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 19:20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12-2 19:18 发表
一个抠字境界全出,极富神韵。 [/quote]
无知的三红啊~~此乃岭南人惯常言。
2010-12-2 20:35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10-12-2 19:18 发表
建国以来大师寥寥几近于无,裘锡圭、王曾瑜辈却可称得上大师。
启功、季羡林、周汝昌、朱家溍、王世襄、邓广铭、陈梦家这些先生,虽然也有大师风范,但成长期都在民国,与本朝没多大关系。
至于戴逸、冯其 ... [/quote]
呵呵,为何独忘李泽厚?
2010-12-2 20:39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10-12-2 19:11 发表
视野不广,思考不深是本科生的普遍通病。幸好我这个状态的阶段被下放到了高中,让我的本科时间奉献给了博士课程。但,只要肯拿出时间,在本科阶段不要打游戏、抠女、泡吧,四年时间足够飞越了。 [/quote]
汗.............
学术非俺业。
2010-12-3 10:56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0-12-2 20:35 发表
呵呵,为何独忘李泽厚? [/quote]
李泽厚显然还不够格,我读过他的《美学四讲》《华夏美学》也读过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
在那个时代,李泽厚确实可以算卓越的学者,但平心而论,美学我不懂,我不知道他这两本书在美学界基于何种地位,但我读完之后没有什么特别觉得有灵感的地方。至于他讲哲学史讲论语的书,那我想我就有点评判权了,我的结论是,很一般。和钱穆、余英时治哲学是一个路子,不深。放到史上那些注本里,大约拔不出高个儿来。
海外汉学界,自斯文赫定、内藤湖南、费正清这批大牛死了以后,剩下的多半已无开创性了。著作是汗牛充栋,但显不出大师气象。没什么精专拿手本事。余英时那些东西就是靠时间去磨,你我都写得出。无非是余英时得天独厚是个富贵闲人。
读文科不比读理科,读理科你把你那项钻透,就是大牛,独步武林。读文科不行,现在已不是三百年前,搞政治学专搞政治学,搞哲学专搞哲学,因为识字率提高了,外行总喜欢对内行指指点点,理科用一套符号系统把外行彻底屏蔽,文科不行,怎么折腾都是汉字。所以,文科任务尤其繁重,一项主万项辅,搞历史没问题,但除了历史你要很精通,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文学、经济学也不能落单。多寡不用计较,但一定要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否则随时被人鄙视。理科可以有跨行业小白,文科不允许,这是学科性质决定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0-12-3 11:03 编辑 [/i]][/color]
2010-12-3 11:08
水镜门生
海外汉学界在音韵学方面还是有大牛的,罗杰瑞,向柏霖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10-12-3 11:11 编辑 [/i]][/color]
2010-12-3 11:15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10-12-3 11:08 发表
海外汉学界在音韵学方面还是有大牛的,罗杰瑞,向柏霖 [/quote]
音韵学,国内也有一两位很厉害的,但称不称得上大师级别就不得而知了。
我不懂,我也不知道海外的情况。
比如逻辑学,何兆武很推崇的那个王浩,我也无从评判。我学过逻辑学,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都学过,就是牟宗三说的严格蕴含系统和真值蕴涵系统。但不知道这个王浩厉害在什么地方,似乎这项学科施展空间不大。所以我自己也都是茫然的。
2010-12-3 11:25
水镜门生
音韵学国内的大牛也有,郑张先生就不错,知道罗杰瑞和向柏霖是因为我同学恰好是搞音韵学的,要不然也不知道:hz1026:
2010-12-3 11:41
绝世天骄
11月的《读书》介绍2010年第二版《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中,美学一栏下学者十三人,李泽厚与休谟、康德、莱辛、席勒、黑格尔等人并列。另外,红狐老哥说的是学术要求吧……历史写作,或许能成为我谋生手段之一,学术什么的还真没兴趣,俺的兴趣其实在媒体==
2010-12-3 11:50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0-12-3 11:41 发表
11月的《读书》介绍2010年第二版《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中,美学一栏下学者十三人,李泽厚与休谟、康德、莱辛、席勒、黑格尔等人并列。另外,红狐老哥说的是学术要求吧……历史写作,或许能成为我谋生手段之一, ... [/quote]
大众媒体确实不需要什么高明的思想和学术,但搞的错误百处也不行啊,现在的记者就像文盲一样。还有,我总觉得,老是在通俗层次打转未免浪费生命,比如你搞历史写作,肯定写给媒体,媒体只会喜欢一些有噱头的泛泛之论,这种文章搞多了,就把人的思想定格在了浅俗化阶段。说句难听的,这种文章多了你不多,少了你也不少。你之前无数人写过,你之后还有无数人会写。所以,写他干嘛。我就不会搞这种事,做人嘛,心中要随时有陈寅恪那种抱负,狂妄也才狂的骄傲,前人说过的话不说,外国人说过的话不说,自己以前说过的话不说,只要张口,一定是扎实的稳当的有根底的新玩意儿。
这才是大师的气质。
至于美学,休谟?黑格尔?康德?我无力讨论了,乱扯嘛
2010-12-3 11:52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10-12-3 11:25 发表
音韵学国内的大牛也有,郑张先生就不错,知道罗杰瑞和向柏霖是因为我同学恰好是搞音韵学的,要不然也不知道:hz1026: [/quote]
郑张我知道,他的学生在网上用秦音汉语读诗经,用唐腔宋调被阿房宫赋,我都听过
2010-12-3 14:16
绝世天骄
呵呵,我接受意见。您说的都对。只是我还没有钻故纸堆的决心,也没有这个主客观条件。俺只是要没志气的找份工作,业余写写故事,但愿有一天能凭时评吃饭,如此而已。所以我的目标是连岳,而不是寅老。传世神马的,没有人不愿,但我也只看天命而已。
2010-12-6 18:08
轩辕苍龙
粗人读此文,如肉眼看宇宙。
2011-5-1 05:03
夜方回
原来水镜一贴多发的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夜方回 于 2011-5-1 05:06 编辑 [/i]][/color]
2011-5-1 22:15
水镜门生
那是自然,难道换个坛子贴我还换一套文么:hz1027:
2011-5-8 12:27
绝世天骄
支持换文:hz1029:
2016-4-16 13:05
水镜门生
五年前还曾读读书,如今只能刷刷朋友圈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hz1014: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