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6-20 20:40
栾青
疑惑,北周政权到底如何?
现在很多人都对北周很有好感,认为宇文泰建立的西魏政权倾心汉化,汉族与鲜卑族和谐相处,宇文家族虽然是鲜卑化的匈奴人,但是却算不上蛮族政权,而北齐高氏家族虽然是汉人,但却是鲜卑化政权,汉族在那里生活简直犹如地狱,但是看史书感觉不是如此,和很多史实似乎是完全矛盾的。
(1)先说宇文泰,说他汉化感觉完全是南辕北辙,他把汉姓改为胡姓,推行部落兵制,也就是府兵,这实质上是胡汉分治,汉族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更严重的是他在攻破江陵,杀害梁元帝之后,把江陵10余万无辜的汉族百姓,杀害了老弱妇孺之后,全部变成了奴隶,这完全是最原始的蛮族才有的暴行,北齐再鲜卑化,再歧视汉人也没这么干过,从宇文泰的措施看他推动胡化可谓是无以复加的地步,说它汉化不是很搞笑吗?
(2)再说宇文邕,这位被称为英明神武,倾心汉化的人物应该说对宇文泰的反动和极为落后的政策确实有所纠正,但个人觉得是很有限的,他最被称道的一点是释放了大量的汉人奴婢,但是从他所下的诏令看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不客气的说更大程度上就是作秀而已,因为他在释放命令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听任为部曲”,这些名义上已经被释放的奴隶其实仍然没有获得自由,而宇文邕在其它方面对北周的原有体制没有触动。
(3)北周的体制在杨坚代周之后几乎被全盘抛弃,而杨坚学习的对象正是被北周灭亡的北齐,陈寅恪先生就认为北周的制度对隋唐的影响实为微末,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北周的极端落后。
最后我们看一下陈寅恪先生对北周的评价:
此绰所以依托关中之地域,以继述成周为号召,窃取六国阴谋之旧文缘饰塞表鲜卑之胡制,非驴非马,取给一时,虽能辅成宇文氏之霸业,而其创制终为后王所捐弃,或仅名存而实亡,岂无故哉!质言之,苏氏之志业乃以关中地域观念及魏晋家世学术附合鲜卑六镇之武力而得成就者也。故考隋唐制度渊源者应置武功苏氏父子之事业于三源内之第三源,即(西)魏、周源中,其事显明,自不待论。"
:"洛阳文物人才虽经契胡之残毁,其遗烬再由高氏父子之收掇,更得以恢复炽盛于邺都。魏孝文以来,文化之正统仍在山东,遥与江左南朝并为衣冠礼乐之所萃,故宇文泰不得不深相畏忌,而与苏绰之徒别以关陇为文化本位,虚饰周官旧文以适鲜卑野俗,非驴非马,藉用欺笼一时之人心,所以至其子(武帝)并齐以后,成陵之鬼馁,而开国制度已渐为仇雠敌国之所染化。"
陈寅恪先生对北周的鄙视和不屑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认为北周如何如何的好只不过是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固定思维的影响,北周其实是一个非常野蛮和落后的蛮族政权。
2008-6-20 22:22
温柔的一刀
本来就不怎么样的一个政权,统治时间很短,实际统治的时间更短。很多人对之有好感恐怕是因为隋的缘故,到底在那里出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否则没几个人会对之感兴趣的。而且唯一的一个稍微好点的皇帝宇文邕也是言过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对手实在有点太过分了,一个平庸之辈在这样人的衬托下也会显得光彩照人。说实话,就高家那爷几个,在下觉得一个很平庸的皇帝,哪怕是一个昏君,只要别昏过了头,灭了北齐也没啥难度。
2008-6-21 21:52
关内侯
宇文氏怎么又成匈奴人了?不是地道的鲜卑人吗?
2008-7-5 14:39
uesegi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8-6-21 21:52 发表
宇文氏怎么又成匈奴人了?不是地道的鲜卑人吗? [/quote]
同问
2008-7-6 21:02
lipheal
实在是没感觉啊!不好说
2008-7-7 21:23
江城子
回复 #3 关内侯 的帖子
宇文氏乃东迁之匈奴与鲜卑结合的后裔,一如拓拔氏。
2008-7-9 15:47
五石散的马甲
[quote]原帖由 [i]uesegi[/i] 于 2008-7-5 14:39 发表
同问 [/quote]
宇文黑獭,先出匈奴,自后燕归魏,鲜卑宇文部后裔,乃鲜卑化之匈奴人是也。
欢欢差不多也是一样,鲜卑化的汉人……
又及,欢欢家的子侄如果少出点人命的话,北周(西魏)估计凿冰凿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
2010-3-18 15:17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栾青 的帖子
北周王朝,一个存在仅仅三十多年的少数名族政权,一个成为大隋统一的奠基石的国家,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叙述。本人对这样一个并不是很出名的王朝还是挺感兴趣的。
2010-3-18 17:13
zidaneluo
北齐只是军事上倚重鲜卑武力,政治上则是依靠山东士族,礼乐制度可以说仅此于梁朝正朔,岂是非驴非马的“周礼”可比?
楼主提到苏绰,不禁让我想起了他赫赫有名的“贪官论”:hz1026:
2010-12-11 12:10
周世宗
认识错误,要好好学习。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