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20 12:43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2:32 发表
诸葛亮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了,蒋琬都“承亮之规划”了。原来还经了刘禅的手决策一番啊?
刘禅做过的决策就是:1 听诸葛亮建议把李严端了,2 宣布回复诸葛亮丞相身份,3 诸葛亮死后不让立庙于成都,4 ... [/quote]
大事不需要上奏刘禅决议?你说的这是策划实行不要偷换概念好不。
干掉刘封是避免留下一个不稳定因素,固然诸葛辅佐阿斗干掉他不是问题,但会让蜀汉原本就小的国家遭到更大打击,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这么说曹丕有能,曹操又何必杀掉过分深入他立嗣的那些士族?
2009-2-20 12:4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2:37 发表
前面阿斗当然有功劳,后面当然也是阿斗的问题。但蜀汉灭亡总体来说他的昏庸只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地小人少的割据政权。而曹丕父子,他们即位时曹魏就已经大半天下在手,曹魏如此快失去实权难道不是他们不爱惜身体荒淫无度导致早亡,身后事也处理得极其糟糕让司马懿夺权?他们难道不是主要责任?
他们能控制住又如何?作为君主可以不考虑身后,大肆挥霍国力,把炸弹留给儿孙?三国中数蜀汉内部最为平稳,其他2国政变不计其数。诸葛恪怎么遭到灭三族的想必阁下也知道吧。[/quote]
前面有阿斗功劳跟阿斗有决定性的功劳有关系?
阿斗的问题就是到他手上的蜀汉没个10年就崩掉了。昏庸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地小人少的割据政府?笑话了,魏国前后三次讨伐蜀国的力度可以说没啥区别。为啥到阿斗那里就变成了“地小人少的割据政权”了?
作为君主当然不可以不考虑身后,但是作为君主更要考虑的是当前。曹丕曹睿至少当前搞得好,比起阿斗同学自己一没人管了,当前都搞不好的有能力多了。
2009-2-20 12:4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2:43 发表
大事不需要上奏刘禅决议?你说的这是策划实行不要偷换概念好不。
干掉刘封是避免留下一个不稳定因素,固然诸葛辅佐阿斗干掉他不是问题,但会让蜀汉原本就小的国家遭到更大打击,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这么说曹丕有能,曹操又何必杀掉过分深入他立嗣的那些士族? [/quote]
杀刘封是有明确理由“虑其刚猛,易世之后难以制御”,介入“立嗣的那些士族”却不是因为这些士族制不了。当然,你可以学“反正司马氏就是谎称皇太后旨”一样喊“反正曹操就是怕士族刚猛,易世之后难制御”嘛
大事需要上奏刘禅决议?请问哪些需要,明确点列出来。
2009-2-20 12:50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2:42 发表
笑,有人吃苹果得了肺癌,所以肺癌和吃苹果有关?阁下就这逻辑对吧?
阁下就那“反正司马氏假传皇太后旨意,哪都这么写”的逻辑对吧?
再笑,士族支持曹魏皇帝就动不了司马氏,那蜀汉的士族支持四位贤相 ... [/quote]
问题是九品中正制实行的期间,篡权率确确实实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也是最频繁,顶得长的东晋,还是王马共天下,也确确实实地出现了士族专政。
什么时候都支持四人了?2个荆州派,2个益州派。而且诸葛亮后几个就没这么大的权力和威信。
又偷换概念了,曹操留给曹丕曹睿的地盘多大?有比他们更强大的敌对势力么?阿斗呢?他们俩当政一个7年一个13年加起来比阿斗都短10年。而且这么NB咋身后就让人篡了呢?
2009-2-20 12:55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2:45 发表
前面有阿斗功劳跟阿斗有决定性的功劳有关系?
阿斗的问题就是到他手上的蜀汉没个10年就崩掉了。昏庸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地小人少的割据政府?笑话了,魏国前后三次讨伐蜀国的力度可以说没啥区别。为啥到阿斗 ... [/quote]
啥时候说决定性了?又开始偷换概念了。
蜀汉的灭亡是大势所趋,随着曹魏的修养生息两边实力会不断拉大所以诸葛亮要北伐来减缓这个趋势。个别战役顶住了就说明不会灭亡?
