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9 19:57
金刚捣锤
会出的,你放心,现在发现这篇文字应该写的东西还太多, 现在写的粗漏之极. 修正以后篇幅会是现在的几倍.
2004-6-9 19:59
nononono
太好了!
金刚兄可能一开始时只是顺手挥洒,一吐块垒。如今是要认真起来写了。我辈有福了!
2004-6-9 20:05
金刚捣锤
认真起来也不是, 我比较相信文章信手得. 但是写评论就不一样了. 需要参阅的资料比较多, 所以速度就不会想现在这么快了.
2004-6-9 20:33
kesin
今日读金刚兄系列大作真是酣畅淋漓,痛快痛快。
盼早日出修订版。
2004-6-9 20:4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09, 20:05:40发表
我比较相信文章信手得. [/quote]
这一点不太同意。比较好的文章,是可以凭天资而信手拈来而得。但最一流的作品,不可能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定是千锤百炼而来的。
2004-6-10 10:01
金刚捣锤
这个信手,是千锤百炼以后的信手.
但我觉得文艺评论和考证类的文章,是不能信手得的.要通过反复研究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配角谱粗制滥造, 漏洞百出, 我自己很不满意的原因了.
2004-6-10 16:31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0, 10:01:48发表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配角谱粗制滥造, 漏洞百出, 我自己很不满意的原因了. [/quote]
呜,金刚大牛这么说,那可就不是谦虚,而是把我们那些更不入流的东东都批倒了。
2004-6-10 18:44
金刚捣锤
这算什么意思? 调侃在下?
我说不满意是真的. 语句很多禁不起推敲, 结构也松乱, 逻辑不严谨之处,随处可见. 金刚不谦虚,但总有自知之明.
在下搞这些不过业余喜欢,不能和方家比的.
2004-6-10 19:2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0, 18:44:46发表
这算什么意思? 调侃在下?
我说不满意是真的. 语句很多禁不起推敲, 结构也松乱, 逻辑不严谨之处,随处可见. 金刚不谦虚,但总有自知之明.
在下搞这些不过业余喜欢,不能和方家比的. [/quote]
不是不是,绝不敢调侃金刚兄。
结构挺不错的啊。毕竟不是写小说,这种结构对文学批评来说是合适的。我觉得最难得的,主要是你的角度很新鲜,真的很少人会特别注意这些边角人物,花那么多的功夫来评论他们。关于金庸小说的评论何其之多,要写出新意,谈何容易?光是这一点,金刚兄就很不简单啦,更不必说都能引发共鸣,那就不是一味求新求怪了,而是确实有理,故能服人。
2004-6-15 12:49
superzz_0
张真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儒。。。。。。。。。(绝对是赞美之词啊)
2004-6-15 15:15
金刚捣锤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6-15, 12:49:49发表
张真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儒。。。。。。。。。(绝对是赞美之词啊) [/quote]
说的很好. 在我的张三丰评说修订版里,会谈到这个问题. 他不但自己是个大儒, 弟子也是奉行儒家学说的.
2004-6-15 15:17
happytime
张三丰和郭襄mm在一起就好了。
2004-6-15 15:20
青钢剑
感觉张三丰大师用的笔墨不是很多
但是任务形象很丰满,给人的感觉就像自己长辈,亲和里很强!!!
2004-6-15 20:20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15, 15:17:54发表
张三丰和郭襄mm在一起就好了。 [/quote]
呵呵,MM总是关心人物的感情问题啊。
2004-6-15 20:26
happytime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15, 20:20:28发表
呵呵,MM总是关心人物的感情问题啊。 [/quote]
我是关心杨过的声誉问题,
郭襄嫁了,
杨过就少了一天”罪状“,
再说,张三丰和郭襄还蛮配的嘛。
呵呵,以上只是开玩笑说说罢了。
2004-6-15 21:44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happytime[/i]于2004-06-15, 20:26:51发表
我是关心杨过的声誉问题,
郭襄嫁了,
杨过就少了一天”罪状“,
再说,张三丰和郭襄还蛮配的嘛。
呵呵,以上只是开玩笑说说罢了。 [/quote]
倒!居然爱杨过爱到“倚天”里去。
现在有点明白MM为什么力主把所有“神雕”中的MM们都嫁掉了。其实根本不是为那些MM们着想,而是为了开脱杨过的“风流”罪名。
2004-6-16 09:31
金刚捣锤
郭襄嫁了,也许就不会在四十岁时候开悟而创造峨眉派. 张三丰娶了郭襄,能否再领悟到太极拳,实在未可知也.
