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4-11 20:20
徐丹子鹤
三国志系列武将能力设定无责任小看法
作为一个三国迷以及KOEI迷,每当拿到KOEI的三国志系列都会感到欣喜若狂。三国志系列历来以模拟历史吸引着玩家,尽管有着这么那么一些缺点,但却瑕不掩瑜。既然在模拟历史,那么其中必然有吸引大家的历史人物,而对历史人物的设定也则是重中之重。但由于三国的特殊性——即非正史的《三国志演义》的广为流传而为大家所熟悉,但其中的情节人物却有着和正史有很大的出入,便使得人物设定难上加难。
那么,到底要按照正史,还是演义呢?
KOEI在这个问题上十分矛盾,而在最近几作则是偏向了正史和演义的结合。如果在演义中深入人心的人物情节,则按演义,如桃园三结义,黄忠擅长于弓箭等,而演义中没有详细涉及的人物或者与历史出入太大的人物,则按正史,如鲍信的能力,张燕的能力等等。这样的设定确实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某些人物却着实令人为难,比如说蒋干,由于他在演义中出色的丑角表现,所以他便依照演义来设定,但在正史中却是位有辩才的大帅哥,这便颇叫人感到不舒服了。不过值得庆幸得是,如此人物并不太多。
KOEI在人物设定上也有些规律和有趣之处,下面就着重看看这些。
一·能力值极端低的家伙们
前面几代没有注意,而在10代中,武力最低值1给予了有着不擅长武事典故的严畯,武力2给了黄皓岑昏两大太监,这倒是反应了KOEI的恶趣味,这么就确定人家不会葵花宝典啥的呢,要是这么说,公孙恭也该给他武力2,可惜KOEI似乎没有注意。不过到了11代,便逆转了局势,严畯的武力翻了一倍,变成2,而太监们的武力减半,变成了1,武力最低值终于成为了太监的专利。值得注意的是一说得是曹冲这小娃娃的武力是21,也就是说他能撂倒好几个太监叔……阿姨。让我们接着看看其他武力低下的家伙们,会发现KOEI制定的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不擅长武事的人物,便会给了极低的武力值,如杜预。三国10与三国11中,他的武力皆为30,就因为杜预传中有句“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曹冲和他单挑还指不定谁胜谁负,而陈庆之却仅仅只有个位数的武力,还不如曹冲,他们好歹也是将军,如此设定不免有些不太妥当。
再说智力,10代和11代,兀突骨的智力都为1,这好理解,蛮夷之人嘛(10代还有个俄何烧戈也为1,11貌似消失)。但在10代中蔡中和蔡和的智力为2,11代蔡和减半变成1,蔡中仍然为2(NB,是蔡和的两倍)。KOEI莫非认为赤壁之战就是这两位哥们闹得曹操失败得么……也算是典故了。
二·关于人物属性
如今看到的属性大约是五种或者四种,曾经看过一张帖子,说是要细分属性,比如箭术马术文学书法等等等等,个人以为并没有必要,箭术马术可以算是武事,文学书法可以算是个人修养,如果把这些都分出来,那么一些在史书或者演义中在此项根本没有什么表现的怎么办呢?钟繇的书法你能给个100,王平的书法你能给个1,那陈登该给多少?周泰该给多少?又如文学,你能说出王粲和陈琳谁高谁低么,将这些“子项”设为特技便可以了嘛。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一般说来,KOEI将人物能力分成统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每代不同,但基本上如此)。但KOEI在统率和政治上却是模棱两可的。
先说统率,统率者,带兵打仗也,问题就来了,像甘宁、张嶷等这样的人物,都有带兵生猛的表现,但却鲜有或少有大规模作战,亦或是独当一面的经历。而如夏侯惇等人却又每有多强的作战表现,却又统领着大军,这时候,KOEI采用的则是上下波动数值,或者是给予特技来解决,但效果却不是特别得好。所以我认为是否可以给予一种如同“都督”的特技(三国6似乎有,但效果貌似不明显),明确的分出“将”与“帅”之间的区别,更好地塑造具有个性化的人物。
再说政治,从许多人物的数值来看,政治似乎仅仅是表示治理内政的能力而不是在对于天下大局的判定,比如说曾经说海盗的甘宁仅有那么点政治,如若是后者,必然不是如此。但有些人物,比如魏延,政治低,但其在汉中的表现却并不差劲,莫非是根据了其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这就又涉及到阴暗的官场政治了。政治在游戏中的作用一般是开发城市,有时候是招募人才,有时候是外交工作,所以说,KOEI在政治的设定上存在了极大的弊病,其原因就是涉及了太多的方面。
