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25 00:17
大便君
郭嘉最大的闪光点是所谓“遗计定辽东”,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曹操侥幸取胜回来后开会公开检讨——太冒险了,下次不可以再这样玩哦
2004-6-25 07:01
KT-7EX
楼上再去看看三国志,历史上没遗计定辽东这事,这是曹操的谋略。
2004-6-25 11:49
大便君
所谓“遗计定辽东”是套用的常用语,指的是北征乌丸
2004-7-16 22:22
Digitalwingx
三国接触的越久,就越是觉得其实所谓历史还是要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活的比郭嘉久,所做出的成就比郭嘉要大(就辅佐君主角度来说),所以如果说客观公平的评价,后来是司马懿活的长,就好比日本的老乌龟德川家康。。。
2004-7-16 22:49
之乎者也
争得口干舌燥我认为意义不大,毕竟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不是一两篇文章和几个人就说的清的,与其今天驳这个明天轰那个不如带着一种崇敬怀念的心态来看待历史,会豁然许多的,我觉得在三国那个乱世能留名于史哪怕是一笔带过值得敬佩的,毕竟千年后我们还记得这些名字,也没准郭嘉孔明周郎和司马懿现在正坐在一起看着我们这些帖子笑得开心呢
2004-9-19 10:03
蓝啾啾
奉孝也没如作者批的那么的烂啦...在下很赞同青蓝的看法...
奉孝应该算是个机会主义者...知道如何把握机会...有通观天下局势的能力...但却无驾驭全局的能力...不敢说奉孝活得长的话会有什么后果...但只要文若和文和在奉孝只能排在他2人之下...因为奉孝只说打...在打的时候并没有说怎么打...
2004-9-19 11:10
大便君
曹阿瞒手下第一军师还是荀攸。
2004-9-19 14:51
风起云涌
郭嘉的另一个功劳就是咒死了孙策,不然不知道后来的局势会有什么变化.
2004-9-19 22:26
破虏令
奉孝料孙策轻佻,必死於匹夫之手,根据当时江东形式和民情以及伯符的性格推断结论,如此的观察分析能力,何言迷信?
2004-9-20 15:25
凤笑
来的比较晚,嘻嘻,认为郭嘉与诸葛各有所长,郭嘉的不站而驱人之兵和千里之外料人之生死,都是军事和智谋的过人之处,而诸葛的政治与治国的确也是高人一等。感觉他们没有什么好比的,完全的两类人,而我更喜欢郭嘉,机敏、聪慧。感觉诸葛如果到曹营,绝不会有郭嘉的地位高。
2005-2-11 08:09
天宫公主
诸葛亮和郭嘉本来就不是一类人物,要比也应该和荀彧,张昭比。
至于郭嘉在曹营的地位和作用嘛,怎么说也该在荀攸之后。要论才智,我觉得他也比不了贾诩:毕竟人家贾诩连续好几次以张绣的寡众孤城击败过曹操的征讨大军,想必当时荀攸,郭嘉都应该在曹操营中吧。而且即使到郭嘉临死那年,他在曹营的地位也在贾诩之下。
即使他不那么早死,日后也未必就会有很大的作为。你看刘晔,也算是曹操第一代智囊团成员,和郭嘉算是一类人物。一直到曹睿年代,也没见他位列三公什么的。郭嘉,刘晔这类人和曹操真正的首席谋士们:荀攸,贾诩,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005-2-11 12:16
半截修长的腿
魏家将都有人品问题
小曹子滥杀无辜
竟然没有一个人.......
表说三国盛产屠户
2005-2-14 19:54
sukerwl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2-14, 19:49:40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2-11, 1:15:14发表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4-05-19, 15:02:25发表
[quote]原帖由[i]周瑜[/i]于2004-05-17, 20:14:53发表
[quote]原帖由[i]无双[/i]于2004-05-17, 20:12:04发表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4-05-17, 19:37:12发表
太暴力了,我终究还是个女子......
心情不好,我会坐在我家11的阳台上哭个不停........然后”任它明月下西楼“,到半夜还哭不够..... [/quote]
那隔壁的人岂不是要遁入空门 [/quote]
如果恰好隔壁半夜在看恐怖片,有女鬼的那种,适时听到哭声,岂不吓死。 [/quote]
你们两个是什么意思!