张三丰一身不娶, 放能潜心武学. 他二徒弟也是如此.所以俞二侠在七侠中武功最高. 而郭襄没有家庭生活的拖累, 也能在武术上有所突破创新.
他们这些人的脱离婚姻,是对"艺"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尤其是张三丰,并非娶不到老婆或者受了什么刺激.
2004-6-16 10:55
nononono
姑且不论这些,就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悲剧的艺术成就更高。如果都如了MM的意,MM甚至不会记得杨过、郭襄,金刚兄不会记得张三丰等一干奇人了。
2004-6-16 12:22
青钢剑
其实何必事事都要放到爱情上呢?
情分多种啊!!!友情不也同样可贵?
2004-6-16 14:5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青钢剑[/i]于2004-06-16, 12:22:31发表
其实何必事事都要放到爱情上呢?
情分多种啊!!!友情不也同样可贵? [/quote]
“倚天”是写友情写得比较多而深的一部小说。
2004-6-16 15:57
青钢剑
确实不错啊!!!
2004-6-17 13:07
金刚捣锤
要说最爱倚天,也是最爱他的情. 七侠师徒情, 蝴蝶谷之豪情, 谢逊对张无忌的父子情 , 要说情,倚天是最讲情的.
2004-6-17 18:45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7, 13:07:17发表
要说最爱倚天,也是最爱他的情. 七侠师徒情, 蝴蝶谷之豪情, 谢逊对张无忌的父子情 , 要说情,倚天是最讲情的. [/quote]
我早说了,“情书”之名应该转赠“倚天”。
2004-6-18 01:37
青钢剑
是不是金庸先生写的不是武侠
改“言情”了!
呵呵
2004-6-18 09:22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青钢剑[/i]于2004-06-18, 1:37:43发表
是不是金庸先生写的不是武侠
改“言情”了!
呵呵 [/quote]
这个问题我在另一个贴子提到过了,如果没有“爱情”元素,难以流行,人物形象也不完整。
金庸小说当然主要是武侠小说,但如果仅仅从“言情”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绝对胜过所有“专业言情”的小说。
2004-6-18 23:18
青钢剑
强烈同意啊!!!
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为什么金庸迷比琼瑶迷多。
原因是金庸先生小说情感也够至美,但琼瑶小说武打部分就没味了!
杨过苦等小龙女16年,估计是无数MM心中最信赖的白马形象!!!
2004-6-19 00:42
文烈
和金庸相比,琼瑶的情未免太浅;却不是说她的存在就没有价值,适合不同的人吧,呵呵
2004-6-19 00:57
青钢剑
对于小女生来说,刚开始接触看琼瑶不错,但是大了,会思考后,
就会发现金庸言情的动人所在
2004-6-19 08:58
nononono
琼瑶早期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可以一看的,后来是越来越差,老而不死,是为贼!
2004-6-19 13:35
金刚捣锤
[quote]原帖由[i]nononono[/i]于2004-06-19, 8:58:00发表
琼瑶早期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可以一看的,后来是越来越差,老而不死,是为贼! [/quote]
早期的作品,也不见得如何高明,经不起推敲. 评论的兴趣都没有了
2004-6-19 14:56
nononono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9, 13:35:05发表
早期的作品,也不见得如何高明,经不起推敲. 评论的兴趣都没有了 [/quote]
当然经不起推敲了,我这里说的“一看”是指消遣性的一看,不是能用于评论的一看。
2004-6-19 15:09
金刚捣锤
原来如此,我先起了这个话,不该离题的.
本文主文的修订工作,我一直没有完成,因为这实在是第一人物,我当初写的太也草率了.
