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古典小说的Bug集锦


2008-4-15 21:44 神农雨师
古典小说的Bug集锦

[size=2]第一篇《说岳全传》[/size]

[size=2]Bug1:究竟会不会水的金兀术?
金兀术,说岳全传中第一反面主角,作为一名在北国长大的好汉,金兀术到底会不会水呢?书中有着不同的回答:
在书中第十六回中写道:[color=blue]到晚间,兀术自领一千兵马,等到三更时分,[color=red]兀术先下水去探看[/color],来到水关底下,将头钻进水关来,果然一头撞在网里,上面铜铃一响。城上听见,忙要收网,却被四太子将刀割断,跳上岸来,把斧头砍死宋军。
[/color]可是到了第二十七回又这样说:[color=blue]那兀术本来是北番人,只惯骑马,不会乘船的,[color=red]又不识水性[/color],又不会摇橹,正没做个理会处。
[/color]合理解释:金兀术可能是略通水性,在潞安州水关下的水只是些浅水、死水,不成问题;但是到了黄河,金兀术就玩不转了。

Bug2:三人结拜三个大哥
古典小说中几个人一见面意气相投,结拜为兄弟是常见的情节,既然结拜,自然是年长为兄,年幼为弟,可是在《说岳全传》中有三个人结拜却拜出了三个大哥。见原文:
岳云与韩彦直的结拜,第四十三回:[color=blue]岳云道:“何必如此送出送进,送到何时是了?难得我二人意气相投,小弟欲与兄结为兄弟,不知尊意若何?”韩公子道:“小弟亦有此心,但是高攀不起。”岳云道:“何出此言!”二人遂向树林中去,下马来,撮土为香,对天八拜。[color=red]韩公子年长为兄,岳公子为弟。[/color]二人遂上马分手。
[color=black]岳云与黑蛮龙的结拜,第五十八回:[/color]黑蛮龙道:“俺也闻得小将军的英名,如今看起来,果然不虚。今得识荆,三生有幸!蒙许结拜,只恐高攀不起。”岳公子道:“大丈夫意气相投,遂成莫逆,何出此言?”二人遂各下马,撮土为香,对天立誓,结拜为友,[color=red]岳云年长为兄。[/color]黑蛮龙道:“大哥且请回营,待小弟与家母舅说明,再来候见老伯。”二人上马同行。
[/color]黑蛮龙与韩彦直的结拜,第七十二回:[color=blue]黑蛮龙道:“小弟多蒙将军救了性命,如不嫌化外之人,愿与结为兄弟。”韩彦直听了大喜,二人就在六条桥上,撮土为香,拜为兄弟。”[color=red]黑蛮龙年长韩彦直两岁,遂为兄长。[/color]彦直道:“哥哥!小弟要告别了。若再迟延,恐奸臣知觉,深为不便。”黑蛮龙道:“贤弟若得空闲,可到化外来见见愚兄一面。”二人依依,不忍分手而别。
[/color]合理解释:一场结拜三个大哥的确是一个大Bug,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岳云、韩彦直、黑蛮龙三人结拜时的确切年龄:
岳云与韩彦直结拜时岳云应是十三岁,推论是[color=blue]第四十回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兔关铃结义兄[/color]明确提到“[color=blue]光阴易过,不觉又是一年过了,[/color][color=red]岳云已是十三岁。[/color]”岳云在杀退番兵保卫岳家庄后当天离开岳家庄前往牛头山,于四日后巧遇关铃“[color=blue]且说岳云一路问信,走了四日四夜,到了(山东)牛头山。[/color]”通过其中天气的描写可以推断出此时应为八月初“[color=blue]到了更深,(岳云)身上觉得有些寒冷,公子就把死虎扯过来抱在怀中,竞蒙眬的睡去。[/color]”在告别关铃后,考虑到岳云的心情与河南汤阴到湖广的距离,一路上的时间应为十余日(其中岳云在巩家庄招亲根本没有停留)所以岳云在当年的八月十五到达牛头山(见“[color=blue]第四十一回巩家庄岳云聘妇 牛头山张宪救主[/color]”中“[color=blue]再说牛皋在山上,这一日乃是八月十五日……再讲岳云来至牛头山……(牛皋)就同了岳云杀出番营,回山而去。[/color]”次日前往金门镇,三日后回到牛头山锤震金弹子,随后不久韩彦直闯营报号,此时韩彦直应是十六岁,见[color=blue]第四十二回打碎免战牌岳公子犯今 挑死大王子韩彦直冲营[/color]中提到“[color=blue]当有二公子韩彦直,[color=red]年方一十六岁,[/color]使一杆虎头枪,勇不可当,[/color]”所以二人结拜时岳云十三岁,韩彦直十六岁,韩彦直大岳云三岁。
岳云与黑蛮龙结拜时岳云应为二十岁到二十一岁左右,推论是[color=blue]第四十回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兔关铃结义兄[/color]中提到关铃是十二岁“[color=blue][color=red]关铃年只十二[/color],遂认岳云为兄。[/color]”而关铃再次出场时是[color=blue]第五十八回再放报仇箭戚方殒命 大破金龙阵关铃逞能[/color]当时关铃约为十九岁到二十岁左右“[color=blue]只见那人生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坐下黄膘马,横提青龙僵月刀,[color=red]年纪不上二十[/color]。[/color]”岳云与关铃结拜时岳云大关铃一岁,所以岳云此时约为二十岁到二十一岁,在大破金龙阵之前的半到一个月的时候与黑蛮龙结拜,黑蛮龙此时是十六七岁“[color=blue]但见那员苗将(黑蛮龙),头有笆斗大,脸如黑漆,眼环口阔;头上戴着乌金莲子箍,左右插着两根雉鸡尾;身上披着乌金铠甲;坐下一匹高头黑马,手使两柄笆斗大的铁锤;年纪不多,[color=red]只好十六七岁[/color]。[/color]”所以二人结拜时岳云约为二十岁到二十一岁,黑蛮龙约为十六七岁,岳云大黑蛮龙四岁。
通过以上两段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韩彦直应比黑蛮龙大七岁左右,所以决不应有第七十二回黑蛮龙反过来比韩彦直大两岁的情节,这应是《说岳》中最大的一个Bug。
我个人认为应将第七十二回中的韩彦直修改为韩彦直之兄韩尚德之子韩XX,韩尚德比韩彦直大十一岁左右,(见[color=blue]第十六回下假书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陆节度尽忠[/color]中哈迷蚩对韩世忠家庭情况的叙述:“[color=blue]大公子韩尚德,十五岁了;二公子韩彦直,只得三四岁。[/color]”),比黑蛮龙大十八岁左右,在大破金龙阵时韩尚德约为三十四五岁左右,假设韩尚德二十岁得子(古人成婚较早,相比于岳飞韩尚德这已经是晚婚晚育),那么其子应为十四五岁,恰好比黑蛮龙小两岁,至于结拜时涉及的辈份问题,想来黑蛮龙是化外蛮人,也未必象岳爷那样在乎。
注:历史上韩世忠有子三人,乃彦直、彦质、彦古,韩尚德乃小说杜撰,不可当真。

