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究竟东汉灭亡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2008-4-19 16:19 关张马黄
究竟东汉灭亡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是黄巾起义,宦官乱政,外戚专权,皇帝年幼,董卓、李傕、郭汜的破坏,群雄割据的必然,还有别的……

2008-4-19 16:28 26646009
曹丕...=.=

2008-4-19 17:02 loadring2002
總結三個字-----下剋上

2008-4-19 17:19 zfxweng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之争:qDD+

2008-4-20 05:12 文以载道
应该是刘秀建国时候就埋下了灭亡的隐患啊!
地方豪强势力太强了,看东汉末期有多少军阀就知道了

2008-4-20 09:51 Shadowleech
1地方势力过大。
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在外戚和宦官的争斗中不断减弱。

2008-4-20 10:08 gaobao
在曹丕强制献帝禅让之前,东汉帝统仍在,但名存实亡。
东汉帝统的灭亡,最直接的就是曹丕。
但形成东汉名存实亡的最大原因,恐怕还是宦官乱政、党锢之祸动摇了统治的基础。

2008-4-20 10:26 张建昭
灭亡的原因总是很复杂的,环环相扣。
不过我很不欣赏追根溯源太过的,说周灭亡是最开始分封诸侯的错,东汉灭亡是汉光武就埋下了祸根,北宋灭亡是宋太祖的国策问题,明朝灭亡是从朱元璋虐待大臣导致君臣一直离心之类的。
有不灭亡的王朝么?如此说来每个王朝都是开国时就埋下祸根。这跟一个人死了,查找原因,最后下结论说他母亲当初就不该生出这样的孩子这种追根溯源差不了多少。
每个王朝开国都要根据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社会风气制定相应的国策,这个王朝如果不是短命的,就说明开国的国策至少是经得住当时时代的考验的,子孙出问题子孙有责任自己想办法,要么改良要么改革要么推倒重来,不要什么事都赖到老祖宗头上。老祖宗倒并不是一点干系都没有,但主要责任一般还都得是最后几代承担。

PS: 东汉灭亡的问题似乎应该移到三国区,不过那样的话上面有几位都免不了被东祖扣分了:titter:

[[i]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8-4-20 10:27 编辑 [/i]]

2008-4-20 10:28 Shadowleech
皇帝年纪太小导致外戚掌权,而皇帝长大后不得不依靠跟自己最近的宦官来铲除外戚。
宦官就不说了,外戚看何进的出身和所作所为就可见一斑了。
和曹氏其实关系不是很大,在曹操之前董卓李郭就基本废了汉朝中央。曹操并不是象司马懿那样靠政变夺权,他的势力军队基本都是靠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迎来献帝正统了一下,没有他东汉灭亡得更早。

[[i] 本帖最后由 Shadowleech 于 2008-4-20 10:32 编辑 [/i]]

2008-4-20 10:38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张建昭[/i] 于 2008-4-20 10:26 发表
灭亡的原因总是很复杂的,环环相扣。
不过我很不欣赏追根溯源太过的,说周灭亡是最开始分封诸侯的错,东汉灭亡是汉光武就埋下了祸根,北宋灭亡是宋太祖的国策问题,明朝灭亡是从朱元璋虐待大臣导致君臣一直离心 ... [/quote]

眼神不好的家伙,本来就是三国版转来的:angry:
本主题由 东祖长离 于 2008-4-19 20:42 移动
这个帖子回帖内容比主题多,就主贴内容而言,基本没什么意义。

言归正题,
后汉之亡,亡于董卓,而非曹操
军阀割据,很多书把责任多推给刘焉等之为牧伯,其实也不确切。
董卓之前,各地虽有割据之势,但基本还归中央管辖。
董卓之乱后,就是各自为政了

2008-4-20 20:08 三种不同的红色
东汉灭亡的原因,兼而有之,四个字:天灾人祸。

从天灾来看,从桓帝元嘉元年到献帝建安22年,66年中9次大疫,平均7年一次。

除瘟疫之外,水旱、地震、蝗灾接踵。譬如桓帝永兴元年,32郡国蝗,领地熹平6年,7州蝗,如此全国范围的蝗灾,必然导致全国性的灾荒。

从人祸来看,东汉自顺帝之后,皇权旁落,外戚、宦官轮流坐庄,桓灵昏聩,致使宦官之祸日炽。

此外,西羌接连入寇,劳师远征,动摇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而不能全胜。

这天灾人祸接连相逼,亡不亡也就由不得他了。

2008-4-22 13:27 桃花岛主
根源在于腐败,皇帝不搞买官卖官,那么就不会造成大规模黄巾造反,就不会让州郡自己拥兵,也就割据不起来,没兵的州郡,再嚣张也不管用。

