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22 20:4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不少人都认为无垢与世民相濡以沫,共经患难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但在我看起来却很可怕,他们的沟通程度很深,但完完全全是单轨道,单方向的。只有无垢对世民的百般理解和体贴,而世民呢,何曾了解无垢的一点心思。单方向的沟通是很让人疲惫的,无垢在弥留之际吐露了对世民的爱意,也模糊地表达了对妻子这份职业的倦意。最让世民震惊的可能不是忽然发现自己对无垢的爱意,而是发现无垢对自己的如此深的爱意,“我以为她对这一切都是不在乎的”。 [/quote]
这段分析让我觉得很伤感。尤其是说长孙无垢对为妻的倦。
不过,我想李世民所说的“我以为她对这一切是不在乎的”这一句的意思,不是指不知道长孙无垢原来如此在乎他对她的爱,而是指不知道她原来如此在乎他没有把他对她的爱清楚地表达出来。也许你的理解是对的,各有各的感受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不必强求一致。
2004-6-22 20:4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0:42:38发表
而吉儿和燕儿是世民身边亲近的人,熟知世民为人,更何况他们一向衣食不愁,也不会从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来看世民。 [/quote]
哈哈,这句把我笑倒。
2004-6-22 20:48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0:42:38发表
我到没有想那么多。
我觉得这段描写地很自然,站在不同的位置,对同一件事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 [/quote]
你说的当然没错,但问题就在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从非常不同于一般人已经习惯了的角度来进行描写(即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认为李世民就是名君,受到这样的崇拜是应得的),而要从这么一个令很多普通读者觉得“反感”的角度来写(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把李世民写“逊”了)。不媚俗不等于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非得从普通读者“反感”的角度来进行写作。我这里是指出,作者此处是为了要表达“失语”、“失忆”的先锋性主题,因此固然不媚俗,但也不是故意要令读者反感。
2004-6-22 20:5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世民和承乾之间的悲剧与世民和无垢之间的悲剧大同小异,最初都是由世民对对方的不闻不问引起的。世民发现错的又是自己,而且又是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错,世民又感受到了良心的急剧折磨和不安。 [/quote]
这个,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如果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垢是无意的忽略的话,那么李世民对李承乾更主要的是刻意的回避。当然最初的时候,即他登基为帝之前,却确实主要是无意的忽略。因为他在事业上屡受打击,自顾尚且无暇,就更顾不上去考虑李承乾一个小孩子心中转着那么复杂的念头。这后一点倒是很值得现在那些事业成功,但也忙得一塌糊涂的父母引以为戒的。
2004-6-22 20:53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0:41:29发表
在我形象之中,天才几乎都是甚少关注身边的人的。他们关注自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东西。
[/quote]
我看过不少成功政治家的传记,家庭幸福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世民的家庭悲剧里也有无垢的一部分责任,感情是双方面的,她不应该如此无所有,有时侯多露出一些渴望的神色,久而久之世民都会有所察觉的。
刚开始,无垢也和普通女人是一样的,她会问“世民,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后来她连这种问都没了。
所以我以前说过,一个在“以德持身”的牢笼中,一个在“千古名君”的枷锁中,爱情就这样擦肩而过了,世间上最令人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了。(写着写着,大话西游就出来了,不知道世民会不会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2004-6-22 20:5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有一点,之前提过,世民除了对事业和吉儿处在有意识状态外,而对剩下的一切都处在无意识状态下,从来没有仔细思考和反思过。冰儿的绝情绝爱是有意识思考和权衡的结果,所以冰儿对于家庭生活中不如意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而世民虽然表现出来对家人不在意,但潜意识中对家人却是很在意的,所以他在失去家人时,确实是十分痛苦。 [/quote]
嗯,这个分析非常有道理,补充了为什么李世民会比较“善良”且“软弱”,而冰儿比较“狠辣”而“坚强”。如果都计算清楚了,对后果完全预计到了,是会比较容易面对后果的。而如果对后果没有预计到,即使后果比预计到时没那么严重,但心理上感受到的冲击却是会比较大的。