我现在懂了,原来曹丕曹睿俩人这样生前荒淫无度个10来年(曹丕7年而亡)就挂,给子孙留下无尽祸患是值得推崇的。
[[i] 本帖最后由 Shadowleech 于 2009-2-20 12:58 编辑 [/i]]
2009-2-20 12:5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2:50 发表
问题是九品中正制实行的期间,篡权率确确实实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也是最频繁,顶得长的东晋,还是王马共天下,也确确实实地出现了士族专政。
什么时候都支持四人了?2个荆州派,2个益州派。而且诸葛亮后几个就没这么大的权力和威信。
又偷换概念了,曹操留给曹丕曹睿的地盘多大?有比他们更强大的敌对势力么?阿斗呢?他们俩当政一个7年一个13年加起来比阿斗都短10年。而且这么NB咋身后就让人篡了呢? [/quote]
笑话了。九品中正制实行期间篡权率最高,同时也是华夏最乱的日子,入主的异族根本就没几个有华夏的传统理念,家天下概念淡薄,都是谁有能力谁拿刀的主,难道这些也是九品中正制搞出来的哇?
什么时候支持四人?什么时候蜀国士族反对这四人来着?你这阿斗要搞搞得定跟我的阿斗要搞士族会保一样是空对空,就许你YY阿斗搞的定,不许我YY士族们支持下阿斗搞不定?
又偷换概念了。阿斗管事那30年有十几年都是别人来帮他管的。结果他一接别人的手,立马就弄得蜀国上下大乱。已经连益州派系的诸多臣子开始公然议论向魏称臣了,估计就是阿斗本事是吧?
我有说过这两很牛B么?哦哦哦~ 我明白了,比阿斗牛 == “而且这么NB咋身后不能让人篡了”,
话说,咱曹丕身后多久才被篡那位同学说得出口不?再话说,阿斗有本事先让自己有身后再说。
2009-2-20 13:02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2:55 发表
啥时候说决定性了?又开始偷换概念了。
蜀汉的灭亡是大势所趋,随着曹魏的修养生息两边实力会不断拉大所以诸葛亮要北伐来减缓这个趋势。个别战役顶住了就说明不会灭亡?
我现在懂了,原来曹丕曹睿俩人这样生前荒淫无度个10来年(曹丕7年而亡)就挂,给子孙留下无尽祸患是值得推崇的。[/quote]
笑,重点点清楚了,前后三次伐蜀的规模基本一样。所以不存在什么“趋势”出现了逆转的问题。如果说别人打你的力度没变,而你最后顶不住。说明的不是别人发展得好了,而是你自己差了。
我现在也懂了,原来专门做别人做的坏事不干别人干的好事就是值得推崇的,老子一直在强调阿斗先干到曹丕曹睿做到的事情再去干他两的坏事也比现在好就成了“不理他两做好的事情,专门干坏事是值得推崇的”
你也就这点逻辑嘛,打死不看做好的事情,只楸着坏的地方去做比较嘛。要这么比,我估计连李世民都不是阿斗的对手。
2009-2-20 13:04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2:58 发表
笑话了。九品中正制实行期间篡权率最高,同时也是华夏最乱的日子,入主的异族根本就没几个有华夏的传统理念,家天下概念淡薄,都是谁有能力谁拿刀的主,难道这些也是九品中正制搞出来的哇?
什么时候支持四 ... [/quote]
原来晋是异族,宋是异族,齐是异族,梁是异族,陈是异族。
阿斗既然能力不足,为什么就不能让人帮他管?非得学东吴那样不得安生?
你还是回避了明显的问题,就是曹魏的国力可以和蜀汉比么?有蜀汉那样远强于自己的外敌么?曹丕早说了,限制宗室强化士族的祸根是他埋下的。
2009-2-20 13:1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04 发表
原来晋是异族,宋是异族,齐是异族,梁是异族,陈是异族。
阿斗既然能力不足,为什么就不能让人帮他管?非得学东吴那样不得安生?
