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集结号之中国历朝亡国之君


2008-11-18 10:10 langy8393
集结号之中国历朝亡国之君

桀纣:这两个亡国之君一般都被人放在一起,亡国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女色亡国",连优点都一样"力气大,即位初期有些功绩",这只能说明当时中国人泼脏水的水平还在初级阶段.夏朝,一个被一些专家以没有发现考古遗迹为借口否认存在的王朝,却从开国到灭亡所有帝王的姓名和称号,及历史事件都记录在史书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而桀作为夏朝亡国之君,也很荣幸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但是最有人气的亡国之君,还要数纣王,一部封神榜,使纣王荣登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妲己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出名的红颜祸水,相比之下妹喜就比较郁闷了,连智能ABC都无法直接打出她的名字,不能不感叹长的好不如嫁的好.这两位帝王都是在中国真正的封建时代下,下克上的典型案例.无论汤还是文王,武王,都以诸侯的身份叛乱取得政权,充其量也不过是封建贵族间的武力政变,后世把他们上升到救苦救难的圣王名君,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桀纣也很无奈很必然的成为大反派了,成王败寇而已.

周幽王:亡国之君一般都是有故事的人,而周幽王就给我们演绎了一场美丽的爱情故事<烽火戏诸侯>,为了褒姒的一笑,西周成为了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真是一笑倾人国啊,从中也让我们看出了封建制度在我国已经走向没落,首先封建领主并不听话,其次就是听话,中国那么大(那时虽然和现在比起来很小,但和其他同时代国家比起来却很大)去趟首都也不容易,一个统一国家的组织力和凝聚力都不是封建制度可以承受的,我想这也是中国较早的出现制度改革的原因之一,东周以后,中央政权基本可以忽略不记,所以不做点评.
秦二世:这个家伙符合了所有亡国之君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找不到优点,但说句公道话,秦的灭亡并不能完全怪到他一个人头上,其亡国的祸根早在商鞅时就埋下了,商鞅变法的把双轫剑,先进的制度让秦朝一扫六国,统一了中国,创立了划时代意义的中央极权的郡县制度,避免了中国像希腊,罗马那样衰落分裂,或像古埃及,古印度那样消亡灭种,从此中国的基本政体在2000年间一直领先于世界诸国,也使古代中国一直领先于世界.可是,另一方面,商鞅所提倡的法家理论充满了反人性的气息,以耕战为主,法律严苛,禁锢思想,完全屏弃了道德的力量,将民众当作资源和机器,并且越演越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要改变一个新兴国家赖以成功的思想和政治基础,并在不完全稳定的环境下(当时还有封建势力残余)创立一个新的合理的,符合历史发展的制度,是需要一个伟大的君主和伟大的臣民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像胡亥这样近乎白痴的家伙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说,除非秦始皇长生不老,不然不管是扶苏还是胡亥,秦朝都是必亡的.
王莽:西汉的亡国之君虽然姓刘,但是西汉是亡在他手上的,和人家小皇帝没关系.王莽改制,就像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他的改制不是改革,而是复古.复古其实也不是都不好,但王莽正好复的都是不好的古,首先,是废私田,改成公田"王田",田地不准买卖,拥有大量私田的地主肯定不会喜欢,而广大农民也未必高兴,当时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奴隶制时的公田制度根本不合理,因为根本没奴隶,没有奴隶,就把土地交给农民种不就可以了,的确,农民伯伯有田种了,一开始是挺高兴,种了一段时间,他有余钱了,就想多种几亩,后来田多到不能自己种了,就租给别人种,自己当地主,不想当地主的农民不是饿好农民,现在田地国有了,农民的梦想与追求都没了,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劳作,子子孙孙永远做农民,这样的事实谁接受的了.其次是禁止买卖奴婢,当时除了农业,其他的山林湖泽的开发大量使用奴婢,这个奴婢不等同于奴隶,有点类似于包身工,不同的是这些奴婢生活比以后的包身工好些,甚至要好过与当时的农民,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利益较大,当时他们的主人都没学过资本论,还不懂怎么榨取剩余价值,所以这些奴婢的收益要比靠种田的农民要好些,另外他们依附在主人名下,不需要交税和服役,日子也要好过些,禁止了奴婢买卖,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至少除了少数受到虐待的家奴开心以外,大多数奴婢是不愿意去种公田,交公粮的.最后是币制改革,这点在收藏家里会觉得不错,但是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在抢钱,钱币分量小,币值变大,只要懂点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王莽新政,就和他这个人一样,两面不是人.
汉献帝:这位皇帝真的很可怜,如果他不做这个本来不属于他的皇位,日子要好过些.他本人其实没什么过错,应该说是他根本就没资格有过错,一直就是个傀儡.虽说他有个聪明睿智的评价,但是这也没法挽回当亡国之君的命运,毕竟,即使他是个天才,但他面对的是文才武略,阴谋诡计样样齐全的超级大奸雄,退一万步说,就算曹操一不小心死了,他还要面对那个仁义无双,厚黑直追高祖的一代枭雄刘皇叔,再退一万步说,刘备一不小心也死了,他还要自己去对付孙权,马腾等等大小军阀,董承这样的外戚,和永远也死不光的太监,难,实在是难,总的一句话,你死定了,要怪就怪生在帝王家吧.

