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拥郭派--炮轰《炮轰郭嘉》


2005-7-13 17:15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7-11, 22:13:26发表
郭嘉还真没为自己的嘴巴负责过。

平二袁如是,他只知道该打,却不知道该怎么打,平辽东更是,他只知道追击,不知道怎么追击,偏偏两仗都有贵人相助。所以郭嘉虽然眼光独到,深得曹瞒之心,但是关键之功却从来与郭嘉无缘。因为事情的困难程度郭嘉喊打时都完全没有预计到。 [/quote]
这说明郭嘉长于战略,2荀贾诩长于战术,并不能分出高下

2005-7-13 17:28 sukerwl
[quote]原帖由[i]一马当先[/i]于2005-07-13, 17:15:07发表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7-11, 22:13:26发表
郭嘉还真没为自己的嘴巴负责过。

平二袁如是,他只知道该打,却不知道该怎么打,平辽东更是,他只知道追击,不知道怎么追击,偏偏两仗都有贵人相助。所以郭嘉虽然眼光独到,深得曹瞒之心,但是关键之功却从来与郭嘉无缘。因为事情的困难程度郭嘉喊打时都完全没有预计到。 [/quote]
这说明郭嘉长于战略,2荀贾诩长于战术,并不能分出高下 [/quote]
二荀战略战术均高于郭嘉 并且郭嘉那个不叫战略

2005-7-13 17:29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7-13, 17:28:35发表
[quote]原帖由[i]一马当先[/i]于2005-07-13, 17:15:07发表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7-11, 22:13:26发表
郭嘉还真没为自己的嘴巴负责过。

平二袁如是,他只知道该打,却不知道该怎么打,平辽东更是,他只知道追击,不知道怎么追击,偏偏两仗都有贵人相助。所以郭嘉虽然眼光独到,深得曹瞒之心,但是关键之功却从来与郭嘉无缘。因为事情的困难程度郭嘉喊打时都完全没有预计到。 [/quote]
这说明郭嘉长于战略,2荀贾诩长于战术,并不能分出高下 [/quote]
二荀战略战术均高于郭嘉 并且郭嘉那个不叫战略 [/quote]
连那都不叫战略,什么叫战略?

2005-7-13 17:37 sukerwl
[quote]原帖由[i]一马当先[/i]于2005-07-13, 17:29:14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7-13, 17:28:35发表
[quote]原帖由[i]一马当先[/i]于2005-07-13, 17:15:07发表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7-11, 22:13:26发表
郭嘉还真没为自己的嘴巴负责过。

平二袁如是,他只知道该打,却不知道该怎么打,平辽东更是,他只知道追击,不知道怎么追击,偏偏两仗都有贵人相助。所以郭嘉虽然眼光独到,深得曹瞒之心,但是关键之功却从来与郭嘉无缘。因为事情的困难程度郭嘉喊打时都完全没有预计到。 [/quote]
这说明郭嘉长于战略,2荀贾诩长于战术,并不能分出高下 [/quote]
二荀战略战术均高于郭嘉 并且郭嘉那个不叫战略 [/quote]
连那都不叫战略,什么叫战略? [/quote]
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兗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间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以临淮、泗。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全,其馀非己之有,是无兗州也。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弃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权一时之势,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原将军熟虑之。”太祖乃止。

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馀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太祖复次于河上。

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

2005-7-15 21:20 我不是迭戈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7-11, 22:13:26发表
郭嘉还真没为自己的嘴巴负责过。

平二袁如是,他只知道该打,却不知道该怎么打,平辽东更是,他只知道追击,不知道怎么追击,偏偏两仗都有贵人相助。所以郭嘉虽然眼光独到,深得曹瞒之心,但是关键之功却从来与郭嘉无缘。因为事情的困难程度郭嘉喊打时都完全没有预计到。 [/quote]
错。郭嘉对事情的困难了如指掌,对曹操及手下武将的能力更是烂熟于心,所以他知道凭借曹操及手下武将的能力,困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2005-7-16 00:08 juiter
我不知道众人所说的负责到底是什么意思,作为谋士,当然是有好的想法就提出来了,不然君主广纳贤士所为何来?如果只靠一个荀文若就可以安邦定国那就可以省下不少俸禄了,就算是牛人诸葛亮也是要很多人的,都像这么个人英雄主义,这个亮累死了估计