Bug3:龙套中的一代天骄
《说岳》、《说唐》等古典小说中出场的龙套众多,有的人是混吃等死,做个无语言、无动作、无事迹的“三无”人士,如《说岳》中金国的“大元帅粘摩忽,二元帅皎摩忽,四元帅乌哩布,五元帅瓦哩波。”,有的是标准绿叶,出场即代表退场,出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衬托出主角的英勇神武和神机妙算,往往一出场就死在主角的手下,反衬出主角的高大形象,如《说岳》中的花骨都兄弟与雪里花兄弟。但是在这群不起眼的龙套中我却发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一代天骄——奇渥温铁木真。
奇渥温铁木真在《说岳》中仅仅有两次出场,一次在[color=blue]第十五回金兀术兴兵入寇 陆子敬设计御敌[/color]中列名出场“[color=blue]大元帅粘摩忽,二元帅皎摩忽,[color=red]三元帅奇渥温铁木真[/color],四元帅乌哩布,五元帅瓦哩波。[/color]”一次在[color=blue]第十七回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color]中出场追赶韩尚德,被韩世忠一刀劈下“[color=blue]元帅拍马上前,举刀望着那员番将劈头砍下,正中了那将的头盔。忽见那番将头上迸出一道白光,刀不能下。看官,你道那员番将是谁?却叫做奇渥温铁木真。[/color]”似乎只是他命大,出现灵异现象,但是我们仔细看下一句话“[color=red]只因他(奇渥温铁木真)日后生下一子,名为忽必烈,却是元朝始祖,故有此异。[/color]”
怎么这个奇渥温铁木真竟然还和元朝有联系?而且同时我们还看到三个非常眼熟的字“铁木真”。在历史上与元朝有关的叫铁木真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元朝创建者蒙古部的死敌塔塔尔部的首领铁木真兀格,就是他把蒙古部的首领俺巴孩汗抓起来献给金熙宗而导致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上的,在这之后蒙古部的首领也速该为了报仇杀死了铁木真兀格,并以铁木真兀格的名字为他刚出世的儿子命名,这个孩子就是第二个铁木真,即元朝的创始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
通过“[color=red]只因他(奇渥温铁木真)日后生下一子,名为忽必烈,却是元朝始祖,故有此异。[/color]”这一句话的叙述,可以知道奇渥温铁木真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注:历史上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乃成吉思汗之孙),那么“奇渥温”这三个字怎么解释?这里涉及到一个蒙古语用汉语音译的问题,历史上蒙古部共分为乞颜、主儿乞、泰赤兀、扎答兰等多个部族,成吉思汗则属于其中的乞颜部,而“奇渥温(Kiyoun)”这三个字则是“乞颜(Kiyan)”这个蒙古词用汉语翻译的转音(注:见《蒙古帝国史》-商务出版社,第三十四页,注2),如蒙古四杰“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博尔忽”同样还可写作“木合黎、孛罗儿出、赤剌温、孛罗儿忽”,那么“奇渥温铁木真”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乞颜部的铁木真”。
至此,在《说岳全传》中这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凭空穿越了几十年(成吉思汗出生于公元1162年,而金兀术头下中原则是在公元1126年),跟随着绝不可能会碰面的金兀术去帮助他的死敌金国去侵略宋朝(历史上成吉思汗的蒙古部与金国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蒙古部的多位首领被金国所杀,而且金国每年都到蒙古草原上屠杀蒙古青壮年,实行“减丁”政策,而成吉思汗发兵攻打金国就是打着为蒙古部历代首领报仇的名义,虽然成吉思汗也受过金国的册封,但那也是金章宗在位时候的事情了),看来轩辕的游戏《岳飞传》中让成吉思汗两次穿越时空来与岳家军作战可以说是深得《说岳全传》的精髓。

