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9 18:16
水镜门生
乃这个史书的帽子扣大了,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张荫麟先生的中国通史都是白话的:titter:
2008-5-9 18:33
无事公
那是近代的,近代的。
生煎老是在挑我字眼。
可恶
2008-5-9 18:3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无事公[/i] 于 2008-5-9 18:15 发表
你以为是三国演义呀
史书我还没见过一本白话本的。
二十四史里全部都是文言文。 [/quote]
乃不用郁闷,本朝修清史一定是白话,但白话据说要修3000万字,着实骇煞人也:sleep:
2008-5-9 18:44
无事公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8-5-9 18:34 发表
乃不用郁闷,本朝修清史一定是白话,但白话据说要修3000万字,着实骇煞人也:sleep: [/quote]
清史以不属二十四史的范围鸟。所以,用白话也应该的。
2008-5-9 19:05
水镜门生
楼上的不也在抠字眼么:titter:
2008-5-9 20:26
右文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8-5-9 18:34 发表
乃不用郁闷,本朝修清史一定是白话,但白话据说要修3000万字,着实骇煞人也:sleep: [/quote]
砌墻有磚了:lol:
2008-5-9 20:3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无事公[/i] 于 2008-5-9 16:36 发表
首推就是《资治通鉴》,又是通史,又有白话文,很多写历史的当代作家都是由《资治通鉴》改编成书的。
不过,里边有司马光自己的评语,那是很糟糕的评语,可以WS之。[/quote]
第一次听说《资治通鉴》是白话。
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不屑司马光的史识。
:titter:
2008-5-9 20:34
水镜门生
:titter:本朝肯定是出光盘版嘛
2008-5-10 11:33
无事公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8-5-9 20:33 发表
第一次听说《资治通鉴》是白话。
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不屑司马光的史识。
:titter: [/quote]
YOU
别笑!很有讽刺的意思。
第一、译文版说成白话版,是我的愚蠢。
第二、我说的是司马光的评语,而非史识。
现在社会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司马光开篇就强调君臣有别。
以君为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看起来很是不合。
里边还有很多司马光向他们皇帝拍马屁的话,我实在无法苟同。
[[i]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1:35 编辑 [/i]]
2008-5-10 11:3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无事公[/i] 于 2008-5-10 11:33 发表
第一、译文版说成白话版,是我的愚蠢。
第二、我说的是司马光的评语,而非史识。
现在社会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司马光开篇就强调君臣有别。
以君为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看起来很是不合。[/quote]
评论就是史识的体现。
是啊,司马光居然不提倡民主、共和、平等、法制,实在是毫无见识之人啊。:titter:
2008-5-10 11:43
无事公
实在搞不懂上边那句话到底是在讽刺呢,还是在认同。
算了,不就是给楼主推荐一些书吗,却扯了一大堆不相干的东西。
2008-5-10 12:01
水镜门生
第一,司马光是古人,以今日的见识要求古人,是不合理的。
第二,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的目的,本身就是给皇帝看,他的目标读者就是皇帝,所谓资治通鉴,就是用这些历史事实和经验教训,来帮助皇帝更好的治理国家,所以他写“臣光曰”,不是简单的溜须拍马。
第三,看史书,纠错抓辫子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却偏离了看书的本质,变成勘误考据,给古人挑错,可以带来一定的满足感,而最主要的,我们看史书的目的,实际上,就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学习历史,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固然很无趣,也没有必要,以今日之要求来要求古人,同样是很荒谬的事情。
2008-5-10 19:37
无事公
你说的都对。
我也都同意这样的说法。
问题是我的意思仍——
关于司马光那种“以君为天”的说法,现世的朋友可以无视之。就不是去想他的那些理念,专心读历史就行了。
没有人去否定司马光,更没有人敢去否定他。
我也没有给司马光挑刺,我的意思还是那句,他的非平等观点我们不需要去理会。
我也没有讲司马光说得不对,在他的朝代,他那样写书是非常正常的,但到现在,这种理念就不需要了。
而且,至于读书朋友是怎么看待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观点。
我也只是把我的一些感受说出来而已。
同意不同意是别人的事,说不说不是我的事了。
MS你们两人都误解我的意思了。
[[i] 本帖最后由 无事公 于 2008-5-10 19:38 编辑 [/i]]
2008-5-10 23:26
yt89
《明朝那些事儿》:titter:
2008-5-11 10:23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无事公[/i] 于 2008-5-10 11:33 发表
YOU
别笑!很有讽刺的意思。
第一、译文版说成白话版,是我的愚蠢。
第二、我说的是司马光的评语,而非史识。
现在社会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司马光开篇就强调君臣有别。
以君为天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看 ... [/quote]
[b]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b]
礼是纪纲,其实也就是制度,三晋之列于诸侯,就是破坏了制度。而作为领导人的天子,首先是要维护制度,而非破坏制度。
[b]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b],完全正确。
当今社会虽说人人平等,但照样有分工。照样有不同等级。
[b]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b]
古代如此,现代照样如此,总不至于让温相直辖到个人吧?