三·扑朔迷离的七代和历史强人的提升
相信玩过七代的朋友都应该记得,七代恐怖的数值,如若忘记或者没有玩过,那么请看下面的数据(均为不带武力的数值)。
曹操 武力92
赵云 武力91
马超 武力91
周瑜 武力89
刘备 武力89
魏延 武力88
这说明了什么……KOEI把统率和武力合起来了……虽然增加了“一骑”这个技能来反映武将和非武将的区别,但把统率和武力合起来也忒恐怖了一点。
不过7代也却是历史强人开始提升的1代,尽管不那么明显,却可以窥视出KOEI如此举动的端倪。而到11代的时候,便平反了大量的历史牛人,如鲍信、高顺、周昕、麴义等等,朱灵、曹纯、高干、刘循等人虽然幅度不大,但却有这趋势,但值得讽刺的是,一些优秀的名将却因为演义的关系没得到照顾,最明显的便是于禁。除此之外,KOEI在平反大量人才的同时,似乎忘记加入一些应当加入人物,如臧洪,如那位大家等待了11代之久却还未在游戏中出现的演义十八镇诸侯——张超(独缺他一人,KOEI莫非是故意的?)。
以上种种,都是个人的看法,或许及其浅显和无聊,不过也聊表了这颗苦等三国12以及那款等得快要忘记的太阁6的寂寞之心,诸位凑合着看罢。
2008-4-11 20:51
小马828
马超未成年时武力是91(14岁)
成年后是94,颠峰时期是95(同关羽)
不同的剧本,武力也不同
赵云很稳定一直是91
2008-4-11 21:40
文远兄
毕竟光靠小说和史书来定位能力值有点困难
2008-4-12 23:19
徐宾
为啥袁术手下的武将净是帮呆子?
没道理啊。
2008-4-13 21:30
潇湘暮客
光荣一直能力比较高的做的比较符合,能力低的也有典故
就那些40到六七十的,很多估计是随手给的:titter:
2008-4-13 21:43
phoenixdaizy
袁术自己的声誉远不如袁绍刘表,聚人之能当然要小得多。
刘表其实做守成之主,未必比孙权差。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名声资本不是人人都有的。
如果说武力定义有问题的话,魅力定义就更有问题了。无法区分君主类别。
刘备,孙权等的用人,是以德(有时不是德而是潜在的忠诚可能性)才并举,以才为重的。偶尔敬爱名士。诸葛也类似。当然这种用人方法也存在于曹睿身上。以别人的能力为己用,缺点是容易因为过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导致失败。
曹操的用人,以才能,声望,和实际用途为主,如果发现人才有野心,或者声望过高,就予以打击。时刻抓紧兵权的。缺点是当机构过于庞大的时候,运行起来就存在巨大的问题。许多有才无德的人作恶,也无法让手下的将军有足够的斗心和独立作战能力,容易误信小人。当然这种体系充分发挥了君主的才能。
三国典型的人物就是曹操,曹丕。
2008-4-14 00:10
醉温柔
六楼的分析非常有道理
2008-4-14 00:19
愿望化身
袁术在脑积水称帝过瘾之前,声望可不差,要说聚人之能“小得多”是不准确的……
与之相对的是袁绍,本来不如袁术根正苗红,不过人缘确实比袁术强点,更重要的是碰上韩馥这个冤大头……当时不过渤海太守的袁绍,竟然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冀州牧的大印……
最后还导致韩馥自杀,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位笮融大人倒是堪称知音。
至于刘表孔融之流,要说贤名可真没有多少——当时称赞依附他们的,多是些没啥真本事的清谈文士……有点眼力的都知道这是俩花架子……
[[i] 本帖最后由 愿望化身 于 2008-4-14 00:24 编辑 [/i]]
2008-4-14 00:23
愿望化身
至于说孙权和曹操的用人……哼哼哼哼……
建议重新读读吴书潘漳传,当然,还有其他人的……
至于刘备那边,法正也不干净。
倒是曹操的打击下属,颇为情绪化,有时候就是因为你不顺眼,就把你扒了……
比如朱灵……
相反,在遵纪守法方面,大部分将领反倒是没什么大问题……至少没有像潘漳法正那样过分的……
2008-4-14 06:01
因苏阿
法正有啥过分的?
