤人而不自知。李世民所做的一切也许她在感情上不能接受,但在理智上总应该有几分理解吧,但我觉得她好象从来没有理解过李世民。就我个人来说,我也不愿意长大,我也愿意永远天真,但这样只能害人害己。
再一个我想说的是同一句话从不同人口里说出效果是大不相同,同样一句指责的话,从燕儿或者吉儿说出,对李世民打击程度是远远不同。李世民这么爱吉儿,她自己是知道的吧,李世民对吉儿的每一句话都相当在意是知道的吧,她还这么忍心伤害李世民?现在我开始怀疑她到底知不知道李世民对她的话相当在意。也许我写了这么多,nono会认为我是从李世民的角度出发,为李世民着想的缘故。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所在,是对已对人负责的态度。(举个现实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也有对我说的话很在意的人,我随口一句话,可能会让他闷闷不乐好久,所以我对他说话是很注意措辞的。)人应该尽量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所以我支持吉儿的离去),但应该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尤其当这个他人是真心爱着你的人。
2004-6-5 16:1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6:06:31发表
其实我是不知不觉带着“女性视角”来看大唐中的爱情,所以才对世民和无垢以及燕儿之间的故事感慨。李世民不是好男人的说(从男女角度来看),他根本不懂欣赏女人,活该他在爱情领域中一败涂地。(具体原因我呆会儿解释)
至于吉儿,我讨厌她,无关男性或者女性视角,我对她这类人没好感。
我不喜欢道德感过高的人,这类人一般没有容人之量,对人对己都很苛刻,相处起来不容易,还有一个这类人通常容易好心办坏事,而且要命的是,他(她)做错了事,还不能责怪他(她),毕竟他(她)本身没有恶意,这种感觉很难受的说(有气无处发)
另外我讨厌吉儿地方是她太天真了(说的好听是天真,说得不好听是幼稚),我觉得有一句的评价最恰当了:在这乱世之中,你这么天真竟然活到现在,真是奇迹(好象是蕊儿说的吧)。如果在平稳和谐的环境中,天真一点无所谓,还能增添小女儿的娇态。但在混乱的时候,天真只能造就理解力低下,伤人而不自知。李世民所做的一切也许她在感情上不能接受,但在理智上总应该有几分理解吧,但我觉得她好象从来没有理解过李世民。就我个人来说,我也不愿意长大,我也愿意永远天真,但这样只能害人害己。
再一个我想说的是同一句话从不同人口里说出效果是大不相同,同样一句指责的话,从燕儿或者吉儿说出,对李世民打击程度是远远不同。李世民这么爱吉儿,她自己是知道的吧,李世民对吉儿的每一句话都相当在意是知道的吧,她还这么忍心伤害李世民?现在我开始怀疑她到底知不知道李世民对她的话相当在意。也许我写了这么多,nono会认为我是从李世民的角度出发,为李世民着想的缘故。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所在,是对已对人负责的态度。(举个现实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也有对我说的话很在意的人,我随口一句话,可能会让他闷闷不乐好久,所以我对他说话是很注意措辞的。)人应该尽量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所以我支持吉儿的离去),但应该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尤其当这个他人是真心爱着你的人。 [/quote]
好啊好啊,甚少看到MM如此长篇大论的写评论。
喜好无所谓,这是主观的感情,没有对错之分的,与评论创作技巧有客观的原则不同。我就是喜欢听你说说这些主观的感受,可以由此了解MM们对爱情的观感是怎么样的。说到创作技巧的评论,嘿嘿,不是我自夸,你不能说出比我更地道的意见的。所以,很喜欢你这样的评论!
2004-6-5 16:1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6:06:31发表
另外我讨厌吉儿地方是她太天真了(说的好听是天真,说得不好听是幼稚),我觉得有一句的评价最恰当了:在这乱世之中,你这么天真竟然活到现在,真是奇迹(好象是蕊儿说的吧)。 [/quote]
呜,天真到令人讨厌,真可怜啊吉儿!
那话是蕊儿说的,想想蕊儿身世可惨多了。就是因为吉儿太受保护了,所以才那么天真的吧。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女性会特别讨厌吉儿了,就是因为你所说的她很天真。男性会觉得,女子天真是件好事,即使因此而好心做坏事,仍然觉得可以原谅,还很同情的说。但女性可能就觉得不可忍受了。
相反,像周芷若一类不是天真,而是由于爱,女性可能觉得可以谅解,值得同情;男性,至少是相当一部分男性会觉得吃不消这种爱,宁愿她天真一点。(像蛛儿?)
2004-6-5 16:2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6:06:31发表
李世民这么爱吉儿,她自己是知道的吧,李世民对吉儿的每一句话都相当在意是知道的吧,她还这么忍心伤害李世民?现在我开始怀疑她到底知不知道李世民对她的话相当在意。 [/quote]
糟!关键就在这一点,吉儿好像真的不知道李世民是爱她的说。我觉得她似乎更多地认为他对她是一种占有欲?
2004-6-5 17:03
happytime
糟!关键就在这一点,吉儿好像真的不知道李世民是爱她的说。我觉得她似乎更多地认为他对她是一种占有欲?