[[i]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11-18 10:19 编辑 [/i]]

2008-11-18 10:12 langy8393
集结号之中国历朝亡国之君(下)

西晋诸帝;西晋亡国之君虽然是晋愍帝,但是别的皇帝也难逃其咎.西晋是历史上很少有的从开国到灭亡皇帝素质都极其低下的朝代,这个建立在士族地主基础上的国家,一开始就是黑暗不堪,西晋诸帝中大多是有毛病的非正常人,整个朝代在叛乱与阴谋中度过,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局面.五胡乱华,在现在看来是民族的伟大融合,但是在当时,差点就亡国灭种了,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天天清谈比富,而广大的汉族百姓被人当成牛羊屠杀(请注意,这里的牛羊不是比喻和夸张,而是实指,当时的汉人被当成两脚羊屠杀,奸淫和食用).司马懿,这个魏国杰出将领所开创的朝代对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中原大地首次陷入了黑暗恐怖的魔兽世界,所以,西晋的罪责光一个晋愍帝无法承担,必须要西晋整个统治集团集体承担.东晋延续了西晋的统治,偏安一隅,忽略不记
隋炀帝:知名度和纣王不相上下的暴君,尤其在民间,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本人们广为流传,当然大多是坏事.下面来列举一下他的罪状,杀父淫母,篡夺皇位,陷害哥哥,滥杀大臣,为去扬州看琼花开凿大运河,征高句丽,给树木披挂锦缎,外国人来免费吃住……总之一句话这就是个垃圾与禽兽的结合体。 其实在我看来隋炀帝的失败就在一点,他把本该整整一个朝代的事情都做了,那还要这个朝代做什么……
唐哀帝:傀儡皇帝,做的很郁闷,基本上没知名度,作为一个强大王朝的末代皇帝混到人不知鬼不觉,失败,真TMD地失败,同时也反映了盛唐,其实离他很遥远。唐朝的强大维持的时间很短,只比短命的隋朝持续的时间长那么一点点,其他时间基本被人无视,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可以看出。
宋徽宗:中国有个很奇怪的怪圈,在艺术上有成就的帝王大多要亡国,北宋就亡在这位书画双全的太上皇手上的。所以后来的乾隆很识相的写诗只多不精,不然写了数万首好诗的皇帝不知道要亡几回国了,当然这之间只有个异数,那就是曹操,不过他活着的时候没当皇帝……。北宋的灭亡徽宗难脱其咎,一个富强的国家生生的毁在他的手上,虽说宋朝积贫积弱,那只是说宋朝行政与国家精神上的,真实的宋朝国力是相当强盛的,居然被人家新兴的金国灭了,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中国四个很有名气的奸臣就是出在他当政的朝代上,这四个人都相当有才华,但是才华都用在歪点子上了,祸国殃民!这厮最后下场极惨,死在异国,被人遗弃。

卫王赵丙:就是陆秀夫背着跳海的小皇帝,这位末代皇帝为国捐躯,比起死的很惨的徽宗,他死的其所,死的壮烈,宋朝的官家最后选择了和他的朝代,他的人民一起在崖山谱写汉族最后的壮烈乐章,可爱,可敬的小官家,放心走好,大宋子民们放心走好,崖山之后,还有中国!
朱由检;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这句话其实真正说明他是怎么亡国的,做为君主,可以好色,可以荒淫,可以怠政,可以残暴,但最忌不能用人,残暴如始皇,好色如高祖,怠政如万历,只要能用人,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事,而强如桀,狠如纣,无敌如项羽,只要不能用人,只能败亡,一只狮子再厉害也打不过1000只羊,而朱由检说这话有什么意思,一层是与大臣离心离德,一层是自己刚愎自用,而其个人才能只是中上之资,别说碰到天灾人祸,就是在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大明也会被他折腾个半死.不过,毅宗死的相当有气节,披发蒙面,自缢而死,令人感叹唏嘘.