2004-6-22 20:56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0:53:24发表
刚开始,无垢也和普通女人是一样的,她会问“世民,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后来她连这种问都没了。 [/quote]
那是因为她认为已经弄清楚了李世民的心意,那就是他不是不好色,而是不好她这样的色。她对于李世民会爱她这件事,是绝望了的。
2004-6-22 20:5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就可惜遗漏了魏征(秦王集团旗下的人事招聘部门应该好好检讨一下)。 [/quote]
呵呵,效率再高的招聘部门,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的吧。这不能怪秦王府的招聘部门啦。
2004-6-22 20:57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0:52:13发表
这个,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如果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垢是无意的忽略的话,那么李世民对李承乾更主要的是刻意的回避。当然最初的时候,即他登基为帝之前,却确实主要是无意的忽略。因为他在事业上屡受打击,自顾尚且无暇,就更顾不上去考虑李承乾一个小孩子心中转着那么复杂的念头。这后一点倒是很值得现在那些事业成功,但也忙得一塌糊涂的父母引以为戒的。 [/quote]
是呀是呀,承乾的问题更复杂,我在《承乾的悲剧》一文中分析过的,现在又忘了。
2004-6-22 20:59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驾驭人才的方式不外乎诱之与利,动之与情,两种方式搭配起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利不单指指金钱和美女,而是根据个人喜好的不同,给与不同的利。 [/quote]
“诱之以利”似乎说得俗了点,当然,如果你把“利”定义得很广,那也是可以的。真正有才的人,往往自尊心也强,更希望得到的是能人尽其才,体会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快感。李世民笼络人才的手段,最厉害的应该是能够让这些人感到人尽其才,感到自己对他是有用的,重要的。
2004-6-22 21:0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类一等一的人才。这类人才个个都有经世治国的本领,就算表面不显,心里面都是自负的。吸引这类人才要以自己的深厚实力为基础,因为他们想追随的一定是最有可能成为明日之君的那一位。世民和长孙无忌等的相处,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在未成事之前实质上更类似于一种合作关系,虽然他们表面上对你恭恭敬敬,心下不一定以你为然。要驾驭这等人才,在不失威严的情况下需要保持真心的尊敬,合理的采纳他们的建议是对他们最好的赏识。 [/quote]
呵呵,这就是儒家最推崇的那种“君臣相得如鱼水”的境界啊。
2004-6-22 21:0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二瞿长孙,尉迟恭等这类人才。 [/quote]
其实小说的描写给我的感觉,是瞿长孙比尉迟恭要强很多的,前者比后者有头脑得多,不仅仅是一勇之夫,更给我一种“儒将”的感觉。很喜欢这个人物,觉得他要比长孙无忌那三人都棒,但又没有他们那样的阴暗心理和不免有些私心杂念的性格。(想想他为那小兵求情的情景,不惜以自己的职位性命来保存一个小兵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仁厚!)只可惜小说中对他的着墨不多,他又死得早,叹!
2004-6-22 21:0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续)李世民性格系列谈
驭人之术 [/quote]
MM这一篇少谈了一种最重要的人才——小人之才(以侯君集为例)。这小说中对李世民驾驭侯君集的描写精彩之极,不写可是浪费了。另外,对李靖的驾驭,也是一绝啊。
2004-6-22 21:08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1:01:31发表
呵呵,这就是儒家最推崇的那种“君臣相得如鱼水”的境界啊。 [/quote]
原来如此呀,我对儒家是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
2004-6-22 21:1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08:46发表
原来如此呀,我对儒家是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 [/quote]
不会吧,身为中国人,对儒家总有点认识的,即使没有怎么看过儒家的经典。(你读中学时学古文没学过儒家的典籍吗?)
2004-6-22 21:10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1:07:07发表
MM这一篇少谈了一种最重要的人才——小人之才(以侯君集为例)。这小说中对李世民驾驭侯君集的描写精彩之极,不写可是浪费了。另外,对李靖的驾驭,也是一绝啊。 [/quote]
不错,忘记了,太可惜了。
写得太快,都写昏了。
2004-6-22 21:1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10:26发表
不错,忘记了,太可惜了。
写得太快,都写昏了。 [/quote]
忘记了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会补回来。(你会补回来吗?)