----------------
那我就更加讨厌她了,一点女性的直觉都没有。
女人对爱情是很敏感的,对方是爱还是利用又或者是占有欲,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除非对方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做伪,但李世民基本上没有在吉儿面前做伪呀。
李世民在某种角度上和吉儿还真是天生一对,也是没有爱情直觉的人。他和无垢燕儿的爱情悲剧和他争斗皇位亦或人性悲剧没多大关系吧,更主要的是性格悲剧。
2004-6-5 18:50
happytime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
怎么说呢,无垢给我第一感觉是瞧不起呀,瞧不起。在李世民面前简直可以用卑躬屈膝可言。不过多看了几遍后,慢慢地开始理解她,慢慢地开始同情她(不是象以前那样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理解的同情)
不知道,nono有没有注意无垢和世民结婚的那一幕,当世民挑起盖头来,看见容貌极其平庸的无垢,大失所望。其实这个“容貌有亏”才是无垢在世民面前自卑的真正原因,诚然无垢有着寄人篱下的不愉快记忆(无垢自卑谨慎性格的重要来源),但这“容貌有亏”才使得无垢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世民的爱,为她和世民的关系打下基调。做为一个女人,她有在丈夫面前撒过娇吗?和丈夫调过情吗?没有一点都没有,其实这些都是女人的天性,但无垢却要苦苦压抑作为女人的天性(可能她觉得既然世民不爱她,她如有这些举止只能使人讨厌吧),努力扮演一个作为丈夫知己的角色。
幸运的是作为丈夫知己的角色,她扮演地很成功。不要以为这个角色很好扮演,除了普通的贤良淑德,还需要相当的才智来支撑。李世民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子,他经历的事复杂而艰深,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解力和智力,不可能和李世民站在同一个对话的平台。(我相信燕儿为世民着想的情意不亚于无垢,但如果她来扮演这知己的角色,一定不如无垢)正由于无垢的这份才智,才赢得了可怜的一点被需要的感觉。(在理解力这点上我很佩服无垢,虽然总要顺着对方,但能揣摩出对方的想法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吧)
但我又在想,无垢真的爱世民吗?可以说爱,也可以说不爱。如果说无垢嫁的是张世民或者王世民,那么她爱的就是张世民或者王世民。我想无垢所求的只是一个关心自己的人,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可惜连这样一个人都得不到。
这就是作为女性的悲哀,女人选择的范围极其狭窄,不可能有男人那样的海阔天空。如果无垢是男人,她就可以象哥哥一样追求事业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又亦或娶一个可爱的小妻子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柔小天地。但作为女人的无垢只能等,等待世民一点爱的施舍。
但世民一点点关爱都没有给过无垢,他对无垢可曾有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即使有也可少到忽略不计。可怜的无垢在战战兢兢,极度压抑的情况下过了一辈子,她的死从我的角度看来是一种解脱,终于不用再扮演固定的角色,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这里顺便提一下,那个虾米起居注比那个香港狗仔队更惹人讨厌,人家都快死了,还在那记个啥!)无垢外表看起来柔弱,但实际的性格并不柔弱(真正柔弱的是李治那个家伙,被他老爹骂得抬不起头来吧,骂到后来,他也无所谓了),她有着极度的渴望,但现实生活却要极度压抑,她的早逝和她极度压抑的生活有莫大的关系。
无垢不惜扭曲自己的性格来迎合世民,来补缺世民性格中的种种缺憾,给世民的内心带来平稳和安乐。但世民呢,总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这并不只是象他所说的“我们是天生的夫妻”,而是李世民这个人从来就不会关心人,照顾人,体谅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这一点和吉儿很象哟),他和儿子承乾的悲剧也来源于此。(事实上他很关心和体谅吉儿和李恪,那是缘自本能的爱,但是对待身边的其他不那么爱却息息相关的亲人,他不应该关心和体谅吗?)其实李世民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很讲道理,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但从来没有人指出他这一点,所以他也就不自觉啦。李世民和身边亲人的沟通不畅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失败。当无垢离去后,他才追悔莫及。我想他对无垢的伤痛之情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追悔,一种揪心的内疚,更是一种对失去自己的一部分的哀悼。不错,无垢为了迎合他,已经化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起李世民的性格,到有几分象杨过,过于刚烈,过于激愤,感情大起大落(这种性格其实不好,不利于长寿),而作为一国之君,他要时时刻刻克制自己,警惕自己(否则怎能做千古名君呢),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来自懂他的人的温柔劝慰来达到感情上的平衡,使得他内心宁静,无疑,这个合适的人选非无垢莫属。可惜无垢早早离去,我想如果无垢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他还可以多活几年吧。
2004-6-5 19:1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 [/quote]
呜!写得太牛了!