异族亡国皇帝
元顺帝:这位皇帝虽然是蒙古人的败类,不过对于汉族来说,是个不错的皇帝,因为他顺天应人,没做多大抵抗,就放弃了首都,积极响应了洪武帝"驱逐靼奴,恢复中华"的号召,乖乖的退出中原,也许他要被蒙古人唾弃,但对于中华大地上其他民族来说,真该给他建座牌坊,因为他的败亡,终于让各族人民喘了口长长的闷气,虽然元朝统治中原只有仅仅90年,但是对于挺过90年的中华各族来所真的不是很容易,时时要提防着被屠杀,没被杀的也只能作为下等人活着,价值相当于一头驴子,所以明朝对于元朝这位亡国之君,给了个顺字,真的很贴切.
爱新觉落.溥仪:这是个很狡猾投机的人,从当清朝皇帝,到当伪满洲国的皇帝,再到安安稳稳的在新中国当良民,其一生的轨迹就是满族这个族兴起到灭亡的轨迹.满清趁中华内乱,窃取国柄,凭的就是其狡猾善变,打着救民的旗号入关,翻脸不认人就开始杀戮,说好一切照旧,却变卦要剃发易服,宣扬满汉一家,却要"宁与友邦,不于外人",1840后,曾想赶走列强,自己独占中国,后来发现搞不定,就与列强合作,做他们的代理人,这个民族的统治者随时顺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他们能在任何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利益,并使其最大化,就像溥仪,看看情势不对,就退位,趁人不注意就搞复辟,抗日时又和日本人勾结,想向石敬瑭一样弄个儿皇帝做做,日本失败后,马上翻脸,装作受害者,在国际法庭咬日本人一口,新中国成立后又坚决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居然被他混了个安乐死,高,实在是高.

2008-11-18 10:22 宇文
南宋的亡国君应该是瀛国公(宋恭帝)赵显
如果卫王赵丙算的话,明朝就应该算到永历了

2008-11-18 10:25 congwanshui
最狡猾的就是这个溥仪,应该当战犯处理,却被TG低调处理了!

2008-11-18 13:00 langy8393
溥仪投降后基本上没有威胁了,加上新政权要显示其宽容的气量,以及溥仪和苏联的协议,放过他是很自然的事情

2008-11-18 13:04 langy8393
永历是南明的,赵丙是南宋的,虽然两个人都有个南字,其代表的政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亡国之君也不一定是最后一任皇帝,看各人看法了

2008-11-18 13:16 Z_Artemis
[quote]原帖由 [i]langy8393[/i] 于 2008-11-18 10:12 发表
司马懿,这个魏国杰出将领所开创的朝代对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中原大地首次陷入了黑暗恐怖的[color=Red]魔兽世界[/color], [/quote]
我被雷了

2008-11-18 13:33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langy8393[/i] 于 2008-11-18 13:04 发表
永历是南明的,赵丙是南宋的,虽然两个人都有个南字,其代表的政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亡国之君也不一定是最后一任皇帝,看各人看法了 [/quote]

其实实质上是没什么区别的,只是南宋撑得时间长了一点,南明时间比较短,清朝编的史书没把他看做一个王朝,后来也就一直这样沿用下来了

2008-11-18 14:52 tiger1970
对。按楼主标准,明威宗不是最后一帝。其后尚有安宗、监国潞王、绍宗、昭宗、监国鲁王、延平武王、延平文王、延平幼王八位执政。明国的亡国之君为昭宗。
宋徽宗不是亡国之君。即使算北宋,最后一帝也是宋钦宗。
汉国最后一帝是汉后主。愍帝(献帝)不是亡国之君。
秦二世皇帝不是亡国之君。秦的亡国之君是秦王子婴。
隋炀帝不是亡国君。隋的亡国君是皇泰主和恭帝。
元顺帝也不是亡国君。元(非“蒙古”)的亡国君是谁,我现在也搞不清。也许是林丹汗?但肯定不是元顺帝。