反正我们楼是一梯两户的,隔壁的人常常彻夜不归,真是个好邻居~~
《郭嘉》此文的作者我一直未曾谋面,很想见识一下,各位认识他吗? [/quote]
你好 正是在下 有何指教? [/quote]
是真的吗??可以先亲你一下先吗? [/quote]
请多关照
2005-2-14 19:58
爱上三国的女人
不过让我怎么确信的确出自你之手呢?
2005-2-14 20:1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2-14, 19:58:17发表
不过让我怎么确信的确出自你之手呢? [/quote]
要怎么你才相信?你想怎么试
2005-2-14 20:17
爱上三国的女人
汗,就算是你写的吧.先要谢谢你,让我都郭嘉产生了兴趣并喜欢上了他~~~
但是,你对他为什么机尽侮蔑之能事~?!
2005-2-14 20:2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2-14, 20:17:27发表
汗,就算是你写的吧.先要谢谢你,让我都郭嘉产生了兴趣并喜欢上了他~~~
但是,你对他为什么机尽侮蔑之能事~?! [/quote]
因为他本来就是“中才之士”而已 远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神奇 只是还原他的真实形象而已
2005-2-14 20:26
爱上三国的女人
可也没你说得那么菜,无风不起浪
2005-2-14 22:36
superzz_0
他没有侮蔑小郭啊,只是不太重视而已......
2005-2-15 00:58
凌雲一羽
[quote]爱上三国的女人 :
荀彧、贾诩之所以点到即止正是因为有所顾忌,想明哲保身。
说到荀彧和郭嘉料人之处的不同也不能就此认定奉孝是阿谀奉承之人。郭嘉当时比年轻许多,说话直接乃至露骨一点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年轻人嘛,干嘛非要装得老奸巨滑,谦谦君子。(更何况荀彧如此小心翼翼,结局似乎还不如奉孝)[/quote]
‘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的结局似乎还不如奉孝,原因是这谦谦君子不阿谀奉承,能持正公断有胆智!
反观郭嘉,结局当然好了。
2005-2-15 01:48
jssunzhx
呵呵,拥派和反派擦出火花了?郭老这红线牵的可以啊~~
就我以为,杨修到是有些郭嘉的影子,郭嘉早死是他命好,要不下场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至于他和诸葛,2个人1奇1正,完完全全的2类人,不知道该怎么个比法呢?
2005-2-15 01:53
凌雲一羽
平乌丸田畴功高,没田畴曹军就...
杀刘备程昱、董昭说了。
讨吕陈登父子功高。
遗计定辽东历史上是曹操的功劳:
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廉斩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之,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三国志,武帝纪》)
我们不必把郭嘉提高到荀彧、贾诩的高度吧。
2005-2-16 07:05
loyani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2-14, 20:17:27发表
汗,就算是你写的吧.先要谢谢你,让我都郭嘉产生了兴趣并喜欢上了他~~~
但是,你对他为什么机尽侮蔑之能事~?! [/quote]
炒作成功的经典案例。
2005-2-16 09:44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2-14, 22:21:31发表
此人没有QQ信息,我只是想了解他侮蔑郭嘉的理由和证据 [/quote]
其实大家都没有诋毁郭嘉的意思,只是觉得把他排在二荀,贾诩之列没什么道理。客观的讲,他一生虽然可能有潜力成为辅国之栋梁,可是他的早死使其在生前之坐到了二流谋士的位置。而讨论历史是要靠证据,而不是靠想当然所谓的“潜力”。
2005-2-16 14:20
关内侯
晕~
郭嘉从来都不是曹操的第一智囊,他没那么伟大也没那么无耻,所以还有什么好争论的?
2005-2-18 12:47
非常道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4-05-17, 19:22:20发表
歪理!长命有啥用! [/quote]
哈哈, 万里之材入了土还不如卖肉的, 当然长命好.
不过"死孔明能走活仲达", 孔明不属人类....
2005-2-21 15:09
宇文不及格
[quote]原帖由[i]本初安在?[/i]于2004-05-17, 19:15:13发表
历史上郭嘉至少比诸葛强~ [/quote]
如果小郭郭活得久一点,而且之后曹操也一如既往地重用他的话,是会比小诸诸强.
8过说道"如果",如果曹操听话把大耳贼卡擦了会不会用不上小郭郭也能完成统一
大业呢?