2004-6-22 21:14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1:10:09发表
不会吧,身为中国人,对儒家总有点认识的,即使没有怎么看过儒家的经典。(你读中学时学古文没学过儒家的典籍吗?) [/quote]
呵呵,nono不要笑我,一本儒家的典籍都没有读过。
古文水平仅仅限于语文书上的内容。
我对语文一直不重视,当时我发现无论花的时间多或者花的时间少,考试结果都差不多,所以就对它不重视了。
nono看我写文就应该明白,我的词汇量很少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词。
2004-6-22 21:1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14:31发表
我对语文一直不重视,当时我发现无论花的时间多或者花的时间少,考试结果都差不多,所以就对它不重视了。 [/quote]
哈哈,MM真是“考试导向”啊。
2004-6-22 21:1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14:31发表
nono看我写文就应该明白,我的词汇量很少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词。 [/quote]
其实文章写多了,都会有这个感觉。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2004-6-22 21:18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1:12:50发表
忘记了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会补回来。(你会补回来吗?) [/quote]
以后有机会补。
对大唐,我好象只能写到这个地步了,没什么新的想法了。
世民的负面特质还有哪些呀,写着写着,我怎么觉得他为人还不错呀。
2004-6-22 21:2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18:04发表
以后有机会补。
对大唐,我好象只能写到这个地步了,没什么新的想法了。
世民的负面特质还有哪些呀,写着写着,我怎么觉得他为人还不错呀。 [/quote]
什么叫“以后”?不要给我一个无限期的希望与期待,我要的是精确如罐头上的保质期。
这小说中的李世民本来就不错,是MM你前段时间脾气暴躁,要狂扁人家才觉得他不好。
顺便问MM一句,其实你会喜欢这小说中的李世民,还是那个“玄武门”中的情场高手、花心大少李世民?我想知道,是不是女孩们都是这样“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觉得好像是这样,要不为什么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如此深情可悯,那帮李世民的FANS反而不受落;“玄武门”中的那个真正是坏的李世民,她们却提起来就嘻嘻嘻哈哈?
2004-6-22 21:34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1:21:43发表
什么叫“以后”?不要给我一个无限期的希望与期待,我要的是精确如罐头上的保质期。
这小说中的李世民本来就不错,是MM你前段时间脾气暴躁,要狂扁人家才觉得他不好。
顺便问MM一句,其实你会喜欢这小说中的李世民,还是那个“玄武门”中的情场高手、花心大少李世民?我想知道,是不是女孩们都是这样“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觉得好像是这样,要不为什么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如此深情可悯,那帮李世民的FANS反而不受落;“玄武门”中的那个真正是坏的李世民,她们却提起来就嘻嘻嘻哈哈? [/quote]
尽快吧,呵呵。
我只要想起无垢就想狂扁他,想起承乾和燕儿的时候也想狂扁他。
我当然不会喜欢“玄武门”里的李世民啦,没有质感。
至于《大唐》中的李世民,如果相处日久,可能会爱上他。不过我会在相处日久之前跑掉的,这个李世民活得太沉重了。
2004-6-22 21:3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34:17发表
我当然不会喜欢“玄武门”里的李世民啦,没有质感。 [/quote]
幸好还有你这样的MM啊(抹把汗先),否则我们这种老实头就没门了。
2004-6-22 21:42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2, 21:37:00发表
幸好还有你这样的MM啊(抹把汗先),否则我们这种老实头就没门了。 [/quote]
我觉得大多数女生都不会喜欢这种男人,女生都是很实际的,对“玄武门”的李世民这种男人不会真心喜欢的,只是看看小说觉得好笑罢了。