2008-11-18 16:27 langy8393
你说的人好多我都不认得,我是把大多数人认为的知名度较高的亡国之君列出来,主要是谈谈对其朝代以及灭亡的看法,至于你说的那些奇怪的人名和考据,不在此文本文讨论范围,我只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在网上发些自己的看法,太高的要求我是做不到的

2008-11-18 16:58 幻世え风
楼主对晋朝诸帝评价有意思:titter:

2008-11-18 17:10 梦幻军师
[quote]原帖由 [i]幻世え风[/i] 于 2008-11-18 16:58 发表
楼主对晋朝诸帝评价有意思:titter: [/quote]
咳,不否认晋朝的皇帝是有很多弱弱的。。。

2008-11-18 17:50 弓骑步
晋、北齐、唐、宋、明这几姓的皇家感觉都明显有家族遗传病史。:wink:

2008-11-18 18:24 阿巽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11-18 14:52 发表
汉国最后一帝是汉后主。愍帝(献帝)不是亡国之君。[/quote]
汉朝和汉国(蜀)是两个概念

2008-11-19 09:06 langy8393
回复 #7 Z_Artemis 的帖子

QUOTE:
原帖由 langy8393 于 2008-11-18 10:12 发表
司马懿,这个魏国杰出将领所开创的朝代对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中原大地首次陷入了黑暗恐怖的魔兽世界,

我被雷了
==============================================
指的是五胡乱中华,中国人沦为了两脚羊,一钱汉,濒临灭族,魔兽世界中表现出来的恐怖估计未必能比的上那个时代啊

2008-11-19 12:13 zidaneluo
个人认为,所谓亡国之君,就是对“亡国”应承担最大责任的君主,不过有时“最大责任”并不一定归咎于君主。

2008-11-19 13:09 langy8393
回复 #16 zidaneluo 的帖子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亡国之君是亡国众生像中最具代表性的,最有噱头的

2008-11-19 14:48 tiger1970
如果是必须承担最大责任的君主:
秦可能是秦始皇帝。
汉绝对不是愍帝(献帝),至少应该是桓灵二帝。
晋也许应该是武帝。
唐绝不是哀帝......自己的看法是玄宗。
宋该是理宗吧?
明是熹宗?有人说是威宗(崇祯帝),但自己的看法从熹宗开始就没救啦......
清从德宗变法失败就完了吧?

2008-11-19 14:51 langy8393
秦我个人认为不是秦始皇,而是他们的立国根本,法家,就是为了终结战国而诞生的,最后一个被法家终结的就是秦国

2008-11-19 14:54 tiger1970
这里讲的不是皇帝吗?怎扯出法家来啦?

2008-11-19 15:38 langy8393
皇帝不过是噱头,哪个朝代的灭亡都不是皇帝一个人可以造成的,还要很多因素共同导致

2008-11-19 16:01 ruise
看了楼主的说法,我有两个感受:
1、标题确实噱头味十足:集结号和亡国之君
2、关于“亡国之君”在你后来的评论里有两种解释:朝代覆灭时最后一位君主;对“亡国”应承担最大责任的君主。

so,这个标题所引发的讨论有两大方向了,请诸君继续按此发表意见……
我:funk:

2008-11-19 16:06 langy8393
我对亡国之君的选择除了朝代覆灭时最后一位君主;对“亡国”应承担最大责任的君主两个原因外,还有几个标准是知名度,代表性,和有事情可写,最终的文意其实还在"亡"与"国"上,最希望看到的见解也是在这两个字上

2008-11-19 16:26 tiger1970
要是讲知名度,天启(熹宗)之“昏”远远高于崇祯(威宗)之“刚愎”。讲代表性,亡国的代表性恐怕明威宗一人恰好无代表性。威宗是少见的勤政皇帝(效果如何且不说)。有事情可写,恐怕威宗和熹宗相比,还真不多出多少。

另外,宋两位末帝在知名度、代表性、事情方面哪位超出前任?