支持楼主
2005-2-21 18:49
张筱怡
[quote]原帖由[i]白虎非虎[/i]于2004-06-12, 14:03:55发表
发现很多人没有综合看过三国志...
比如说征乌丸的事情.
曹操,郭嘉,张辽,田豫等与此事相关的N人传记中都有记载,这是传记体史书的特点,要看清楚一件事,需要把所有涉及此事的人的传记综合起来看才能明白的...
很多人看三国志只注意看自己在三国演义中崇拜的个别英雄的传记,对其余看似小人物的英杰们的传记不屑一顾,反过来又痛骂三国演义不如三国志.我真是无话可说...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曹操手下都是英雄,刘备手下都是傻瓜,那三国又何以能并立于世?能在乱世打出一方天地的人,至少比光说不练的我们要高明得多了,我们又有何资格今天鄙视这个,明天鄙视那个呢... [/quote]
白虎的观点
另 吴的人才大多不是太突出 所以让人崇拜的就不是很多 崇拜的少自然仍石头的就少
2005-2-22 13:19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i]天生郭奉孝[/i]于2004-07-13, 8:15:18发表
小弟觉得大家评的都很好,可又很不切实际,毕竟奉孝活的时间太短了,不能尽显其军事才华,如果郭嘉真的能多活几年,相信其功绩不会比周郎、孔明差多少的,又是否真像曹操所说的那样改变历史呢?……以下引自曹操赤壁战败后的话:
“ 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quote]
奉孝若在:
曹仁置酒与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戏志才耳!若戏志才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戏志才!痛哉,戏志才!惜哉!戏志才!”郭嘉等谋士皆默然自惭。
2005-2-24 18:54
仙津伏梦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2-11, 8:09:24发表
诸葛亮和郭嘉本来就不是一类人物,要比也应该和荀彧,张昭比。
至于郭嘉在曹营的地位和作用嘛,怎么说也该在荀攸之后。要论才智,我觉得他也比不了贾诩:毕竟人家贾诩连续好几次以张绣的寡众孤城击败过曹操的征讨大军,想必当时荀攸,郭嘉都应该在曹操营中吧。而且即使到郭嘉临死那年,他在曹营的地位也在贾诩之下。
即使他不那么早死,日后也未必就会有很大的作为。你看刘晔,也算是曹操第一代智囊团成员,和郭嘉算是一类人物。一直到曹睿年代,也没见他位列三公什么的。郭嘉,刘晔这类人和曹操真正的首席谋士们:荀攸,贾诩,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quote]
曹操不会出征的时候谁都带去的……
赤壁我记得就没带去多少……
2005-2-24 18:57
天宫公主
曹操一般是除荀文若留守,其他都带的。
2005-3-12 13:48
569854215
其实郭嘉就是一个球队的中场核心,他传了一脚非常好的球,下面就看别的球员怎么发挥了.老曹手下谋士猛将众多.改怎么打还要郭嘉教吗??如果什么风头都给郭嘉出了.那其他谋士怎么想,他们会联合起来排挤郭嘉.这也反过来衬托了郭嘉.
2005-3-12 15:13
青蓝
[quote]原帖由[i]仙津伏梦[/i]于2005-02-24, 19:00:11发表
赤壁他带了谁去了- -?
很多大将都没带……谋士带的也不多……
谁给下他带去的人的列表- -? [/quote]
上哪看见他没带很多大将去的? 郭嘉不过是个助理教练, 他在曹军的作用不过就是想球场下的助理教练一样. 根本跟中场核心勾不成关系.
2005-3-12 17:14
sukerwl
[quote]原帖由[i]569854215[/i]于2005-03-12, 13:48:52发表
其实郭嘉就是一个球队的中场核心,他传了一脚非常好的球,下面就看别的球员怎么发挥了.老曹手下谋士猛将众多.改怎么打还要郭嘉教吗??如果什么风头都给郭嘉出了.那其他谋士怎么想,他们会联合起来排挤郭嘉.这也反过来衬托了郭嘉. [/quote]
中场核心应该是二荀 郭嘉最多算个助理教练
2005-3-12 19:06
晨山尚书
为什么老是将郭嘉和诸葛来比呢?应该是诸葛和文若,法正和郭嘉嘛,郭嘉怎么可能是中场核心应该是灵光一闪的秘密武器吧.
