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爱书的由来


2004-6-6 16:25 易非
说句笑话,今日之有的藏书其本因都是往日的情书。可能因两者都是书的缘故吧!因为记得几句武侠或是言情书中的几句经典对白,竟被奉为情圣。我虽想这都是记忆力惹的祸,但多少与书也算有点联系,就也把账算在书的头上。当然情圣被人叫多了也不是好事,古人早就说了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下总算知道壮了的坏处。情感热线资询还算不上啥子事,胡言几句便可,可代写情书就算得上是件麻烦事子了。
也是少年好胜的原故,代写就代写吧,权当是为以后自个儿写时练练笔,不是说熟能生巧吗!当然那时未料到今日电信事业发展得如此迅猛。且莫说打个电话,便宜得要死,而且上网闲聊竟也能视频。在信息争分夺秒的今时,写情书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但那时远没有今日之远见,有人请练笔还是蛮有兴致的练了起来。动起笔来才知道挤出几个字来也怪不容易的,以当时的智商也只能想出抄书这唯一的法门。那时也没想到要自已藏书备用,因为学校的图书馆算来在本市也算得上是最大的,有时去那儿借几本来摘章抄句也未偿不可。但远水也有解不得近渴的时候,一日有花痴兄情书要得急,非得当时写就不可。我一时慌了手脚,幸好那日借有情书大全在手。当然当着面抄这抄那实有损圣字之名,恬恬当时内急甚紧,灵机一动忙说兄稍等,我方便一下便来。随手拿了情书大全便往外跑,如厕归来果然一气挥就。看着花痴兄如获至宝而去的背影,我明白到随身一卷的必要性。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从此便有了购书的兴趣。情书写多了,有时也发现加入几句古诗词的妙用。可能是国学渐沉没之故,偶能点上两句居然能收到出奇致胜之妙。出于备用,唐诗宋词花间集都进了我的书柜,只是惜当初风花雪月之诗词句子记了不少,诗词格律今日却还得扫盲。
毕业时就麻烦了,书太多太重成了回家的大负担。而且这些书呢除了给我留下情圣的虚名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甚至害得我的专业课程补考,在偷懒之心的鼓动下生有弃而后快之心。没想到来接我爸的司机伯伯居然对着我爸连声称赞生了我这个好学的儿子。写了这么多年的情书,知道顺人意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没必要坏了他二人的兴致,只好偷偷地给已在门外等候的收破烂老汉三十元钱,请他帮忙将书搬上车。一大批情书参考书就这样保留了下来,而今想来那司机伯伯真是功德无量。
工作以后,再也没遇上要求代写情书这么无聊的人。渐渐的也就对购新书失去了动力。时不时记起“黄金散尽为收书,满架琳琅百不如”的近人诗句。不过偶尔有人来家里玩,看着满书架的书都不免出言赞叹。因出于虚荣心的需要,偶尔也去买两本新书撑撑门面,比起代写情书那时候自然是望尘莫及。不久后我又重新找回了爱书的兴趣。那年一亲友结婚,他新成一养牲畜之杂屋惹出麻烦。想那大门洞房的对联,随便找本书都能找出个几十联,这个杂屋却基本没得抄。这迎亲的队伍就快回来了,可就急坏了抄书的老学究。有一无良心的亲友这时冒出说我有书那么多,想必学问好,不如让我即时作一联。那老学究顿时眼前一亮,恭敬的将毛笔交到我手中。想我那肚里的东东我还是知道,要凑出一副对联来实在是有如登蜀道。差点一世虚名因此而毁,幸有一小弟弟携本《封神榜》的漫画书而至。我顿时想起姜太公原来是赶走她老婆瘟神的神,终于凑出宝地永留赵元帅,此间长守姜太公这一纯粹是有这么多字的对联。幸好是乡下僻地,很容易就混过难关。但回想起当年如厕之事真是感慨万千,知今日又是书救了我的虚荣心。书既然这么关照我,我自然不能忘了它,买书之心顿时成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一日为买下二十五史,竟花掉身上所有的钱,走路走了五个多小时才走回。爱书之心也变切,也不会再忍生弃它之心,打扫书橱竟成了我这懒人的日常功课,每日不把书摸摸真还心放不下。
据说有个名文人张元济曾说过一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评价如此之高,看来读书确是好事。我未必算得上是真真意义上的读书,只是书架上的书多了,一时兴起拿几本来翻翻也算沾上了书的光,每天尽是好事。
我最失败是日日看书,却得不出书中之精议。连书中多次劝到的财不可露白也未放在心,那日与一书友闲聊,友竟玩笑说愿作义子。当然不是为别事,只等我挂了后全套接管我的书。虽是玩笑,心绪也不免激动,虚荣心暴胀。故拙笔胡扯几个字,以聊慰己爱书之心。

2004-6-6 16:32 蒹葭苍苍
竖子出此语,尽坏我道。

2004-6-6 20:48 异反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中梁不正倒下来

有其师必有其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书的由来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