2004-6-22 21:4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42:18发表
我觉得大多数女生都不会喜欢这种男人,女生都是很实际的,对“玄武门”的李世民这种男人不会真心喜欢的,只是看看小说觉得好笑罢了。 [/quote]
哦,这个倒也可以理解。
2004-6-22 22:19
kesin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2, 21:34:17发表
我只要想起无垢就想狂扁他,想起承乾和燕儿的时候也想狂扁他。
我当然不会喜欢“玄武门”里的李世民啦,没有质感。
至于《大唐》中的李世民,如果相处日久,可能会爱上他。不过我会在相处日久之前跑掉的,这个李世民活得太沉重了。 [/quote]
大唐里的世民本就是个除了感情一切如意的人物,当然没多少缺点。缺点大部分就是在他处理爱情、亲情的时候暴露出来的。
花心薄情的世民应该没什么mm会喜欢,这里的世民估计也是很难讨mm喜欢的,相爱容易相处难,何况是世民这样经历极其艰深复杂的人。
2004-6-23 08:59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kesin[/i]于2004-06-22, 22:19:55发表
这里的世民估计也是很难讨mm喜欢的,相爱容易相处难,何况是世民这样经历极其艰深复杂的人。 [/quote]
我正好相反,大唐中世民我不会轻易爱上他的,从爱情的角度来看,他好无趣哟。
不过,如果身处古代,盲婚哑嫁,一不小心嫁给了他,我想我会慢慢爱上他的,毕竟他是一个有质感的男人。
2004-6-23 09:1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kesin[/i]于2004-06-22, 22:19:55发表
大唐里的世民本就是个除了感情一切如意的人物,当然没多少缺点。缺点大部分就是在他处理爱情、亲情的时候暴露出来的。 [/quote]
嗯,kesin这一句真是一针见血啊。
不过,李世民那私心杂念的一面,在道德上总是一种缺陷吧。只不过相对于他所从事的“肮脏”政治来说,这点私心杂念显得很可谅解而已。
2004-6-23 09:1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8:59:49发表
不过,如果身处古代,盲婚哑嫁,一不小心嫁给了他,我想我会慢慢爱上他的,毕竟他是一个有质感的男人。 [/quote]
很好奇MM所说的“质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来我们要努力做个有“质感”的人。
2004-6-23 09:20
happytime
所谓有质感就是内涵丰富,内在的闪光点很多,耐嚼,可以让人长久地喜欢。
其实现在很多夫妇相处,过了十年八年后,就对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了。除了是因为潜在的性格冲突显露出来,以及家庭琐事的烦恼外,所爱对象的质感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内涵够丰富的话,可以让爱他的人挖掘一辈子,相处得越久,越是觉得不忍分离。
2004-6-23 09:2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9:20:37发表
所谓有质感就是内涵丰富,内在的闪光点很多,耐嚼,可以让人长久地喜欢。
其实现在很多夫妇相处,过了十年八年后,就对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了。除了是因为潜在的性格冲突显露出来,以及家庭琐事的烦恼外,所爱对象的质感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内涵够丰富的话,可以让爱他的人挖掘一辈子,相处得越久,越是觉得不忍分离。 [/quote]
哦,原来如此,那跟看小说是一回事啊。所谓有“质感”的作品,就是内涵丰富,百读不厌,每一次重读总能有新的感受和启发的作品。(就像金庸中后期的作品。)
2004-6-23 09:43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3, 9:11:04发表
不过,李世民那私心杂念的一面,在道德上总是一种缺陷吧。只不过相对于他所从事的“肮脏”政治来说,这点私心杂念显得很可谅解而已。 [/quote]
这是他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如果没有“私心杂念”,他还混个啥呀。
政治家有用专门的政治道德来衡量,在对付政治敌人时候,所谓的道德要放宽;
但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要求比常人严的多,比如说普通人痴迷于爱情没问题,甚至可以归纳于“深情”的美德,但政治家痴迷于爱情就不行,象那个李隆基为爱不理朝政,典型的没有政治道德的人。还有那个建成,希望做了皇帝可以随心所欲,政治道德也不行啊。
