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15 21:55
DUKELANCE
这倒不至于,金里头类似的人名真不少,曲非烟,李莫愁,杨不悔,岳不群那“不”字辈、张无忌……(觉得这个公式有点偷懒)
平日和人说金的起名,总是赞叹,大家都尤其喜欢令狐冲这个名字,看起来平常,几个朋友却都喜欢得很
2004-6-16 11:08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DUKELANCE[/i]于2004-06-15, 21:55:52发表
这倒不至于,金里头类似的人名真不少,曲非烟,李莫愁,杨不悔,岳不群那“不”字辈、张无忌……(觉得这个公式有点偷懒) [/quote]
呵呵,原来你是从这个角度看,我还真没看出来。
不过,“无忌”是一个通用的名字,应该与这个公式无关。历史上魏无忌、长孙无忌,多得很。
2004-6-16 11:28
金刚捣锤
补充一下这篇文章:
关于彭和尚的精神.我们在古龙的李寻欢身上,也可以找到.
少林寺中, 阿飞被俘, 李寻欢甘愿被擒. 问他难道不知道束手就擒以后对方也不一定放了阿飞, 还是死. 李寻欢说有些事情你即使知道做了没有用,还是要去做的.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彭和尚和鹰王,还有李寻欢,身上都有这种儒家的精神.
2004-6-16 11:38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6, 11:28:14发表
补充一下这篇文章:
关于彭和尚的精神.我们在古龙的李寻欢身上,也可以找到.
少林寺中, 阿飞被俘, 李寻欢甘愿被擒. 问他难道不知道束手就擒以后对方也不一定放了阿飞, 还是死. 李寻欢说有些事情你即使知道做了没有用,还是要去做的.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彭和尚和鹰王,还有李寻欢,身上都有这种儒家的精神. [/quote]
不过我不怎么喜欢古龙的东东,太做作的说。
古龙的个性也有很重大的缺陷(实际上所像金庸笔下的杨过),性情过于偏狭小气,反映到小说作品中,也一味的诡奇而缺乏大气。当然,仅放在武侠小说领域,他仍然是相当优秀的。但我在这里某个回贴也说过,“艺进乎道”的时候,作家的胸襟怀抱所起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单纯的技术,所以缺乏胸襟的作家,他所写的作品永远不可能侪身经典。古龙的问题就在这里。
我喜欢金庸小说,是喜欢金庸小说,而不是喜欢武侠小说。正统的武侠小说,狭隘得很。如果没有金庸,我不会仔细地看什么武侠小说。
2004-6-17 13:05
金刚捣锤
只要是写武,写侠,都是武侠小说. 没有什么正统不正统之说.
我认为现在的武侠小说,没有脱开金庸和古龙的影子. 但是, 实际上,武侠小说的天地还很广阔. 现在创作的圈子把自己给限制死了.
结果搞到后面去搞什么奇幻武侠, 尽在奇门的路上去走.
鹿鼎记是对武侠小说的一大突破. 其实, 还有很多路,没有人走过.
2004-6-17 18:47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7, 13:05:18发表
只要是写武,写侠,都是武侠小说. 没有什么正统不正统之说. [/quote]
不是正统不正统的问题,我只看客观的艺术成就,并不管作品的类型是什么。但武侠小说类型本身确实有它的局限,能不能突破,要看作者个人的功力。目前来说,能突破武侠小说本身的局限的,只有金庸而已。
2004-6-18 01:45
青钢剑
现在写武侠的人,大多想来点奇的,结果走上了歪路,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象什么奇幻,玄幻,魔幻
2004-6-18 09:20
nononono
幻什么倒没问题,人家西方文学照样出精品,又是“魔戒”,又是“哈利波特”的,这说明这个文学类型并非没有可供挖掘的潜力,而是现在的写手水平还都太次,金庸式的人物还没出现。
PS:燕垒生的“天行健”不错,但他的问题是,正如江南批评的那样,他的作品缺乏了“爱情”这一最重要的流行元素,连流行都流行不起来,更不能谈侪身经典了。而且,即使不谈流行的问题,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爱情”元素还是必要的,一个人物缺乏感情方面的描写,总是片面的。
2004-6-18 23:30
青钢剑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出现情感纠葛,不管是什么情。
情可以牵引出很多东西,没有情的人物角色是不可能让人有共鸣。
小说毕竟要忠于观众,观众喜欢的不会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存在
而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几乎触手可及的人!!!