还有那位溥仪先生(所以这样称呼,是按照溥仪先生晚年意愿),他知名度不及德宗,代表性不及德宗,有事情可写不及德宗,最大责任不及德宗。只是赶上清最后一位君主而已。用楼主标准,5条中,清德宗占4,溥仪先生占1,为啥不分析德宗?

2008-11-19 16:31 三种不同的红色
德宗大部分时间都是被老妖婆掌控,分析德宗不如分析老妖婆。

2008-11-19 16:37 langy8393
历史上昏君亡国较多,崇祯亡国比较特殊,而且中国知道有明朝的人应该认为崇祯是亡国之君的占51%以上吧
溥仪家喻户晓,即使不看历史书,很多人也知道他是末代皇帝,他的经历比较坎坷,其亡国的事例比较突出和独特,在我看来,溥仪5条中占了4条,也许你对德宗比较熟悉,请你为我们分析一下吧,网络上就是共同探讨的,何必要执着于一二古人

2008-11-19 16:43 tiger1970
我同意分析德宗不如分析孝钦后的说法。
不过从知名度、代表性、事情、最大责任方面,居然溥仪超过德宗3条(“在我看来,溥仪5条中占了4条”)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论点。也许是我太孤陋寡闻啦。

2008-11-19 16:53 三种不同的红色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一个仅仅在皇位上坐了2年半的小屁孩,能有个甚代表性?甚责任?做得了甚事情。

2008-11-19 18:19 阿巽
话说秦二世而亡,责任到底在始皇帝还是在胡亥?起义军打得可是扶苏的牌子

2008-11-20 08:39 langy8393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8-11-19 16:53 发表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一个仅仅在皇位上坐了2年半的小屁孩,能有个甚代表性?甚责任?做得了甚事情。 [/quote]
溥仪代表着亡国之君的一种特殊类型啊,其特殊的退位,特殊的遭遇,特殊下场,特殊的时代,是哪个皇帝有的,而且论知名度,我想中国老百姓认为他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应该在51%以上

2008-11-20 08:43 tiger1970
唉,又冒出个“四个特殊”......俺晕的程度也达到51%以上......

2008-11-20 08:55 langy8393
难道有错吗

2008-11-20 13:24 dreambe
其实楼主的意思不是要讨论各朝代的亡国之君是谁,而是简单论述一下他自己心目中的亡国之君们。
各位高人就不必较真了,否则这个帖子恐怕要被整个推翻。

2008-11-20 13:34 langy8393
对的,楼上真知我心

2008-11-23 10:55 团队精神
明朝应该是万历皇帝(明神宗)

2008-11-24 11:35 jerry1016
不过你说你不认识那些人就很雷人了

2008-11-24 15:33 langy8393
万历还不错啊,没看见多少败像

2008-11-24 17:36 emony007
西周成为了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真是一笑倾人国啊,从中也让我们看出了封建制度在我国已经走向没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主啊,笔误吧!封建社会是从战国才开始的!

2008-11-24 21:00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11-24 17:36 发表
西周成为了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真是一笑倾人国啊,从中也让我们看出了封建制度在我国已经走向没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主啊,笔误吧!封建 ... [/quote]
从字面上解释,西周是最典型的封建社会,“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经典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的观点是一种源自欧洲历史研究习惯的社会形态划分方法,这种舶来品并不适用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社会形态的划分。

2008-11-24 23:4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11-24 17:36 发表
楼主啊,笔误吧!封建社会是从战国才开始的! [/quote]

说中国的封建社会自从战国才开始,这是使用了如今(严格来说是建国后)流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事实上是极不准确的,这个所谓的“封建社会”之封建,是封建一词泛化后的结果,它既不是中国原本“封建”一词的本意,又和西方“封建”一词的含义背道而驰。

事实上,除了中国大陆外,其他地区的学者极少有使用“封建社会”来称呼战国、秦以后的中国的。

2008-11-25 10:03 emony007
回复 #40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版主大人的意思是此‘封建’非彼’封建‘?