2004-12-15 17:46
亚力山德拉
小说中的张三丰诚是笔墨太少,看的不过瘾,但不知他老人家要是倒退70年成了主角又会是什么景象?
所以喜欢张三丰主要是在他的身上没有金庸笔下大多数英雄人物的酸气,更贴近现实人的性格。而且也更多的赋予了感情色彩,使之形象丰满。
不过像张三丰这种虽为一代宗师,却洒脱真实还真是少件啊
2004-12-15 23:31
气游天地
心境,经验,本事,身体状况,环境,任一都足以影响结果,岂可妄论胜败?
2004-12-16 11:47
金刚捣锤
[quote]原帖由[i]气游天地[/i]于2004-12-15, 23:31:59发表
心境,经验,本事,身体状况,环境,任一都足以影响结果,岂可妄论胜败? [/quote]
阁下在讨论什么? 没明白,我们讨论过什么胜败? 什么结果?
2004-12-19 11:57
马岱
张三丰是金庸小说里少有的没有什么缺点的人物,不过也难怪,都一百多岁了,什么都看开了。
金庸自己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我倒觉得还算正常,毕竟张翠山已经失踪很久,人们不自觉地就会认为失踪的人有很大可能已经死亡,所以导致张三丰的心理变化并不大。
2005-6-28 00:41
韩曦雅
金刚的排比列的有点着急了,这篇对老张的点评有点粗粗的初稿的意味。但是后边对真正的武术的交流和评述为此帖子增色不少,相信这点精华里,也有一半都在七页的对话当中吧。
2005-6-28 11:49
心照不轩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4-12-19, 11:57:52发表
张三丰是金庸小说里少有的没有什么缺点的人物,不过也难怪,都一百多岁了,什么都看开了。
金庸自己说“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我倒觉得还算正常,毕竟张翠山已经失踪很久,人们不自觉地就会认为失踪的人有很大可能已经死亡,所以导致张三丰的心理变化并不大。 [/quote]
倒是谢逊再见张无忌(相认)那个场景,书里写的有些不够.
张三丰我们太过熟悉了.想写一些大多数人体会不出的,会比较困难
2005-6-29 15:01
第三帝国
好一个张真人,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马版倚天中的张真人
2005-6-29 16:12
金刚捣锤
[quote]原帖由[i]韩曦雅[/i]于2005-06-28, 0:41:22发表
金刚的排比列的有点着急了,这篇对老张的点评有点粗粗的初稿的意味。但是后边对真正的武术的交流和评述为此帖子增色不少,相信这点精华里,也有一半都在七页的对话当中吧。 [/quote]
陈年的老破烂,又给人翻出来了。这头三篇都写得很粗陋,况且写的时候多年没有看倚天了。 这篇东西,原是不成品的东西。
2005-6-30 18:54
阿呆
[quote]原帖由[i]金刚捣锤[/i]于2004-06-19, 15:09:58发表
原来如此,我先起了这个话,不该离题的.
本文主文的修订工作,我一直没有完成,因为这实在是第一人物,我当初写的太也草率了. [/quote]
文债记录
立此存照
2005-7-1 17:05
金刚捣锤
一年前的心境和现在大不相同了呢。如今要改,还得重新进去。
2005-7-1 18:57
狼一
古龙的小说好象不象金庸的小说那样
容易拍成电视连续剧啊
那种感觉拍不出来的啊
2007-7-14 19:18
33005140
此文为孔庆东2005年8月接受深圳《晶报》采访的访谈稿。
批判是为了和谐
记者:人们对您今天的演讲《鲁迅的智慧与和谐社会》充满期待,请简单介绍一下演讲的主要内容。
孔庆东:我主要会讲鲁迅作为一个文化斗士的智慧和生活上的智慧,鲁迅的大智慧融化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中,他绝对不是一个只懂得战斗不懂得生活的人,总能够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安排得妥当适宜,同时让锐利的批判划空而出,但他批判的目的正是为了社会的和谐。我认为多种声音交流互动才能达到和谐,而不是和气一团,人人都当和事佬,是美学上的“杂多的一”。我们这个时代很需要鲁迅的这种批判精神,知识分子就应该担负这个批判重任。
记者:您的近况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最近手头有哪些工作在做?您去年推出了《口号万岁》一书,今年有新的写作计划吗?
