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对联雅座 »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2004-6-7 14:30 雪国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2004-6-7 15:54 孤山夜话
小可对:
出生入死最难得忠心万颗。

2004-6-7 16:45 英布之勇
“万”字重了啊~~~~  

四书五经齐衍生儒典百篇

2004-6-7 17:35 似水寒
[quote]原帖由[i]雪国[/i]于2004-06-07, 14:30:37发表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quote]
七拼八凑独难凑硬币六分

2004-6-7 20:09 本初安在?
小弟对:

[size=3][color=red]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左拥右抱亦难足粉黛六宫[/size][/color]

2004-6-10 11:04 夏 炎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世

2004-6-13 19:33 雪国
[quote]原帖由[i]夏 炎[/i]于2004-06-10, 11:04:37发表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世 [/quote]
各具特点中,还是夏 炎所对与上联更和谐~很好

2004-6-13 20:09 湘江子龙
世要改成生才更好哦,没错,夏炎,顶

2004-6-13 20:24 夏 炎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世

还是有些不妥,"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世"或"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生"

明灯一盏,淡泊一生,问题出在[color=blue]一[/color]字

有没有更好的用词呢?

2004-6-13 20:44 湘江子龙
在对联中,同样的“一”,同样的“是”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违例

2004-6-13 21:18 湘江子龙
有是有一个,太苦,不对也罢。九牛二虎也难逃黄土半堆

2004-6-15 13:24 夏 炎
一个: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五风十雨更尽兴暗影两行

也不怎样.

2004-6-15 23:43 气流
[quote]原帖由[i]湘江子龙[/i]于2004-06-13, 20:44:15发表
在对联中,同样的“一”,同样的“是”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违例 [/quote]
同位重字(实字)是大忌呦,除非很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可以咂。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虾米意思啊?

2004-6-16 08:03 湘江子龙
-=-=-=-=-=>(转贴,与气流兄探讨)
  所谓另类联,又称不拘平仄的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对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又据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这段记载再次说明,以不拘平仄、不事雕琢、不强求对仗的格局和程式去创作楹联是很常见的。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民间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此类居多,像上举的“左手”、“右手”联即是;二是文人雅士,为准确表示自己的联作主旨,不愿受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和程式的束缚,明知违律而有意为之。

  但总起来讲,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在过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一些名人也开始创作这种联语。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综上所述,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哈哈儿在说诗中所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

2004-6-16 08:13 孟尝
这个~这个转贴好像一直呆在书房的置顶贴里~小飞熊他肯定知道的~

2004-6-18 11:18 东吴孙策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处心积虑亦难求流芳百世

2004-6-22 06:18 弓骑步
[b][size=3]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三坟五典也难逃蠹鱼数只[/size][/b]

以上玩笑之作,换正经的来了。

[b][size=3]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三牲五鼎堪换得美酒几樽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五花八门怎能困铁骑百员[/size][/b](五花八门暗指五花阵及八门金锁阵,讨巧了,笑)

2004-6-22 23:50 气流
子龙,我们说得不是平仄,而是同位重字(实字)啊。虚字是无所谓的,比如“之”“者”之类;但是同位重实字是很“另类”的。“左手牵来千里马,右手牵来千里驹”是讽刺民间楹联的粗俗的,严格说来,那些不算对联了。

2004-6-23 19:13 雪国
[quote]原帖由[i]气流[/i]于2004-06-15, 23:43:26发表
同位重字(实字)是大忌呦,除非很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可以咂。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虾米意思啊?  [/quote]
这个上联是从废名的小说中转来的,他受佛教的影响很深,在现代诗和小说中都很爱“灯”的意象。他说“万物唯花最是一盏灯”,我想上联也许是从这里化出的吧~~废名的意思,我也不能一定确定……如果说有一点朦胧的体会吧,又说不清楚。

很喜欢这个上联,但自己对不出,就供在雅座向朋友请教

2004-6-23 19:19 雪国
[quote]原帖由[i]夏 炎[/i]于2004-06-13, 20:24:05发表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世

还是有些不妥,"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世"或"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生"

明灯一盏,淡泊一生,问题出在[color=blue]一[/color]字

有没有更好的用词呢? [/quote]
第一反应是“半生”或“三生”,但好像不及“一生”自然了?