2004-6-19 20:37
西门名剑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09, 20:15:01发表
嘿!原来你这叫喜欢“神雕”啊?你比真正的金迷级数还差得远了。
我看“倚天”的次数,很难估计。因为如前所述,很多时候并不是从头至尾全部重看,而是经常挑些段落来重看,因此不知道怎么算这个数。
二三十遍,不算多啦。但还背下来,其诚可嘉啊!我背倒没背,但我看小说,都是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所以即使没有刻意地背,细节也能记得很清楚。 [/quote]
握个手,我的阅读方式也是这样地
2004-6-21 12:01
金刚捣锤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18, 9:20:24发表
PS:燕垒生的“天行健”不错,但他的问题是,正如江南批评的那样,他的作品缺乏了“爱情”这一最重要的流行元素,连流行都流行不起来,更不能谈侪身经典了。而且,即使不谈流行的问题,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爱情”元素还是必要的,一个人物缺乏感情方面的描写,总是片面的。 [/quote]
这个说的也有道理, 是从读者口味去说,也是从人性上说的.
但是现在主要文艺作品的问题不是没有爱情, 而是泛滥, 重复,颠来倒去.却没有有深度的描写.
至于说不提到爱情,我觉得短篇中篇还是可以的, 长篇就有些难,但也不见得说不能出好小说.
恰恰就是金庸自己写的鹿鼎记,就是一部没有爱情的书, 有的只有性欲. 但鹿鼎记仍然是好小说.
现在有的人写历史小说, 无论如何都想给人物杜撰点爱情故事出来,或生搬硬套, 或献媚宣淫,实在不如不写.
说句离题的话, 最近大陆派的一些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什么都非要搞点感情纠葛, 却不认真对代军事电影对专业知识,道具, 场面的专业要求. 看看兄弟连,这些整天叫一些美女穿上军装扭扭捏捏演绎感情戏的大陆导演,宁不自愧?
2004-6-21 14:4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21, 12:01:54发表
恰恰就是金庸自己写的鹿鼎记,就是一部没有爱情的书, 有的只有性欲. 但鹿鼎记仍然是好小说. [/quote]
一本“鹿鼎记”可以这样,本本如是就沉闷了。燕垒生的作品,文笔表现力都很好,主题也很深刻,就是都没有爱情元素,实在是有点沉闷。
2004-6-21 17:52
金刚捣锤
这个在下意见不同,没有爱情的作品,我是照样读的有趣的.
2004-6-22 01:34
弓骑步
燕大叔的一些惊悚小说,爱情还是有的,比如说夜雨幻花谭,比如瘟疫。而且,和金刚先生一样,没有爱情的东西,某家仍然看得进去。
2004-6-22 23:00
金刚捣锤
这个纯粹是读者个人喜好的问题,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和个人经历和年龄也有关系.
2004-6-23 00:18
随风而逝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21, 17:52:59发表
这个在下意见不同,没有爱情的作品,我是照样读的有趣的. [/quote]
少时爱看东周~常有排案叫绝之感
2004-6-24 13:14
金刚捣锤
[quote]原帖由[i]青钢剑[/i]于2004-06-18, 23:30:35发表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出现情感纠葛,不管是什么情。
情可以牵引出很多东西,没有情的人物角色是不可能让人有共鸣。
小说毕竟要忠于观众,观众喜欢的不会是一个像神一样的存在
而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几乎触手可及的人!!! [/quote]
这个论点很好. 小说就是写人情的,无论什么情. 就算三国演义那样写阴谋权术的书, 也还是描述了刘关张之间的感情.