Bug4:不同岁的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
在《说岳》[color=blue]第五回岳飞巧试九枝箭 李春慨缔百年姻[/color]中周侗与李春的对话里对岳飞和夫人李氏的年龄有过一番描述“(李春)县主道:“[color=blue]先室已经去世,只留下一个小女,[color=red]十五岁了[/color]。[/color]”……周侗道:“[color=blue](岳飞)[color=red]虚度二八[/color],尚未定亲。[/color][color=black]”[/color]看了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岳飞这时十六岁,李小姐这时十五岁,岳飞长李小姐一岁,但是在后面二人互换庚帖时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叙述“[color=blue]岳安人大喜,拜过家堂祖宗,然后观看小姐的年庚。说也奇异,却与岳大爷[color=red]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color],岂不是“姻缘辐辏”!不在话下。[/color]”不对啊?既然李小姐与岳飞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这一对“必要结为夫妻的耶律雄奴(《红楼梦》中芳官语)”又怎么会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六岁呢?
合理解释:在中国的南方确实有着报年龄时给女孩减一岁的习俗,即“男增女减”的习俗,但这个习俗一般流行在江浙、两湖一带地区,而在第五回的描写中,周侗是陕西人、李春知县是河北大名府内黄县人、岳飞则是河南汤阴县人,都应没有“男增女减”的习俗,唯独《说岳全传》的作者钱彩是浙江仁和人,在浙江至今仍保持有“男增女减”的习俗,于是他就让周侗、李春、岳飞都遵守起“男增女减”的这个南方习俗来。[/size]

[[i] 本帖最后由 神农雨师 于 2008-4-15 21:45 编辑 [/i]]

2008-4-16 07:54 爱华
那个义兄弟我小时候看也发现了

铁木真却没注意

2008-4-17 20:33 darkfox325
说岳中的三场结拜从我小学时就一直困扰我了。

2008-4-22 18:57 gaobao
不错,确实有问题。
楼主很用心。期待下篇。:unsure:

2008-4-22 19:09 英扎吉
BUG数目很多,相当混乱。楼主是个有心人。。。

2008-4-22 21:45 托塔李天王
有点意思的说:lol: 不过,考虑到连三国水浒这样的名著都难免有bug, 封神的bug更多,像说岳这样文学性艺术性都差一点的作品有bug并不奇怪.

看楼主的标题应该不止是说岳,期待下一篇..

2008-7-21 11:50 emony007
除了第一条,其他我小时候就发现了!

我当时还非常纳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小说的Bug集锦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