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5-12 21:53 谷风及雨
第一副图的第二把刀是伊势千子村正,上面那把肋差是“备州长船基光”下面的那把太刀应该是“备前长船盛光”。第二幅图最下面那把是“村正枪”,上面那把肋差是“越前康继”,中间那把刀是“肥前忠吉”。

村正,是日本最有名的日本刀之一。村正,原是室町中期至天正年间约一百年间的伊势的刀工之名,其时正是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对于日本刀的需求很大,虽然在这时因为当时正处于乱世,对武器的需求量太大的关系而产生了大量的劣质刀剑,但是村正仍然保留了先前的作风——只生产最优秀的、可用于实战的刀。

可是,这也是村正的不幸,也许是因为它太锐利了吧,到了江户时期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而且此刀之不详已在“在德川家作祟的妖刀”这一真实的传说中得到了证实。


刀工·村正

村正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而且作为刀铭也使用了约一百年左右。显然可以看出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这个也可以通过现存的村正刀外形和刀铭上分辨出来。就现在得到的资料而言,至少有三个(三代)伊势的刀工的通名叫村正。据考证,初代称左卫门尉,是伊势桑名人,现存由他制作的村正刀最早的一把是文龟元年(1501年)打制的,而且这把现在最古的村正刀上还有“势州桑名住右卫门尉藤原村正”的长铭。

妖刀·村正

村正之所以称为妖刀,固然一方面与它太过锐利,死在村正刀下的人很多有关,不过其最大的背景应是村正与松平(德川)家的关系。天正七年(1579)九月十五日,德川家康嫡子松平(冈崎)三郎信康于远江二俣城自害,其原因是织田信长疑心筑山殿(家康正室)和信康与武田家暗中勾结,虽经家康百般解释仍然下达了处死二人的命令,最后家康迫于信长的淫威不得不违心接受了这一命令。当时筑山殿已于八月二十九日被杀。

当信康切腹之际被派遣成为介错人的是服部半蔵正成和天方山城守通纲,当时具体的职务是半藏担任介错,通纲担任检视,事实上他二人都很不愿担任此任务,但是事实是无情的,当信康切腹时,三人都十分悲伤,尤其是半藏,在信康切腹之后已无法举刀,而使信康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此时通纲见状,不顾悲痛,毅然拔刀砍下了信康的头。事后二人一边哭泣着一边向家康报告信康的最后,此时家康也十分伤心,突然家康问通纲介错时用的是哪把刀,通纲回答说是“势州村正”,家康顿时颜色大变。事实上,家康以前的松平家两代当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 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于天文四年(1535年)在尾张国守山被家臣阿部弥七郎暗杀,当时弥七郎用的就是村正,家康的父亲被近臣岩松八弥暗杀,当时八弥的配刀也是村正。而家康本人幼年在骏河时也曾被村正刀伤了手指,这些虽然都可以说是巧合的,但是在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中织田河内守长孝(织田有乐斋嫡子)的长枪又误伤了家康的手指,即当年受伤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长枪也是势州村正制的,这一切不得不让家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以上诸事件都是村正与德川家的相关事件,而且无一吉兆,后来家康断定:“村正刀是专门作祟德川家的妖物”,并下令毁弃所有村正刀。也正是因为此到了江户时期,虽然势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制日本刀,但迫于幕府的压力,也没有人敢公然携带村正刀了,以前铭刀村正也都被改成了无铭刀或者伪装成了其他的刀铭。

另外在江户时期剑相学开始流行后开始从刀的锐利品格等开始判断吉凶,而当时的和平社会并不喜欢太过锋利的实战打刀,这时以锐利和适于实战出名的村正也是由于这一原因而开始被称为“妖刀”、“邪剑”的。到了江户后期,村正即妖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了.

真实的村正

为什么与德川家相关的不幸事件都与村正有关呢?事实上当时伊势桑名与三河之间通过海上交通经常进行贸易,刀剑作为伊势特产大量流入三河,因而村正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在松平(德川)家广泛的装备着,甚至连足轻也装备着村正的刀,而且据《三河物语》记载,当时三河武士的战斗斩杀率相当高,不过训练时的负伤率也是很高的,显然这些都是由于村正刀太过锋利的缘故,弄不好就会伤了自己。作为一种在松平家广泛装备的武器,要不想和松平拉上关系恐怕都是困难的(毕竟松平家的诸位死在村正刀下的都是由“自己人”杀的)。又有一说,虽然是家康本人首先提出了“村正妖刀说”,但是熟知内幕的他恐怕也是对其并不是真的相信,只是一连串的巧合使他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恐惧吧。后来到了大坂之阵、幕末时期,“在德川家作祟的妖刀”这一说法被诸反德川志士们所利用,纷纷在自己的配刀上刻上“村正”的刀铭,其中较有名的是倒幕派公家三条实美自大宰府天满宫进行倒幕祈愿时奉纳的村正短刀,西乡隆盛也有以村正短刀和铁扇护身的逸话。

[img]http://kiven0517.u6.a-gf.com/hfsword/bbs/attachments/OVcH_009.jpg[/img]
[img]http://kiven0517.u6.a-gf.com/hfsword/bbs/attachments/f3At_014.jpg[/img]

2004-5-12 22:02 深蓝蝴蝶
怎么没有刀把?????

