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日本战国演义(第八回)


2004-5-25 20:48 kesin
第八回 武田结盟今川 信虎初攻信浓

今川氏辉继承家督之位后,因其年幼暂由其母寿桂尼辅政掌握实权,寿桂尼因得“女战国大名”之誉。武田信虎在踯躅崎馆闻知强敌氏亲去世,孺子登位,当即聚群臣商议。信虎曰:“今氏亲初逝,今川朝政落于妇孺之手,骏河富庶,吾意趁此良机挥师侵攻,诸将以为何如?”饭富虎昌起身奏道:“武田家强敌环伺,征战已久,甲州疲敝,窃以为当暂修养生息,体恤士民,不宜再轻起兵端。”甘利虎泰、板垣信方亦曰:“兵部大人所言甚是,今川家自上条河原败后便勤于内政,元气已复。且氏亲虽逝,尼御台辅政政以来,政治清明、令行禁止、将士用命、民心安定,此时攻之,恐急难下也。”信虎闻诸将皆不欲进击,怒曰:“吾以为汝等皆为旷世难寻之猛将,今日何怯懦至此?”荻原昌盛道:“殿下息怒,听老臣一言。臣以为方今武田家最大之敌乃北条,若殿下欲称霸关东,当先灭北条。今我军盟友山内、扇谷两上杉家均恨北条入骨,我军日前又于骏河梨木平大破北条军,何不借机联合上杉再攻北条,扩大战果?至于今川家,臣以为此时非但不可攻之,更当遣使送礼,以示结好之意。” “老师所言当先攻北条,吾甚为赞同,然今川家屡次进犯甲斐,吾恨不能尽早灭之,何故反要遣使结好?”“今川、北条世代交好,今今川家强主已逝,必不敢轻动刀兵,倘我军主动要求结盟,其必允我之请,则吾攻北条之时,今川只得两不相帮、作壁上观。且北条闻得今川与我结盟,两家必生嫌隙,如此以来,北条当真是四面树敌、孤军作战,大大有利于我军。”“老师一席话,令吾茅塞顿开也。”信虎言罢,当即遣使携大批礼品至骏河,闻武田氏遣使,寿桂尼亦聚今川重臣相议。朝比奈泰能、冈部真幸等人谏曰:“我今川旨在上洛,火速平定三河、尾张、美浓、近江等国方为上策,不宜纠缠于关东战事。先主氏亲欲图甲斐,故有上条河原惨败,正成殿战死。今武田主动要求结盟,我等正可专注于平定三河国,实求之不得也。”今川遂与武田结盟。

一切就绪,信虎厉兵秣马,准备再攻北条。然多年来因和今川、北条长期对峙,武田家消耗国力甚多。最近天公亦不作美,甲斐水患连绵不绝,大批田地颗粒无收。见主公只热心于对外扩张,武田重臣们个个忧心重重。这日,甘利虎泰、板垣信方、饭富虎昌等人来到荻原昌盛宅邸,言道:“主公武艺超群、英勇善战,我等皆以为武田家必兴于主公之手,孰料其徒恃勇力,不顾民生艰难,心甚忧之。老军师深得主公信任,还望谏其大修水利,先解我甲斐水患之害,然后方可战于四方。”荻原昌盛笑道:“诸公所忧吾岂不知?我武田家以甲斐一国之力对抗今川、北条两大势力,此诚不可久也。吾先谏其结盟今川,正是为此。吾观信浓国幅员广阔、盛产粮米,而其主不能守,倘此国归于我武田之手,则可立于不败之地。只是主公个性刚强,不可强谏,且待良机。”众臣悻悻而退。

众臣方退,忍者来报于昌盛:“禀军师,将军派使者前来,主公令众臣速往御馆议事。”你道是何事?原来是将军足利义晴要求信虎上洛勤王,与此同时,义晴也向上野的上杉宪宽、信浓的诹访神社大祝诹访氏以及木曾义元下达助信虎上洛勤王之命。前文言道将军乃足利义植,这足利义晴是何许人?义植之子乎?且听吾慢慢道来。却说自西元1508年大内义兴、细川高国上洛,足利义植重登将军之位后,近20年来中央政事又生巨变。1518年,大内义兴返回周防抵御尼子氏侵攻,大权落于细川高国一人之手,将军义植对高国专权日益不满。1520年,曾与高国争夺家督之位、在十多年前被逐出京都的细川澄元终于等到机会,率军入京。这时,与高国对立的将军足利义植站到澄元一方,澄元重得细川氏家督之位。可惜好景不长,之后与高国的反击战中,澄元痛失其左膀右臂之猛将——三好之长,战事一败涂地,退回阿波的澄元不久便在没落和失意中死去。一年后,将军足利义植被细川高国追放,遂出京至堺依附畠山尚顺。细川高国亦决意改立将军,高国透过浦上村宗将由赤松义村负责抚养之前将军足利义澄之子义晴夺回,并在英贺将义村逮捕后监禁于室津。随后高国为义晴元服,使足利义晴就任第12任将军。闻知高国另立将军,前将军足利义植、畠山尚顺立起兵于堺,准备攻入京都,然而义植这次没能复登将军之位,而是于1523年在阿波去世。拥立义植之军顿时失去目标,作鸟兽散。这下高国该高枕无忧了吧?非也。又过得2年,即1525年,高国之继承人植国暴毙,细川家因继嗣问题引发家臣团之间严重对立与抗争,一年后,高国的得力部将香西元盛被人进馋遭杀害。其兄弟波多野植通、柳本贤治愤而背叛高国,以八上城、神尾寺城投向细川晴元一侧。晴元何许人?正是细川澄元之子。利用高国家臣严重纷争,晴元同三好元长一起举兵,拥立足利义澄另一子足利义维大破细川高国,于堺设立幕府。细川高国与将军足利义晴被逐出京都,逃往近江。因此这才有义晴遣使求上洛勤王之事。