你还是回避了明显的问题,就是曹魏的国力可以和蜀汉比么?有蜀汉那样远强于自己的外敌么?曹丕早说了,限制宗室强化士族的祸根是他埋下的。[/quote]
原来晋,宋,齐,梁,陈能独立于异族入侵后所形成的风气啊?
阿斗既然无能,就无能好了,为什么非得那不是他能力范围内的那几十年去跟别人比?我啥时候有说过要像动物那样不得安生?貌似有人不服气,认为阿斗比别人好而已么。
我回避什么问题了。你老提外敌,我都着重点名了三次伐蜀魏所动用的强大力量基本一致,说明了所谓的趋势还没明显形成,没到那种趋势是主因的地步,唯一变化的是蜀自己比前面不堪百倍,那就是阿斗的责任。曹丕身后的身后都出来了,还身后。我笑。
被篡权是曹魏自己宗族所托非人罢了(弄得皇室跟宗室大战了)。跟九品中正制本来就关系不大。
2009-2-20 13:11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3:02 发表
笑,重点点清楚了,前后三次伐蜀的规模基本一样。所以不存在什么“趋势”出现了逆转的问题。如果说别人打你的力度没变,而你最后顶不住。说明的不是别人发展得好了,而是你自己差了。
我现在也懂了,原来 ... [/quote]
第一次曹真,下雨关系作罢。
第二次曹爽统帅,目的也是立威。
第三次十八万大军统帅比曹爽强,也没遇到下雨什么的。
2009-2-20 13:13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3:11 发表
原来晋,宋,齐,梁,陈能独立于异族入侵后所形成的风气啊?
阿斗既然无能,就无能好了,为什么非得那不是他能力范围内的那几十年去跟别人比?我啥时候有说过要像动物那样不得安生?貌似有人不服气,认为阿 ... [/quote]
后来更大规模的异族入侵,甚至长时间异族统治,有再出现这么频繁的篡位么?
为君关键是能任人,要说齐桓是否无能?也不是他能力范围的啊。
2009-2-20 13:14
Shadowleech
还有麻烦问下曹丕曹睿所谓功绩如何了?
2009-2-20 13:1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11 发表
第一次曹真,下雨关系作罢。
第二次曹爽统帅,目的也是立威。
第三次十八万大军统帅比曹爽强,也没遇到下雨什么的。 [/quote]
第一次曹真跟诸葛亮PK过,不是下雨关系没走到。而不是走不到目的,结果撤退后还被人入陇西大破了一把
第二次是完全堵在了路口,而且是只有3万人堵了18万。跟统帅是谁没关系。
第三次大军统帅是钟会,统了15万部队,比不比曹爽强,天知道,而且部对间还有不小矛盾。
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内降声一片,全无战意。阿斗所宠信的黄皓还信鬼巫谓“敌终不至”,政局混乱,军队混乱,能不死那才是个奇迹。
2009-2-20 13:2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13 发表
后来更大规模的异族入侵,甚至长时间异族统治,有再出现这么频繁的篡位么?
为君关键是能任人,要说齐桓是否无能?也不是他能力范围的啊。 [/quote]
刘禅啥时候能任人了?刘禅能靠人帮他任是真的。任人是他任的去?笑话。
齐桓公确实也是比不上曹丕曹睿之流。就看他最后被个太监活活给饿死就知道啥料了。
后来更大规模的异族入侵?指的是蒙古么?没有么?蒙古都四分五裂成几个汗国了。只是谁都征服不了谁罢了。
2009-2-20 13:23
Shadowleech
蒙古长时间统治后,明朝有那么频繁篡位?
哦,原来春秋五霸之首比不上曹子桓父子啊,PFPF。
2009-2-20 13:2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14 发表
还有麻烦问下曹丕曹睿所谓功绩如何了? [/quote]
至少在世之时国家不会混乱到阿斗那程度。
至少能制得住有野心的臣子。
曹睿还能很果断的应对诸葛亮,孙权入边之事。
2009-2-20 13:2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23 发表
蒙古长时间统治后,明朝有那么频繁篡位?