2008-11-25 10:5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11-25 10:03 发表
版主大人的意思是此‘封建’非彼’封建‘? [/quote]

秦之后的中国,本就和“封建”社会无关。

1、汉语中“封建”的本意,是封土建国,若论其社会形态,则土地由赏赐而来,不得转让买卖,政权分散,诸侯林立。这和秦之后的社会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2、西方所谓的“封建”(feudalism),则是封土封臣,采邑领主,人身依附,超经济剥夺。这和中国秦之后的社会也是大异其趣。

所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无论是中国还是东方,中国秦之后的社会根本和“封建”二字都搭不上边。

中国战国、秦以后社会被称为“封建”,起源于陈独秀,他最早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把种种陈腐、落后的现象都归之为“封建制度之遗”,这和此前学者的看法大相径庭。譬如严复认为中国宗法制延及近代,而封建制讫于周末,但陈独秀则把宗法制和封建制重合,此外,陈氏还把封建制和君主专制制度混为一谈,在文章中多次将“封建时代”和“君主专制时代”作为同义词相提并论。虽然陈独秀的论调在当时几乎没有学者赞同,但由于的影响和号召力,五四运动时,“反封建”却成为社会口号,从而传遍全国。

此后,列宁又在文章里称呼中国为“落后的的农业经济与半封建的”中国,称东方国家统治者为“封建的或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称东方国家实行的是“封建宗法制度”,这篇文章作为共产国际的正式文件,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影响,自然是极其深远的,从此中共开始正式以“封建”来称呼中国古代社会。

最后真正确立今天所谓“封建”一词的,是郭沫若,他不但否定了自古以来认为商周为封建社会的观点,而且称秦始皇为“中国历史上建立封建制的元勋”,——说起来,郭氏这几乎就是胡说八道了,因此他的理论在学术界 遭到了一致的反对,他的“封建”,既完全摆脱了封建本义,也和西方所谓封建完全不搭边,他所谓的“封建社会”的种种特征,如“土地归为私有”、“地主阶级出现”等,恰恰是非封建的特征。

郭沫若首先把封建一词的本义和西义完全剔除,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进新的内容,重新制作了封建一词。这种削足适履的行为,本身就是极为荒谬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中国历史套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的帽子。

这种把秦以后历史称作“封建社会”的做法,一直以来就遭到学者们的质疑,如候外庐、顾准、林志纯等学者纷纷对此提出批评。候先生曾指出,这一做法,是“[color=Red]语乱天下[/color]”,当代学人如李慎之,王元化、冯天瑜也纷纷提出质疑和批评。

偶认为,对于“封建社会”一词,偶们应该正本清源,尽量少用它去称呼秦以后的社会。

2008-11-25 11:25 冒牌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8-11-25 10:53 发表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中国历史套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的帽子。 [/quote]
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出自斯大林,跟马克思说的完全是两码事。
说到底还是当时苏化的结果

2008-11-25 14:45 langy8393
封建的字面意思是封土建国,生产模式是庄园经济,主要劳动力是依付庄园主的农奴,生产关系是庄园主(不同于中国地主,强调血统,受君主册封,世袭土地,拥有武装,承担封建义务)和农奴,土地不可自由买卖,从各方面看都和我国战国以后的社会不一样,真不知道当初中国的历史学家怎么把战国以后的中国社会称呼为封建社会的

2008-12-1 19:29 guzhuzi
读后感:愿生生世世勿生在帝王家。

2008-12-21 23:02 人生五味
[quote]原帖由 [i]zidaneluo[/i] 于 2008-11-19 12:13 发表
个人认为,所谓亡国之君,就是对“亡国”应承担最大责任的君主,不过有时“最大责任”并不一定归咎于君主。 [/quote]
应该是吧 想想晋朝的那些个皇帝 唉 怎么白痴 NB都出在司马家了

2008-12-21 23:19 KYOKO
官方说法太强大了

有句话不是吗?谬误被说了100遍就成真理了

2009-1-27 09:15 shicanhui
"这两位帝王都是在中国真正的封建时代下,下克上的典型案例.无论汤还是文王,武王,都以诸侯的身份叛乱取得政权,充其量也不过是封建贵族间的武力政变..."
记得小时侯读书好象说从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现在不一样了,自秦始皇开始至辛亥革命的这段中国历史时期,不被称为封建社会了,而被称为(中央集权的)宗法专制社会。不过即使按照新说法,周朝是封建社会,"封神榜"就是封土建国嘛.不过夏商我觉得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吧.尤其商汤灭夏只是取代夏的中央统治地位,哪个部落和小国都不是他封的吧.史书也说"...商汤灭夏以后,建都于亳,自称武王,并进一步营建其奴隶制文明大国。"说桀和纣为封建贵族不妥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