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6-2 15:45 梁言
此情难待

[size=3]时间改变一切。

大明嘉靖六年,皇帝的妹妹永淳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和许多公主下嫁一样,礼部开始张罗为她选取驸马。由于公主是皇帝的胞妹,因而也受到了皇帝的格外重视,他指示礼部必须慎重选择。

经过层层推荐评选,候选人有了。只是在最后钦定时,皇帝没有选第一名、第二名,偏偏看上了排名第三、来自永清卫(属河北)的“军馀”陈钊。

如果不是节外生枝,陈钊无疑会成为明王朝的一个驸马。然而正当他等着与公主完婚之时,半路上却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有一名与陈钊有仇的听选官叫余德敏,他向皇上奏报,陈钊的父亲只是一介武夫,他们家横行乡里,在当地是一霸,而且他的母亲又是一个改过嫁的小妾,这种出身的人无论如何是配不上公主的。对于余德敏的意见,一名礼部的工作人员反驳他是信口妄言,请求皇帝立即下诏将他逮捕,但是嘉靖皇帝还是把陈钊给否了,并下令重新再选。

这一次入围的还是三人,其中有一个十六岁的相公叫高中元,老家在河南,其父是京城里一名小官,他随父亲住在京城里,因为生得“风骨秀异”而被挑选驸马的内官看中,定为候选人。

三人到了宫里,太监、嫔妃们无不看好高中元,都认为他能被选中。但是这一次的决定权不是皇帝了,而是皇帝和公主的亲娘——章圣太后,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她竟看中了其貌不扬、与高中元同乡的谢诏。

先不说谢诏的长相如何,单瞧脑门就可知道他的尊容:他的脑袋也姓“谢”——谢顶,脑门上的头发少的几乎绾不起来。对于这一选择,京中知情的人无不笑话皇家居然选了这样一个人当驸马,公主也因此闷闷不乐,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面对着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的皇兄母后和无法逾越的世俗伦理,她只能默默的接受。

再说高中元,他落选回到乡里,第二年就因为学识优秀取得了乡试第一。对于高中元的才华,公主也有所耳闻,又听说他还没有娶亲,心中不免暗羡。过了几年,高中元考中了进士,并且成为朝廷中有名的词臣,这更让公主魂不守舍,成天哀声叹气的。对此,谢诏心知肚明,知道她耿耿于怀的症结所在,但是他只能看在眼里而惶恐无计,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为了讨公主的好,他不得不对她说他要请同里人高中元来家坐客。这恰是公主日思夜想的事情,当即表示了同意。

高中元如约而至。吃饭的时候公主于里屋悄悄的看他,无奈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风骨秀异”的少年了,不但身躯变的结实伟岸,脸上也长出了浓密的胡须,尽管看起来很飘逸、洒脱,但完全不是她梦中情人过去的模样。这,很让公主失望,日思夜盼的东西在瞬间荡然无存……日后,她与谢诏的关系也变得情深意笃了。

后来有史家评论说,谢诏以“小智”收回了爱人的心,是那些“凡碌粉侯”所不能及的!

呵呵,焉知道谢驸马不是歪打正着?[/size]

2008-6-2 15:50 梁言
上述之事取自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对于明代公主的婚嫁情况,史书记载不多,沈氏这一条颇显珍贵。

2008-6-3 07:10 傅岩之后
不错的史料!

那个高中元后来组织过会试,考题中涉嫌犯了皇帝的讳,是徐阶救了他一条命。

2008-6-21 21:19 radar
永淳啊,在回明的小说里面被杨凌搞定了.对于明史月关还是有点研究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此情难待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