2005-3-12 23:40
superzz_0
我觉得曹操是教练的话,文若才是助理教练.......
而小郭只是个年轻有为的教练员而已......
2005-3-13 17:49
闻琴解佩
郭嘉的特长是判断力和洞察力,跟孔明荀彧不是同一类型的
2005-3-24 18:27
晨山尚书
奉孝表现时间和机会不多,不过相当的有灵性和鬼谋,应该是最让人惋惜的潜力股了。
2005-3-26 04:39
ken_sky
本人非常之认同郭嘉的为人。。就算他的官位是巧合性的低我还是觉的他的为人才是真真正正的替主担优。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在曹操身边有多个像诸葛亮这么爱特出的人,曹操还可以留得住人才吗。可以说多数智郎都会在无意中闪耀出自己的本领也在同时得罪了更多的同僚。。奉孝可以不在乎职位的卑贱,尽心尽力的为主效劳。。从这点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有容耐的人。。值得敬佩。。
2005-3-28 11:18
Linkham
那些炮轰郭嘉的人扪心自问,你们的识人和判断力比起曹操如何?曹操的手下谋士如云,而他却独独最器重郭嘉,绝非没有道理的。郭嘉所擅长的是战略,而事实上很多事件的发展都印证了其战略眼光的独到。
统一天下需要诸葛亮的兵法与战术,但也同样需要对宏观形势的判断与分析。
2005-3-28 16:36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ken_sky[/i]于2005-03-26, 4:39:39发表
本人非常之认同郭嘉的为人。。就算他的官位是巧合性的低我还是觉的他的为人才是真真正正的替主担优。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在曹操身边有多个像诸葛亮这么爱特出的人,曹操还可以留得住人才吗。可以说多数智郎都会在无意中闪耀出自己的本领也在同时得罪了更多的同僚。。奉孝可以不在乎职位的卑贱,尽心尽力的为主效劳。。从这点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有容耐的人。。值得敬佩。。 [/quote]
诸葛亮好象没什么太大的表现欲望吧.........
2005-3-31 21:51
pheonix
[quote]原帖由[i]linkham[/i]于2005-03-28, 11:18:30发表
那些炮轰郭嘉的人扪心自问,你们的识人和判断力比起曹操如何?曹操的手下谋士如云,而他却独独最器重郭嘉,绝非没有道理的。郭嘉所擅长的是战略,而事实上很多事件的发展都印证了其战略眼光的独到。
统一天下需要诸葛亮的兵法与战术,但也同样需要对宏观形势的判断与分析。 [/quote]
这个就是郭嘉的聪明之处了~曹操是个成功的统率~他驾驭属下的能力当然是非凡的。属下里不可能都是那种随风倒的,需要一些敢于在适当时机发表适当看法的人。郭嘉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曹操才会看重他
2005-4-1 20:23
爱上三国的女人
我觉得郭嘉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显得冗赘,和郭嘉一贯作风不太象啊,有没可能是后人附会的?
2005-5-13 16:33
txhtms
官渡之战打了10年,期间曹操想退兵,是荀彧劝住了他(攻吕布也是荀彧指点)、指点他,后来形势有所好转,郭嘉等人也说曹操必胜。官渡之战转折之计—火烧乌巢非郭嘉之计,若郭嘉真正厉害,就应该有奇计,可见郭嘉虽然聪明但不及周郎、孔明、司马懿这样一流的军师,这一点是借口诸葛亮过于神话而盲目贬低诸葛亮、盲目崇拜郭嘉者应注意的地方。
再说二流军师像陈宫那样有智而迟也不至于迟十年吧!!十年是什么概念?被郭嘉小瞧的孙策借兵(注意是借)三千只用四年就扫平江东,如果给孙策十年时间而且给他曹操的兵力不是借兵,那么还会有三国吗?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叫许子将的人,他一眼就看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很会看人,名气很大,他的名气、看人的本领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但是会看人并不代表是个好军师。孙策攻刘繇时太史慈提出去捉身边只有十三人的孙策,这本是个好计谋(太史慈精通孙子兵法、自然死亡、不是死于张辽之手……这些自己去找正史),如果派几万或几千人去加上太史慈,孙策一定会被捉住的。可惜刘繇眼中的军师、圣人兼神仙:许子将说太史慈不是英雄,没有本事(就如同郭嘉小儿说孙策一样)。就因为许子将的一句话让刘繇错了良机最后兵败。郭嘉看人的本领还没许子将厉害呢,可见郭嘉不怎么样。孙策之死属于意外,且刺杀不是直接死因,乃是箭上有毒(孙策遇刺到死亡有较长一段时间)加上被于吉所气(我不认同是于吉把孙策咒死,那是迷信),但华佗不在(即使在,说不定也治不好)当时医学水平落后,连周郎被一支没有毒的箭射伤(不是重要部位,否则很快死亡)都活不了,更不用说犯医忌(医生说孙策百日之内不得动怒)去治毒箭。于吉死了但可能有同党,否则他的尸体怎会不见了?还是言归正传,总之因为孙策之死说郭嘉厉害很不明智。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亲冒矢石冲锋陷阵都难免死伤,更何况是暗箭伤人呢?郭嘉之言巧合也!