2004-5-12 22:04 谷风及雨
烂了把,呵呵
图片怎么这么大了

2004-5-13 13:32 galford
hehe ,挺有意思的

2004-5-16 22:24 羽火
看不太清楚,不过天丛云呢,好象也是日本名刀之一吧。

2004-5-18 19:12 生桃子
日本战国时代的刀的确好啊……记得明代的时候打倭寇我们的大刀都被他们劈断……

2004-5-18 22:00 晕菜
正好相反吧,日本刀比较脆,比不上中国大刀的硬度

2004-5-19 11:40 kesin
晕菜兄,建议你好好回忆一下或者去查阅相关资料。

2004-5-24 08:39 月之桂
中国自明代开始使用日本打刀,确实有道理

2004-5-24 10:48 深蓝蝴蝶
转一个

日本刀的资料
1.何谓太刀、打刀,如何区分,作用有何不同?
答:太刀分仪仗用及实战用,皆为高阶所佩带。实战用太刀主要用于,马战或指挥作战用。打刀即俗称的武士刀,较适用于地面格斗,刀形比太刀直。

2.短日本刀又分胁差(中刀)及短刀,如何区别,作用有何不同?
答:胁差(中刀)刀刃长30公分至60公分,属攻击性刀具,是长刀的辅助刀具,也适用于狭窄空间。短刀一般为自卫用,也是身份阶级的象征,低阶武士佩不上短刀。另外,短刀因灵巧俐落,因此也适用于自裁。

3.日本刀如何判别真伪?
答:大体而言,依照传统工序制作的称为真刀,以机械切割打磨者即所谓仿刀,真刀取其内含,仿刀只取其外形。真伪之鉴别必须多看资料,多看实物,理论与实物相应验,从中才能够有所收获。

4.对一个刚入门的新手而言,如何才能获得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
答:入门者应该先看相关书籍及实物,忌冲动,多向前辈收藏家请教,多看博物馆,有了基本的真伪经验才开始购置。

5.对一个新手而言,应以何种心态建立正确客观的基本概念?
答:坚持心平气和,戒除好勇斗狠的偏差,不要停留在锋利与否的形下阶段,而应以艺术的、品味的、形上的整体角度去审视,用逻辑与科学的方法推理,避免没有根据的牵强附会。

6.明治维新后军队的佩刀及军刀和古刀有何区别?
答:明治维新推行西化,军刀刀装也逐步西化,但刀刃一般仍保持日本传统做法。古刀是以传统工序制作,部分古刀经改造配上西式军刀外装携往战场。因此有可能一把军刀里面装的是古刀刃。

7.日本军队军种、军阶及各个时期的军刀如何分辨?
答: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至二战结束,各军种、军阶所用的战刀,指挥刀形式繁多,可参考MLITARY SWORD OF JAPAN一书Richard Fuller and Ron Gregory著。或拙著《东洋古兵器浅谈》第十篇,已规划上传网络。

8.日本古刀和中国古刀的制造工序有何不同?
答:锻造工序与方法基本雷同,由于使刀方式不同,日本双手使刀,中国多数单手使刀,因此造型设计有显著差异。另外,中国偏向功能性的满足,所以对细节部分通常大而化之,而日本除重视功能性外,对于各部位细节也颇为用心,制作态度严谨近乎完美主义的要求。

9.何为白鞘刀?
答:刀刃制作完毕后,配上朴木制成的素面刀鞘,不上漆也不配护手,外表不亮丽,目的只是用来保护刀刃,而不是用来格斗的。朴木材质软硬适中并有吸收湿气的功能,因此对刀刃起到防潮与防护的作用。

10.日本古刀剑如何研磨?
答:研磨与锻造是两门不同领域的专业,通常由刀匠造好刀刃后交由研磨师研磨,一把优质好刀必须搭配优质的研磨才能将刀刃的艺术创意及细部晶体结构表现出来。研磨工序种类分为最上等研磨、上等研磨、一般研磨,由刀的质量及所有者的要求给予不同档次的研磨。最上等的研磨经十四道工序,磨刀石由粗到细共八块,石材磨完之后进行细部修饰,材料包括:稻草灰、鹿角粉、钢棒、牛涎等奇特材料,其中不乏调制秘方,外人难以理解。完全以手工作业,研磨师日益凋零,后继乏人。