哦,原来春秋五霸之首比不上曹子桓父子啊,PFPF。 [/quote]
明朝第一代君王挂了以后就立刻篡位了。频繁与否,那是看有几个朝代和有几任皇帝的。
另外,魏晋南北朝的篡权记录,也足够给后世做借鉴。
至少皇权是越来越集中了的。
哦,原来春秋五霸第一个霸主就一定比曹丕曹睿强啊?原来齐桓是靠自己称霸,而不是因为有个没野心真心辅助的好臣子帮忙啊?
2009-2-20 13:30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3:23 发表
至少在世之时国家不会混乱到阿斗那程度。
至少能制得住有野心的臣子。
曹睿还能很果断的应对诸葛亮,孙权入边之事。 [/quote]
啥程度?
哪个有野心的臣子在阿斗时造次了?
曹睿地盘多大?势力多大?
2009-2-20 13:32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3:26 发表
明朝第一代君王挂了以后就立刻篡位了。频繁与否,那是看有几个朝代和有几任皇帝的。
另外,魏晋南北朝的篡权记录,也足够给后世做借鉴。
至少皇权是越来越集中了的。
哦,原来春秋五霸第一个霸主就一定 ... [/quote]
汗死了,几个朝代几任皇帝本身不就是篡权频繁程度的体现?要明朝象南北时那样,能活那么久?
曹丕原来全靠自己啊,他在时那么好的底子,灭蜀了还是亡吴了?齐国可是第一次称霸。
2009-2-20 13:37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30 发表
啥程度?
哪个有野心的臣子在阿斗时造次了?
曹睿地盘多大?势力多大? [/quote]
你先告诉我刘禅下面有哪几个有篡位野心的臣子在刘禅手底下了?
曹睿地盘多大,势力多大也好,那么曹睿边境多大?多少地方要用兵的?
比势力比地盘,那么怎么不比比刘备,诸葛亮给刘禅整了多好的一个国内环境?
曹丕曹睿面临的又是怎样一个环境??
嗯,又来无敌逻辑了,说不下去了,就比地盘。
2009-2-20 13:38
Shadowleech
“魏之府藏,因明帝大兴土木渐趋耗竭。魏之所以终能并蜀,则明帝没后司马氏父子节用兴利之功也。”
2009-2-20 13:41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3:37 发表
你先告诉我刘禅下面有哪几个有篡位野心的臣子在刘禅手底下了?
曹睿地盘多大,势力多大也好,那么曹睿边境多大?多少地方要用兵的?
比势力比地盘,那么怎么不比比刘备,诸葛亮给刘禅整了多好的一个国内 ... [/quote]
司马要没篡,谁也不知道他有野心哦。
曹睿边境大,军队多,但军队总体还是远强于蜀汉,能输的也多。名将同样多。
麻烦具体说下国内环境,曹操在这上下的功夫同样不少。
2009-2-20 13:4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32 发表
汗死了,几个朝代几任皇帝本身不就是篡权频繁程度的体现?要明朝象南北时那样,能活那么久?
曹丕原来全靠自己啊,他在时那么好的底子,灭蜀了还是亡吴了?齐国可是第一次称霸。 [/quote]
曹丕决策当然靠自己,齐桓做事靠管仲。
曹丕灭蜀还是亡吴,那也得看他对手都有谁。当然,你要曹丕胜过诸葛亮,压过孙权陆逊才跟齐桓有得一比。那我也就ok了。
不过话说回来,曹丕的魏国还比不上齐国那霸主威风?
1个朝代前任一死就有篡权发生还不频繁啊。朱元璋都灭了多少功勋了。
2009-2-20 13:45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20 13:41 发表
曹丕决策当然靠自己,齐桓做事靠管仲。
曹丕灭蜀还是亡吴,那也得看他对手都有谁。当然,你要曹丕胜过诸葛亮,压过孙权陆逊才跟齐桓有得一比。那我也就ok了。
不过话说回来,曹丕的魏国还比不上齐国那霸主 ... [/quote]
原来曹家那么多人,陈群司马懿他们都是假的。
曹丕多少地盘是自己搞下的?相比曹操时增加多少麻烦搞清楚哦。势力比那几位如何?