孔庆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就是专业研究占了我的主要精力,下学期我将在北大开设中国现代戏剧研究课程,现在正在和范伯群先生合写《中国现代文学通俗史》,下个月我的新书《四十不坏》将和大家见面,意思是说到了四十岁了人就不要再干坏事啦,哈哈,是自嘲的意思。
记者:谈谈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印象。
孔庆东:我的老师钱理群先生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主张打通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进行研究,我是在现代文学的背景下关注当代文学。当代生活提供了无比丰饶的写作资源,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虽然很多,作家的写作技巧也有提高,但真正代表当代中国的杰作其实还可以更多些,这是我的基本看法,这可能和当代有些作家心态都有点浮躁有关,没有进行真正的生命体验与沉潜,难以准确地抓住时代的脉搏。
娱乐无罪
记者:您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设的金庸专题深受欢迎,如果用金庸笔下的一个人物形容自己,您觉得自己像谁?您最希望成为谁?
孔庆东:我想我最像张无忌,因为他最接近普通男性,除了功夫很好(对现代人而言就是工作上表现出色)之外,别的方面都很平凡。我最仰慕萧峰,但他离我们普通人太远。最希望成为张三丰,因为他既参透了阴阳造化,又很有人情味,正所谓冷眼看穿、热肠挂住,他的魅力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记者:“孔庆东既讲鲁迅又讲金庸?”有人对您将两位作家均纳入研究领域感到惊讶……
孔庆东:这种惊讶很有代表性,不少人思维模式比较简单,习惯于非此即彼。鲁迅和金庸有矛盾之处吗?他们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建设中国文化,而且金庸还继承了鲁迅对人的缺点的批判。
记者:金庸武侠小说读者众多,但有人说金庸的书不能归入经典阅读范畴,只能算是一种消遣娱乐式阅读,您认可这种判断吗?为什么?
孔庆东:这个观点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它把事物分成了小格子。《三国演义》、《诗经》是不是经典,有没有娱乐功能?娱乐是文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娱乐是伟大的,不容玷污的,娱乐无罪,文学作品娱乐得好就成为经典。跟金庸同时创作的也有上千人,但是大浪淘沙,说到武侠小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金庸、梁羽生等人。
幽默源自宽容
记者:“中国学界第一幽默”的桂冠早就戴在您头上了,您曾经写过《我不幽默》来进行“反抗”,可许多人是求幽默而不得啊,您不乐意给人以幽默的印象么?
孔庆东:我骨子里的确是不幽默的,幽默于我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想法。有很多听过我课的人在网上发帖说:本来以为孔老师很幽默,没想到他这么严肃。我想幽默是一种宽容和自信,一种对世界从容的态度,我有自信,我不必把人家一棍子打死,而是留有余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很“愤青”,但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愤青”姿态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记者:您既教学又写作,业余时间还玩围棋和排球,它们在您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先后次序?分别有着怎样的趣味?喜欢谁的武侠片?
孔庆东:现在很少有时间锻炼了,身边也没人跟我下棋,下棋的爱好变成了撰写围棋文章,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专业研究上,做其他事情都要看是否和专业有关。我喜欢徐克,去年周星驰的《功夫》也非常好,好的武侠片里有真正的武侠精神。
记者:由某电视台主办的“超级女声”最近在全国引发热潮,参赛者和观看者都如痴如醉。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孔庆东:“超级女声”我好像也看过,不过我很快就转台了,我看电视是为了知道别人都看什么节目。这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消费方式,借助于电视这个媒体,人人都是演员,人人都是评论家。
以上是孔庆东在接受采访是的所说,呵呵,其实张真人人气蛮高的
2007-7-27 18:00
大盗优游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貌似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2007-7-27 18:28
索虾王
小说中张翠山有什么倚天屠龙功吗???:qoo+
不过对LZ把部分的观点我还是相当同意的
2007-7-29 09:21
cxp
张三丰代表了一种境界,在金庸书中有这种境界的人几乎没有.
