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问一个关于刘琦请教诸葛亮自安的问题


2008-7-22 00:38 humi100
问一个关于刘琦请教诸葛亮自安的问题

诸葛亮的和刘表的关系基本大家都很清楚了,可是诸葛亮的老婆的黄氏和刘琮才是真表兄弟,要论亲戚关系,也是诸葛亮和刘琮亲,怎么刘琦老跑来向诸葛亮请教了,不怕诸葛亮坑死他呀.

2008-7-22 04:22 慕容燕然
诸葛亮已经在坑刘琦了。所谓“重耳在外而安”的外是外国而不是外地,也就是说诸葛亮建议刘琦跑到刘表势力范围之外以自安,这就等于叫刘琦自动放弃荆州继承权,诸葛亮这个主意帮了刘琮一个大忙。
可能是刘琦没明白诸葛亮的意思,或者明白了但不愿意放弃荆州继承权去了江夏。江夏很危险,刘琦往那里跑哪是去自安,和找死去差不多。幸亏建安十三年当年曹操就带兵南下,否则以孙权建安七年西征一次、建安十二年西征一次、建安十三年西征一次的频率,刘琦的小命在两三年之内也就难保了。

2008-7-22 04:35 周瑜
燕然的回贴很有道理,以前一直没往这方面想呢。

2008-7-22 07:28 伤云
刘琦同志在内担心的不光是继承权问题,从他跑到江夏去来看,似乎他自己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江夏虽然是险地,但是东吴多年无战事,此处还有兵权,未尝不是一个能够割据一方的地方。

至于继承权,在荆州内部缺乏臣将、士族支持的刘琦还会奢望么?

诸葛亮此处似乎还有一个小考虑。刘琦外走,也能够给刘备留条外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2008-7-22 08:08 因苏阿
啥叫无战事,不是刚和黄祖打完么?

2008-7-22 08:57 0405cwk
诸葛亮坑了刘琦对其有何好处:qoo+

2008-7-22 09:13 三种不同的红色
刘琦求安,不是求如何继位,而是求如何保全性命。

诸葛亮教他“在外而安”,是以放弃继承权而换取性命安稳。

这有什么疑问?偶看不出诸葛亮是如何坑刘琦的。

2008-7-22 10:19 慕容燕然
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
很显然刘琦没有放弃角逐荆州最高权力宝座的意图,刘琦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如何保全性命这么简单。

2008-7-22 10:38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7-22 10:19 发表
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
很显然刘琦没有放弃角逐荆州最高权力宝座的意图,刘琦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如何保全性命这么简单。 [/quote]
刘琦没有放弃角逐荆州最高权力宝座的意图,与当时求自保性命并不矛盾。

倘若刘琦留在襄阳,被人杀了,或废了,这才叫高明呢。

[[i]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7-22 10:47 编辑 [/i]]

2008-7-22 10:55 伤云
从《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刘表本人有废长立幼的想法,刘琮又得到了蔡氏宗族的支持。刘琦在朝堂上可以说除了是长子外没有争夺继承权的根基。避祸江夏则是保证自己生存以及为自己争夺资本的一个手段,毕竟江夏有兵权。

江夏当时战事刚过,这是我记错了。不过从江夏的地理位置来看,除非东吴大规模进犯,否则还算是安全的。而江夏这种类似前哨的位置则要求江夏必须驻军。刘表答应把大儿子派过去不是做监军而是接替黄祖,有些事情估计他自己心里也有数。

2008-7-22 11:02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8-7-22 10:38 发表

刘琦没有放弃角逐荆州最高权力宝座的意图,与当时求自保性命并不矛盾。

倘若刘琦留在襄阳,被人杀了,或废了,这才叫高明呢。 [/quote]
第一句话对诸葛亮说吧。
第二句话对朱祁镇说吧。

2008-7-22 11:06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7-22 11:02 发表

第一句话对诸葛亮说吧。
第二句话对朱祁镇说吧。 [/quote]

你这些话,还是对李建成、朱棣之类去说吧。:titter:

2008-7-22 11:16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8-7-22 11:06 发表


你这些话,还是对李建成、朱棣之类去说吧。:titter: [/quote]
刘表立嗣子了么:titter:

2008-7-22 11:25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7-22 11:16 发表

刘表立嗣子了么:titter: [/quote]
[color=Red]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
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
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color]而琦不自宁,尝与琅邪人诸葛亮谋自安之术。
----------------
红字部份,无视吗?

2008-7-22 11:28 慕容燕然
[color=Red]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
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
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color]而琦不自宁,尝与琅邪人诸葛亮谋自安之术。
----------------
红字部份,立嗣子了吗?