2008-5-11 11:18
无事公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8-5-11 10:23 发表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
礼是纪纲,其实也就是制度,三晋之列于诸侯,就是破坏了制度。而作为领导人的天子,首先是要维护制度,而非破坏制度。
天子之 ... [/quote]
算了,感觉有点吵架的味道在里边。
我退一步,算我错了。
我的历史知识远不如你们。
受教了。
2008-5-11 11:2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无事公[/i] 于 2008-5-11 11:18 发表
算了,感觉有点吵架的味道在里边。
我退一步,算我错了。
我的历史知识远不如你们。
受教了。 [/quote]
没有吵架的意思。
只不过史评之类的有先入为主的观点,看问题就不会客观
司马光这段话里虽然有“以君为天”之类的说法,但毕竟那不是这一段的主要问题
2008-5-11 11:27
无事公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8-5-11 11:24 发表
没有吵架的意思。
只不过史评之类的有先入为主的观点,看问题就不会客观
司马光这段话里虽然有“以君为天”之类的说法,但毕竟那不是这一段的主要问题 [/quote]
没有吵架的意味就好!
确实是我是有先入为主的观点,但毕竟先入为主也是人之常情。
2008-5-11 11:30
syq0603
明朝那些事不错,现在很畅销
2008-5-16 10:43
风中的蜡烛
<明朝那些事>是正宗的草根史学之一,与正史也没有很大的出入,只是写得比较简单.
适合上厕所,乘车,以及其他一些非正式场合欣赏.
2008-5-16 11:20
云中野鹤
国史的话,强烈推荐钱穆的《国史大纲》
有时间,可以看看前四史、左传、资治通鉴
世界史的话,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或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此外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很经典,文辞绚丽...很值得一看。
其实有空翻翻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都不错,呵呵
[[i] 本帖最后由 云中野鹤 于 2008-5-16 11:49 编辑 [/i]]
2008-5-16 11:37
渔夫
史记。:unsure:
2008-5-19 23:09
江东伯符
不知道有没有白话版的裴松之注的?
2008-11-10 08:33
万恶的箱子
为什么要看白话的,二十四史里还没有哪一部艰涩到需要全文翻译的地步,不如直接看原文,个别不懂的字词查一查就行了,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古文水平:sleep:
2008-11-10 13:24
水镜门生
2011年,可看清华简研究报告,真 古文尚书历五千年而重现华夏:lol:
2008-11-10 14:48
右文
2012年,可看三千萬字的白話清史:titter:
2008-11-10 18:06
水镜门生
不如看白话本国史:titter:
2008-11-11 10:57
tiger1970
就是要看简单的古史,《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8册。剪裁技术和文笔都还不错。网上也有电子版。
再加上《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这三本书搞清楚,就可以出去欺负人啦。
至少在中文本科生面前能抵挡几十个回合。呵呵。
2008-11-11 11:01
水镜门生
不成吧,我是忽悠不了中文系本科生:mellow:
2008-11-11 11:08
右文
中文本科生,當日解義山詩“薛王沉醉壽王醒”為薛王酒量差、壽王酒量好的典故沒聽説過麽:titter:
2008-11-11 11:09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08-11-11 11:01 发表
不成吧,我是忽悠不了中文系本科生:mellow: [/quote]
你忽悠中文系生产的博士都没问题......