郭弄臣胡整乱搞都被陈群告发了,这才叫过分呢,而“不治行检”一般都是杀人放火,抢男霸女一类的,谁比得上郭弄臣啊
2008-4-14 09:11
徐丹子鹤
[quote]原帖由 [i]因苏阿[/i] 于 2008-4-14 06:01 发表
法正有啥过分的?
郭弄臣胡整乱搞都被陈群告发了,这才叫过分呢,而“不治行检”一般都是杀人放火,抢男霸女一类的,谁比得上郭弄臣啊 [/quote]
:mellow:郭嘉没那么严重吧,也就晚上不回家罢了。
PS。虽然把郭嘉说成是弄臣不大妥当,可我咋就这么爽呢……难道我的内心是不喜欢郭嘉的?
2008-4-14 09:18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愿望化身[/i] 于 2008-4-14 00:19 发表
袁术在脑积水称帝过瘾之前,声望可不差,要说聚人之能“小得多”是不准确的……
与之相对的是袁绍,本来不如袁术根正苗红,不过人缘确实比袁术强点,更重要的是碰上韩馥这个冤大头……当时不过渤海太守的袁绍 ... [/quote]
袁术连地盘都是孙坚打的。
袁绍不根正苗红??笑话??西园八校尉是和袁术平起平坐。虽然是庶出,做足的政治秀,而且是最大的一家的第一继承人。自己手下也蓄了很多死士。
相比之下,袁术称帝之前,就去了孙坚这一臂。
虽然任用孙策,但是势力仅局限于淮南一带,派孙策拓土,又成了海外兵团不复可制。
袁绍面对相对强大的公孙瓒的进攻,张燕等流寇骚扰,稳步提升实力。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从他利用麴义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先策反导致韩某被迫投降,然后任用之击败公孙,不复可制的时候又果断袭杀。
袁术的用人制度导致他无法吸引真正死忠而且有能力的人。
期间吕布等都在他手下效力过,另外吕布连接袁术,也是因为袁家两兄弟是代表两大强大势力,既然得罪了袁绍、曹操这个利益集团,就自然要倒向袁术,即使此人称帝。
2008-4-14 09:19
我不是迭戈
郭嘉一个文臣,即使“不治行检”,也就是爱喝酒而已,顶多逛下窑子:titter:
法正卖主求容,从品质上来说比杨松好不了多少,只不过他更聪明一些。
2008-4-14 09:23
徐丹子鹤
:titter:晕倒,都讨论历史了
2008-4-14 09:59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徐丹子鹤[/i] 于 2008-4-14 09:23 发表
:titter:晕倒,都讨论历史了 [/quote]
不谈历史+演义,怎么评定能力??
打个比方吧。刘备其实在三国的地位不比德川家康差。
仅因为后者统一(伪统一),结果刘备的能力是多项目70。
群英传很多做得都不合理,但是刘备的能力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于禁应该是被三国演义搞臭的人物。
奇怪的是曹真都平反了。他没平反。
2008-4-14 10:05
徐丹子鹤
:titter:不是,俺的意思都去讨论历史了,扯远了,应该结合历史演义说能力
2008-4-14 10:08
徐丹子鹤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08-4-14 09:59 发表
不谈历史+演义,怎么评定能力??