2004-6-23 19:54 雪国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4-06-22, 6:18:48发表
[b][size=3]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三坟五典也难逃蠹鱼数只[/size][/b]

以上玩笑之作,换正经的来了。

[b][size=3]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三牲五鼎堪换得美酒几樽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五花八门怎能困铁骑百员[/size][/b](五花八门暗指五花阵及八门金锁阵,讨巧了,笑) [/quote]
我觉得难对的是这个“明灯”,这个词有本义和比喻义的。
没有读过佛经,我的理解,“灯”是暗夜中的光,它往往比喻一种带有穿透性的了悟。
所以我对上联的理解,强说出来,就是:
1、花如同“灯”,它的美丽能令人顿悟;
2、所有外界的美丽只能以心中的灵光来欣赏和领悟;
3、轮回中的纷纭可以以心中的光明(悟性)来把握;
4、美丽之源泉在心,心外的美丽浴在心的灵氛中……

因此……
…………
…………
虽然你的三个对联很巧,我也觉得是不成的。。。。。。  
所以……
…………
…………
重做吧

2004-6-23 20:16 雪国
转废名两首诗,献曝  

《灯》

  深夜读书,
  释手一本老子道德经之后,
  若抛却吉凶悔吝
  相晤一室。
  太疏远莫若拈花一笑了,
  有鱼之与水,
  猫不捕鱼,
  又记起去年夕夜里地席上看见一只小耗子走路,
  夜贩的叫卖声又做了宇宙的言语,
  又想起一个年青人的诗句
  鱼乃水花。
  灯光好像写了一首诗,
  他寂寞我不读他。
  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
  我的灯又叫我听街上敲梆人。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支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2004-6-23 21:12 气流
谢谢雪国。这样解释这个上联才有意思嘛。不过就不太好对了。。。大胡子公公?

2004-6-26 14:11 非常蚂蚁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南征北战只落得日暮西山

2004-6-27 04:42 月英
发错了

2004-6-27 13:25 湘江子龙
这回再发个: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五行三界谁能逃苦海万劫。
横批都有了:瓷航普渡。

2004-6-28 05:16 弓骑步
Faint!八路军原来还有埋伏。  某家也去找佛经。

[b][size=3]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五光十色亦难遮神珠百颗[/size][/b]

五光十色指的是人世间的种种诱惑,稍牵强。  
神珠出自郁山主的偈子“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郁山主骑驴过石桥时,忽然跌落驴下,一时彻悟,俗世尘埃种种,仿佛顿时抛却,遂有此感。偈子的意思是在众生心中,都有这样一顆神珠,便是原本纯洁的人心,可是神珠蒙尘,纯洁的人心也被世俗的各种弊病所污染,一如青山荒草离离,长河浊浪滔滔,终于有一日尘被拭去,神珠重放万丈光芒,青山重绿,长河再清。

2004-6-30 21:02 雪国
谢谢朋友们的对句,我说说我关于对句的一些想法。都只是我之一见,见得不明的地方,请朋友们一定指教,先在这里谢过了  

出句:[color=purple]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废名)[/color]
对句:[color=blue]出生入死最难得忠心万颗(fezisyzx)[/color]fezisyzx兄第一个应对,是思维敏捷的快对:)这一联对得较整齐,但与上联的关系似乎不够和谐?
[color=blue]四书五经齐衍生儒典百篇(英布之勇)[/color]以儒对佛,英布之勇兄对上联有感觉,不足在“齐衍生”不太自然?
[color=blue]七拼八凑独难凑硬币六分(有道暴君)[/color]有趣的一联,颇出乎我的意料,呵呵。不过为啥是“六分”?
[color=blue]左拥右抱亦难足粉黛六宫(本初安在?)[/color]自己说,该不该打?
[color=blue]七情六欲亦应当淡泊一生(夏 炎)[/color]这一联很棒,我推荐  
[color=blue]九牛二虎也难逃黄土半堆(湘江子龙)[/color]不觉得这一联很苦。不错,可惜不够美?立时想到《红楼梦》“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和李贺的“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所以觉得你的联不够美了(  ,与本初类似,我看我就是在找打)
[color=blue]五风十雨更尽兴暗影两行(夏 炎)[/color]“五风十雨”是风调雨顺的意思,想出这个词我觉得很不容易,这个词也挺美,可惜后面“暗影”因为强对“明灯”,与“五风十雨”的联系就不够紧密了……
[color=blue]处心积虑亦难求流芳百世(东吴孙策)[/color]我动了几个字:“处心积虑只赢得虚名几年”,拟再改,我先想想~~
[color=blue]三坟五典也难逃蠹鱼数只(弓骑步)[/color]你说是玩笑之作,我却喜欢这一联,我在想,上辈子也许我就是一只蠹鱼  
[color=blue]三牲五鼎堪换得美酒几樽(弓骑步)[/color]这一句怪怪的,“三牲五鼎”换“美酒”是什么意思啊?有典故么?(呵呵,我可能真是蠹鱼)
[color=blue]五花八门怎能困铁骑百员(弓骑步)[/color]这一联与你的id很协调,忽忽^_^
[color=blue]南征北战只落得日暮西山(非常蚂蚁)[/color]这一联郁郁苍苍,收藏~~~
[color=blue]五行三界谁能逃苦海万劫[横批:瓷航普渡](湘江子龙)[/color]先挑笔误,嘿嘿,是“瓷航”么?这一联挺好,这回却是有点苦了  
[color=blue]五光十色亦难遮神珠百颗(弓骑步)[/color]你对这一联的解析很美,比对联本身美。不客气,偶签收了……