2008-11-11 11:18
水镜门生
我那俩中文系同学都是校勘宋版书的人才:lol:
2008-11-11 11:25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08-11-11 11:18 发表
我那俩中文系同学都是校勘宋版书的人才:lol: [/quote]
本科就有这本事?不过你差不多也有这本事。
2008-11-11 12:17
水镜门生
他们是古典文献专业,大三大四就直接去上海博物馆校勘宋版书当毕业实习。
我是连宋版书的边儿都没摸过,别说校勘了:mellow:
2008-11-11 12:40
悼红狐
清华简确实很期待啊。。。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有点老掉牙了,不推荐,貌似近几年越来越淡出了
2008-11-11 12:51
水镜门生
汤因比那个理论貌似是过时了,不过他做学问的那个范儿我们还是得学着点
2008-11-11 18:30
悼红狐
我印象里吕思勉巨不爽岳飞,今天看了三红说的,马上重温了一遍吕著中国通史,笑死我,确实是什么人都看不顺眼,刘邦是没能力,刘彻是没规划,刘秀更是资质平平。称许的人有四个,一个是隋文帝,一个是朱温,一个是宋太祖,一个是明太祖,另外说到成吉思汗的时候给了四个字“雄才大略”其他什么都没说了:titter:
2008-11-11 18:45
水镜门生
吕著中国通史是当文化史写的,后头的政治史部分非常简略,要看吕思勉先生的评价还得翻翻他那四套断代史,先秦,秦汉,隋唐,两晋南北朝。
2009-9-7 16:46
chunqiuchunqiu
明朝那些事儿
2009-9-7 16:46
chunqiuchunqiu
袁腾飞的讲课视频
2009-9-7 22:1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chunqiuchunqiu[/i] 于 2009-9-7 16:46 发表
袁腾飞的讲课视频 [/quote]
垃圾人的垃圾讲座:-_-:
2009-11-25 16:06
chunqiuchunqiu
不知道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怎么样?
2010-2-22 06:31
小芝
回复 #29 江东伯符 的帖子
不好意思,顶一下旧帖子~我还是对29和30楼的话十分感兴趣
尤其张、吕、蒋三位先生的东西合编,米有看到过,如果买来放身边随手翻阅,将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
所以请问具体名字、出版社(尽管现在我也没条件买~)
30楼说的这个M·克莱因 《古今数学思想》,无限长见识。
如果说专史也算的话,那么《印度佛教源流略论》也是好的。
如果说只为娱神,那么很多传记都不错,比如《张居正大传》啥的。
同时赞同六经皆史,但是一开始是很难直接读六经这个史的,光“认识字”就是个大麻烦,衍生出无限多的注和疏和衍义……于是我说偏题了……我是感觉六经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史实,六经展示的东西可以帮助进入古人的思想世界,比如春秋三传……
不过扯太远了,我还是抓紧时间把史记再看一遍比较实在。= =(读希罗多德历史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有个词明显可以从国语左传里拿来直接对译,可就是想不起来,感觉那个词在你嘴边耳朵边转来转去,就是不出来。于是发现自己还是没读好= =于是对丰富的文化遗产无限愤怒。)
太晚了~~~爬走睡~~~
2010-2-22 21:42
KYOKO
《上下五千年》幼儿必读
2010-2-27 16:18
绝世天骄.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简史还是首推钱穆的《国史大纲》吧。近代史蒋廷黻、郭廷以、李剑农、史景迁,都是上佳作品。如果要兼顾学术与故事,推荐唐德刚先生《晚清七十年》和《袁氏当国》。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和白话通鉴,还有袁腾飞的讲课其实都很出彩,至少本人是推荐的。
2010-3-23 00:29
allanzjp
最近就在看吕先生的 白话本国史
觉得写得真是好,里面不光是历史,还有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好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历史材料的引用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严谨丰富..
先读其简要具体的表述,再读所引的材料,觉得很好呢
2010-3-23 09:11
麒麟子
众多史书之中,资治通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喜欢古文,白话文的也很好
2011-1-5 10:55
dba119
看来要好好补一下中国史了
2011-1-5 15:19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0-2-27 16:18 发表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简史还是首推钱穆的《国史大纲》吧。近代史蒋廷黻、郭廷以、李剑农、史景迁,都是上佳作品。如果要兼顾学术与故事,推荐唐德刚先生《晚清七十年》和《袁氏当国》。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和 ... [/quote]
你就不能读点有质量的?
柏杨别的不说,中国人史纲后面所谓的世界大事年表纯粹是日本少女漫画一级的水平
看他还不如去看圣传、天是红河岸什么的,再或者也有国产的还珠格格,也是历史读物啊
居然没人提布罗代尔
古代的波利比乌斯,个人觉得也许他比修昔底德好
商务还出过一个美国系列包括光荣与梦想、美国经济史、杰斐逊文集等一批,也还可以吧
2011-1-5 18:06
水镜门生
柏杨貌似就是因为菠菜水手出的事?