就好比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人问一下路吧,别人跟你说你应该怎么走怎么走,你心里反倒郁闷了,告诉我怎么走怎么不带我直接过去啊,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负责吗?难道走路也要人教吗?郭嘉告诉了曹操整体的战略,而曹操又不是草包,派兵用将他自有分寸,而且比所有人都强

另外,提出见解是谋士的事情,决策是主将的事情,纵使策略失败,要负责也是主将,不是谋士军师~

2005-7-16 00:1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juiter[/i]于2005-07-16, 0:08:41发表
我不知道众人所说的负责到底是什么意思,作为谋士,当然是有好的想法就提出来了,不然君主广纳贤士所为何来?如果只靠一个荀文若就可以安邦定国那就可以省下不少俸禄了,就算是牛人诸葛亮也是要很多人的,都像这么个人英雄主义,这个亮累死了估计

就好比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人问一下路吧,别人跟你说你应该怎么走怎么走,你心里反倒郁闷了,告诉我怎么走怎么不带我直接过去啊,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负责吗?难道走路也要人教吗?郭嘉告诉了曹操整体的战略,而曹操又不是草包,派兵用将他自有分寸,而且比所有人都强

另外,提出见解是谋士的事情,决策是主将的事情,纵使策略失败,要负责也是主将,不是谋士军师~ [/quote]
所以我们说郭嘉是个不入流的人 经常提点不知所云的姑且叫做战略的“战略”

2005-7-17 19:50 游戏人生
[quote]原帖由[i]一马当先[/i]于2005-07-08, 18:57:31发表
我全都读完过,不过实在看不出2荀和贾诩比郭嘉强在哪里 [/quote]
2荀、贾诩在战略和战术上都眼光独到,郭嘉除了喊打还会干什么?

2005-7-17 20:17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游戏人生[/i]于2005-07-17, 19:50:46发表
2荀、贾诩在战略和战术上都眼光独到,郭嘉除了喊打还会干什么? [/quote]
郭嘉才叫眼光独到,2荀贾诩就是一般的谋士而已

2005-7-19 05:43 radiowave21
[quote]原帖由[i]无双[/i]于2004-05-17, 19:23:27发表
用处大了 孔明能活100岁 司马氏早完蛋了 [/quote]
放着司马不死,诸葛活不了100岁

2005-7-19 05:45 radiowave21
[quote]原帖由[i]一马当先[/i]于2005-07-17, 20:17:07发表
郭嘉才叫眼光独到,2荀贾诩就是一般的谋士而已 [/quote]
不知所言何来?

2005-7-19 13:48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i]论之看[/i]于2005-07-14, 0:51:13发表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人老是喜欢针对一些名人,而且她发的帖子都是转来的.
我更不清楚为什么你们还要回.你们觉得你们的眼光比曹操更高吗? [/quote]
[color=red]这个女人[/color]算什么意思,你倒是指名道姓地说是哪个女人啊!而且这篇文章的欠缺我是自知之明的,但的确<拥郭派--炮轰《炮轰郭嘉》>是我高一时候的原创.

"针对"二字可有依据?!  简直莫名其妙,怎么你是要说我借名人拉名气还是怎么的!名人怎么了,名人说不得了么  莫非因为他是名人就要为尊者讳,不得谈论么  


回帖又怎么了,怎么难道只有眼光比曹操高才有权利回帖么?!那你叫曹操来回一个试试

2005-7-19 21:44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radiowave21[/i]于2005-07-19, 5:45:01发表
不知所言何来? [/quote]
平辽东,别人都说不能打,只有郭嘉说打

2005-7-19 21:47 大雄GG
打完辽东之后曹操开会说这仗打的悬,只是运气太好才赢的,以后再不能这么玩了,还重奖那些主张不打的将领

这就是郭嘉的独到眼光啊

2005-7-19 21:48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7-19, 21:47:17发表
打完辽东之后曹操开会说这仗打的悬,只是运气太好才赢的,以后再不能这么玩了,还重奖那些主张不打的将领

这就是郭嘉的独到眼光啊 [/quote]
那是曹操的谨慎,和郭嘉无关

2005-7-19 21:50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本初安在?[/i]于2004-05-17, 19:15:13发表
历史上郭嘉至少比诸葛强~ [/quote]
何以见得?我还说诸葛至少比郭嘉强呢

2005-7-19 21:51 大雄GG
郭嘉要不是看到曹操鸿福齐天,又怎么会劝曹操去玩命?这还不是他眼光独到么

2005-7-19 21:59 一马当先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7-19, 21:51:17发表
郭嘉要不是看到曹操鸿福齐天,又怎么会劝曹操去玩命?这还不是他眼光独到么 [/quote]
这叫玩命?要是曹操不打辽东,后果如何?你自己想想吧

