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19 15:41
伯玉
宋朝:创造美食的朝代
某日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可惜没有把图片配完,今天我把图片配上,给大家分享!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宋朝打破了唐朝城市的政治区域与平民区域的划分严格的格局,将平民的工商业的经营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宋朝人口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城市,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由于市民阶级的发展壮大,宋朝的世俗文化各发面都突飞猛进长足的发展,小市民发展了富裕了那就自然追求精品生活了,这里只说说宋朝的美食,只要你打开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看看“州桥夜市”、“饮食果子”等章节你就会被眼前的各种特色小吃美食菜单看得眼花缭乱不觉得口水暗流,你会为宋朝有那么多的美食而叹服钦佩。下面我就说说几种我所知道的在宋朝发明制作出来的美食……
[img]http://www.tangkou.gov.cn/uploadfile/photography/2007092815521657136_芳村火腿——张建基.jpg[/img]
火腿
火腿发明于宋朝,最早出现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苏东坡在他写的《格物粗谈·饮食》明确记载火腿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
另,据传北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回家乡后,回京时带回了几块老家浙江义乌的咸肉,给宋高宗赵构品尝,赵构切开见到肉色鲜红如火,尝后味道鲜美,大喜便给它赐名为“火腿”。火腿的制作需要多个工艺流程,火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蛋白质不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还是强身的补品。至今中国浙江地区的金华火腿不仅畅销国内,而切远销欧美。它依然散发着它千百年特有的巨大的诱人魅力……
火锅
[img]http://www.yooyn.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8/20070821161537638.jpg[/img]
中国历史上真正有记载的火锅出现在宋代。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到,“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
由此可见这种吃法不再是炖和煮而是“涮”。林洪还根据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景。为这种吃法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叫“拨霞供”。后来“拨霞供”的吃法传开,人们争先效仿。不久人们已用各种肉类和蔬菜等,都用此种方法涮食。宋代的火锅和现代的火锅在造型与结构上毫无二致,不禁使人不得不钦佩叹服……
东坡肉
[img]http://www.chizone.cn/up_files/image/2007-11-13/oudezuofahelaili.jpg[/img]
苏东坡可谓一位美食大家,他有关美食的诗歌及文章极多,现在以“东坡”命名的名菜就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东坡酥、东坡玉掺、东坡芽脍、东坡豆花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坡肉,东坡肉是苏东坡在黄州亲手创制出来的,他被贬黄州后生活拮据,见当地猪肉价便宜而很少有人买,于是便亲自烹调猪肉,创制出名誉千古的“东坡肉”来。有诗《猪肉颂》为证:“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东坡肉”味美香醇,脍灸人口,肥而不腻。人们争相模仿这种做法,“东坡肉”的美名自然传开,还有人以“东坡肉”命名开店。至今都是中国很多地区的一道名菜。另,传说东坡肉发明于苏东坡整治杭州西湖之时。
“慢著火,少著水”是制作东坡肉的主旨,他的另一首《雨后行菜》:“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理。”说明火候的关键。慢火煮使汤质稠浓肉烂而味美香气扑鼻,诱人食欲大开。经研究发现,猪肉经过慢火煮1—2小时,饱和脂肪酸锐减30%—50%,而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则成倍增加,由此可见,“东坡肉”不仅不肥腻降人,而且有利于人。真乃合乎养生之道的美味佳品……
豆芽菜
[img]http://eat.csonline.com.cn/sjtw/200708/W020070829398494843231.jpg[/img]