2008-4-22 16:29 yu58584339
黄巾起义加速了灭亡,并不是东汉灭亡的最大原因,后面不是让官军镇压下去了吗?导致东汉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非要说最一个最大的原因,我个人觉得是中央集权不够,造成地方权利过大。

2008-4-22 21:56 泰康公司
其实,所有一切都归咎为封建专制的错,这种制度必然会导致集权化,导致统治者个人欲望膨胀,腐化没落,最终灭亡是必然的。

2008-4-22 21:57 泰康公司
其实,所有一切都归咎为封建专制的错,这种制度必然会导致集权化,导致统治者个人欲望膨胀,腐化没落,最终灭亡是必然的。

2008-4-23 11:07 yang1216
不能说是外戚,两汉都是外戚掌权,这是当时的习惯。不至于以前的舅舅外公就没事,到了桓灵就出问题吧。
同理,也不是宦官,宦官本来就是皇权的一部分,汉朝的宦官也没有利害到唐朝的地步。
通过排除法,得出的结论是可能是士人。:titter::titter:

2008-4-23 11:2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yang1216[/i] 于 2008-4-23 11:07 发表
不能说是外戚,两汉都是外戚掌权,这是当时的习惯。不至于以前的舅舅外公就没事,到了桓灵就出问题吧。
同理,也不是宦官,宦官本来就是皇权的一部分,汉朝的宦官也没有利害到唐朝的地步。
通过排除法,得出的结论是可能是士人。[/quote]

原来王莽叫没事?好强大的说法。

何况,外戚掌权,不是自桓灵始,邓鸷、窦宪、梁冀都不在桓灵朝。桓灵恰恰是宦官坐庄的时候。

而宦官之所以登上政治舞台,靠的就是铲除外戚的机会。

东汉其实是很吊诡的一个时期,从制度上讲,这是皇权非常集中的时代,政府部门弱化,而主政者为内朝,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权独大。而事实上,这个时代又是一个皇权被极度削弱的时代。自和帝后,外戚宦官轮流掌权,乃至于皇帝生死操于权臣。

这又是一个非常倒霉的时代,东汉末年全球气温降低,农牧分界线南移,使得异族频频入寇,耗钱粮无数而边境不宁。同时气候变化又导致大规模的灾荒和瘟疫,使得老百姓无以为生。

以上种种加起来,才是东汉灭亡的真正原因。有客观的,也有政治上的。

2008-4-23 12:06 悼红狐
不用溯太远,四个字足矣,气数已尽:loveliness:

2008-4-23 15:2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8-4-23 12:06 发表
不用溯太远,四个字足矣,气数已尽:loveliness: [/quote]

不错。东汉的灭亡,只能用这四个字说了。

说其他的都木有用,就是“气数已尽”。否则,天灾人祸也不会往一起凑。

2008-4-23 16:19 天涯明月刀
这四个字几乎可以用于任何一朝代的灭亡。

2008-4-23 17:14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8-4-23 16:19 发表
这四个字几乎可以用于任何一朝代的灭亡。 [/quote]
同感

2008-4-23 17:17 江城子
嗯,王朝如同人一样,有自然的生老病死。永垂不朽的朝代不不可能存在的!

2008-4-24 12:54 yang1216
我的意思是外戚掌权时汉朝制度,而且这个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居然还不错。当时掌权的大臣不是外戚就是儒臣(汉初还有军功,后来就没了),说实话,估计儒臣自己都没有做好掌握政权的准备,王凤上台前的几位儒臣表现就很差。
王莽那个,纯属特例啊,几千年出了这么一位大仙。

2008-4-24 13:04 武田道玄
我觉得东汉的灭亡关键是士人的堕落...党锢之争如果真的除去了宦官.获取东汉再兴也有可能

2008-4-24 13:15 坚硬的稀粥
说气数已尽稍微有些笼统吧:mellow:

其实和东周一样,中央对地方失控——年幼的皇帝太多,外戚、宦官不断倾轧造成中央的削弱;黄巾起义等等地方问题又给各地豪强做大的条件和契机。

这应该算最大的原因了吧。

2008-4-24 14:15 浮云一日
非唯天时,亦赖人谋
天时是必然性
人谋是偶然性
俺这个是这类问题的标准答案,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有

2008-5-4 07:20 xiah_TOP
当时地方允许养私兵,这才是祸根!一旦朝廷出内乱,群雄就都有出兵的借口了!

