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27 15:07
孟静
旗人階層300年來的做為是不是安靜得過份了?
說起來什麼都不做,也沒出幾個大武士,大發明家,大理論家,大實驗家,大探險家,大鍊金術士,大詩人,大小說家,大法官,大藝術家,大學者的贊助人,沒建成多少有名的街道,寺廟,城市。難道滿人都沒好奇心?似乎就出了一個納蘭性德。
話說明朝那種圈養也出了朱載堉和朱耷,朱載堉一人的學術成就更是可以超過整個滿清旗人。
举几个来自《春冰室野乘》的例子。
1。甲午战争期间的某日,都察院同僚在讨论时局,某汉御史叹道除非是檀道济才能反败为胜。旁边一位满御史听见了,马上问明白了这三个字怎麽写,当晚连夜撰写奏折保举檀道济。
2。也是甲午战争期间,某位满族高官上条陈说是日本东北有两大国,一为缅甸,二为暹罗,都比日本大几倍,日本畏惧两国得很,建议和两国交好共伐日本。光绪看到折子后大怒,就想教训他一下。恭亲王劝道,这事情就算了吧,免得传出去让人家更看不起我们满人。
3。话说有位满族侍卫当差多年,很敬业,但是家境清贫。皇帝也看不过去了,就委任他做荆州将军,让他去地方挣点外快。想不到这位听到任命后放声大哭,问到原因说是荆州是什麽地方啊,东吴老惦记着呢,关老爷都送了命。何况让我去,不是送死吗?
[[i] 本帖最后由 孟静 于 2008-3-27 15:09 编辑 [/i]]
2008-3-27 15:20
十月de蟋蟀
无语了!《春冰室野乘》是野史还是什么啊?如果是真事的话就太搞笑了。
2008-3-27 15:22
孟静
[quote]原帖由 [i]十月de蟋蟀[/i] 于 2008-3-27 15:20 发表
无语了!《春冰室野乘》是野史还是什么啊?如果是真事的话就太搞笑了。 [/quote]
这类笑话确实历朝历代都有一大堆,但汉人从来都是老实承认历史,不象某族余孽老想对历史涂脂抹粉。
2008-3-27 15:26
figozhu
这本书太搞笑了吧
2008-3-27 15:35
冒牌
应该不是假事。
不过这种官场笑话,历代都有,就算在本朝也不是什么怪事。
[b] ○奏疏紕繆
國朝滿州入仕之途甚寬,各部院筆帖式,目不識丁者,殆居多數。循資比俸,亦可至員外郎中。然不能得京察一等,無外補之望,乃以保送御史為出路。朝廷視滿御史甚輕,但保送即記名,不必考試也。故滿御史多不能執筆作書,間或上疏言事,然亦他人為之捉刀。光緒甲午冬,東事正亟時,一日早期,福山王文敏,在午門外與同列論及軍事,太息曰:「事急矣,非起檀道濟為大將不可。」蓋指董福祥也。一滿御史在旁,聞之,殷殷問檀道濟三字如何寫,或書以示之,次日即上奏,請起用檀道濟。又有一御史,上疏力保孫開華,不知開華已死數年矣。又某京堂上奏,言日本之東北,有兩大國,曰緬甸,曰交趾,壤地大於日本數倍,日本畏之如虎。請遣一善辯之大臣,前往該兩國,與訂約,共擊日本,必可得志云云。聞德宗閱此疏,甚為震怒,將降旨斥革。恭忠王在側,言如此將使滿州大臣,益為天下所輕,乃止。昔康熙時一老侍衛,值乾清門數十年,清寒甚。聖主見而憐之,因授為荊州將軍。詔下,妻子皆狂喜,而某獨不樂。戚友來賀者,輒對之痛哭,駭問其故,則曰:「荊州要地,東吳之所必爭,以關瑪法之智勇,尚不能守,何況於我,此去必死於東吳之手矣。」眾知其不可理喻,鹹匿笑而已,然此人猶能讀《三國演義》,猶自知才力之不勝,在今日飛鷹走狗之徒上萬萬矣。[/b]
另外请楼主注意,本版没有什么“某族余孽”。
立起不存在的靶子进行攻击的意义不大。
等有“某族余孽”出来“对历史涂脂抹粉”时,再行反驳也不迟。
本贴三日后锁。
2008-3-27 18:31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8-3-27 15:35 发表
应该不是假事。
不过这种官场笑话,历代都有,就算在本朝也不是什么怪事。
○奏疏紕繆
國朝滿州入仕之途甚寬,各部院筆帖式,目不識丁者,殆居多數。循資比俸,亦可至員外郎中。然不能得京察一等,無 ... [/quote]
我觉得满足被自己过好的优待政策所害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