我要先好好琢磨下先。
2004-6-5 19:22
nononono
有一点我想先指出一下。
我忽然想起“飞狐外传”的“后记”,金庸在那里说及他为什么要塑造商老太这个形象,那是因为一般人认为,坏人一刀杀掉就是了,没有什么再值得深究的。但在现实之中,坏人的亲人不会这么认为,会认为坏人是好人,是很重要的人,永远为他的死而悲伤,想方设法要为他报仇。
我想吉儿对李世民的态度有点类似。我们是后人,虽说是后知后觉,却也是全知全能,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知道李世民是个“千古名君”,知道他的处境很艰难,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很不容易。但吉儿不是我们,她就活在当时,可以说是“当局者迷”。在她看来,不觉得李世民是很重要的人,他做的事情很重要,这并不奇怪。所以她像对待一个普通人来对待他,读者就容易觉得她待他不好。
小说中有一段情节我认为有必要专门提出来说一下。那就是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那一段。那里的描写带有很明显的现代性,那分明是一个“个人崇拜”的场景。作者似乎是想借吉儿的心理活动来表示对这种“个人崇拜”的批判。这可能也会令李世民的FANS很生气,觉得是把李世民写“逊”了,或者觉得作者是贬低了李世民获得“天可汗”之称的成就。但是我觉得这里其实是有点李碧华那部“诱僧”的味道,即作者的用心并不是打算翻案,而是想表达一个先锋的主题。
这种思想由吉儿来表达,是比较自然的。吉儿很熟悉他,因为太熟悉了,所以产生不了“距离美”,产生不了崇拜感,就会有这种类似“个人崇拜”的现象有反感。这跟我们现在对李世民有“距离美”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进入到吉儿的内心,从她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是难以理解这种描写的。
2004-6-5 19:2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不知道,nono有没有注意无垢和世民结婚的那一幕,当世民挑起盖头来,看见容貌极其平庸的无垢,大失所望。其实这个“容貌有亏”才是无垢在世民面前自卑的真正原因,诚然无垢有着寄人篱下的不愉快记忆(无垢自卑谨慎性格的重要来源),但这“容貌有亏”才使得无垢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世民的爱,为她和世民的关系打下基调。 [/quote]
这个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唐风云录”刻意地这样安排长孙无垢的容貌,就是为了使李世民不重视她的情节有比较合理的原因。像燕儿长得那样漂亮,他就当是“秀色可餐”,也不至于如此忽略自己的妻子的吧。
2004-6-5 19:26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做为一个女人,她有在丈夫面前撒过娇吗?和丈夫调过情吗?没有一点都没有,其实这些都是女人的天性,但无垢却要苦苦压抑作为女人的天性(可能她觉得既然世民不爱她,她如有这些举止只能使人讨厌吧),努力扮演一个作为丈夫知己的角色。 [/quote]
这个很有可能哦。所谓东施效颦,一个丑女向我撒娇,我会吓昏过去的,更加避之则吉。
2004-6-5 19:3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但我又在想,无垢真的爱世民吗?可以说爱,也可以说不爱。如果说无垢嫁的是张世民或者王世民,那么她爱的就是张世民或者王世民。我想无垢所求的只是一个关心自己的人,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可惜连这样一个人都得不到。
这就是作为女性的悲哀,女人选择的范围极其狭窄,不可能有男人那样的海阔天空。如果无垢是男人,她就可以象哥哥一样追求事业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又亦或娶一个可爱的小妻子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柔小天地。但作为女人的无垢只能等,等待世民一点爱的施舍。 [/quote]
这一点,小说中明确地写到的了。就在“玄武门事变”前夕,通过吉儿的心理活动说明了。长孙无垢的悲剧确实就是这样,她其实是很有才的女子,但身世和容貌决定了她不可能得到幸福。
但是,想想,在那种条件下,她又已经是最幸运和最成功的了。幸运的是,正如她哥哥长孙无忌劝她时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嫁给李世民那样重视有才的女子的丈夫,甚至她的才也是白搭的。成功的是,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做成了李世民的知己(即使不是爱人)。如果她没有才,即使像燕儿那样美貌,似乎用处也不大。而她连燕儿的美貌都没有,就更不堪设想了。
2004-6-5 19:4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但世民一点点关爱都没有给过无垢,他对无垢可曾有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即使有也可少到忽略不计。 [/quote]
忍不住要为李世民说句好话(呜,看来我其实也是他的FANS的说),从小说来看,他还是有表示的,但你后面又加一句,说即使有也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那我又无话可说了。怎么才算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呢?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观感。
李世民把长孙无垢当成最亲的人(就不说是不是最爱了,这个问题好像无法得到很明确的考证),这本身算不算是一种爱的表示?
其实我一直也在想这个问题。就以“玄武门事变”前夕李世民对长孙无垢和吉儿这两个女子的处置为例吧(这个例子我觉得很典型,因为大难来临的时候才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真性情)。我想,如果我有危难,我会想我爱的人留在我身边共赴患难,还是希望她在遥远而安全的地方?想了好久我都不能有答案。
类似的情况其实一再地发生。李世民不会将自己最机密的事跟吉儿说,但会跟长孙无垢说。这当然有你所说的吉儿对政治没有理解力,而长孙无垢有的原因。但如果撇开这个不论,到底哪一种态度才是对最爱的人的态度?
所以我总不能完全认同说李世民不爱长孙无垢。我觉得是爱的,但那很不同于对吉儿的感情,是一种很现实但不浪漫,因此通常通俗的言情小说不会写的爱。
这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我觉得都有点纯粹的味道。像李世民与吉儿,是纯粹的苦恋,总的说来,不是由于外界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关系破裂,就是因为性格的问题(所以我同意你说这里的爱情悲剧是性格悲剧,但它们同时为人性悲剧--李世民的“沉沦与拯救”提供情节上的合理性)。这使我想起“神雕”中描写王重阳和林朝英的爱情悲剧,也是纯粹的性格悲剧,就仅仅是因为王重阳放不下大男子的面子和架子。
2004-6-5 19:4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但世民呢,总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这并不只是象他所说的“我们是天生的夫妻”,而是李世民这个人从来就不会关心人,照顾人,体谅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这一点和吉儿很象哟),他和儿子承乾的悲剧也来源于此。(事实上他很关心和体谅吉儿和李恪,那是缘自本能的爱,但是对待身边的其他不那么爱却息息相关的亲人,他不应该关心和体谅吗?) [/quote]
这一点我倒真没想到过,但经你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想想,也是可能的,这是他性格中“自私”的表现。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太有本事了,因此就太自负了,一切从自我为中心出发,只关心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人与物。这倒是符合墨家所说的“爱有差等”的,只是他表现得很纯粹。
2004-6-5 19:46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当无垢离去后,他才追悔莫及。我想他对无垢的伤痛之情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追悔,一种揪心的内疚,更是一种对失去自己的一部分的哀悼。不错,无垢为了迎合他,已经化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quote]
呵呵,发觉你很能活学活用我的理论嘛。
2004-6-5 19:5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说起李世民的性格,到有几分象杨过,过于刚烈,过于激愤,感情大起大落(这种性格其实不好,不利于长寿),而作为一国之君,他要时时刻刻克制自己,警惕自己(否则怎能做千古名君呢 [/quote]
咦!这一点我以前说过的哎。我以前说过,史书中竭力把李世民美化为郭靖式的人物,但那是一个聪明版的郭靖;“隋唐英雄传”中的李世民是一个张无忌式的人物;但我认为历史上真正的李世民应该是一个杨过式的人物,但那是一个很能克制自己的杨过。
当时这样说完后,后来自己想想,好像有点矛盾。杨过的人格特征就是张扬奔放,不肯压抑自我(所以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冲突,打得头破血流),一个克制自己的杨过,这不是很矛盾吗?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再细想。现在你一提起,我又想起这个问题来。或者,这恰恰是这小说里的李世民形象的复杂性和看起来矛盾重重的原因所在?