2008-5-4 08:59 剑荡神魔
地方豪强的 过于强大 中央集权不够同时外戚野心勃勃企图操纵皇帝 内忧外患

2008-5-4 09:10 三种不同的红色
地方豪强过于强大,地方募私兵,这都是结果而非原因。

在黄巾之前,这些情况都不存在,只是在镇压黄巾的过程中,才导致的这种情况。

2008-5-4 09:22 慕容燕然
东汉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南阳功臣集团势力太过强大。东汉的数为太后与外戚都是出自这个集团,这个集团的腐化就等于整个东汉统治集团的腐化。
实际上东汉也并不是个值得称道的政权。

2008-5-4 09: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5-4 09:22 发表
东汉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南阳功臣集团势力太过强大。东汉的数为太后与外戚都是出自这个集团,这个集团的腐化就等于整个东汉统治集团的腐化。
实际上东汉也并不是个值得称道的政权。 [/quote]

如果太后和外戚真的都出自南阳功臣集团,哪倒容易理解了。

关键是在于很多强势的太后、外戚都不出自南阳,譬如梁氏、窦氏、马氏等等。真正出自南阳且强势的外戚只有邓氏一家。

事实上,南阳集团能够参与朝政的,也只有邓氏一家而已。阴氏纵然贵重无匹,但最高官职也就是一执金吾。除此之外,南阳还有哪家曾经参与过朝政?

因此,东汉统治集团基本上和南阳功臣没什么关系。相反,倒是和凉州窦梁二家始终纠缠。

2008-5-4 09:44 慕容燕然
梁氏、窦氏凡是以武勋开国功臣我都算到南阳功臣集团里了。所谓南阳功臣集团只是一个总称而已,政治集团不要用狭窄的地域眼光去分别。例如蜀汉的马忠,此人虽然出身益州但确是100%的荆楚集团成员。

2008-5-4 09:5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8-5-4 09:44 发表
梁氏、窦氏凡是以武勋开国功臣我都算到南阳功臣集团里了。所谓南阳功臣集团只是一个总称而已,政治集团不要用狭窄的地域眼光去分别。例如蜀汉的马忠,此人虽然出身益州但确是100%的荆楚集团成员。 [/quote]

:titter:梁氏、窦氏、马氏可和南阳集团不同。

通常所说的南阳集团,就是28将系列。

而对梁氏、窦氏,当年光武可是以敌国之礼相待的。也就是说,在天下未定之时,光武不敢以臣属待窦梁。而在天下已定之后,对窦梁也是及其优容,从未有所贬斥。

这个对28将为首的南阳集团明显不同。

2008-5-5 06:10 文以载道
梁窦在两汉MS都很风光啊~~
看来是大族

2008-5-14 23:10 ≮迹部☆景吾≯
应该是大臣掌权又不会干政治吧!宦官也是一害啊!
最主要的是黄巾起义吧,朝廷就允许太守们养私兵,就造成了群雄割据

2008-5-21 22:14 天山一剑仙
统治阶级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主要是皇帝、依附皇权的宦官集团与世家豪族、士人官僚之间的激烈斗争、由此而产生种种社会问题、日益走向不可逆转的绝境、董卓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

2008-5-21 22:37 天山一剑仙
同意三种红色、

窦、梁、还可包括马、都是刘秀引入中央、所倚重的西方豪族势力、在东汉的政治格局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明显、虽然南阳功臣集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在多数时期确实不如以凉州为首的西部豪族突出、这应当是从刘秀开始有意识采取的平衡各种利益集团势力的政治策略、

另外、南阳、颍川在二十八将占有半数以上名额、他们是功臣集团的主体、但二十八将也还不可整体算做南阳集团、其中还有河北功臣、是与常说的南阳功臣有所区别的、这从刘秀对其待遇、信用的差距可以看出其中的不同、而河北功臣也较早凋零、在东汉没有更大的发展、

2008-5-21 23:44 伶州鸠
东汉后期直到魏晋,气候总体上趋冷,暖温带南移,伴随气候剧烈变化而来的是水旱虫灾,这一点对任何农业基础的王朝都是致命的。。。

2008-5-22 00:01 Z_Artemis
[quote]原帖由 [i]伶州鸠[/i] 于 2008-5-21 23:44 发表
东汉后期直到魏晋,气候总体上趋冷,暖温带南移,伴随气候剧烈变化而来的是水旱虫灾,这一点对任何农业基础的王朝都是致命的。。。 [/quote]
这说法怎么看像是哪本书里面读到过的..

2008-6-9 20:58 lipheal
:victory::victory::victory:人性所制!一个朝代久了!就会腐化败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