2004-6-23 09:5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9:43:04发表
这是他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如果没有“私心杂念”,他还混个啥呀。
政治家有用专门的政治道德来衡量,在对付政治敌人时候,所谓的道德要放宽;
但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要求比常人严的多,比如说普通人痴迷于爱情没问题,甚至可以归纳于“深情”的美德,但政治家痴迷于爱情就不行,象那个李隆基为爱不理朝政,典型的没有政治道德的人。还有那个建成,希望做了皇帝可以随心所欲,政治道德也不行啊。 [/quote]
应该说,是他这一个性决定了他适合从事政治。当然,从事了之后,政治这一职业本身又更加强了这一个性的地位。所谓“异化”就是这么一个强化的过程。
2004-6-23 09:58
happytime
kesin可以写李渊,这个人物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而且李渊的人生比李世民来说圆满得多,个人生活,个人享受与事业需求平衡地比较好(当然最后世民发动政变,这也是他生平最大的憾事),而且他的性格相对世民来说也比较接近于普通人。
2004-6-23 09:59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3, 9:52:05发表
应该说,是他这一个性决定了他适合从事政治。当然,从事了之后,政治这一职业本身又更加强了这一个性的地位。所谓“异化”就是这么一个强化的过程。 [/quote]
有道理。
不断循环反馈的过程。
2004-6-23 10:1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9:58:57发表
kesin可以写李渊,这个人物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而且李渊的人生比李世民来说圆满得多,个人生活,个人享受与事业需求平衡地比较好(当然最后世民发动政变,这也是他生平最大的憾事),而且他的性格相对世民来说也比较接近于普通人。 [/quote]
MM自己都有那么感想了,还不如MM自己写哩。
2004-6-23 10:14
kesin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9:58:57发表
kesin可以写李渊,这个人物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而且李渊的人生比李世民来说圆满得多,个人生活,个人享受与事业需求平衡地比较好(当然最后世民发动政变,这也是他生平最大的憾事),而且他的性格相对世民来说也比较接近于普通人。 [/quote]
你没写的而又值得写的也没剩多少人了,我确实打算先写下李渊的,不过还得等到下星期。
2004-6-23 10:21
happytime
李世民的性格与政治职业并不是十分匹配,当然正是不匹配处才是出性格的地方,才是书中精彩的地方。
不匹配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前面提过的世民的良知底线比政治职业所要求的稍高,二是有些问题他并没有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比如说燕儿,他从来没有想到燕儿是政治婚姻的好对象,其实他和无垢的婚姻又何尝不是政治婚姻,只不过是李渊安排的罢了。在他心中,燕儿只是曾经交往过的一个好女孩,从个人良知上来说,世民当然不愿意欺骗她了。但从政治角度来说,也许有更好对待燕儿的方法,他应该光明正大地向燕儿求婚,说词只需是:我喜欢你。“我喜欢你”这一点算不上是骗人吧,他和燕儿交往了这么久,肯定有一定程度地喜欢对方。而以“我喜欢燕儿”这个理由来告知吉儿,吉儿也许会不舒服,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反映吧,毕竟世民曾长久地和燕儿在一起过,娶燕儿也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燕儿和吉儿的政治智慧都不高,肯定猜不出隐藏的含义。
喜欢燕儿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燕儿这两件事情也不矛盾,就象长孙无忌一样,既关心妹妹,又利用妹妹。以无垢的政治智慧都猜不出无忌对她的利用。燕儿和吉儿应该更猜不出世民除了喜欢燕儿的一面,还有利用燕儿的一面。
2004-6-23 10:2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kesin[/i]于2004-06-23, 10:14:47发表
你没写的而又值得写的也没剩多少人了,我确实打算先写下李渊的,不过还得等到下星期。 [/quote]
既然kesin有心水,那就kesin写吧。
2004-6-23 10:33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0:21:38发表