2004-6-5 19:5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18:50:11发表
无垢外表看起来柔弱,但实际的性格并不柔弱(真正柔弱的是李治那个家伙,被他老爹骂得抬不起头来吧,骂到后来,他也无所谓了),她有着极度的渴望,但现实生活却要极度压抑,她的早逝和她极度压抑的生活有莫大的关系。 [/quote]
嗯,看你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长孙无垢其实并不柔弱,只是深度压抑而已。
2004-6-5 20:03
nononono
MM写得不错啊,等着看你评论李世民和燕儿的爱情故事。这可是我的最爱啊。这个爱情故事本来应该是这部小说中最美满、最正常(?)的一段。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如果要比较完整地分析李世民和燕儿的爱情故事,不应该把李建成的那一部分漏掉。
另外,有没有兴趣也评论一下冰儿和王至那一段啊?我前面提到找过一个MM来做实验,让她看这小说。她觉得王至很变态的说。
2004-6-5 20:32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5, 20:03:34发表
MM写得不错啊,等着看你评论李世民和燕儿的爱情故事。这可是我的最爱啊。这个爱情故事本来应该是这部小说中最美满、最正常(?)的一段。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如果要比较完整地分析李世民和燕儿的爱情故事,不应该把李建成的那一部分漏掉。
另外,有没有兴趣也评论一下冰儿和王至那一段啊?我前面提到找过一个MM来做实验,让她看这小说。她觉得王至很变态的说。 [/quote]
汗,说句实话,我对燕儿的故事看得不是很仔细地说。
因为李世民对燕儿的爱没有什么回应,基本上把对方做为一个玩伴。
燕儿的死他也表现也不是很悲痛,更多的只是一种惋惜,燕儿对他来说不是不可或缺的。
等我把小说再读一遍,再来写吧。
先说一下结论:
燕儿是大唐中最可爱的好女子,李世民半点都配不上她的说。
王至,我一点都不觉得变态,他对冰儿是一种“誓为己爱者死”的感情,
我为他感到遗憾,可惜他的家世配不上冰儿,不能和所爱的女子长相厮守。
看的时候,我在瞎想,如果我是王至,又是他那样的性情,在这乱世的天下,定要加入李家的敌方,打败李家,抢回所爱的女子。(做梦的说,碰到李世民那样的军事天才,一下两下就玩完了,呵呵)
2004-6-5 20:3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20:32:24发表
等我把小说再读一遍,再来写吧。
先说一下结论:
燕儿是大唐中最可爱的好女子,李世民半点都配不上她的说。 [/quote]
受你的评论影响,搞得我也觉得要再去看一遍这小说(不会重头看,会挑些觉得重要的部分再细看)。
我也最爱燕儿啊,不但是这小说中,所有小说中的女子全部加起来,她仍然是冠军!
我也觉得王至不是变态,我引述的是另一个MM的意见。
2004-6-5 20:43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5, 19:26:27发表
这个很有可能哦。所谓东施效颦,一个丑女向我撒娇,我会吓昏过去的,更加避之则吉。 [/quote]
其实我想说的是无垢平时可以和世民可以开开玩笑什么的,说话轻松一点才好嘛。
无垢和世民相处一直紧绷绷,我一直担心她的弦哪天就要断了。
无垢被设定地不漂亮,我没有异议,但又把她设定得一副病容,我是太为抗议。
无垢可以不美,但起码应给人一种健康的感觉嘛。
她从小生活水准还是不错的,怎么会一副病容呢(不要举林黛玉的例子哟,无垢虽然自卑谨慎,但还不至于象林一样神经兮兮,动不动就落泪伤心呀)
2004-6-5 20:53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20:43:05发表
(不要举林黛玉的例子哟,无垢虽然自卑谨慎,但还不至于象林一样神经兮兮,动不动就落泪伤心呀) [/quote]
黛玉是伤心,她是压抑,都是伤神伤身的性格吧?
