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对联雅座 » 隔水离人薄额黄


2008-7-12 23:10 Z_Artemis
隔水离人薄额黄

求上:unsure:

额黄:又称鹅黄,花黄,古代的装饰品,见《木兰辞》:对镜贴花黄。

2008-7-13 02:31 秋霜如旧
纠正个错
额黄并不是花黄
额黄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黄色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花钿
      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2008-7-13 02:41 Z_Artemis
[quote]原帖由 [i]秋霜如旧[/i] 于 2008-7-13 02:31 发表
纠正个错
额黄并不是花黄
额黄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 [/quote]
楼上细心:rolleyes:

冠子是百度百科检索到的。百度百科中的“花黄”词条和“额黄”词条都是把两者等价的。
花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61427.htm[/url]
额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6714.html[/url]

2008-7-13 13:45 封云
对句:穿云过雁全玉洁 [封云]
出句:隔水离人薄额黄 [Z_Artemis]

灌水。

2008-7-13 16:39 伤云
对窗新妇浓胭彩【伤云】
隔水离人薄额黄【某冠】

横批:今日明朝(zha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隔水离人薄额黄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