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 18:51
甲乙丙jyb
三国武评的价值
[align=center](一)三国武评的价值[/align]
从民间流传着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顺口溜我们就可以知道,以三国为题材的武评很早就开始了。如今发达的网络更是给三国武评爱好者们提供了发表观点、交流讨论的极好平台,于是出现了前几年三国武评文章满天飞的热闹局面,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辩论、甚至互相讽刺、漫骂,三国武评因此也遭受了不少网友的抵制,被泼了不少的冷水。在某些人看来:搞三国武评纯粹就是一些无聊的人在做一件无价值的事。
我不相信三国武评毫无价值,但这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三国武评的价值究竟何在?真的就像一些网友说的只是无聊?就算真的无聊,那为什么选择研究三国武评来打发无聊呢?
最受观众喜爱和关注的体育项目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是有众多高水平的选手(或队伍)在对抗;二是许多选手(或队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备这两条的体育赛事是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例如:美国的NBA篮球,世界杯足球,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等。三国是一个猛将云集的时代,许多猛将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手持方天划戟傲视群雄的吕布,倒拖青龙偃月刀手捻长须的关羽,高举丈八蛇矛豹眼圆睁吼声如雷的张飞,典韦的一双大铁戟运使如风,赵云的枪法若舞梨花,还有马超、黄忠、许褚、庞德、颜良、文丑、太史慈、孙策等一大批高手,当吕布酣战张飞、许褚恶战典韦、关羽大战黄忠的时候,是一个个多么令人震撼的强强碰撞的场面。谁能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谁又是超一流高手中的高手?正是这种天生的好奇之心让我们对于研究三国武评乐此不疲!由此看出三国武评的第一个价值,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写一篇优秀的三国武评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研究武力定义的合理性,要研究评比方法的科学性,要注重战例分析的准确性……,然后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武评文章。就算这篇文章本身几乎毫无价值,但写文章的过程绝对是有价值的,至少它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由于三国武评文章的依据一般都是《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部小说而已,小说只不过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图,也许作者当年一次无心的笔误,说不定还引发了我们今天永远没有结果的讨论,这也使得许多人觉得我们纯属浪费时间!千万不要把我们的文章和讨论当作某种严肃的学术研究来看待,至少我是在玩《三国群英传2》时,觉得部分武将武力值的设定不合理,这才开始研究三国武评的,所以不妨把研究三国武评看成一种娱乐活动,和打麻将、玩游戏、唱卡拉ok等一样的娱乐活动,只不过三国武评获得的快乐与众不同,它是通过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得到的一种成功的喜悦!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这就是个人理解的三国武评价值之所在!
2009-1-22 22:06
马岱
我认为三国武评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下列原因
1、三国武力系统较严密,相对来说,水浒武力系统的严密性就差了不少。
2、三国的武力系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就象说朦胧的美最有吸引力,说唐的系统就过于简单直接而失去了讨论的劲头。正是由于各种似是而非的战例,大家理解不同,才会有经久不衰的讨论。
说直白一些,三国武评实际是一个探寻的过程,大家都认为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各自理解的正确答案都不同。
[[i]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1-22 22:08 编辑 [/i]]
2009-1-24 08:44
dddzz
作家王蒙曾经说过一段话,有点意思,我来改改——“至于《三国演义》这本书还能起一些别的作用,比如武评……我觉得这些都是罗贯中自己没有认识到的。愈是伟大的作家,他自己不一定认识得到,但作品达到了。” :qcool+
2009-1-24 09:12
outmoon
还锻炼了辩论水平
2009-1-29 19:25
神州才子
交流一下!:rolleyes::rolleyes:
2009-1-30 16:52
【岳银瓶】
我感觉吕布和赵云,他俩应该是差不多的吧。只是他俩不是一个时期的,如果在真实中他俩要打起来,未必吕布能干过赵云。
2009-2-3 11:54
阿吴1
三国的武将排名实在很难排,要是能让他们打一打就行了
2009-2-3 12:03
emony007
回复 #7 阿吴1 的帖子
[size=3]罗贯中不让他们打,比如说后期的吕布每一次碰到关羽或张飞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借口提前退出战场!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暗示关张两人渐渐超过吕布的暗示![/size]
2009-2-5 18:00
freeidea
不好排,不管怎么排都有反例。
每个人所用的论据不同,支持的论点也就不一样。
其实每次战役的结果未必就代表实力,还要跟当时的环境和双方状态有关。
很复杂,很复杂!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