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15 09:28
douyaoling
也谈农民起义
应该是从建国时起吧,对历史中农民起义的意义进行了盲目歌颂与肯定。根据这种观念,秦以前的历史被简括地描写为一部奴隶与奴隶主斗争的历史。而秦以后至清末的中国历史,则被描述成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斗争的历史。而中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仅被简化为地主阶级与农民的二元矛盾。而谈论历史进步的动力,则被认为是农民起义。从而便因此被认为为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动力。
从小到大,我们是一直被这样教育的。
可是,怎么总感觉这种理论如此机械,符合多姿多彩的历史吗?
最早可能是建立在“阶级斗争决定论”基础上的吧,经过文革的大规模宣传,好像每个农民起义领袖都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从陈胜到洪秀全,凡所谓农民起义、民变、暴乱皆被视之为“革命”而倍加颂扬,而不管他们的为首者是否出身于所谓的“农民”,更不管他们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于是,有了讳言(张献忠屠西川),有了遮掩(洪秀全太平国的某些事),有了挡箭牌(对当时中立的知识分子所记载的所谓暴行,一律称为“封建地主阶级的诬蔑”),从而,打家劫舍、奸淫虏掠、无法无天成了“革命”面貌下的合法行动,于是,凡是镇压他们的,不管是山贼,土匪。还是流寇的的朝廷大臣,不管是他是否为国为民,一律被称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怨矣,枉矣!
如此,对生动、复杂、丰富的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仅作了这样简单化的处理。而不管他是否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客观真实,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历史偏见吗?
深入观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在社会中,都会存在着利益集团的分化和社会阶层的分野,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这也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充满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斗争。包括着各个阶级的斗争,而不仅仅是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
而以“反抗封建制度”或“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 为共同目标的所谓“农民起义”。其成分往往极为复杂,上层集团往往不是农民。而在历次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力”中,起到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其主要成分却是鱼龙混杂,但在其中,农民是很少的。
可是,恐怕有些人会说这些“起义军”军队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农民,可是,那些官兵们难道都是“地主阶级所养出的腐败分子”,同样,也是农民。
朱八八曾说:“朕取天下于群雄,非元氏也。”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由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局限,某些农民起义领袖与当时的“地主”政治家相比,其物欲、色欲、权力欲往往更强,而更经不起世俗价值的诱惑。最大的说明便是洪火秀,占领南京11年,出天王府又有几次,国家大事基本不问,军事征伐基本不懂,委任重权基本私人,政治斗争基本背后,有这四基本为底,很难想象,如果真让他统一了全国,中华大地又是一种什么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起义有多次都与社会下层愚昧的民间巫教信仰和邪教意识形态有关,这就更不值得盲目推崇了。
当年的“法轮”李大仙不正是如此????
事实上农民起义根本谈不上什么目标。所谓的推翻统治阶级,只是一种客观的结果,而不是主观的意识。
农民起义只是一种生存的抉择,并不具备崇高的理想可是我们的教科书对农民起义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大量阐述,但是对落后方面却很少提及。
但是农民起义具有客观的积极意义。在于当时社会秩序的腐朽,才会让人们冒死造反。从而使新王朝进行休养生息,稳定民生。客观上使得后代民众获得了相对的稳定生活。
但可是,起义对生产力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虽然休养生息,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力,这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如果说,这些还值得赞颂,但是把土匪小偷等也视为农民起义,将野心家,一心想做皇帝梦的造反派们看做“农民革命”,实在大可不必。
毕竟
古人没有我们这种形而上学的“意义”。
改改吧。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5cf9f01009g3b.html[/url]
2008-5-15 11:06
江城子
从各种农民起义的前后经历来看,起义(以前叫造反)实在是农民到了迫不得已,造反是死,不造反死的更快的地步才有决心做的事情。
对于农民起义的性质和功过,老夫赞成主贴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对于起义的农民,老夫则报以无限的同情!
2008-5-15 13:11
小轲
通信系统中有一种叫做“看门狗”的程序,就是当主程序崩溃的时候,看门狗会自动将主程序重启。农民起义相对于历史进程来说,大类于此,只是保障历史可以延续的一种机制而已,无所谓什么进步与倒退,潮流与反动。
2008-5-15 13:31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高皇帝远,
民少相公多。
一天三顿打,
不反待如何?
2008-5-15 13:38
张建昭
农民的动机还是比较朴素的,站哪边能活得好就跟哪边干。发动农民起来造反的领头人的动机就不一定了,一开始也可能是朴素的,做大之后就会发生变质了。
2008-5-15 14:0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张建昭[/i] 于 2008-5-15 13:38 发表
农民的动机还是比较朴素的,站哪边能活得好就跟哪边干。发动农民起来造反的领头人的动机就不一定了,一开始也可能是朴素的,做大之后就会发生变质了。 [/quote]
这是必须的。
如果不完成这个转型,那对社会、对生产力造成的危害将呈几何级数上升。
具体可参考绿林、赤眉的不同道路。
[[i]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15 14:08 编辑 [/i]]
2008-5-16 13:36
yang1216
根本从来就没有任何人告诉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还有另一条道路,他们怎么可能不堕落。
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啊。
2008-5-16 15:32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yang1216[/i] 于 2008-5-16 13:36 发表
根本从来就没有任何人告诉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还有另一条道路,他们怎么可能不堕落。
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啊。 [/quote]
三红的意思不是说堕落,而是变质,也就是说领导者变更了起义时纯朴的想法。
这种变质,的确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看看黄巢起义,看看前后期的李自成,就知道,单纯的农民起义只具有破坏力不具有创造力!
2008-5-17 19:12
关内侯
关于农民起义,有一部分是被逼的没办法才造反的,应该同情
但还有一部分则是 破坏分子
2008-5-17 22:08
wwwind
成王败寇。
教科书教导的逻辑,人长大了就该反思其愚民的目的。
不过农民起义的目的,对普通百姓而言,就是能过太平日子,吃饱穿暖,结婚生子,老有所养。对有野心和政治眼光的人来说就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反正有人做皇帝,换个头衔而已,或者是轮流坐坐龙椅,不过是权力中心人物的游戏。农民起义会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游戏规则,也不过换个“皇帝”。称赞其“正义性”,为革命的正义性铺路。
2008-5-17 22:29
yang1216
从某些言论看的出来,农民领袖在最初是有某种朴素的报负的,但是这种抱负显然在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思想中找不到任何实现的可能性,反而有另一种改朝换代的思想却如此清晰而有操作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