2004-6-6 09:4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20:32:24发表
因为李世民对燕儿的爱没有什么回应,基本上把对方做为一个玩伴。 [/quote]
呜,这形容很恐怖的说。
我个人的感受是,对李世民来说,长孙无垢是爱人,吉儿是情人,燕儿是恋人。恋人给我的感觉,是很甜蜜很甜蜜的。
2004-6-6 09:5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5, 20:03:34发表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如果要比较完整地分析李世民和燕儿的爱情故事,不应该把李建成的那一部分漏掉。 [/quote]
李建成感动燕儿那一段(潼关那一段),我也看得很感动,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觉得难以接受。我觉得这小说不肯媚俗之处,那里表现得很明白。一般的通俗小说,大概不会写这种情节,本来爱主人公的女子转而爱上主人公的死对头,而且是以真情打动她的。这种描写,用在主人公身上是很俗气的手法,用在主人公的死对头身上,却是一种完全而彻底的不肯媚俗的表现。
想想,适合燕儿的真的是李建成,就像适合吉儿的就是突利一样。但吉儿比燕儿幸运多了。就算后来没有发生冰儿自杀的事情,导致燕儿离开,他们也不会有好结果。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是要杀李建成的,如果燕儿仍在,以她的个性,一定要为李建成报仇的吧。这样一来,就有点像“玄武门”那小说中常婉的情况了。但那小说就在那里嘎然而止,“大唐风云录”却是要一直写下去的,燕儿作为一个重要的主角,一点不写她采取报复行动,是不可能的吧。再说,与常婉是一介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就算想报复也无从报起不同,燕儿可是突厥公主,是有能力翻风作雨的。如果李世民不是当时就在玄武门将她也顺手斩草除根,她回到突厥,岂有不以突厥兵力兴师报仇之理?按历史的发展,李靖灭平突厥时,她也必然要被杀,就像小说中义成公主那样的下场。
如果故事发展成这个样子,可就把燕儿这可爱的形象全毁掉了(变成了一个悲哀的复仇者)。所以小说安排成现在这样,恐怕已经对燕儿来说是最好的了。
2004-6-6 10:0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5, 20:32:24发表
王至,我一点都不觉得变态,他对冰儿是一种“誓为己爱者死”的感情,
我为他感到遗憾,可惜他的家世配不上冰儿,不能和所爱的女子长相厮守。
看的时候,我在瞎想,如果我是王至,又是他那样的性情,在这乱世的天下,定要加入李家的敌方,打败李家,抢回所爱的女子。(做梦的说,碰到李世民那样的军事天才,一下两下就玩完了,呵呵) [/quote]
王至的故事我也特别喜欢。这部小说跟金庸小说很相似的其中一点,也是它寥寥数笔刻画的一些边角人物,其个性鲜明一点不下于那些浓墨重彩地描写的重要角色。除了这个王至,像李世民的姐姐、李承乾、李治、侯君集,乃至只出场一次的李恪、翟长孙等,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忽然想到一点。以前我评论这部小说时,说这小说中的女子都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我现在再细想,发现这小说中是有“爱情至上主义者”的,但都是男子。如这里说的王至就是最典型的,突利次之,李建成也算是一个吧。
看惯了金庸那“男性视角”下的一大批爱情至上主义的女子,看这部明显地“女性视角”下的一大批爱情至上主义的男子,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2004-6-6 16:51
happytime
燕儿与世民
又把大唐看了一遍,不过只是挑有关燕儿的出场部分。
燕儿的故事很简单,传统的开始,战场上的一见钟情,从此芳心暗寄,柔情紧缚!
显然,初期的世民是不爱燕儿的,但吉儿的“逝去”使得燕儿成为他无可奈何的替代品(呜,燕儿真伟大!)或者说是转移视线的一个目标吧。毕竟,总沉浸在悲痛中不是件好事,毕竟燕儿“秀色可餐”。至此,他俩的相恋是本书最富有情趣的一段。为什么呢?因为燕儿是大唐中最自然健康,最活泼开朗的女子(吉儿神经兮兮,无垢深度压抑),而此时的世民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刻。(战场上世民的魅力无人能挡哟,最适合做mm的偶像)
而吉儿的到来,打断了一切。由于种种的原因燕儿和世民终至反目成仇。(说严重了点,只是割袍断义罢了,不过也够戗了)。燕儿在无奈中接受了建成(也是一个替代品?),只想过一下被人疼,被人爱的滋味。建成虽然对燕儿千依百顺,但燕儿的心里始终没有他,不过,也没有世民,燕儿的心已经死了。
回家,回家是唯一的选择,我多么希望在空旷的草原上找出以前爽朗的燕儿。可惜平静的生活被国事打断。什么时候开始,燕儿已开始为国事烦忧,担当作为公主的责任?至此,燕儿已经把世民当作敌人来看。老实说,燕儿是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的,以前也许把世民的人品想得太好,现在却把世民想得太坏。咬牙切齿地痛骂曾经爱过的人毕竟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老天的安排总有让人苦笑不得的地方,不愿再见彼此的两人又成了一对。人还是同样的人,心境却大不相同。已成政治家的世民不是燕儿的所爱,而世民对燕儿也不负当年的热情。
我总觉得燕儿和大唐描述的整个环境(尤其是后期)格格不入,就象令狐冲和整个江湖的环境格格不入一样。燕儿的性情与令狐冲也有几分相似,一样的天生的自尊自重,一样的天真烂漫没有心机,一样的为保持自我而不愿改变。所幸的是令狐冲遇上“慧眼识郎君”的任盈盈,懂得欣赏令狐冲的特别之处;不幸的是燕儿遇上“睁眼瞎”的李世民,不懂欣赏燕儿的美。
李世民这个人很奇怪,我一直不明白他的后期为什么那么失败(除了某些客观原因之外),简直有点众判亲离的味道。想了半天,我发现他身上缺少了。。。缺少了什么呢?缺少了发现美的眼光。(这点比起nono差远了,呵呵)李世民看事情一直只执着于成败,只执着于行动的效率。这是成为优秀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必要素质,但仅有这些,不能保证个人和身边人的幸福。
突厥的覆灭造就了燕儿彻底的诀别。
当燕儿穿起昔日的白纱裙,跳起当年的胡旋舞,渐渐地愁颜尽褪,欢颜重来,此时的燕儿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当初的恋人,想起了战场上的李世民,想起了那个一见倾心盖世英雄。“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2004-6-6 17:06
happytime
写无垢的时候就想把李世民痛骂一顿,
写燕儿的时候只想把李世民痛扁一顿。
李世民和神经兮兮的吉儿是天生一对,
他活该被吉儿折磨!