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这里不仅明确记载了豆芽菜的制作方法还有食用方法,“卷以麻饼”正是北京的薄饼卷豆芽这吃法的鼻祖。宋人苏颂《图经本草》:“绿豆,生白芽为蔬中佳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屡次提到豆芽菜,如:“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南宋诗人方岳还写有一首名为《豆苗》的诗,对发豆芽的过程记述得详细具体。据宋朝的书籍记载,宋代就最起码有五种豆芽,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芽、芽蚕豆、赤豆芽。
豆芽菜物美价廉,雅俗共爱。即可登上大雅之堂奢华的宴席,也可是平民的家常之菜。豆芽菜的营养价值极高,近来西方的研究发现豆芽菜可以抗疲劳、抑癌、治癫痫,西方营养学家认为豆芽菜不仅有极高的营养还有极高的治病价值,他们一致认为豆芽菜是理想得近乎完美的食品。没想到千百年前中国祖先发明的豆芽菜竟是如此的神奇了不起……
爆米花
[img]http://www.xianyang.gov.cn/uploadfile/xz/uploadfile/200711/20071119035139395.jpg[/img]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爆米花松脆易消化,可作为日常的可口零食。爆米花的发明更折射出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它有更深的含义,就是开创了一种食物的加工方式澎化食品。说明中国古代的食品加工不止仅仅是食品简单的加热作熟,而是通过的物理的高温高压作用原理来改变食物的状态口感,这种加工方式就是现代新兴的澎化食品。这种加工方式使普通不和口的食品变为可口有特色的食品小吃,可以说千百年前的爆米花是近现代各种五花八门澎化食品零食小吃的祖先……
宋朝发明创造的小吃很多很多如“角子”(饺子)、“索饼”(面条)、“焦碱水锥”(炸元宵)、“浮团子”(汤圆)等等,连调味品酱油也是发明于宋代。据传还有“油条”、“蛋炒饭”等,宋朝真是美食的天堂。
[[i] 本帖最后由 伯玉 于 2008-7-19 15:42 编辑 [/i]]
2008-7-22 13:56
江城子
话说东坡肉似乎是东坡先生谪居海南的时候,因为吃不到上好的精肉而推而求其次用五花肉做的一道菜品。
2008-7-22 15:56
sos2290
宋代的厨娘菜据说满不错
2008-7-22 17:26
sos2290
南迁临安后应该有不少好吃的吧,强烈支持图片
2008-7-22 22:39
妖刀村正
希望达人开贴讨论宋朝的美人~偶就认识李师师:q((+
2008-7-22 22:40
妖刀村正
那个东坡肉的图片很好很强大~
2008-7-23 08:4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妖刀村正[/i] 于 2008-7-22 22:39 发表
希望达人开贴讨论宋朝的美人~偶就认识李师师:q((+ [/quote]
和师师齐名的还有赵元奴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08-7-22 17:26 发表
南迁临安后应该有不少好吃的吧,强烈支持图片 [/quote]
宋嫂鱼羹,好像就是现在的西湖醋鱼
2008-7-23 13:49
lhl704625
可能明朝要更好点,因为明以前做菜很少用炒的,大多用蒸,煮。 我们现在吃的菜主要的烹制手段就是炒。
2008-7-23 15:32
tiger1970
谁说的?至少我们鲁菜主要不是炒,淮扬菜、广东菜主要风味也不是炒。川菜也不是。
我记得湖南菜炒的也不多、东北菜基本不炒。
2008-7-23 16:41
sos2290
图片才是王道:q((+
2008-7-23 16:59
伯玉
没有什么菜是经的起不断的炒的,川菜也是爆炒,火大才是硬道理。比如大厨房里的火,10秒种很多菜就可以起锅了。我也有幸在湖南吃过湖南菜,说实话,没有川菜好,湖南的很多菜基本只辣椒(当然不是全部),其他香料放的很少,我觉得不太好吃,川菜厉害就在第一,火候,第二,香料味道!广东菜就属于南洋那边了,煲汤比较多,我以前吃那里的肠粉,我记得给我放点酱油就完事了,我当时楞了半天......呵呵,只能说中国太大了,各地都有各地的吃法!
2008-7-23 17:00
伯玉
鲁菜我只晓得一道,木须肉!呵呵`
2008-7-23 17:09
tiger1970
调料\火候就是烹调两个字的根本......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7-23 17:12 编辑 [/i]]
2008-7-23 17:21
sos2290
虽然是川人,不过还是觉得粤菜更好,尽管自已不大喜欢。
川菜如古龙,才气纵横,天马行空;而粤菜如金庸,底蕴浑厚而又不失创新。总体而言还是粤菜更全面一点,吃在广州这句话不是白说的。
个人还是喜欢川菜,由于重庆和成都两地的互相竞争,川菜的创新能力实在是:q((+
2008-7-23 19:02
伯玉
对啊,其实菜和当地气候也有很大关系,川菜大部分家常菜都离不开花椒,广东人爱喝汤吃早茶都是这个道理,四川盆地多潮湿瘴气,出汗可以减少得风湿的几率。以前在川东,看到过一个强人,喝酒的下酒菜就是一盘花椒,一边喝酒,一边吃花椒,可见传统的四川人对花椒的喜爱。
[[i] 本帖最后由 伯玉 于 2008-7-23 19:21 编辑 [/i]]
2008-7-29 15:03
十八不学好
:mellow:宋朝人回享受啊
2008-9-23 13:47
三国博士
他被贬黄州后生活拮据,见当地猪肉价便宜而很少有人买。
:q(+
我也要过这样的日子。:q))+
2008-9-24 22:51
车夫
炒的不好。:titte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