2007-2-10 21:43 老乌鸦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一颦一笑且细说顽石三生

三生石之说,至少有二:一笑者,在武林;一颦者,在红楼。

2007-2-10 21:59 老乌鸦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三乘八道亦难脱铁室无门

何谓“铁室无门”?周大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然而,周大的铁屋子,却是化自“三界火宅”,见《法华经·譬喻品》,以明三乘归于一乘之旨。

2007-2-10 22:12 老乌鸦
“无”对“一”行不行?

雪国的出句坏就坏在这个“一”字。譬如弓骑将军的“神珠”联,本来很好的,为这“一盏”,却要对“百颗”。倘若真是神珠,一颗也就够了,如若不然,百颗千颗又怎样?万紫千红化为明灯,全在这神珠一颗。然则神珠在内,是为真如佛性;而明灯在外,是为方便法门,不计其数。虽说明灯一盏足矣,但可一,可再,可三,可百,可千,可万,可以棒,可以喝,可以拈一朵金色波罗密花,可以听一声乌鸦的叫唤,而神珠却只是一。

试观诸对句,箱子的“苦海”联可算第二。哪里苦哉?要这明灯一盏做甚?迷于万紫千红之美,而不明三界如火宅,不求出离生死苦海,何为明灯?故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会长的“蠹鱼”联,方为第一,自是“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的返照达言,自然天成的神来偶得。执明灯而捉蠹鱼,何如?然则何谓返照?万紫千红是迷,而明灯是悟;三坟五典是迷,而蠹鱼是悟。一切繁华,如镜花,如水月,无论红尘里万紫千红,还是孤斋中三坟五典,终究枉然。执著于文字(三坟五典),则繁花锦簇不明;(蠹鱼)破尽文字之执,然后空见。然则何谓自然天成的神来偶得?不用佛典,言不可言,而得解空之妙也。

2007-6-1 09:33 silvan
google一下找到废名先生的下联: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高山皓月也都在破衲半山

这幅对联的来历:

“1937年,废名因抗战避难故乡,
在黄梅金家寨小学教书,春节前到紫云阁看望父亲,
紫云阁的道姑请废名为撰一副春联,废名欣然命笔: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高山皓月也都在破衲半山

这是废名很得意的一副对联,因为这副对联表达了
废名对佛境的理解。上联讲的是诸法皆由种子变现
的道理,“万紫千红”喻世间诸法,“明灯一盏”喻种
子,世间诸法皆由种子生发,一便是多,多便是一,这
是对大乘唯识宗的形象阐释;下联“高山皓月”喻心
境澄明的悟境,“破衲半山”不过是眼前实景,平常心
即佛,并没有超越世间的彼岸,一切皆不出“迷~悟”
二字,句中充满禅机。两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对
佛禅的领悟,无怪乎要得意了。”

———《废名的对联艺术》

2007-6-10 10:58 边秋一雁
但过千帆亦难抵江城一梦

2007-6-18 00:20 Oskarlre
万紫千红皆不外明灯一盏

千娇百媚亦不如弱水一瓢

没有按照格律,瞎对。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