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罗士信为什么要死后葬在裴仁基墓的旁边


2008-10-29 22:41 三国赤壁周郎
罗士信为什么要死后葬在裴仁基墓的旁边

自从张须陀死后,罗士信有一段时间跟随虎牢关的裴仁基,但很快就和裴一起投奔了瓦岗军,后来又辗转跟了王世充,之后不满王的所为,私自投奔了唐国,从此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员猛将。但这个只有二十来岁或者十来岁的年轻人,居然在唐军刚刚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后,在北邙山安葬了故主裴仁基(怎么死忘了,但记得裴绝非善终的,大概是战死吧),并说了一句:“我死后就葬在他(裴仁基)墓旁。”很奇怪,一个年轻人刚刚为国家打了一个大胜仗,立下大功,却就想到了死,并要葬在裴仁基的墓旁。罗士信追随裴的时间比跟张须陀的还要短暂,不知哪来的深厚感情,竟要立志葬在他的墓旁,史书也没有记载他和裴的交往如何。而且奇怪的是他这么早就想到死,这也太怪了!一个正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子怎么就会想到要葬在他人墓旁的事情呢?第二年,刘黑闼叛乱,罗士信不幸被捉,宁死不屈,果然被杀。罗士信是待替王君郭守城,是他自告奋勇要李世民换他去守一座徐懋功说“要是刘黑闼甬道修到城下,一定守不住”的城,王君郭开始都很难抵挡得了刘黑闼的攻势,只是勉强地、暂时地守住,罗士信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守得住吗?而他偏偏去守,是不是有点想找死的感觉?结果他真的被人家杀了,至于有没有葬到裴仁基墓旁我不太清楚,反正感觉他有点想找死。试问一下一个年轻人,就算是一个老年人,他都不会多大考虑死后葬在哪里的事,怎么罗士信刚打完一场胜仗就想这些,真有点莫名其妙。罗士信说他是傻子,脑子确实有点问题,想着死后葬在什么地方,哪有人会想这些?第二年却真的死了,我真怀疑是不是他老早就想死,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裴仁基的事情,还是不知做错什么事情内疚了,想找个机会一死百了。

[[i]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8-10-29 22:43 编辑 [/i]]

2008-10-29 22:55 实干司马
罗士信与裴仁基都曾是张须陀手下,所以罗士信与裴相处的时间很长,从张须陀到李密。裴仁基一族从张须陀到李密再到王世充,在军中都深得军中上下信任拥戴,自然包括罗士信。裴仁基是遭到王世充的猜忌,欲反王世充被灭族。

2008-10-29 22:55 三国赤壁周郎
罗士信这小子我发觉他很残忍,每杀一人,都割下人家的鼻子放在怀里,用来证明自己杀贼的数目,而且他究竟是穷苦人家出身还是富贵人家出身,他为什么要先投靠张须陀来对付农民起义军,他跟张须陀、秦琼、裴仁基的感情如何?这些都是个迷,只肯定他绝非罗艺的儿子。

2008-10-29 23:00 实干司马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济南),罗艺襄阳人,两人风马牛不相及。

刘黑闼败李勣、王君廓,掳薛氏兄弟,杀罗士信,不是一般的猛。:unsure:

2008-10-30 13:00 绛橙子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8-10-29 22:55 发表
罗士信这小子我发觉他很残忍,每杀一人,都割下人家的鼻子放在怀里,用来证明自己杀贼的数目,[/quote]

割人的鼻子和个人的脑袋报功是一个道理吧?战场上这种行为有什么好指责的?:doubt:

2008-11-2 18:06 诸葛文若
那么强。。。。割鼻子太强了

2008-11-3 13:15 风精之羽
那说明是他杀人多。。。脑袋带不下,增加负担,鼻子相应就轻便多了。

2008-11-26 04:49 风和云的距离
大哥,出去打仗不杀人?让别人杀啊?这不出去找死吗?

2008-11-26 10:21 emony007
回复 #4 实干司马 的帖子

[size=4]罗士信在历史上的确与罗艺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民间传说上还是有点关系,因为象《说唐》之类的小说中的罗艺的儿子罗成就是民间融合罗士信和罗公子(罗艺的儿子,古书上只留下4个字“罗艺有子”)而成。[/size]

2010-3-21 19:08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按照史书来推测,罗士信是感激裴仁基的赏识,至于为什么感激,我们就不知道了。罗士信死时差不多才24岁,有点可惜。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