打个比方吧。刘备其实在三国的地位不比德川家康差。
仅因为后者统一(伪统一),结果刘备的能力是多项目70。
群英传很多做得都不合理,但是刘备的能力尚在可接受范围 ... [/quote]
:mellow:KOEI忘记了还是啥的,诸如此类还有张飞的智力啊,孙权的武力啊
而且太史慈的胡须还没画上去~
不过有些游戏能力低的历史强人的列传都写的很猛。。。。。
列传猛能力差,也算KOEI特色了
2008-4-14 10:18
因苏阿
回复 #17 徐丹子鹤 的帖子
这个还首推信长,列传一会一个“天王”一会一个“鬼XX”,能力却是惨不忍睹:titter:
日本战国离现在才几百年,可是论历史真实度都不如战国,捏造和传说的东西太多了
2008-4-14 19:17
愿望化身
[quote]原帖由 [i]徐丹子鹤[/i] 于 2008-4-14 09:11 发表
:mellow:郭嘉没那么严重吧,也就晚上不回家罢了。
PS。虽然把郭嘉说成是弄臣不大妥当,可我咋就这么爽呢……难道我的内心是不喜欢郭嘉的? [/quote]
:wub:头像是谁……
抵抗力完全丧失……:shy:
2008-4-14 19:22
愿望化身
[quote]原帖由 [i]因苏阿[/i] 于 2008-4-14 10:18 发表
这个还首推信长,列传一会一个“天王”一会一个“鬼XX”,能力却是惨不忍睹:titter:
日本战国离现在才几百年,可是论历史真实度都不如战国,捏造和传说的东西太多了 [/quote]
反例也有……比如“武田信熊”……:funk:
[url]http://www.kantsuu.com/riben/21160.shtml[/url]
:titter:
2008-4-14 19:40
木村信渊
[quote]原帖由 [i]愿望化身[/i] 于 2008-4-14 19:22 发表
反例也有……比如“武田信熊”……:funk:
[url]http://www.kantsuu.com/riben/21160.shtml[/url]
:titter: [/quote]
这灰熊害人不浅!!这kuso文流毒至今也是不容易……
2008-4-14 20:02
徐丹子鹤
[quote]原帖由 [i]愿望化身[/i] 于 2008-4-14 19:17 发表
:wub:头像是谁……
抵抗力完全丧失……:shy: [/quote]
:mellow:我妹
2008-4-15 09:33
phoenixdaizy
杜予以前武力很高的现在降低了。个人认为周瑜的武力应该和诸葛亮类似,测不准。
张嶷其实不错的,蜀汉后期名将为了突出诸葛都是被消弱了的。
演义毕竟是主流文化,虽然不是历史。
蔡中,蔡和,根本就是龙套人物,和什么庆童、尹大目什么差不多,已经是纯龙套人物了,如何界定能力??
不过从名字官位,交友区间来看 李肃,尹大目,邓芝都应该是武官系列的。
而且从罗本,毛本综合来看李肃应该有不错的勇武。
吕布的先锋官咯。
2008-4-15 09:38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我不是迭戈[/i] 于 2008-4-14 09:19 发表
郭嘉一个文臣,即使“不治行检”,也就是爱喝酒而已,顶多逛下窑子:titter:
法正卖主求容,从品质上来说比杨松好不了多少,只不过他更聪明一些。 [/quote]
卖主求容,不过他是符合诸葛刘备适当收紧法律,确定臣纲的统治理念的。
法正,李严,孟达三叛将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都拥有不错的能力。
2008-4-15 09:45
yeatss
回复 #1 徐丹子鹤 的帖子
而到11代的时候,便平反了大量的历史牛人,如鲍信、高顺、周昕、麴义等等
请教周昕历史上有何突出事迹?
2008-4-15 09:57
徐丹子鹤
会稽典录曰:昕字大明。少游京师,师事太傅陈蕃,博览群书,明於风角,善推灾异。辟太尉府,举高第,稍迁丹杨太守。曹公起义兵,昕前后遣兵万馀人助公征伐。袁术之在淮南也,昕恶其淫虐,绝不与通。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六》裴注内容
2008-4-15 10:06
Shadowleech
司马懿何德何能获得三11第一统率?