2005-8-10 02:57 慕容燕然
参谋人才无需对自己的嘴巴负责,其职责就是出谋划策,只知道该打就足够了,统筹战局是统帅的责任,该怎么打是将军们的事。如果让郭嘉既管战略又管战术还要曹仁、夏侯渊们做什么?
战略谋划和战术策划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又岂能混淆?知道该怎么打,却不只知道该打。知道怎么追击,却不知道追击。能平二袁、平辽东才见鬼呢。

2005-8-14 13:54 青蓝
哈,那么因为战略层面而硬要说他全面都行的又是什么?

知道该打不知道该怎么打就能平二袁,辽东了?

2005-8-14 14:0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肃杀[/i]于2005-08-10, 2:57:32发表
参谋人才无需对自己的嘴巴负责,其职责就是出谋划策,只知道该打就足够了,统筹战局是统帅的责任,该怎么打是将军们的事。如果让郭嘉既管战略又管战术还要曹仁、夏侯渊们做什么?
战略谋划和战术策划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又岂能混淆?知道该怎么打,却不只知道该打。知道怎么追击,却不知道追击。能平二袁、平辽东才见鬼呢。 [/quote]
荀攸、程昱就知道该打又知道该怎么打 比郭嘉那种没用的人强很多

2005-8-14 14:39 慕容燕然
那么因为战略层面而硬要说他全面都行与我无关吧。
知道该怎么打,却不只知道该打与知道该打不知道该怎么打都不能平二袁,辽东,因此战略与战术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不能混淆,但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2005-8-14 14:42 林家业
郭嘉可能同诸葛亮差不多.

心目中周瑜比诸葛亮强.

诸葛亮有三分天下,周瑜也有二分天下。

周瑜不单是知道诸葛亮的计谋,也更了解诸葛亮《隆中对》。只有压制刘备,孙权才能有能力得天下。可惜最终孙权以曹操势力强大,应该招揽更多英雄人物与之抗衡,而刘备又绝非等闲之辈,拒绝周瑜的意见。这个应该是孙权放生刘备养虎遗患的后果,在此同时刘备也顺利发展荆州之地。

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对于这个扼制刘备的计谋未被采用,周瑜只好再献另一计策。正如孙权不想同刘备交锋,诸葛亮下一个目标就是益州,周瑜早就走先诸葛亮一步想出占领益州的计策。孙权也当即表示同意,可惜周瑜在回到江陵时却不幸染病身亡。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如果不是孙策早死.咱们吴国绝代双娇就有统一天下了.

2005-8-14 15:00 青蓝
一个被陈登打飞,一个以众凌寡还被人打到中军帐前,谈什么一统天下。

孙策不死,曹操就难平北方,袁绍也攻不下曹操,中原继续乱战,乱世继续发展。周瑜不死,多一个呆在柴桑的家伙罢了。

二分天下之计?能这样干孙权还借出南郡与刘备干嘛?凭三万水军就想西取蜀国,周瑜的脑袋真够大了。没看见刘备在内应合作下都打了整整一年有多,还扯上诸葛亮过来,取蜀?看这周瑜急得连时机都不懂看还叫高呢。

2005-8-14 23:25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14, 15:00:01发表
一个被陈登打飞,一个以众凌寡还被人打到中军帐前,谈什么一统天下。 [/quote]
被陈登打飞也不是件可耻的事.

以众凌寡被人打到军帐前? 说谁呢?

2005-8-15 01:03 青蓝
姓曹名仁打到姓周名瑜的中军帐前。

被陈登打飞不可耻,当然不可耻,难道光荣?难道说明很牛?

难道更说明这两家伙加在一起就一统天下?逗吧!

2005-8-15 03:13 天宫公主
汗死! 那姓曹名操(什么名?!!!)的以众凌寡其间, 也曾被姓吕名布的抄了老家, 还差点陪上老命.

该称雄天下不也一样?

2005-8-15 03:17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14, 15:00:01发表
一个被陈登打飞,一个以众凌寡还被人打到中军帐前,谈什么一统天下。

孙策不死,曹操就难平北方,袁绍也攻不下曹操,中原继续乱战,乱世继续发展。周瑜不死,多一个呆在柴桑的家伙罢了。

二分天下之计?能这样干孙权还借出南郡与刘备干嘛?凭三万水军就想西取蜀国,周瑜的脑袋真够大了。没看见刘备在内应合作下都打了整整一年有多,还扯上诸葛亮过来,取蜀?看这周瑜急得连时机都不懂看还叫高呢。 [/quote]
孙策不死, 曹操难破袁绍我同意.
周瑜不死, 刘备也别想进军西川!