张三丰求少林九阳而不得,主要还是因为少林和尚怕张三丰学会后威风盖过少林,让少林丢了第一门派的招牌,没有殷素素的移赃嫁祸结果也一样.
关于金庸古龙武学修为的看法,怎么可以说金老迷信年龄呢.古龙书里莫名其妙的年轻高手多就是不迷信么,武学修为除了看年龄还要看人的,九十岁的楚留香会不会比年轻的自己修为高?,100岁的路人甲修为也未必高到哪里.金庸书中杨过小龙女打赢一堆蒙古高手和全真老道,张无忌也斗赢了六大门派,这也是迷信?好吧,我承认我是不爽迷信这个词.
2007-7-30 10:32
小马828
空智道:「听张真人的说话,言下似有不信之意。」转头向那青年说道:「友谅,我传你的太极十三式,以及九阳功的诀要,你背给张真人听听,且瞧有什么不同。」那青年道:「是。」朗声诵道:「一举动,周身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如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一路背将下来,竟无一句一字错漏,背完总论,接着便背十三式的诀要。无忌插口道:「太师父,这人看了你所写的经文,记在心中,便说是少林派原有的,好不识羞。」张三丰这时也早明其理,原来空智这个徒儿记性惊人,过目成诵,空智命他将经文记在心中,却将原件当时还给张三丰,以示少林派没得武当派的好处。他哈哈一笑,说道:「三大神僧敬我九杯白酒,阁下便将我两套武学记在心中,如此聪明才智,张三丰自愧不如。请教阁下姓大名。」那青年道:「不敢,晚辈姓陈,名友谅。」张三丰正色道:「陈兄弟,以你才智,他日无事不可成,但盼不可误入岐途才好。老道赠你八个字:『诚以待人,谦以律己。』」
陈友谅和他冷电般的目光一触,不禁机伶伶的打个冷战,心想:「你上了我的当,便老羞成怒了。」冷冷的道:「多谢张真人指点,但晚辈是少林弟子,自有师伯、师父和师叔教诲。」张三丰笑道:「不错,算老道越俎代庖,多口的不是了。」见空智又将纸笺递来,当即接过,一股内劲从纸笺上传了过去,空智猛地一震,往后便倒,陈友谅站在他的身旁,忙伸手相扶。那空智这一倒劲力甚猛,陈友谅人虽聪明,武功却浅,给师父这么一撞,身子急飞出亭,砰的一声,摔跌在地。
空智究属多年修为,张三丰又不过是略显神功,并非真要他出丑露乖,这纸上传劲,未尽全力,因此他在将倒未倒之际,脚下一使劲,身子已然站直。张三丰微笑道:「这便是太极十三式的功夫,原来贤师徒虽然熟极流,却无暇修习。告辞了!」手一扬,满亭中纸屑飞舞,有如大雪漫天而下,原来他潜运神功,将数十张玉版笺一齐捏成了极细极细的碎片。纸屑随风四散之际,张三丰已携了无忌之手,飘然离去。空闻、空智、空性相顾茫然,对张三丰所显神功,实不禁又惊又佩,三人心中都有些懊悔:「这功夫如此厉害,不知陈友谅是否真能尽数记住,若有错漏,那倒是弄巧成拙了。」
张三丰这一手比之一渡震韦一笑怎么样?远过精彩吧。
可能老金也觉得张三丰太过厉害了,所以在二版里删减了他出手的机会。不过他的强悍,少林那些秃驴只能说是望尘莫及了
2007-9-28 23:41
ly238
楼主,我很喜欢张三丰,但是你说他毙宋青书,在倚天屠龙记里可没有哦,宋青书是自己气绝而亡的,电视里是被打死的!
2007-9-30 16:26
江雨豪
张三丰本来就是性情中人
2016-1-18 11:56
住持方丈
[quote]原帖由 [i]ly238[/i] 于 2007-9-28 23:41 发表
楼主,我很喜欢张三丰,但是你说他毙宋青书,在倚天屠龙记里可没有哦,宋青书是自己气绝而亡的,电视里是被打死的! [/quote]
阁下看的是新修版吧,三联版宋青书就是被张三丰力毙的. . .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