情, 是人性.所以修为潇洒如张三丰者, 还是会为失去弟子而痛苦, 豁达如郭襄者, 也不免为神雕大侠情思困困. 黄药师对亡妻念念不忘, 欧阳锋对自己私生儿子的爱护. 都是人情.
当然, 是否一定要写爱情,就要看小说的题材和情节需要了.
2004-6-26 16:05
纪岚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08, 1:33:52发表
书中还提到, 说不得和彭莹玉都是出家的和尚,但偏偏这两人最具雄心,最关心世人疾苦,立志要大大做一番事业。驱逐蒙古,光复河山. 他们把一个江湖教派的立足, 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境界. 这一点, 无论是光明左使,还是鹰王龙王,都是不及的. 胸襟和气度,雄心和眼光.可以说, 这彭和尚的武功虽然在明教中未至最高境界, 但见识和气度,却是第一流的. [/quote]
按杨逍后来写给张无忌的书所记,明教一直都是有政治雄心的,而且多次起义,彭和尚的这个不是什么新的政治境界~
2004-10-27 15:37
飞乘朔风
最可恨的就是以正义之名做卑鄙之事的家伙
2004-10-30 16:28
枫叶
我也爱看倚天,看了很多遍
很多情节耐人寻味
如张无忌挺身就锐金旗、与赵敏三击掌等
2004-11-2 05:07
车正风后
某量颇浅。以先生此文下酒。入口即生醉意。
2004-11-2 23:36
孔闻岱
真是一篇好文章呀,看后回味无穷,轩辕的讨论气氛真是热烈
2004-11-3 15:26
江东甘兴霸
好文!恨不早见金刚先生!
有些金庸太着笔墨的人物反觉得假和造作,倒是这些信笔少墨的人物,更见得匠心和可信呢!
2004-11-3 15:43
grant121
好文章,今日才得见,恨晚恨晚!
倚天偶也看了有8、9遍,至于引人入胜之处更是不止这个数目,金刚先生所写细节全部记得,可就是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差距啊差距。。。
2004-11-16 16:15
千月星痕
看倚天时便注意彭莹玉,然后来看《萍踪侠影》描述彭和尚是朱元璋陈友谅师父方大惊,重看倚天便有了重新的认识。
2004-11-17 00:13
月满拦江
其实彭和尚他家就住我家隔壁的那个村
实话实话
2005-6-28 00:09
韩曦雅
心中没有彭和尚,读过倚天,心中都被两个字塞得满满的:明教。
整个明教,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是无法分割来看的,至少,在我的眼里,是这样的。
张无忌,一个模糊的影子罢了,在明教的背景前照相的一个人,却没调好焦距,成了画面一角一个物体,如此而已。
2005-6-28 11:55
心照不轩
彭和尚的境界不依托于他的身份.
2005-9-28 11:51
zeroideal
老彭据说是白莲教南方总教主,也是白莲教的精神领袖之一。他在南方地区广泛发动群众,为以后的红巾军大起义作了重要铺垫。估计金庸还是很推崇他的。
2005-9-28 13:27
hnzkzdn
好文章!
2008-1-9 12:22
孔雀王
标题为"之四",为什么我只找到之三和这篇,之一之二没了?
2008-2-24 23:55
gaobao
彭和尚确实一大丈夫。楼主好文。
2008-2-25 19:58
水镜门生
因为是先看电视剧再看书,对彭和尚的印象倒没有说不得深,不过此篇好文,说的透彻,讲得明白:unsure:
2008-2-25 22:02
墨叶
[quote]原帖由 [i]孔雀王[/i] 于 2008-1-9 12:22 发表
标题为"之四",为什么我只找到之三和这篇,之一之二没了? [/quote]
杂说金庸小说配角之一 ------第一人物张三丰
金庸小说配角谱倚天篇之二----雄鹰,英雄!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