2005-8-15 11:07 青蓝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8-15, 3:17:55发表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14, 15:00:01发表
一个被陈登打飞,一个以众凌寡还被人打到中军帐前,谈什么一统天下。

孙策不死,曹操就难平北方,袁绍也攻不下曹操,中原继续乱战,乱世继续发展。周瑜不死,多一个呆在柴桑的家伙罢了。

二分天下之计?能这样干孙权还借出南郡与刘备干嘛?凭三万水军就想西取蜀国,周瑜的脑袋真够大了。没看见刘备在内应合作下都打了整整一年有多,还扯上诸葛亮过来,取蜀?看这周瑜急得连时机都不懂看还叫高呢。 [/quote]
孙策不死, 曹操难破袁绍我同意.
周瑜不死, 刘备也别想进军西川! [/quote]
周瑜不死,刘备难取西川?不难取了,周瑜去西川旅游一躺回来就被孙权丢去喂鱼了。没瞧见周瑜不死已经急着立刻往西闯了么?嘿嘿,凭他一边要留兵备刘备与曹操的骚扰,还要分兵取川,孙权还要在合肥那边与曹操对持一下。再说句,刘备也不是什么忠厚的主,周瑜敢断他刘备的前路,刘备就敢干那回脏事。结果会如何,还是未知之数。

不过有点很直接很直白的说,行周瑜之策,不过是吴以一敌二,破盟之举,提早结束三国乱世也好~`

还有,如果孙策不早死,那么还有没有赤壁呢?曹操不南下,荆州又谁属呢?这又是一个疑问,周瑜还何德何能去阻刘备取西川呢?


至于姓曹名操的不是自己中军被人旅游了,被揣老家罢了,还没姓周名瑜那位那么有能力哈!~` 周郎都快可以跟孙权比美了~`

2005-8-15 15:58 Roalfan
发表一下关于郭嘉的观点,郭嘉早死,的确可惜,但个人认为这既不能成为贬低郭嘉。举个例子来比较一下郭嘉和贾诩,楚汉时,谁也无法说郦食其和陈平能力的差别,说不定郦食其真的比陈平强很多,但是他死在田荣的锅里,而陈平却有六出奇策。同样,曹操那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不能作为郭嘉才智强于其他人的证据,这更像是失败之后的托词,和韩信那句“悔不用蒯通之言”的作用一样,是给自己找台阶的。
从郭嘉的列传中基本可以看到,郭嘉作为一个一流谋士是当之无愧的,但总的来说,和二荀贾诩甚至程昱还有差距,因为他的政治能力太弱,因此在战略上可能比较流于理想化。楼上有位仁兄说的很好,郭嘉的大局观和洞察力可能是曹魏谋士群中最好的,但战术化和实践能力却是他的短处。个人认为在曹魏谋士中,以贡献论郭嘉可能十名开外,但以才能论的话,跻身前五当毫无问题。

2005-10-8 20:36 spzjl
[quote]原帖由[i]电冰箱[/i]于2004-05-31, 22:50:49发表
这位作者很搞笑啊,演义和史书都拿出来,看哪个用的上就用哪个的。

首先十胜十败,史书中好像没有记载郭嘉说过这话吧,这本来就是老罗硬给加上去的。把几个人的话都往郭嘉身上凑而已。说郭嘉阿谀奉承,作者是否想说老罗阿谀奉承?如果想评某个人,不要把史书和演义凑在一块好不好?就算要凑,也不要乱凑好不好?

再看官职,郭嘉这个人放荡不羁,你让他做什么?做丞相啊?知道什么叫用人吗?司空军祭酒,这个官职是再适合不过了(据说郭嘉非常好喝酒)。再说了,你怎么不想想,曹操为什么把一个司空军祭酒天天带在身边?

史书立传问题,郭嘉是司空军祭酒,难道把他和丞相放在一起立传啊?

作者说郭嘉迷信?那我倒要问问作者,孙策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是否记载了郭嘉的这段话?至于郭嘉为什么能料到孙策死于匹夫,那就是郭嘉的智慧了。 [/quote]
这位仁兄你说没有十胜十败这件事,可能你才不懂史书吧请你去看看《资治通卷·卷第六十二》,看了以后不要觉得脸红,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吗!

