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8 21:2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hlk688[/i] 于 2009-8-8 17:24 发表
各人所表,各有所胜!
不过于史而讲,郭应胜亮!
郭是胜统一,亮是阻统一! [/quote]
捶地ing:()
凭什么曹操的统一就是统一,刘备的统一就不是统一?
难道是因为曹操天生自带猪脚光环?
就史而言,诸葛大名垂宇宙,可千载之下有几个人还记得郭大忽悠?
2009-8-8 21:34
崔浩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9-8-8 21:29 发表
捶地ing:()
凭什么曹操的统一就是统一,刘备的统一就不是统一?
难道是因为曹操天生自带猪脚光环?
就史而言,诸葛大名垂宇宙,可千载之下有几个人还记得郭大忽悠? [/quote]
我还记得!:titter:
郭嘉,郭嘉,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面!:unsure:
2009-8-9 23:23
太初元始之天
参谋、将领、军事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参谋是战争期间出谋划策参赞军机的。
将领是领军作战的军事主官。
军事家是有军事理论能对战争方式行为进行总结创新的。
郭嘉只是参谋,诸葛亮既是名将又是军事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认真说起来,郭嘉就相当于诸葛亮手下的马谡。
2009-8-10 00:18
酒魔剑仙
[quote]原帖由 [i]hlk688[/i] 于 2009-8-8 17:24 发表
各人所表,各有所胜!
不过于史而讲,郭应胜亮!
郭是胜统一,亮是阻统一! [/quote]
于史而讲,田丰胜郭嘉!
田是胜统一,郭是阻统一!:sleep:
2009-8-10 00:45
桠枫
[quote]原帖由 [i]酒魔剑仙[/i] 于 2009-8-10 00:18 发表
于史而讲,田丰胜郭嘉!
田是胜统一,郭是阻统一!:sleep: [/quote]
我一直认为田丰比郭嘉厉害。
2009-8-15 17:06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hlk688[/i] 于 2009-8-8 17:24 发表
各人所表,各有所胜!
不过于史而讲,郭应胜亮!
郭是胜统一,亮是阻统一! [/quote]
绝对同意,如果不是诸葛,天下已经一统,何用再征战数十年??
2009-8-15 17:10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8 16:06 发表
南征如何?那个可是以总指挥的身份完成的,这个可是一点水不掺的完胜。拿郭嘉不掺水的胜利让大家看看? [/quote]
我只是想冒昧问一句,你拿一场不实的战争出来显摆什么??你给我找出孟获的介绍啊!!!
2009-8-15 17:16
崔浩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5 17:10 发表
我只是想冒昧问一句,你拿一场不实的战争出来显摆什么??你给我找出孟获的介绍啊!!! [/quote]
何谓不实?
三国志上明白的写着,出师表上也说了,你一句不实就全否了?
那曹操的一生的征伐,我也可以说是不实,别人YY的。:funk:
2009-8-15 17:58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15 17:16 发表
何谓不实?
三国志上明白的写着,出师表上也说了,你一句不实就全否了?
那曹操的一生的征伐,我也可以说是不实,别人YY的。:funk: [/quote]
诸葛亮的话也信啊,他说了三顾茅庐属实吗???即使属实,也带有虚幻成分。现在很多人都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人说南人反复,不至于七擒才归顺吧???再说了,你差、查一下,七擒的地点在哪??一年之内,奔走1000打仗啊,可能吗???南方有些地方还流传着七擒诸葛亮呢!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青龙白虎 于 2009-8-15 18:04 编辑 [/i]][/color]
2009-8-15 18:07
崔浩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5 17:58 发表
诸葛亮的话也信啊,他说了三顾茅庐属实吗???即使属实,也带有虚幻成分。现在很多人都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人说南人反复,不至于七擒才归顺吧???再说了,你差、查一下,七擒的地点在哪?? ... [/quote]
照这么说,那赤壁之战也不实了,毕竟赤壁之战到底在那里都不知道。
而你说诸葛的话不能信?这可是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这个都不能信,那什么也都不能信了。诸葛这个贵为丞相的人,在呈给皇上的奏表都可以信口雌黄,我真不知道在你严重还有什么可信!
