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26 13:03
茸城小子
[乱谈]九零后的失语症
在填志愿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专业目录上提供的专业不可谓不丰富,但当我们真正进行选择的时候才发觉无从入手;从专业的对口性上说,志愿的填写直接涉及到日后的就业及生计问题.于是金融,财会,法律等专业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而若你选择哲学,就一定会被认作畸零之士.理由是:哲学系出来会找不到工作.
从我们填报志愿的情况不难总结出一个貌似悖论的问题:在这个日趋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正日趋一致.在这商品经济席卷全球,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里,物质已经成了人们衡量价值的最主要标杆.笼统地讲,我们这一代:被评价为盲目追求自我,个性无限张扬的这一代,其实恰恰是最迷茫无措的一代,也是最失去自我的一代.这个现象实在发人深省.
如今什么东西都有其一套作为商品而存在的价值体系,我们的学习择校以及择业莫不如此,而在目前看来,我们连表达自我的能力也正日渐丧失,社会,媒体,政治.....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能够代替我们的双眼睛,成为我们的喉舌,它们代替我们思考,无情地掠夺我们的话语权."你们究竟想要什么?"社会舆论尖锐地将这个问题抛给我们这代人.
"我们并不是要颠覆什么,我们只是想要....."这个问题是永远也无法用只言片语表达清楚的,我们仿佛是患上了失语症一般.类似的情况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垮掉的一代以及《在路上》.嬉皮士们在重重重压之下无法发出哪怕一声呐喊,他们想得到的,想构建的社会太过乌托邦.远不是"反战","性解放"几个口号概括的了的,于是迷幻文化便应运而生了.列侬,金斯堡都是这场运动中的杰出艺术家.也或许只有从摇滚,从诗歌中BG们才能找寻到关于实现自我的疑问的解答.的确,音符,诗句,这些更抽象更艺术化的东西在表现迷茫,挣扎之类的情绪的时候.比起那些无奈的控诉与示威,实在是有人而深远得多了.
现实体制的约束以及人类自我实现的这对矛盾自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来便一直存在.而古时明哲得到之士往往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恰倒好处.苏子也同每个封建士大一样深深困与这对矛盾.面对内心的道与外物的儒之矛盾,面对出世与入世之矛盾,他竟能来去自如,好不潇洒.在《前赤壁赋》中,苏子借主客问答,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开朗乐观及旷达,也展示了他一直笃信着的处事原则.我们对苏子的喜爱总是异于他人,究其原因,大概是苏子为人之坦诚,对生活之热爱及认真.于是他的身上完全没有士大夫特有的迂腐,有的只是清新脱俗,一如他的文章诗辞.
回到我们这代人的问题上去,我们既已失语(无法表达自我实现的目标),接下去不可避免地就是被体制化(由别人来代替我们进行塑造).最终结果会是所有人如同是一道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商品:用一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一样的价值取向去衡量事物,用一样的道德观念去评判是非.这样的设想或许太过夸张,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谁知道呢?
2008-5-26 17:26
xingqiu
我们这一代:被评价为盲目追求自我,个性无限张扬的这一代,其实恰恰是最迷茫无措的一代,也是最失去自我的一代.
工作三年正考虑重新找工作的人深有同感。不过不太同意对苏子的过于美化和理想化。怎样才能反体制化呢,尤其当面对着生存这个第一要务时?
2008-5-26 20:41
fengrui19
不要让思考成为一种负担。
正如理性会让人显得无情一样,自我意识的觉醒有时候会让人举步维艰。
个性是外在的体现,迷茫和对自我归属的困惑则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人的头顶,等待着那双仰望星空的眼睛……
失语是一种状态,语言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失语是表现不成功的自我感觉,是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差异产生的失落感。
[quote]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能够代替我们的双眼睛,成为我们的喉舌,它们代替我们思考,无情地掠夺我们的话语权."你们究竟想要什么?"社会舆论尖锐地将这个问题抛给我们这代人.[/quote]
当我们用一种对立而不是交流的态度看待自我感觉和社会评价常常会有这样的挫折感和危机感,“想要什么”这个简单而永恒的问题绝不是什么力量强加给每一个爱思考爱智慧的个体的,它应当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我”只是一个点,而当我有了明确的“要”,那才有了方向,否则自我意识越强烈,迷失的困惑感和失落感愈强烈。
当然,要代表的是一种欲望,在“我要什么”得到答案以后还需要知道的是“需”和“能”,只有把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辨清楚,才不会被外在的流行的宣传出来的价值观念绑架和裹胁,才能体会自我和自由的快乐。
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盟友来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些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苏东坡的潇洒是学不来的,他过于豁达的态度让生命的光辉都黯淡于沧海一粟的宇宙视角,更不用说还在理想和现实间徘徊的自我的那个意识了。
最后和作者一样“回到我们这代人的问题上去”自我实现的目标是真的仅仅无法表达还是尚未明确?体制化的恐惧和自由的空虚究竟哪一个更难以承受?思维方式的雷同真的是受外界的影响的还是本来对与错的观念就摇摆在是与非的标准之之间,而那个自认为独立了的自我又有没有准备好面对一个道德观念多元的世界呢?
[[i] 本帖最后由 fengrui19 于 2008-5-26 20:42 编辑 [/i]]
2008-5-26 20:56
茸城小子
[quote]原帖由 [i]xingqiu[/i] 于 2008-5-26 17:26 发表
我们这一代:被评价为盲目追求自我,个性无限张扬的这一代,其实恰恰是最迷茫无措的一代,也是最失去自我的一代.
工作三年正考虑重新找工作的人深有同感。不过不太同意对苏子的过于美化和理想化。怎样才能反 ... [/quote]
呵呵,苏子那段忽略吧,其实这是篇考场作文
2008-5-26 21:03
茸城小子
3楼的评论很深刻啊,仔细想想,我们现在做的,想的大概不是去"成为什么",而是免于去"成为什么"
如果体制真的崩溃或者真的不存在,那会怎么样?想到那部小说了
究竟是对体制化的恐惧还是自由空虚的恐惧,应该两者都有.
总之十八岁的前途一片迷茫.....
2008-5-27 08:56
柳如烟
难得90代有如此深刻的自我思考。。。
下面是我的看法:
当体制把每一个在其中生存的人从小到大都笼罩在其阴影下的时候,按照这个母体设定的规则游戏,你会少受皮肉之苦,但是可能会因为无法触及外面的灿烂阳光而倍感气闷,可是当你真正地走入外面,来自背后强大的牵引力会让你举步维艰,自由是相对的,自我的塑造也是从容生活下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楼主10年后应该会有新的境界和想法。。。
2008-5-27 09:27
水镜门生
失语倒是未必,嗤语却是甚多:titter:
2008-5-27 11:13
outbrue
高中之前,几乎每篇上交的文章最后一段都会是: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为祖国做最美丽滴贡献
2008-5-27 11:21
青石
不能说所有人
我认识不少90后的
他们对很多问题都有思考甚至是比较深刻的思考
对自己想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都有自己的主张
更重要的是 他们一点都不另类,相对于他们的前辈来说
:titter: 楼主不也是极好的例子佐证我说的吗?
或许,相对于他们的同龄人而言,有点另类
2008-5-27 17:03
豪杰
90后的烦恼是愈趋增多了啊。。。。:qoo+不过作为90后,已经有大学的吗?刚好90年的?:qoo+。。。。
目前烦恼高中志愿填报中。。看来三年后要更烦了
ps:[quote]明哲得到[/quote]
是明哲得道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