这叫频繁,南北朝叫啥?
2009-2-20 13:48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0 13:41 发表
司马要没篡,谁也不知道他有野心哦。
曹睿边境大,军队多,但军队总体还是远强于蜀汉,能输的也多。名将同样多。
麻烦具体说下国内环境,曹操在这上下的功夫同样不少。 [/quote]
是啊,那是司马隐藏得深啊。刘禅有哪个如司马一样野心隐藏的深又身居要位的人了?
曹睿边境大,军队多,但军队总体还是远强于蜀汉,能输的也多。名将同样多。
同样敌人也多,敌人名将也多,敌人军队总数也远远在蜀汉之上。
嘿,刘备在新败之时,蜀国发生叛乱之时,南方诸郡投向孙权只是,让诸葛亮来主导局面,诸葛亮愣是把国家整到了,平南,强内,仓库实,礼节足。
所任之人先以德论,死前还压下魏延夺军的可能,架空有野心的杨仪。
这些是曹丕曹睿能比的?曹操花再多的功夫,但是他本身所行之道就是篡逆之路,所用的人也都是墙头草,而忠于汉室的士族被曹操灭得都差不多了,还指望能跟诸葛亮整的这一手相比?
2009-2-20 13:58
Shadowleech
要来个幼主上位,权力真空。谁敢说没野心家?没机会而已。
曹魏军队多还是蜀汉东吴加起来多?
你也知道曹操灭得差不多了,那爷俩政局稳定啊。
2009-2-21 01:28
Shadowleech
“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蒋济司马孚是谁的党羽,大家心知肚明。这种明显夺权的事,太后会同意才怪,曹爽再怎么说也是老曹家的人,总比司马懿可靠。
所以不外乎就是司马懿软禁了太后,然后以太后名义发号施令。曹爽的党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定都城已经落入司马懿的控制,才让曹爽外逃。
2009-2-21 05:18
当阳侯杜元凯
[quote]原帖由 [i]Shadowleech[/i] 于 2009-2-21 01:28 发表
“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蒋济司马孚是谁的党羽,大家心知肚明。这种明显夺权的事,太后会同意才怪,曹爽再怎么说也是老曹家的人 ... [/quote]
这个你别轻易下结论哟。郭太后没有子女,很喜欢自己的两个侄子郭德郭建,而这两人的夫人不偏不倚地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女儿,可见两家关系之近。说起来曹爽也是个草包,和郭太后的关系比司马氏疏远多了,郭太后未必就不同意换人。
魏文帝曹丕在世时有后族不得辅政的诏书。郭太后的这道诏书说起来是没什么法理依据的,可是曹爽居然连抵抗一下子,至少让皇帝下到诏书再打打口水仗都不敢就举手投降了。这种窝囊废,郭太后就是想用曹家的人也看不上曹爽吧。
2009-2-21 07:27
Shadowleech
也别说司马懿隐藏得深,曹操死前怎么跟曹丕说的?“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植怎么跟曹睿上的书?「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这爷俩不是没有被警告过还是被老爹和叔叔嘱咐,可他们听了么?对司马懿形成足够的牵制了么?
关于内部和谐,曹操为给儿子和曹魏后世巩固政权,杀的人比刘备诸葛亮多得多得多了根本不是魏延刘封他们可比的。难道这说明曹丕同学能力尚且不如阿斗?即便是阿斗最后那动荡的几年,蜀汉朝中的政治斗争也远不如东吴和曹魏来得血腥残酷。
2009-2-21 07:33
Shadowleech
还有,麻烦,曹魏敌人无非东吴蜀汉加上一些蛮族,蜀汉敌人是曹魏并且要防范南蛮再次作乱,东吴除了曹魏也要防山越。何以来的“敌人军队总数也远远在蜀汉之上”?