2005-10-8 20:51 fchu
郭嘉周瑜有才难道我蜀汉无人? 倘若庞统上在 天下谁属 由未可知

曹操败于文和之计时郭嘉何在?
水淹下坯 如此损计 祸害百姓 郭嘉人品如何?!

2006-1-1 00:17 倾心奉孝
《炮轰郭嘉》这种文章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人反驳的价值!

原文说郭嘉出十胜十败论的时候到曹操身边不久,对其了解不多,何以知道,所以是阿谀奉承之言。这实在是大笑话,想想郭嘉去投袁绍没有几日,就看出此人只懂周公礼贤下士,不懂得如何用人,多端少寡,多谋少决,成不了大事。头也不会得就断然离去。作为一个谋士看事物要比一般人更具慧眼和分析头脑,在曹操身边呆的这些日子竟然还出不了一篇十胜十败论,那才是郭嘉惭愧呢!!而且十胜十败论之经典在于它扼要分析了双方的政治领导术、军事才干术、经营管理术、做人处世术等等各个方面的对比。出这套论文的时候郭嘉脑子里有更大一套宏观理论学作为纲要,比之荀彧四胜四败要高出许多,在战略上要全面深远许多!这些岂能是妄图"炮轰"郭嘉的鼠辈所能看出的?

原文作者甚至把平乌恒的原文记载里的“嘉”字改成“畴”字,真是用心良苦,还大言不惭地说是取自“田畴传”我想问问田畴何许人?

还有攻刘备的那件记载,是两个历史文献中有所矛盾,我想这个应该在历史考证时是很常常遇到的事情。但是并不能否定在这件事情上郭嘉就未曾进谏过。原文作者却抓住空子在文史分歧中大肆做文章。


其他的一些根并不值得一批!!如此侮辱郭嘉枉为中国人!

2006-1-1 00:24 天水英才姜维
田畴是向导使,说实话,这还是郭嘉向曹操推荐的,楼上不必和那些无聊人一般见识。

2006-1-1 00:25 倾心奉孝
[quote]原帖由[i]fchu[/i]于2005-10-08, 20:51:55发表
郭嘉周瑜有才难道我蜀汉无人? 倘若庞统上在 天下谁属 由未可知

曹操败于文和之计时郭嘉何在?
水淹下坯 如此损计 祸害百姓 郭嘉人品如何?! [/quote]
呵呵笑话
水淹下邳不仅仅是郭嘉一人的计谋,荀攸也是如此建议的。
那我想问你水淹下邳淹死多少人知道吗?水淹下邳的用意不在谋害百姓,而是使吕布军队丧失行动能力,使其断尽粮草,让军队不得不请降。
如果真的要说祸害百姓的计谋,应该是贾诩对恶棍李傕、郭汜所献的计谋。你知道长安城死了多少百姓吗?

到底是谁人品有问题?我想明事理的人眼睛是雪亮的

2006-1-1 00:29 天水英才姜维
水淹下邳本非是淹城内,而是淹城外,让城外一片汪洋,吕布被困其中。

2006-1-2 14:51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01, 0:29:47发表
水淹下邳本非是淹城内,而是淹城外,让城外一片汪洋,吕布被困其中。 [/quote]
公之言差矣。

若淹城于城外,则城内无粮可食,人民死者多矣。

吕布被困,人民也被困,这与淹城内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淹死一个饿死加吓死

2006-1-2 15:13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i]fchu[/i]于2005-10-08, 20:51:55发表

水淹下坯 如此损计 祸害百姓 郭嘉人品如何?! [/quote]
这好像不能强词夺理说他人品不好吧??
那么照此推理,挑头打仗的罪魁祸首是人品最差的人罗!

2006-1-2 15:17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6-01-02, 15:13:02发表
[quote]原帖由[i]fchu[/i]于2005-10-08, 20:51:55发表

水淹下坯 如此损计 祸害百姓 郭嘉人品如何?! [/quote]
这好像不能强词夺理说他人品不好吧??
那么照此推理,挑头打仗的罪魁祸首是人品最差的人罗!  [/quote]
可以这么说,也不可以这么说,得分情况!

2006-1-3 02:45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6-01-02, 14:51:03发表
公之言差矣。

若淹城于城外,则城内无粮可食,人民死者多矣。

吕布被困,人民也被困,这与淹城内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淹死一个饿死加吓死 [/quote]
当然有区别,那次本来就是淹城外,下邳城外汪洋一片,根本不可能淹到城内去。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