昌盛到得御馆,众臣早已齐集,信虎曰:“我甲斐骑兵名动天下,今日将军令我进京勤王,当如何是好?”昌盛言道:“此事万万不可。昔年大内义兴拥足利义植上洛,大内家虽得掌朝政10余年,却寸土未得,令尼子氏坐大,反遭其噬,义兴不得已返国抵御尼子东侵,朝政复落旁人之手,可谓一无所得。吾尝思其缘何失败,盖因只图虚名,未曾于进军之时将沿途领地领国化,倘当日削去尼子之权,不至有今日大祸。今甲斐军势不如大内,今川、北条强尼子百倍,倘殿下当真率军上洛勤王,乃取死之道也。甲斐邻国信浓乃我军上洛必经之路,老臣闻得信浓近日大旱,国人一揆四起,殿下不若借勤王之名,先取信浓,再战北条。”自此,信虎遂有取信浓之意。

翌年,信虎出兵支援与当地国人众发生冲突的信浓佐久郡前山城主伴野贞庆,正式将势力渗入信浓。随后,发兵攻击信浓诹访郡诹访赖满、赖隆父子,双方于青柳附近对峙,10余日后,双方首次正面交锋,诹访父子怎敌得信虎久经战阵之兵,当即溃败。诹访赖满见传说中的武田骑兵当真勇猛无匹,自忖正攻无法取胜,便定下夜袭之法。此后每到夜晚,诹访军便隐藏于山野,不燃火堆,只向武田大营乱箭射出,信虎军屡有伤亡。天明后,信虎率军于城前挑战,诹访又闭门不出。信虎求战不得,退走又不甘,恼怒非常。这夜,信虎军焚起火堆,想在旁小睡,却无法入眠。诹访军又向火堆射箭,甲军终夜为敌方夜袭所折腾。将近天明时分,正蒙蒙入睡,北方却突然呐喊震天。这时,原先包围诹访氏支城的300余兵马反被包围,甲军赶往救援之前,胜负已分,300余人尽数被歼。信虎见久难取胜,今日又吃此败仗,只得率军返回甲斐。

却说今川家自与武田结盟后,便欲进兵三河。曾统治三河的西条吉良氏和东条吉良氏这两吉良,在相互争斗与厮杀中两败俱伤,现今三河国已是群龙无首,数百土豪林立,如此情势,今川家得之岂非易如反掌?非也。垂涎三河之地者非只今川一家,尾张的织田信秀亦欲得之而后快。这尾张国守护本为“三管四职”之一的斯波氏,因长期争斗,斯波氏已然衰微,守护代织田氏的势力渐强。织田氏又分裂为岩仓织田氏与清州织田氏两系,尾张8郡分别落于两织田氏之手。织田信秀,不过为清州织田氏家臣,三奉行之一。然而其暂露头角,驱逐主家清州织田氏当主织田大和守,雄霸尾张下四郡,成为半国的大名。织田雄才大略,势头正劲;今川虽雄主初丧,然实力雄厚。两雄俱对三河虎视耽耽,激烈碰撞似乎已不可避免,孰料此时又是峰回路转,三河国亦在此时闪出自己的将星。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2004-5-26 09:11 深蓝蝴蝶
其实如果松平清康没有被家臣误杀,说不定也能与今川、织田一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小小的一个城能有几个兵??刚刚看了《利家与松》,利家的荒子城一共才60个兵!!利家一共2450贯俸禄,可能松平能多一些,可是就算这样,也不能与今川抗衡,今川的地理位置相当优秀,充足的水田、富裕的金山………如果氏真摆脱了公卿的一套,而有一半信长的本事,天下落入谁手,就未可知了

2004-5-26 09:44 kesin
松平清康可不止一个城,他死的时候已经平定了整个三河,而那时尾张还没统一呢。

2004-5-27 18:17 财务成本管理
[quote]原帖由[i]深蓝蝴蝶[/i]于2004-05-26, 9:11:21发表
其实如果松平清康没有被家臣误杀,说不定也能与今川、织田一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小小的一个城能有几个兵??刚刚看了《利家与松》,利家的荒子城一共才60个兵!!利家一共2450贯俸禄,可能松平能多一些,可是就算这样,也不能与今川抗衡,今川的地理位置相当优秀,充足的水田、富裕的金山………如果氏真摆脱了公卿的一套,而有一半信长的本事,天下落入谁手,就未可知了 [/quote]
冈崎可算是当时的名城之一了吧  怎么能和小荒子城比呢。尽管如此氏元不死家康也别想摆脱控制,但是他和太原雪斋一死今川家简直就可以说没有名将了,这时候优越的地理环境只能告诉天下人他们是一块肥肉

2004-5-27 18:30 superzz_0
楼上的观点又是人才论,但是如果义元上京成功了,你也会说织田没有名将了,而今川家名将如云。以结果来看人是很片面的。

2004-7-17 14:31 毛利元就
为什么没有西本州的中国地区????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