2008-4-15 19:48
愿望化身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08-4-15 09:33 发表
杜予以前武力很高的现在降低了。个人认为周瑜的武力应该和诸葛亮类似,测不准。
张嶷其实不错的,蜀汉后期名将为了突出诸葛都是被消弱了的。
演义毕竟是主流文化,虽然不是历史。
蔡中,蔡和,根本就是龙套人 ... [/quote]
蔡中蔡和这个最搞笑——他俩确实是计谋的受害人不假,但问题在于,中计的不是他们……
曹操的智力污点,被抹到了两个本来数值就高不了的龙套头上。
死的冤,评的更冤……爹叫杨乃武娘叫窦娥……
2008-4-15 20:01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愿望化身[/i] 于 2008-4-15 19:48 发表
蔡中蔡和这个最搞笑——他俩确实是计谋的受害人不假,但问题在于,中计的不是他们……
曹操的智力污点,被抹到了两个本来数值就高不了的龙套头上。
死的冤,评的更冤……爹叫杨乃武娘叫窦娥…… [/quote]
????
你记错了吧,被杀的是蔡瑁张允。
这两个是到敌营做奸细被人耍的几个人物。
给曹操提供假情报误导了曹操的判断咯。
2008-4-15 20:08
愿望化身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08-4-15 20:01 发表
????
你记错了吧,被杀的是蔡瑁张允。
这两个是到敌营做奸细被人耍的几个人物。
给曹操提供假情报误导了曹操的判断咯。 [/quote]
……当夜密唤二人入帐嘱付曰:“汝二人可引些少军士,去东吴诈降。但有动静,使人密报,事成之后,重加封赏。休怀二心!”二人曰:“吾等妻子俱在荆州,安敢怀二心,丞相勿疑。某二人必取周瑜、诸葛亮之首,献于麾下。”……
……瑜密唤甘宁分付曰:“此二人不带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来为奸细者。吾今欲将计就计,教他通报消息。汝可殷勤相待,就里提防。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汝切须小心,不可有误。”甘宁领命而去……
……周瑜唤出蔡和,令军士缚倒。和叫:“无罪!”瑜曰:“汝是何等人,敢来诈降!吾今缺少福物祭旗,愿借你首级。”和抵赖不过,大叫曰:“汝家阚泽、甘宁亦曾与谋!”瑜曰:“此乃吾之所使也。”蔡和悔之无及。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奠酒烧纸,一刀斩了蔡和……
……且说甘宁令蔡中引入曹寨深处,宁将蔡中一刀砍于马下,就草上放起火来。……
确实是被曹操联合周瑜玩死的,这俩人哪知道自己中没中计……以上。
2008-4-15 20:16
phoenixdaizy
糜芳虽然出场比较多,但是也是一彻底龙套。
类似的还有张翼啥的。龙套真的很难界定能力只能凭印象了。
李肃因为战败了牛辅,应该还算不错的名将。徐荣还是按历史来吧。演义里也是纯龙套。
2008-4-15 20:17
愿望化身
糜芳应该有弓箭系战法免疫的特技或者隐藏数值之类……
2008-4-17 11:19
孔雀王
虽说演义结合历史,但KOEI一向还是以蜀为尊,演义为主,甚至加上制作人自己的各人喜好:
比如糜芳,傅士仁,一向是武力60出头,统帅四五十,智力政治二三十的货色,就因为他们背叛了关羽,实际上这样做反而弄巧成拙:关羽摆两个这样的烂货看家,这不是往自己脸上抹土么?
2008-4-24 09:16
坚硬的稀粥
数值这东西,太难把握了。
我说曹仁的武力应该到95,乐进得到90,
有人说了,怎么可能?曹仁怎么能比黄忠武力高?
可是偏偏三国志里有曹仁闯入重围的纪录,而黄忠没有。
但演义里偏偏黄忠和武圣人打了60合不分胜负,而曹仁没有。
所以我玩儿的时候都是看谁顺眼就给他把数值改了。每次都把于禁统御改成90,曹仁武力改成92、3。
我看加强版能改数值的体系就是满足玩家自己对历史或演义的理解吧。
登录武将也是,你想把昌郄加上,你想把飞天夜叉何曼加上,那你就加吧。
何必强求游戏公司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呢。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