2005-5-13 16:46
廖化将军
看你写这么长,实在不忍删你了。你说的这是历史么?txhtms朋友,请注意这里是历史区耶~
2005-5-14 21:58
攻强守弱
呵呵,越掺越浑了阿,不过也因此把此帖顶上来让我看到了,我倒很佩服郭嘉的风采,“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好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浊世佳公子。曾记得,当时读到此时,脑中浮现的形象,想来,后世之嵇康也应是与此有戚戚焉
2005-5-14 22:36
老六
[quote]原帖由[i]无双[/i]于2004-05-17, 19:23:27发表
用处大了 孔明能活100岁 司马氏早完蛋了 [/quote]
孔明能活100岁,最先完蛋的是阿斗!
2005-5-15 00:22
青蓝
[quote]原帖由[i]老六[/i]于2005-05-14, 22:36:51发表
孔明能活100岁,最先完蛋的是阿斗! [/quote]
孔明活了半百岁,培养了什么孔明党?
2005-5-17 20:42
200212tpp
小弟不才,说说个人的观点,各位大哥不要见笑
有人说郭嘉军事能力很强,我实在不敢认同,他好像没亲自领兵打过仗吧,那么又谈什么军事能力?以我之见,充其量就是1个有远见的谋士而已!!!
2005-5-18 01:25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linkham[/i]于2005-03-28, 11:18:30发表
那些炮轰郭嘉的人扪心自问,你们的识人和判断力比起曹操如何?曹操的手下谋士如云,而他却独独最器重郭嘉,绝非没有道理的。郭嘉所擅长的是战略,而事实上很多事件的发展都印证了其战略眼光的独到。
统一天下需要诸葛亮的兵法与战术,但也同样需要对宏观形势的判断与分析。 [/quote]
曹操一生最器重的谋士,前期荀攸,后期贾诩。要不是赤壁吃败仗要挽回点面子,才不会想起来郭嘉呢。
2005-5-18 01:32
小黑脸
小郭同志那个恩还是不错的嘛。我们不能一棍子把别人给打死了是不是。小郭不如诸葛那样政略谋略样样精通,诸葛是个怪胎的唆,千年才出那么个。但我们的小郭同志也是不错的。俗话那个说的好啊,术业有专攻,两军决策当不若于诸葛小马。不信你让他们打看看嘛。
2005-5-18 02:08
天宫公主
怎么说呢,郭嘉即使死的不那么早,最多就是后期官可能能坐的比较大,但很难想象他能有什么大的作为。群雄逐鹿十一年都没能干出点名堂(这点他就不如贾诩),后来估计就更难了。
2005-5-18 09:43
夏侯征西
我的家乡是辽宁省朝阳市,古称柳城,是不是郭嘉病死的地方啊。
2005-6-29 03:39
阳朔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5-18, 2:08:20发表
怎么说呢,郭嘉即使死的不那么早,最多就是后期官可能能坐的比较大,但很难想象他能有什么大的作为。群雄逐鹿十一年都没能干出点名堂(这点他就不如贾诩),后来估计就更难了。 [/quote]
谁说郭嘉在群雄逐鹿11年没有作为?你怎么去衡量一个人的作为?看他攻下多少城?看他灭了多少诸侯?作为一个谋士,郭嘉的职责就是在营帐里出谋划策。建议你去看看三国志郭嘉传。上次有个朋友也是这么说的,他说郭嘉唯一的计谋就是遗计定辽东。。。。。。其实那个计谋根本不是郭嘉的,是曹操的。郭嘉的计谋有很多,而且都是战略方面的,很少是战术方面的。郭嘉和贾诩是不一样的,不能说郭嘉不如贾诩。贾诩可以在前期不停的换主子,不停的在战场上出计谋。而郭嘉有着非常精确的分析头脑,所以他的很多战略主张不停被曹操采用。他曾经合理的对比了袁绍和吕布。