2004-6-6 19:2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6:51:28发表
燕儿与世民
又把大唐看了一遍,不过只是挑有关燕儿的出场部分。
燕儿的故事很简单,传统的开始,战场上的一见钟情,从此芳心暗寄,柔情紧缚!
显然,初期的世民是不爱燕儿的,但吉儿的“逝去”使得燕儿成为他无可奈何的替代品(呜,燕儿真伟大!)或者说是转移视线的一个目标吧。毕竟,总沉浸在悲痛中不是件好事,毕竟燕儿“秀色可餐”。至此,他俩的相恋是本书最富有情趣的一段。为什么呢?因为燕儿是大唐中最自然健康,最活泼开朗的女子(吉儿神经兮兮,无垢深度压抑),而此时的世民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刻。(战场上世民的魅力无人能挡哟,最适合做mm的偶像)
而吉儿的到来,打断了一切。由于种种的原因燕儿和世民终至反目成仇。(说严重了点,只是割袍断义罢了,不过也够戗了)。燕儿在无奈中接受了建成(也是一个替代品?),只想过一下被人疼,被人爱的滋味。建成虽然对燕儿千依百顺,但燕儿的心里始终没有他,不过,也没有世民,燕儿的心已经死了。
回家,回家是唯一的选择,我多么希望在空旷的草原上找出以前爽朗的燕儿。可惜平静的生活被国事打断。什么时候开始,燕儿已开始为国事烦忧,担当作为公主的责任?至此,燕儿已经把世民当作敌人来看。老实说,燕儿是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的,以前也许把世民的人品想得太好,现在却把世民想得太坏。咬牙切齿地痛骂曾经爱过的人毕竟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老天的安排总有让人苦笑不得的地方,不愿再见彼此的两人又成了一对。人还是同样的人,心境却大不相同。已成政治家的世民不是燕儿的所爱,而世民对燕儿也不负当年的热情。
我总觉得燕儿和大唐描述的整个环境(尤其是后期)格格不入,就象令狐冲和整个江湖的环境格格不入一样。燕儿的性情与令狐冲也有几分相似,一样的天生的自尊自重,一样的天真烂漫没有心机,一样的为保持自我而不愿改变。所幸的是令狐冲遇上“慧眼识郎君”的任盈盈,懂得欣赏令狐冲的特别之处;不幸的是燕儿遇上“睁眼瞎”的李世民,不懂欣赏燕儿的美。
李世民这个人很奇怪,我一直不明白他的后期为什么那么失败(除了某些客观原因之外),简直有点众判亲离的味道。想了半天,我发现他身上缺少了。。。缺少了什么呢?缺少了发现美的眼光。(这点比起nono差远了,呵呵)李世民看事情一直只执着于成败,只执着于行动的效率。这是成为优秀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必要素质,但仅有这些,不能保证个人和身边人的幸福。
突厥的覆灭造就了燕儿彻底的诀别。
当燕儿穿起昔日的白纱裙,跳起当年的胡旋舞,渐渐地愁颜尽褪,欢颜重来,此时的燕儿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当初的恋人,想起了战场上的李世民,想起了那个一见倾心盖世英雄。“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quote]
呜!真是太牛太牛太牛了!!!看得我直想哭。看那小说时都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MM太牛了!
2004-6-6 19:2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6:51:28发表
而吉儿的到来,打断了一切。由于种种的原因燕儿和世民终至反目成仇。(说严重了点,只是割袍断义罢了,不过也够戗了)。燕儿在无奈中接受了建成(也是一个替代品?),只想过一下被人疼,被人爱的滋味。建成虽然对燕儿千依百顺,但燕儿的心里始终没有他,不过,也没有世民,燕儿的心已经死了。 [/quote]
说李建成只是燕儿的替代品,我觉得太委屈李建成了吧?其实真的觉得李建成挺适合她的,但前面说过了,分析下来,还是小说中的安排比较好一点。
2004-6-6 19:3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6:51:28发表
老实说,燕儿是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的,以前也许把世民的人品想得太好,现在却把世民想得太坏。咬牙切齿地痛骂曾经爱过的人毕竟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quote]
这一点很同意很高意。这是燕儿的悲剧所在哦。其实这是这部小说中所有没有政治智慧的人的悲剧,他(她)们连生存都会成问题。
但有政治智慧的人又有另一种悲剧,对小说中的环境适应了,却又失去了其它很多很多的东西。
2004-6-6 19:3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6:51:28发表
李世民这个人很奇怪,我一直不明白他的后期为什么那么失败(除了某些客观原因之外),简直有点众判亲离的味道。想了半天,我发现他身上缺少了。。。缺少了什么呢?缺少了发现美的眼光。(这点比起nono差远了,呵呵)李世民看事情一直只执着于成败,只执着于行动的效率。这是成为优秀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必要素质,但仅有这些,不能保证个人和身边人的幸福。 [/quote]
呵呵,多谢MM夸奖。但我觉得这正是问题所在啊。我是个想过普通平凡的生活的人,跟李世民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人嘛。这里面似乎有点非此即彼的性质,太会发现美,就不能有那份狠心去执着于成败和效率吧。我觉得这就是小说所要说明的成功的代价吧。
2004-6-6 19:33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6:51:28发表
当燕儿穿起昔日的白纱裙,跳起当年的胡旋舞,渐渐地愁颜尽褪,欢颜重来,此时的燕儿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当初的恋人,想起了战场上的李世民,想起了那个一见倾心盖世英雄。“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quote]
呜,我就是看你这部分看得想哭。
2004-6-6 19:36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6, 19:27:48发表
说李建成只是燕儿的替代品,我觉得太委屈李建成了吧?其实真的觉得李建成挺适合她的,但前面说过了,分析下来,还是小说中的安排比较好一点。 [/quote]
这一点我想了很久,到底燕儿mm爱的是谁?