说到商务,前两天随手翻到以前捡便宜的一本富兰克林传,老毛子写的,写的不怎么样,这译文就更别扭了,这英文变俄语,俄语再转中文的三手货太可怕了:hz1028:
2011-1-5 18:10
我本人间惆怅客
史记可以看看 百家讲坛可以看看,但是只是看,历史不可以人云亦云的
2011-1-5 18:23
悼红狐
柏杨的东西真可以称得上秽史
年鉴学派对我影响巨大。。。。:hz1018:
2011-1-6 14:05
绝世天骄
呵呵,柏杨的书读起来有趣啊,商务的汉译名著什么的,也就是给专业人士啃啃吧。至于年鉴学派,我本人兴趣实在不大,或者我对所有的新史学流派都不太喜欢。要说错误,别说柏杨,从汤因比、布罗代尔,到黄仁宇这些以宏观视角看历史的人,谁也不少。
2011-1-6 16:11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1-1-6 14:05 发表
呵呵,柏杨的书读起来有趣啊,商务的汉译名著什么的,也就是给专业人士啃啃吧。至于年鉴学派,我本人兴趣实在不大,或者我对所有的新史学流派都不太喜欢。要说错误,别说柏杨,从汤因比、布罗代尔,到黄仁宇这些 ... [/quote]
真正学历史恐怕得从修昔底德、波利比乌斯、李维、塔西坨这些原件入手,汤因比、布罗代尔之类毕竟是后世人的认识,总体说是都要读的,不过很多干脆连中译本甚至英译本都不好找
关于错误的说法,泡利有句话很有名
叫做“勉强算个错误”,
即是说布罗代尔之流也许有错误,
柏杨根本连错误都算不上
2011-1-6 17:23
绝世天骄
布罗代尔的名作虽然不是纯历史哲学,但也是以理论见长。具体错误,比如将甘肃称为“中国的突厥斯坦”之类相当不少。至于《编年史》之类不研究欧洲的人,完全可以不读。
2011-1-6 19:35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1-1-6 17:23 发表
布罗代尔的名作虽然不是纯历史哲学,但也是以理论见长。具体错误,比如将甘肃称为“中国的突厥斯坦”之类相当不少。至于《编年史》之类不研究欧洲的人,完全可以不读。 [/quote]
什么都不读都没关系
不影响吃饭、赚钱
你觉得好就是好,反正就算一个根本没上过大学的你觉得好他也就是好了
我就说这事,我这起码读过洛克弗里德曼的不敢说自己自由派
就读过所谓国内二手自由派的都有理了
[b]我很奇怪的是,国内大多数自由派好像比我更拒绝真正的外国读物,而津津乐道于国内一部分人的作品[/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sxmmhd 于 2011-1-6 19:41 编辑 [/i]][/color]
2011-1-6 20:22
绝世天骄
所以你可能会赞赏鲁迅的荐书方式吧。荐书这种事,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需要,要是笼统的说什么“青年人必读”云云,那就很不是东西了;另一方面,无目的的推荐,就很容易成梁文道,腰封小王子。最后,我告诉你二手书的价值在于你花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观点,对非学者这已经足够了。至于经典阅读,精选可以,要读很多根本不可能。
2011-1-6 21:32
悼红狐
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著作确实很少,几乎没有能入眼的。差差差。
反而是在旧学全面崩溃的背景下,还出了不少传统学问领域的大师。怪怪怪。
柏杨的东西我看了是来气,根本不是有趣。三红列举的史实、史识、史德,柏杨一条也没做到。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1-1-6 21:33 编辑 [/i]][/color]
2011-1-6 21:47
zgll
回复 #2 无事公 的帖子
2楼,等把你说的那些全读完,头发全白了。还不如让他直接啃四库全书,这样的不实际。
我推荐本,三国演义裴注本
2011-1-6 22:19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1-1-6 20:22 发表
所以你可能会赞赏鲁迅的荐书方式吧。荐书这种事,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需要,要是笼统的说什么“青年人必读”云云,那就很不是东西了;另一方面,无目的的推荐,就很容易成梁文道,腰封小王子。最后,我告诉你二手 ... [/quote]
二手书是不是有更多观点不好说,为什么二手书观点一定多呢?比那些一手的语言一定更精练吗?不过确实读多了二手书容易被人骗,起码我捏造点什么外国洛克或者弗里德曼的说法你根本什么也看不出来,何况即便不是故意骗人,解读者是不是真正确解读了也是问题,我当初浏览了一边凯恩斯通论才发现很多介绍通论的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造假时候也是采用最直接的方法,
就这样你还是查了两天还没查出来,需要红狐告诉你
还好我不是造假特别有瘾的人
那么现在想想看,我在另外一贴关于洛克私有观念到底是不是作假了呢?你如何反驳呢?其实你也不知道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