2008-7-22 11:31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7-22 11:28 发表
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
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
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而琦不自宁,尝与琅邪人诸葛亮 ... [/quote]
笑,红字部份表示什么?不止是地位了,刘表不喜欢自个,弟弟的舅舅表弟掌权,后母又不断吹枕头风,看来刘琦安得很哪。

2008-7-23 08:03 凌云茶
想起股市崩溃之前了,劝好多人:走吧,太危险了。得到的回复都是:还没跌呢,看不出要跌了呢。
等真的开始跌了,就想跑也来不及了。

2008-7-23 13:34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8-7-22 11:31 发表

笑,红字部份表示什么?不止是地位了,刘表不喜欢自个,弟弟的舅舅表弟掌权,后母又不断吹枕头风,看来刘琦安得很哪。 [/quote]
笑,红字部份,立嗣子了吗?

2008-7-23 15:12 TOP
公告

提醒参与讨论的会员注意,不要跑题太远。

2008-8-27 23:52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08-7-22 00:38 发表
诸葛亮的和刘表的关系基本大家都很清楚了,可是诸葛亮的老婆的黄氏和刘琮才是真表兄弟,要论亲戚关系,也是诸葛亮和刘琮亲,怎么刘琦老跑来向诸葛亮请教了,不怕诸葛亮坑死他呀. [/quote]


我来回答一下:


1、诸葛亮并不是那种会被亲戚关系束缚自己政治行动的人。

   建安十三年时,诸葛亮跟刘琮算是亲戚关系,而跟刘备毫无亲戚关系。————可是当曹操南征时,诸葛亮却要求刘备攻打跟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刘琮。

   所以刘琦向诸葛亮请教不见得有什么亲戚关系而被坑。何况史籍明确记载:[color=Red]刘表长子琦,亦深器(诸葛)亮。[/color]


2、有人认为诸葛亮在坑刘琦,因为诸葛亮的主意是“叫刘琦自动放弃荆州继承权”。

    这个问题只需要搞清楚刘琦请教诸葛亮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就明白了:

   《三国志.诸葛亮传》: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与亮[color=Red]谋自安之术[/color]。

    刘琦请教诸葛亮的是“自安之术”,而不是找诸葛亮请教既能自安,又能夺取荆州继承权之术。


     所以诸葛亮只需要为刘琦设想“自安之术”就完成任务了————至于刘琦仍有夺取荆州继承权的野心,那属于刘琦自己的问题,因为刘琦没有向诸葛亮请教自安的同时还能争夺继嗣之术。诸葛亮自然没必要教他。


3、诸葛亮只是用故事而给刘琦提供自安之术, 并没有指明刘琦必须到某个具体地点。

    选定到江夏是刘琦自己的选择:   《后汉书.刘表传》:会表将江夏太守黄祖为孙权所杀,[color=Red]琦遂求[/color]代其任。

2008-9-24 00:41 hahaku719
申生在的时候,重耳可没跑到外国去。重耳在蒲城,属于晋国领地。申生死了以后,重耳才和夷吾一起跑到外国去。

要可惜的是刘琦可不是重耳,充其量夷吾而已。重耳的角色谁来当呢?刘备啦,哈哈
现在知道诸葛亮的真实目的了吧!狡猾狡猾滴!

2008-10-7 17:29 中庸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7-22 04:22 发表
诸葛亮已经在坑刘琦了。所谓“重耳在外而安”的外是外国而不是外地,也就是说诸葛亮建议刘琦跑到刘表势力范围之外以自安,这就等于叫刘琦自动放弃荆州继承权,诸葛亮这个主意帮了刘琮一个大忙。
可能是刘琦没明 ... [/quote]
解释真的是很牛!

刘琦最担心的是他的小命吧?连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继承权?
处在权力的中心,也就是是非争斗的中心,如果对手过于强势的话,你很容易挂掉。看看当时刘锜所处的形势,他后妈很容易把他做掉。

这个就类比于重耳在外而安了。

[[i] 本帖最后由 中庸 于 2008-10-7 17:30 编辑 [/i]]

2008-10-7 17:51 wwwind
刘琦想作一时之雄的话,不会自己被挤迫得没法而找诸葛亮出主意。
他大的理想不一定有,但对老爸的地盘还是想要的,可下面没人支持是不行的。而支持他的人中,有刘备,可惜当时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远不如蔡瑁。当时是乱世,没有军队支持是不行的。他在外,至少掌握了一定军队,自保是没问题的。而不是每个人都是扶苏,一道遗嘱下来就要人自杀就自杀。到时候如果刘备在一旁呼应,趁人不备,拿了蔡瑁,一举夺回荆州军权,也是有可能的。
政治中心的斗争非常残酷,一支暗箭就可能要了他的命。躲在外面相对比较安全,毕竟刘琦的身份决定他不必流浪。

[[i] 本帖最后由 东祖长离 于 2008-10-7 18:05 编辑 [/i]]

2008-10-12 17:48 弱水千秋
最后刘琦得其安,刘琮得其位,诸葛亮说的话,两边都得益啊,没什么问题咯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