2009-2-21 10:30
Shadowleech
魏之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 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这是陈寿的评
孙盛曰:异哉,魏氏之封建也!不度先王之典,不思籓屏之术,违敦睦之风,背维城之义。汉初之封,或权侔人主,虽云不度,时势然也。魏氏诸侯,陋同匹夫,虽惩七国,矫枉过也。且魏之代汉,非积德之由,风泽既微,六合未一,而雕翦枝干,委权异族,势同瘣木,危若巢幕,不嗣忽诸,非天丧也。五等之制,万世不易之典。六代兴亡,曹冏论之详矣。
这是注里的
魏兴,承大乱之后,民人损减,不可则以古始。于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志。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既违宗国藩屏之义,又亏亲戚骨肉之恩。
也是注
晋书里也指明了
魏武忘经国之宏规,行忌刻之小数,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本根无所庇廕,遂乃三叶而亡。
曹魏灭亡,曹丕对宗室的极力限制乃是根本原因之一。
2009-2-21 10:50
三国赤壁周郎
但是西晋之亡,却是对宗室的极力宽容所致。
2009-2-21 10:52
Shadowleech
所以说过犹而不及。
2009-3-21 23:47
Valkyrie1996
[quote]原帖由 [i]yu58584339[/i] 于 2009-2-17 20:41 发表
话别说太绝
我没记错的话,明孝宗朱祐樘就不好色。他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皇后张氏。
没有嫔妃。 [/quote]
明孝宗,的确是“最符合传统儒家圣天子形象”的古代君王之一了。
刘禅,不过是面子皇帝,掌握实权的是首席执政官武侯殿下。勤奋自律的强迫症患者武侯殿下,为了保护国家形象,自然会把刘禅培养成虚位君主及拥有相应能力(西晋统一后,刘禅靠此得到还算不错的“新生活”)。
——此皆良实~
2009-4-18 10:06
南海义军
阿斗的政治头脑估计和一般人一样,并不蠢,做个好皇帝是必须有比较好的智慧的。个人以为昏君的智慧是中等偏下的,庸君中等,明君那是人杰。
2009-4-18 11:54
googoogoo
回复 #95 南海义军 的帖子
这个也不好说,昏君也有可能是智商奇高之辈,比如隋炀帝。真正象晋惠帝那样的应该不多。
2009-5-24 21:10
姜凡
给你当皇帝你能保证绝对不好色吗?
2009-6-5 08:53
刘小弟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2-18 15:59 发表
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自祗之有宠,后主追怨允日深,谓为自轻,由祗媚兹一人, ... [/quote]
要是后主是个荒淫无道的人,当时就做了董充,但是后主为了大局,还是把个人的色欲让了一让步
2009-6-5 12:42
人中吕,鬼中羽
上帝要使人灭亡,必先让他发狂。
某人要使阿斗下台,必先让他有个“最烂”的名声。
2009-7-24 17:44
青龙白虎
阿斗其实也可以变成好君主,问题是诸葛亮大权独揽,不让阿斗参政,事事宠着阿斗,惯坏了。没救了。。。。。
2009-9-10 06:23
zhaoyan2610
蜀灭与他本人关系不大 诸葛亮一死就注定灭国了
2009-9-11 01:2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7-24 17:44 发表
阿斗其实也可以变成好君主,问题是诸葛亮大权独揽,不让阿斗参政,事事宠着阿斗,惯坏了。没救了。。。。。 [/quote]
让董允处处限制阿斗玩乐是让阿斗不参政,事事宠着阿斗?这思维奇特得。。。。
再回某个人的YY,要阿斗下台,之需要派一个内官限制其参政以及多唆摆其玩乐便可,诸葛亮干了什么让他名声发臭的事情?请以史料佐证。
再回刘小弟:庸碌跟无道是两回事。如果阿斗是个昏君就必定是个暴君,那我无言。刘禅不过是爱好玩乐,庸碌了点而已。跟“荒淫无道”是两回事好吧。尤其是无道这一词。
2009-9-17 09:16
wdtxfox
从纯做人角度来说~阿斗的人生是最幸福的
2009-9-20 01:39
showzhuge
阿斗比李治如何?
2009-9-20 11:43
KYOKO
那会还没开杀降帝的先河,阿斗算是赶上末班车了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