在他心中,燕儿只是曾经交往过的一个好女孩,从个人良知上来说,世民当然不愿意欺骗她了。但从政治角度来说,也许有更好对待燕儿的方法,他应该光明正大地向燕儿求婚,说词只需是:我喜欢你。“我喜欢你”这一点算不上是骗人吧,他和燕儿交往了这么久,肯定有一定程度地喜欢对方。而以“我喜欢燕儿”这个理由来告知吉儿,吉儿也许会不舒服,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反映吧,毕竟世民曾长久地和燕儿在一起过,娶燕儿也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燕儿和吉儿的政治智慧都不高,肯定猜不出隐藏的含义。 [/quote]
呵呵,如果他是这样会说话,那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就不是这小说中的李世民,而是“玄武门”中的那个李世民啦。
2004-6-23 10:47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3, 10:10:31发表
MM自己都有那么感想了,还不如MM自己写哩。 [/quote]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李渊的人生是如此美妙,可惜被李世民这个野心家给打断了。
李渊的错误在哪里,错误就在“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让所有的军事大权都掌握在李世民手里,白白地助长了其不可遏止的野心,并帮助其完成政治资本的积累(人望,人才,金钱)。帝王的一个必备手段就是会搞平衡,李渊实在应该让李靖等有真正军事才干的人去分世民的军政大权,让他们彼此互相牵制。一来李靖真正有才,不会因为分权而削弱了军队的力量 二来象李靖这类人才有可能分到世民的军权,派个李元吉只能干扰对方罢了。三来分权的用意不会太明显,惹来世民的极度不平和不快,不平和不快反而会进一步加强世民的野心。四如果怕李靖权力过大,世民正好压制他。五一定得在李靖和世民之间制造一定的矛盾,如果他们两个联手,一切用心都付之东流了。以上是指李靖这一类人,如果还能找到类似于李靖的人才,可以进一步采用,进一步分世民的权力。
另外,李渊一定要建成继承大统的话,应该让其建立一定的威望。合适的时候可以让建成建成任主帅,但只是挂个旗号而已,跟在建成后面的应该是类似李靖这种真正有才的人,而且要赋予对方真正的统帅大权。打胜以后,功劳归李靖这种人(实行内在安抚政策,给予其实际的好处),外在的名声给建成,让建成建立一定的声望。当然,李渊这样做的话,会使得世民极其不平,在巩固建成地位的同时,可能更加激发世民的野心。
以上是我本来准备写李渊时想到的一部分内容,可以给kesin 参考一下。
2004-6-23 10:54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23, 10:33:32发表
呵呵,如果他是这样会说话,那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就不是这小说中的李世民,而是“玄武门”中的那个李世民啦。 [/quote]
“玄武门”中李世民个人良知底线设得太低,整一个卑鄙无耻的家伙。
我想燕儿碰到这个李世民,不会喜欢他的。
不过想想也不一定,燕儿很单纯的,说不定会上当受骗。
“玄武门”中李世民摆明了就是我说的做戏能力的第三层次的人物。
现在想想第四层次不一定比第三层高段,应该是不同场合的需求。
尤其是从底层向上爬的人,摆明了第三层的手段更有用。
2004-6-23 11:09
happytime
我对《大唐》的任务算是彻底完成了,可以学杨威利领退休金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啦。
2004-6-23 11:14
kesin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0:47:30发表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李渊的人生是如此美妙,可惜被李世民这个野心家给打断了。
李渊的错误在哪里,错误就在“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让所有的军事大权都掌握在李世民手里,白白地助长了其不可遏止的野心,并帮助其完成政治资本的积累(人望,人才,金钱)。帝王的一个必备手段就是会搞平衡,李渊实在应该让李靖等有真正军事才干的人去分世民的军政大权,让他们彼此互相牵制。一来李靖真正有才,不会因为分权而削弱了军队的力量 二来象李靖这类人才有可能分到世民的军权,派个李元吉只能干扰对方罢了。三来分权的用意不会太明显,惹来世民的极度不平和不快,不平和不快反而会进一步加强世民的野心。四如果怕李靖权力过大,世民正好压制他。五一定得在李靖和世民之间制造一定的矛盾,如果他们两个联手,一切用心都付之东流了。以上是指李靖这一类人,如果还能找到类似于李靖的人才,可以进一步采用,进一步分世民的权力。