我觉得她爱的是战场上的李世民,那个特定场合特定阶段的李世民。
关于建成,他在童关等待燕儿的那一段我也很感动。
但那时伤心的燕儿对爱情是没有什么感知力的,而且建成不是她一眼就能爱上的男子。(如果燕儿敞开心胸,经过长时间积累,有可能爱上建成的吧,但在小说中我觉得她没有爱上建成)
2004-6-6 19:4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9:36:18发表
但那时伤心的燕儿对爱情是没有什么感知力的,而且建成不是她一眼就能爱上的男子。(如果燕儿敞开心胸,经过长时间积累,有可能爱上建成的吧,但在小说中我觉得她没有爱上建成) [/quote]
嗯,说燕儿爱上李建成,恐怕是说不上的,确实是感激之情比较多一点。
我觉得时间再长,燕儿也不可能爱上李建成。对燕儿来说,的确就是战场上的李世民那一面是最有可能吸引她的。所以,我总忍不住想,如果吉儿不“复活”,李世民是可以“假装”爱她一直下去的。这本应是对燕儿来说,最好的结局吧。
2004-6-6 19:57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6, 19:40:20发表
嗯,说燕儿爱上李建成,恐怕是说不上的,确实是感激之情比较多一点。
我觉得时间再长,燕儿也不可能爱上李建成。对燕儿来说,的确就是战场上的李世民那一面是最有可能吸引她的。所以,我总忍不住想,如果吉儿不“复活”,李世民是可以一直“假装”爱她一直下去的。 [/quote]
我想了半天,其实李世民的问题也不是不可解决。
李世民需要的是什么呢?
需要的是一个优秀女子(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的爱的启蒙,李世民很有灵性的,一点就通。(其实就是告诉他应该关心家人之类的常识,本来我以为作为皇帝等着他人来爱就可以啦,但看到李世民的悲剧就知道了,就是做了皇帝,普通人的那一套也不能省)
可惜倒霉的他没有遇到过这类女子。
母亲早逝,吉儿连自己的心意都弄不明白,无垢深度压抑,而燕儿好是好,却是浑然天成,不会有意识地去做一些事。
至于其他世民所纳的妃子,估计只会迎合他,不敢表露任何真实想法吧。
2004-6-6 20:03
nononono
呜,发觉你理解的“大唐风云录”中的爱情故事,比我理解的更要晦暗苦涩得多。我还是觉得李世民对三个女子都是有爱的,只是那是不同的爱而已。
李世民确实是个在感情上进退失据的人,他那么坚执了(与张无忌的左摇右摆大不一样哦),却出现了这样的结局。本来觉得很奇怪,后来与张无忌一比,就明白啦。张无忌表面上左摇右摆,但其实是个有很强很好的直觉的人,哪个女子最值得他爱,他最终是清楚的。而他之表面上左摇右摆,其实是因为他对每一个女子都有爱惜(不是爱情)之心。他与小昭在光明顶秘道中的情节很能说明问题。他在炸火药时挡在小昭面前,小昭很感动,问他为什么要以千金之体来保护自己这么一个低贱的丫头,他说我是男子汉当然要保护小姑娘(大意如此)。回顾他小时候千里护送杨不悔,这确实是他最能吸引女子的魅力所在(衷心地想保护女子,但并不是出于大男子主义的思想)。
李世民就没有这种“博爱”之心。如MM所说,他只关心他认为自己所爱的人,此外就懒得对其他人费心了,这似乎也是他的“效率”的表现之一?但正因如此,他错过了很多其实可能他也是爱着,只是这种感情深藏于潜意识中的人。张无忌就从来不会错过,他只会把不是爱(而只是感激、怜惜、同情)的人也一时错当成是爱,于是犹豫不决。
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也进退失据,似乎他只有在战场上才是完美无缺的。不过,这才是现实的人生吧。
2004-6-6 20:0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19:57:26发表
需要的是一个优秀女子(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的爱的启蒙,李世民很有灵性的,一点就通。(其实就是告诉他应该关心家人之类的常识,本来我以为作为皇帝等着他人来爱就可以啦,但看到李世民的悲剧就知道了,就是做了皇帝,普通人的那一套也不能省) [/quote]
我觉得关于李承乾的那一段描写很有现实性哦。现在有多少“事业成功”的父母,在外面忙得一头烟,都顾不上在感情上照顾子女,虽然为他们提供了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感情上却是一片荒漠。(这证明即使仅仅是在一个家庭之内,物质极大丰富也不等于就实现了共产主义,更不必说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了,马克思那家伙真白痴得可以!)