2009-8-15 18:09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15 18:07 发表
照这么说,那赤壁之战也不实了,毕竟赤壁之战到底在那里都不知道。
而你说诸葛的话不能信?这可是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这个都不能信,那什么也都不能信了。诸葛这个贵为丞相的人,在呈给皇上的奏表都可以信 ... [/quote]
问题是给哪个皇帝啊??刘禅啊,他如果对这秦皇汉武,曹操刘备,孙权太宗,他敢说吗??就是孙权无能,出师表不是给皇帝看的其实是给朝臣听的,巩固地位。不实之处多矣。
赤壁本来就不知道在哪??现在连曹操有多少兵力都不懂,当然不实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青龙白虎 于 2009-8-15 18:13 编辑 [/i]][/color]
2009-8-15 18:10
轩辕五光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5 17:58 发表
诸葛亮的话也信啊,他说了三顾茅庐属实吗???即使属实,也带有虚幻成分。现在很多人都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人说南人反复,不至于七擒才归顺吧???再说了,你差、查一下,七擒的地点在哪?? ... [/quote]
三顾茅庐如何不属实?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color=Red]凡三往,乃见。[/color]
这是诸葛亮说的吗?
请问哪个史学家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
华阳国志
益州夷复不从闿,闿使建宁[color=Red]孟获[/color]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脑三□,按字书无●字。疑字当作□。《玉篇》:“含毒蛇也。” 音叡。蚊□无脑,毒蛇则有脑,而难致也。【断】〔斫〕廖本作断。下同。木构元丰本作构。嘉泰本作●。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闿。【断】〔斫〕木坚刚,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获以欺夷。
建兴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自安上〕旧刻此三字误倒,无论安上是今何地,皆当在山中,不可能水路入越嶲,唯水路可至安上,转陆入越嶲耳。入越嶲。别遣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以犍为太守广汉王士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钱写本作旄头。定笮、卑水多为垒守。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庶】等,士,谓益州太守王士。旧传写者忽之,衍庶字也。廖本注云,“ 当衍二字”,意谓士等二字,然等字固当有,谓王士从人。[color=Red]孟获[/color]代闿为主。李本作王。 亮既斩定元,【而】马忠破牂柯,〔而〕上而字,当移此。李恢败字当作困。于南中。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color=Red]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秋,遂平四郡[/color]
麻烦您证伪一个?
汉晋春秋也有七擒之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认可了,问对兵书之中,李靖也认可了.
2009-8-15 18:12
笑天下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5 17:58 发表
诸葛亮的话也信啊,他说了三顾茅庐属实吗???即使属实,也带有虚幻成分。现在很多人都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人说南人反复,不至于七擒才归顺吧???再说了,你差、查一下,七擒的地点在哪?? ... [/quote]
是你自己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不是别人。
说的是南征,这本就是事实,你看见那句话提到七擒孟获的桥段了?
“现在很多人都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诸葛之言再不可靠,也比你写玄幻小说的手段来讨论三国历史可靠100倍。
2009-8-15 18:22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轩辕五光[/i] 于 2009-8-15 18:10 发表
三顾茅庐如何不属实?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这是诸葛亮说的吗?
请问哪个史学家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
华阳国志
益州 ... [/quote]
对,凡三往,乃见。如果是诸葛亮本来就毛遂自荐到刘备帐下呢??却又不肯定到底去不去,可是刘备去隆中3次和他谈天,一高兴,去了。也可能是刘备和诸葛闹矛盾,诸葛一气之下跑回隆中,刘备又请出来,3次,最后感动到死,去。
再说孟获,是有个孟获,南人称之为神啊。孟,是南地第一大姓氏,再说“获”,什么意思啊,被抓啊,好巧合啊。陈寿是诸葛亮死后几十年写书的,没证据,看出师表了,诸葛亮高明啊。
2009-8-15 18:25
崔浩
以上诸位别和他计较了,诸葛在他眼中就是说瞎话的,真不知道这个都不能信还能信谁?他的意思也就明确了,咱们都是吃饱了撑的,拿着一些儿YY的文字在这找抽,跟他还有啥说的。
2009-8-15 18:25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笑天下[/i] 于 2009-8-15 18:12 发表
是你自己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不是别人。
说的是南征,这本就是事实,你看见那句话提到七擒孟获的桥段了?