另外,李渊一定要建成继承大统的话,应该让其建立一定的威望。合适的时候可以让建成建成任主帅,但只是挂个旗号而已,跟在建成后面的应该是类似李靖这种真正有才的人,而且要赋予对方真正的统帅大权。打胜以后,功劳归李靖这种人(实行内在安抚政策,给予其实际的好处),外在的名声给建成,让建成建立一定的声望。当然,李渊这样做的话,会使得世民极其不平,在巩固建成地位的同时,可能更加激发世民的野心。
以上是我本来准备写李渊时想到的一部分内容,可以给kesin 参考一下。 [/quote]
我觉得这部小说是非常重视史实的,大的事件基本都与历史相符,李渊向来极怕大权旁落于外姓,所以一方面紧握大权,一方面其余较重要之职都委于自己的亲族。而且李渊和李靖素有嫌隙,nono在初唐史的考证中也论述过:
史载李靖与李渊素有隔阂。有什么隔阂呢?翻查史书可知,李渊起兵前,李靖已察觉他将图谋不轨,因此想前往江都向杨广告发他。但当时烽烟四起,道路不通,李靖就想出自投入狱的法子,想让狱官将他迅速送往江都。不料不及起行,李渊大军已围困长安。到长安陷落之时,则是李靖落入李渊之手之日了。
李渊于是下令斩杀李靖。为什么李渊这样恨李靖呢?我猜想,李靖本人也姓李,暗合图箓(当时有李氏将取杨氏而代之的预言流行于民间),本人又有勇有谋,李渊是忌其才能,所以一心一意要杀他。
后来李靖曾率兵出战夔州,师老无功,李渊又动杀心要斩他,幸得大臣劝阻。再加上李靖不久就破城获胜,才又逃过一命。可见李渊对他猜忌之心始终不能尽去。
所以你让李渊重用李靖不太可能,只能yy一下了。世民在后来悟到的原因还是主要的:
他怔怔的又想了一忽儿,“这些日子里,我不住的回想当年的情景,才体谅到父皇的苦衷。他其实一直在回护着我,要不的话,只要他一早当机立断,褫夺我的兵权、王号,那时我还未能控制玄武门,除了束手待缚还能怎样?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但他深知,一旦我失了兵权、丢了王号,可就真成了任人宰割的砧上之肉。大哥或许不一定非要我的性命不可,但元吉向来恨我入骨,岂有不对我痛加折磨、乃至杀之而后快之理?他虽决不容我染指帝位,却还是想保全我的身家性命,才致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之害。唉,这就叫做报应不爽吗?当年我恨自己的父亲,如今就轮到我被自己的儿子所恨啊!”说到此处,又不觉泪如雨下。
李渊正是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之害。
2004-6-23 11:33
happytime
不错,李渊就是怕大权落入外姓,这点我看过资料。
不过这点本身值得商榷,古来开国皇帝不一定要用本姓人来打天下,只要对军事人才驾御地好,一样能成大事。
我的意识是说如果要扭转局面,得从源头上找政策原因。
另外我只是拿李靖打个比方而已,主要是说起用的人才一定要有李靖之能,或才干略低于李靖也行。
只要他安排了李世民做统帅,最后的结果就难免了。
因为李渊对世民感情很深,不可能在初期就对其动手的。
再说李渊不是出身于皇族,不是天生的皇帝,与家人感情的深厚度甚于皇族人员,而且一开始不会纯粹从政治角度出发,对家人的狠辣程度不及皇族人员。
我看历史书,皇族人员杀起亲戚来,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李隆基不是一天之内杀了好几个儿子吗?
不过以上纯熟yy历史,不怎么值得讨论。
2004-6-23 11:37
happytime
我对李渊蛮有好感的,要想成为普通的成功人士,学他这样就成了。
李世民所谓的超级成功一定都不幸福,最后他自己也难过的紧。我一直觉得世民性格是有缺陷的,(天才的缺陷?),这种人不论成功与否,都是拥有一个比较痛苦的人生。
2004-6-23 11:43
happytime
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各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地很鲜明,深刻。
至于情节来说,并不算很精彩,尤其是争权部分的情节写得不算是很好,不过这段到是最出性格的地方。
2004-6-23 11:53
happytime
不知道历史上的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后是因为象《大唐》中的良心不安才引发的恐惧(夜夜恶梦),还是因为怕遭到报应才恐惧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就是这类人:一个小偷因为偷盗而被抓,他深感不安和悔恨,但他的悔恨不是因为自己偷了东西,而是因为他即将被惩罚。
2004-6-23 14:36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1:09:03发表
我对《大唐》的任务算是彻底完成了,可以学杨威利领退休金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啦。 [/quote]
侯君集那个补充还没写啊,怎么就退休了?