他说袁绍可以后伐,但吕布必须早除,否则他会时时刻刻的威胁后方。曹操采纳他的意见,杀到徐州,逼吕布到了下坯,久攻不下。郭嘉又以项羽为例子,劝曹操继续攻打。他和荀攸献了决水之计,破了吕布。后来刘备在徐州,联合山东贼寇造反,而此时曹操已经和袁绍翻脸,曹操进退两难。郭嘉说,袁绍优柔寡断,来必不速,而刘备新得徐州,人心未定,需要急出重拳打倒他。曹操大军攻打刘备,放个空荡的许都给袁绍,然而不出郭嘉所料,袁绍没有抓住机会,刘备兵败徐州,关羽被擒。官渡相持,孙策扬言要攻占许都,郭嘉认为,孙策独行江东,得罪不少人,脾气暴躁,为人轻浮,必死与刺客之手。曹操没有保卫许都而全心全意攻打袁绍,孙策也被刺客刺杀。袁绍败后,郭嘉认为,袁绍废长立幼,会挑起争端,可以暂时按兵不动,看袁绍两个儿子互相争斗。后来果然两败俱伤,曹操不费吹灰之力而得河北。袁氏北逃,联合塌顿,想反扑过来。郭嘉认为可以弃粮草而背道而行,运用奇袭。塌顿兵多而精锐,从正面进攻胜算不大,从后面攻击可以打个措手不及。塌顿被灭,曹操大胜,平定了北方。郭嘉当时已死,曹操不停给荀文若写信,里面都是悼念郭嘉的哀痛之情。这样一个天才,这么多的分析和谋划,你能说他“没干出名堂”?曹操不是个粗心之人,如果郭嘉真的无能的话,为和他要说“把后事托付给郭嘉”?为和他评论郭嘉的时候说他军事“过绝于人”?如果奉孝一直活着的话,曹操不会贸然南下,也不会有赤壁之败。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曹操一定会平定汉中马上挥兵攻打西蜀,那时西川已经人心大乱,司马懿也这样建议过,可曹操听不进去,但郭嘉在,曹操一定会听,也就没有后来的定军山和汉中残败。从这方面分析,郭嘉到了后期会很有作为的,其实他在前期已经很有作为了。还有人拿他的官职来说事,军祭酒是比军师次一级的官衔,相当与副军师。郭嘉很年轻,底子当然比不上荀攸这些人(荀攸投靠曹操前就是朝廷的黄门侍郎),曹操就是想给他个大官,也不可能给,其他人会不服的。并且郭嘉长年在外,内政方面没有功绩,拿什么来升官?建议所有说郭嘉无用的人去看看三国志吧。
2005-6-29 04:22
superzz_0
楼上要举具体例子啊,战略方面明显文若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2005-6-29 09:44
东方未明
三国是混战争天下的时代,德行是次要的,智谋与武功为上,会拍马屁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毕竟他是三国中顶尖的智囊。
2005-6-29 10:33
滕翼
可惜命短了点,看来什么好都不如身体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死的早,再厉害也白搭啦!
2005-6-29 13:11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i]乡巴佬[/i]于2005-06-29, 8:51:01发表
以前一直以为三国里面好多厉害的人物,到了这个论坛才知道原来什么诸葛亮,关于,郭嘉,司马懿,周瑜等都是大垃圾呀!!! [/quote]
这叫什么混帐话!说前辈们是垃圾,你倒先废物一个给我们看看?!?!
怎么论证他们都可以,但是诬蔑就不行,轻视就更加可笑。斑竹快删他
2005-6-29 13:36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i]ken_sky[/i]于2005-06-29, 13:24:07发表
[quote]原帖由[i]爱上三国的女人[/i]于2005-06-29, 13:11:20发表
这叫什么混帐话!说前辈们是垃圾,你倒先废物一个给我们看看?!?!