“现在很多人都说了,出师表不实,诸葛之言不可靠”,诸葛之言再不可靠,也比你写玄幻小说的手段 ... [/quote]
那好,诸葛亮说郭攸之,费祎,董允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拜托,董允只是后宫一个洗马的,被诸葛亮提拔上来的!!是刘备弄的吗???
2009-8-15 18:26
轩辕五光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5 18:22 发表
对,凡三往,乃见。如果是诸葛亮本来就毛遂自荐到刘备帐下呢??却又不肯定到底去不去,可是刘备去隆中3次和他谈天,一高兴,去了。也可能是刘备和诸葛闹矛盾,诸葛一气之下跑回隆中,刘备又请出来,3次,最后 ... [/quote]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上面这句话自个看去,看明白再回不迟,本人不负责扫盲.
关于七擒孟获.
也不用废话,拿出史料证伪.
获是不是只有一种意思,自个查字典.
陈寿著书,不是象你脑子想得那样.别把1800多年以来的史家智商想得与你一样.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轩辕五光 于 2009-8-15 18:30 编辑 [/i]][/color]
2009-8-15 18:30
恨地无环
回复 #136 青龙白虎 的帖子
杨文懿公守陈,以洗马乞假归。行次一驿,其丞不知为何官,与之抗礼,且问公曰:“公职洗马,日洗几马?”公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俄而,报一御史至,丞乃促公让驿。公曰:“此固宜,然待其至而让未晚。”比御史至,则公门人也,长跽问起居。丞乃蒲伏谢罪,公卒不较。
景泰间,刘主静升洗马,兵部侍郎王伟戏曰:‘先生一日洗几马?’刘应声答曰:‘大司马业洗净,少司马尚洗,未净。’众闻之噱然。后谓主静曰:‘众人皆是假庶子,先生真庶子。’盖主静庶出,闻之默然无以答。二公可谓善谑矣。
:titter:未知董允一日洗几马。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8-15 18:33 编辑 [/i]][/color]
2009-8-15 18:30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15 18:25 发表
以上诸位别和他计较了,诸葛在他眼中就是说瞎话的,真不知道这个都不能信还能信谁?他的意思也就明确了,咱们都是吃饱了撑的,拿着一些儿YY的文字在这找抽,跟他还有啥说的。 [/quote]
哼,在三国中,有一个人不说瞎话吗???诸葛亮也是为他的野心着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是个权术家,李严这个托孤大臣也玩不过他。我承认,诸葛亮是个很强的政治家,也是个权谋家
2009-8-15 18:34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9-8-15 18:30 发表
杨文懿公守陈,以洗马乞假归。行次一驿,其丞不知为何官,与之抗礼,且问公曰:“公职洗马,日洗几马?”公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俄而,报一御史至,丞乃促公让驿。公曰:“此固宜,然待其至而让未晚。” ... [/quote]
洗马直至洗净止,何算多少乎??
2009-8-15 19:44
可爱小马驹
楼上的是真白呢,还是存心装白来逗乐的?
2009-8-15 19:5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5 18:25 发表
那好,诸葛亮说郭攸之,费祎,董允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拜托,董允只是后宫一个洗马的,被诸葛亮提拔上来的!!是刘备弄的吗??? [/quote]
:():():():():()
肚子笑疼了。
(偶绝对不是灌水)
2009-8-16 16:24
青龙白虎
[quote]原帖由 [i]可爱小马驹[/i] 于 2009-8-15 19:44 发表
楼上的是真白呢,还是存心装白来逗乐的? [/quote]
逗乐吧,谁知道我楼上的问得是什么意思,恕我才学疏浅
2009-8-16 17:16
可爱小马驹
看来是真白,能教出这样的学生,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啊
2009-8-16 19:51
123456lizheng
郭嘉聪明啊!诸葛亮计策费血多就是因为有把朱雀羽扇给他+精神力:titter:
2009-8-16 22:5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青龙白虎[/i] 于 2009-8-16 16:24 发表
逗乐吧,谁知道我楼上的问得是什么意思,恕我才学疏浅 [/quote]
1 后世皆称洗马。“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梁代以洗马隶属典经局。(google一下就有的资料)
2 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三国志)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