2004-6-23 14:38
nononono
MM,我给你在我的BLOG里专门开了这个贴子。
2004-6-23 14:46
金刚捣锤
四不专门用这套办法来套别人的作品, "我在BLOG给你开了个专贴"
2004-6-23 14:56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23, 14:46:05发表
四不专门用这套办法来套别人的作品, "我在BLOG给你开了个专贴" [/quote]
哇,你怎么这么说我啊,我是觉得真的写得好,而且有体系性,也有希望续完的贴子,才会专门开贴子的啊。
2004-6-23 15:0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0:21:38发表
而以“我喜欢燕儿”这个理由来告知吉儿,吉儿也许会不舒服,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反映吧,毕竟世民曾长久地和燕儿在一起过,娶燕儿也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quote]
你这样推测,是太高估了吉儿的承受能力,又太低估了李世民对吉儿的重视程度。自洛阳宫中对吉儿“失而复得”之后,李世民不会愿意做任何有可能“气走”吉儿的事的。
2004-6-23 15:0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0:47:30发表
李渊的错误在哪里,错误就在“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quote]
MM这篇的分析,说明MM可以去当政治家了,呵呵。
2004-6-23 15:08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0:47:30发表
另外,李渊一定要建成继承大统的话,应该让其建立一定的威望。合适的时候可以让建成建成任主帅,但只是挂个旗号而已,跟在建成后面的应该是类似李靖这种真正有才的人,而且要赋予对方真正的统帅大权。打胜以后,功劳归李靖这种人(实行内在安抚政策,给予其实际的好处),外在的名声给建成,让建成建立一定的声望。当然,李渊这样做的话,会使得世民极其不平,在巩固建成地位的同时,可能更加激发世民的野心。 [/quote]
我倒觉得,如果从一开始李渊就这样做的话,李世民很可能就不会生出野心来,尤其是如果李建成—李靖这一搭档与李世民这两支军队平分了平定天下的主要战役的话,李世民虽然也有声明与功勋,但形势不会有利到激发出他的野心出来。这样的话,李世民很可能只会以一代名将而留名史册,顶多与李靖齐名。
不过历史不可以假设,YY罢了。
2004-6-23 15:1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0:54:00发表
“玄武门”中李世民个人良知底线设得太低,整一个卑鄙无耻的家伙。
我想燕儿碰到这个李世民,不会喜欢他的。
不过想想也不一定,燕儿很单纯的,说不定会上当受骗。 [/quote]
这小说中的燕儿比较像“玄武门”中的常婉,但当然她没有常婉那样爱勾三搭四,但也没有常婉那样的政治头脑(“玄武门”中的常婉政治头脑也不是很好,但至少比燕儿强,而且到后来学习得很快)。
2004-6-23 15:13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1:33:03发表
不错,李渊就是怕大权落入外姓,这点我看过资料。
不过这点本身值得商榷,古来开国皇帝不一定要用本姓人来打天下,只要对军事人才驾御地好,一样能成大事。 [/quote]
这是李渊的本性决定了的,所以MM和kesin说的都没错,只不过kesin强调的是李渊这一具体人物的性格对情节如此发展的决定作用;MM强调的是李渊如果不是李渊,事情本来可以不弄成那么糟。MM是在YY历史,是在做虚拟历史的游戏,就像当初Q君YY武牢之战中窦建德如果不是那么蠢的话,这场战争的结果会不会有根本性的不同。
2004-6-23 15:1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1:33:03发表
再说李渊不是出身于皇族,不是天生的皇帝,与家人感情的深厚度甚于皇族人员,而且一开始不会纯粹从政治角度出发,对家人的狠辣程度不及皇族人员。
我看历史书,皇族人员杀起亲戚来,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李隆基不是一天之内杀了好几个儿子吗? [/quote]
MM这一分析是一针见血的。其实李渊和李世民都有这样的问题,他们其实并不是皇族的出身,对于宫廷之中的政治斗争其实都不是那么习惯,本性不是那么残忍,这是他们进退失据的根本原因。
2004-6-23 15:1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23, 11:37:24发表
李世民所谓的超级成功一定都不幸福,最后他自己也难过的紧。我一直觉得世民性格是有缺陷的,(天才的缺陷?),这种人不论成功与否,都是拥有一个比较痛苦的人生。 [/quote]
这样的人物才适合做现实主义的作品的主角嘛。就如“天龙八部”,你说是段誉、虚竹这些没有什么内心挣扎的人物更打动你,还是萧峰这一时时天人交战的人物更打动你?
至于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不是这么一回事,那就见仁见智了。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