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16 22:39
三国赤壁周郎
【转帖】感念于禁
感念于文则
一直很喜欢于禁这个人,玩游戏时总是让他充当主力。从史料上看,于禁不仅同其它五子良将一样善于打仗,并称名将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长处,就是统兵能力较强,虽然由于过于严厉而为士卒不喜,但仍不失大将之才,正如最早对他评价甚早的王朗所说,有大将军之才。跟随曹公征战三十年,战功赫赫,最号毅重。只是与关羽一战,使他失去了一切,尽管失败是由于地利、天相不利而致,但他的命运却因此而改变。以他被俘后的遭遇来看,还不如当初战死。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自己的选择。在三国时代,降敌未必就是多卑鄙的行为,大多数名将都是降将。因此,我并不因为被俘投降就认为于禁很可悲,更何况他投的是号称汉室的刘备一方,难保他不是“心存汉室”。
但是,最可悲的不是他被关羽所囚。当时的形势只能让关羽囚禁他,而不是百分百的信任,只能等战后再处理。可悲的是,他在吴国的遭遇和返魏后的耻辱。尽管吴王孙权对他很客气很尊重,但还是被吴国人所侮辱。一次孙权骑马并让于禁并行,却被虞翻大骂:“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并想用鞭子打于禁,被孙权呵止。同样也是虞翻,在一次酒宴上,当于禁听到乐声而流涕时,他大骂于禁想伪装可怜以求遣返魏国,让孙权很不高兴。我可以想象,一头白发的于禁内心是多么的痛苦,或许他也后悔当初的选择,但“千古艰难唯一死”,难保虞翻被敌人俘获时,就能就义。黄权不比他差,不也投魏了吗?可先主还是很理解他,君臣托心,令人扼腕。后来于禁回到魏国时,面对曹丕的羞辱,于禁再也不能安心,只能抑郁而终。
于禁是将才,且是名将之才,可惜晚年时运不济。三国鼎立之后,大将被俘的例子已很少,可是于禁就摊上了。时乎命乎?不能知道,只能想象一员名将被侮辱的痛苦,雄心磨灭后的痛苦,失去一切后的痛苦。
不再去想了,还是玩游戏吧。于文则,仍然我的主力大将。
2008-4-16 23:00
乐进
于文则治军,有如程不识。
2008-4-17 23:15
关张马黄
于禁投降关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保存士卒的性命,也许他想:魏王与我这么多年的交情,我又立下这么多的大功。应该他老人家不会怪罪于我。何况我于某人也是被逼无奈啊!我已经尽力了,天意如此,不能怪我。
2008-4-19 09:35
harvey_11
一念之差成千古恨,可悲
2008-4-19 17:18
26646009
張遼也是投降曹操的(不是演義唷@@)
但命運不同...
如果沒那場雨
不會輸也說不定
2008-4-21 12:24
李廣
于禁多次降敵,降敵後又要回去本來的陣營,跟張遼不同。
2008-4-21 16:31
yelei82
[quote]原帖由 [i]李廣[/i] 于 2008-4-21 12:24 发表
于禁多次降敵,降敵後又要回去本來的陣營,跟張遼不同。 [/quote]
于文则只降过一次,而且还是有正统之名义的大耳方,保不定他心存汉室也说不定,至于“降敵後又要回去本來的陣營”,你确信说得不是关二爷?倒是那张文远,三姓家奴套他身上比那个有名的“三姓家奴”本尊还合适……
2008-4-21 19:13
愿望化身
虞翻那二百五就别提了……
凡是投降他们的都要遭此人虐待……
魏降将如是,蜀降将亦如是……
结论:虐待狂……
2008-4-22 22:30
gaobao
文帝气量不够。曹洪他也整过。
只能说文则命苦。
2008-4-23 01:46
马腾
于禁武力和庞德差不多
2008-5-1 18:35
yang1216
投降的是不少,但是官做到那么大还投降的就少了。
关羽张辽投降的时候是什么职位,于禁投降又是什么职位?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