怎么论证他们都可以,但是诬蔑就不行,轻视就更加可笑。斑竹快删他 [/quote]
"你倒先废物一个给我们看看" 这句不明??? [/quote]
说他们是垃圾,自己恐怕未必比垃圾要好多少。
说他们的作为都垃圾,他倒先做一个等同与垃圾的功绩来?
哼
2005-6-29 18:03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阳朔[/i]于2005-06-29, 3:39:10发表
谁说郭嘉在群雄逐鹿11年没有作为?你怎么去衡量一个人的作为?看他攻下多少城?看他灭了多少诸侯?作为一个谋士,郭嘉的职责就是在营帐里出谋划策。建议你去看看三国志郭嘉传。上次有个朋友也是这么说的,他说郭嘉唯一的计谋就是遗计定辽东。。。。。。其实那个计谋根本不是郭嘉的,是曹操的。郭嘉的计谋有很多,而且都是战略方面的,很少是战术方面的。郭嘉和贾诩是不一样的,不能说郭嘉不如贾诩。贾诩可以在前期不停的换主子,不停的在战场上出计谋。而郭嘉有着非常精确的分析头脑,所以他的很多战略主张不停被曹操采用。他曾经合理的对比了袁绍和吕布。他说袁绍可以后伐,但吕布必须早除,否则他会时时刻刻的威胁后方。曹操采纳他的意见,杀到徐州,逼吕布到了下坯,久攻不下。郭嘉又以项羽为例子,劝曹操继续攻打。他和荀攸献了决水之计,破了吕布。后来刘备在徐州,联合山东贼寇造反,而此时曹操已经和袁绍翻脸,曹操进退两难。郭嘉说,袁绍优柔寡断,来必不速,而刘备新得徐州,人心未定,需要急出重拳打倒他。曹操大军攻打刘备,放个空荡的许都给袁绍,然而不出郭嘉所料,袁绍没有抓住机会,刘备兵败徐州,关羽被擒。官渡相持,孙策扬言要攻占许都,郭嘉认为,孙策独行江东,得罪不少人,脾气暴躁,为人轻浮,必死与刺客之手。曹操没有保卫许都而全心全意攻打袁绍,孙策也被刺客刺杀。袁绍败后,郭嘉认为,袁绍废长立幼,会挑起争端,可以暂时按兵不动,看袁绍两个儿子互相争斗。后来果然两败俱伤,曹操不费吹灰之力而得河北。袁氏北逃,联合塌顿,想反扑过来。郭嘉认为可以弃粮草而背道而行,运用奇袭。塌顿兵多而精锐,从正面进攻胜算不大,从后面攻击可以打个措手不及。塌顿被灭,曹操大胜,平定了北方。郭嘉当时已死,曹操不停给荀文若写信,里面都是悼念郭嘉的哀痛之情。这样一个天才,这么多的分析和谋划,你能说他“没干出名堂”?曹操不是个粗心之人,如果郭嘉真的无能的话,为和他要说“把后事托付给郭嘉”?为和他评论郭嘉的时候说他军事“过绝于人”?如果奉孝一直活着的话,曹操不会贸然南下,也不会有赤壁之败。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曹操一定会平定汉中马上挥兵攻打西蜀,那时西川已经人心大乱,司马懿也这样建议过,可曹操听不进去,但郭嘉在,曹操一定会听,也就没有后来的定军山和汉中残败。从这方面分析,郭嘉到了后期会很有作为的,其实他在前期已经很有作为了。还有人拿他的官职来说事,军祭酒是比军师次一级的官衔,相当与副军师。郭嘉很年轻,底子当然比不上荀攸这些人(荀攸投靠曹操前就是朝廷的黄门侍郎),曹操就是想给他个大官,也不可能给,其他人会不服的。并且郭嘉长年在外,内政方面没有功绩,拿什么来升官?建议所有说郭嘉无用的人去看看三国志吧。 [/quote]
三国志我自然读过, 每个人的志都把主人公写的不错, 除非奇废之人. 所以问题不是谁绝对的好或坏, 而是相对与其他人, 谁好些谁差些. 如果把郭嘉说成曹操二流谋士, 我毫无异意, 他的确是一个很称职的二流谋士. 但如果提到一流, 三国志写的很清楚, 前期二荀后期贾诩, 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 无论是实事, 还是评论, 二荀和贾诩比别人都要明显多出一块来. 至于郭嘉, 还是和程昱, 刘晔那批人混吧.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