2004-6-6 20:21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6, 20:03:47发表
李世民确实是个在感情上进退失据的人,他那么坚执了(与张无忌的左摇右摆大不一样哦),却出现了这样的结局。本来觉得很奇怪,后来与张无忌一比,就明白啦。张无忌表面上左摇右摆,但其实是个有很强很好的直觉的人,哪个女子最值得他爱,他最终是清楚的。而他之表面上左摇右摆,其实是因为他对每一个女子都有爱惜(不是爱情)之心。他与小昭在光明顶秘道中的情节很能说明问题。他在炸火药时挡在小昭面前,小昭很感动,问他为什么要以千金之体来保护自己这么一个低贱的丫头,他说我是男子汉当然要保护小姑娘(大意如此)。回顾他小时候千里护送杨不悔,这确实是他最能吸引女子的魅力所在(衷心地想保护女子,但并不是出于大男子主义的思想)。
[/quote]
不错,不错,其实女生很容易被感动的。
就象我前面所说的,有时侯只要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
张无忌是个很贴心的男人,他所做的一切是出于他温柔博爱的性情,纯出天然。
但其他男人本身没有张无忌这种博爱的精神怎么办?
那就要看各位男士的修养了(换了国外的说法就是绅士风度?),
关心身边的亲人,尤其要体贴mm(笑!)
我觉得书中的李世民一来没有优秀女人的指点,
二来他是不是从来没有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里应该有教导大家关心家人吧?)
李世民在政治上进退失据,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爱惜名声固然有助于
警惕自己,但爱惜过度,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
2004-6-6 20:2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20:21:16发表
我觉得书中的李世民一来没有优秀女人的指点,
二来他是不是从来没有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里应该有教导大家关心家人吧?)
李世民在政治上进退失据,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了,爱惜名声固然有助于
警惕自己,但爱惜过度,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 [/quote]
说起来,觉得李世民好像真的并不真正地相信和贯彻儒家思想。他知道儒家那一套东西,所以知道怎么做可以使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史书会把他“识别”为名君,但其实他似乎并不真正相信。
不过,我觉得太重名声只是他在政治上进退失据的原因之一,他毕竟是有重情的一面(所谓的“妇人之仁”)也是原因之一。
2004-6-6 20:32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6, 20:03:47发表
呜,发觉你理解的“大唐风云录”中的爱情故事,比我理解的更要晦暗苦涩得多。我还是觉得李世民对三个女子都是有爱的,只是那是不同的爱而已。
[/quote]
其实我是承认李世民对三个女子都有爱的。
我的文章是从效果上来讲。
无垢感受到世民的爱了吗?没有。
燕儿感受到世民的爱了吗?也没有。
连世民最爱的吉儿也怀疑世民对她的爱,叹,世民做为男人真是太失败了。(不过吉儿的问题上我不怪世民,他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话说回来,即使你有爱,但对方感受不到,那也是白搭。
总体来说,我对大唐每个人都持同情态度,尤其是对李世民!
等我再想想李世民的问题。
2004-6-6 20:3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20:32:41发表
其实我是承认李世民对三个女子都有爱的。
我的文章是从效果上来讲。
无垢感受到世民的爱了吗?没有。
燕儿感受到世民的爱了吗?也没有。
连世民最爱的吉儿也怀疑世民对她的爱,叹,世民做为男人真是太失败了。(不过吉儿的问题上我不怪世民,他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话说回来,即使你有爱,但对方感受不到,那也是白搭。 [/quote]
但问题是,连李世民自己不到最后,也不太清楚自己对长孙无垢和燕儿的爱哎,所以她们不能感受到,也不奇怪吧。(燕儿最初是觉得的,但后来认为是完全地被骗了。其实我觉得你说得不错,她一开始是把李世民想得太好,后来是想得太坏。一开始她错在以为他的爱很深,后来却是错在以为完全没有。)
2004-6-6 20:39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6, 20:27:39发表
不过,我觉得太重名声只是他在政治上进退失据的原因之一,他毕竟是有重情的一面(所谓的“妇人之仁”)也是原因之一。 [/quote]
不错,重情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他虽然不怎么喜欢建成,对建成还是颇有兄弟之情的。
如不是重情(外加重名),玄武门事变后也不用那么难过了。
2004-6-6 20:43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6, 20:37:54发表
但问题是,连李世民自己不到最后,也不太清楚自己对长孙无垢和燕儿的爱哎,所以她们不能感受到,也不奇怪吧。 [/quote]
这就是我要批判李世民无能的地方,连自己爱哪些人都搞不清楚。
所以无垢,燕儿的爱情悲剧他要负主要责任。
2004-6-6 20:43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20:39:39发表
他虽然不怎么喜欢建成,对建成还是颇有兄弟之情的。 [/quote]
我想他无所谓喜欢或不喜欢李建成吧。他极讨厌的是李元吉,但对李建成应该本来没有太强烈的喜好或厌恶。
2004-6-6 21:33
happytime
nono,好奇地问一下,如果你处在李世民的位置,你会爱无垢吗?
2004-6-6 21:3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06, 21:33:04发表
nono,好奇地问一下,如果你处在李世民的位置,你会爱无垢吗? [/quote]
我觉得我会。其实我觉得小说中也并不真的写得长孙无垢很丑,只是与吉儿、燕儿这些大美人比,当然是相形见拙了。
但她确实太缺乏情趣了一些,但可能恰恰是因为李世民待她的态度所造成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