11.日本刀铭文的国别与今日日本地名如何对照?
答:可参阅日本地理及日本简史等书籍,或刀剑要览一书(饭村嘉章著)。

12.古刀与现代刀价格比较?
答:简而言之,古刀价格两极化,现代刀走中间。有名的古刀如被评为国宝、重要文化财等价格非常高昂。但锻造上留有严重瑕疵的古刀即使数百年历史价格也一般。现代刀虽价不及高档古刀,但讲究艺术的程度甚至超过古刀,价格一般在四、五万以上甚至几十万不等,依据作者的名气及作品的好坏而定,相对而言现代刀艺术性浓,价格透明,俱升值潜力,有名刀工如月山贞一、宫入昭平、今泉俊光、水野正范等。

13.日本刀为何有‘帽子’的设计?其大小就功能性而言有何差异?
答:‘帽子’,是实战中最常使用的部位,也是刀最锋利与坚硬的主体部位。就造型与功能的关系而言,大帽子锋利,小帽子坚硬,各人就其使刀习惯而选用不同帽子。

14.日本刀为何有刃文(水波纹)?
答:其实不只日本刀有刃文,中国上档次的铁制古刀剑也有刃文,只是日本刀在工序上更加精密。刃文是热处理(淬火)造成的,最原始用意是增加刃口的硬度,而后演变成强调艺术的各种纹路,有直刃、弯刃、乱刃、涛澜、蟹爪、三本杉、互之目、丁子等等。各有艺术特质,年代较老的实战刀直刃最多。

15.血槽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作用?
答:血槽是用刨刀刨出来的,其作用并不是为了放血畅通,而是平衡刀的重心。通常又厚又长的实战刀大多开血槽,以求重心平稳及加强使刀的速度。

16.刀茎的铭文如何辨别真伪?
答:必需多看实物多做比较,除了参考书籍上的铭文资料外,刀茎的锈色,真铭文与伪铭文的对照等都是累积鉴定知识的基本功夫。

17.同一刀匠的作品价格是否一样?
答:其作品在同一水平者价格相差不多。但即使同一作者得看瘕疵多少,刀姿、完整性、平衡性、整体结构及刃文、地肌的艺术性而定。每件作品价格不会完全一样。

18.在品相相当的基础上有铭文的刀是否较无铭文者价格高?
答:没错,但是有铭文者首先得看铭文的真伪,如果是假铭文其价格通常较无铭文者低。

19.刀茎的造型与长短对刀的价值有无影响?
答:刀茎对于刀大体而言有两方面的关连;
(1)鉴定年代与真伪的重要参考。
(2)刀茎的形状及长短,对于刀而言具有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是否具备好刀的条件,除了刀身之外,刀茎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20.国内有无修理古刀剑的刀地方?
答:修理分刀身打磨及刀鞘装具,日本刀的打磨必需受过专业训练的研磨师整理,研师就刀的体质及其锈蚀、伤害的程度顺势而为,为刀做整形与复观。刀装具缺损可以自行配换。柄绳及刀鞘也需专业者修复。一般而言日本的修理与研磨技术具有较专业的水平,欧洲、美国也有相当水平。国内这类专业目前处于尝试阶段,也不乏能工巧匠,但专业水平与美、日相比仍有差距。国内古玩界有部份刀剑是委托国内匠师修复的。

21.日本刀的配件[镡](护手)是否必需讲究原配,刀上的镡可否更替互换?
答:镡是刀的主要配件,可以拆卸组装,极为方便。镡的造形、图样、纹饰、材质等品项众多,持刀者可就其所好随时随地调整刀镡,古代武士大多备有木制镡箱,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镡,就像换衣服一样,就其不同环境而调整。镡是另一门独立艺术。一把刀的好坏不能看镡而定,刀与镡是两个门类的工艺,这个观念很重要,否则难以进入正确的收藏与鉴赏。

22.镡的制作是否和刀刃一样,需经过锤打锻炼,再进入表面细工?
答:镡的材质五花八门,以铁镡为例,一般经过精练后做为地材,经过雕刻或镶嵌始成作品。或者经折叠锻打露出自然肌理纹路,因此镡的制作方法与刀不同,但其工序也相当复杂。

23.镡是否与刀一样有匠师之系谱,制作风格是否与时代、地区派别而异?
答:镡与刀一样具有系统的师谱,风格与时代、地区、派别有所区别,镡所用的材质极多,镡艺术的发展比刀来的深奥,刀的可比较性大,而镡的可比较性小。换句话说,镡的设计千变万化,有些创意与巧思经常是不可思议。甚至令人赞叹,设计题材非常丰富多彩。可将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落实在巴掌大小的规格里,观赏之余,令人爱不释手。

24.初入门者是否接触刀一段时间以后再接触镡比较好?
答:这是两个门类,不冲突,有人偏好刀,有人偏好镡,使用上虽然需要互相搭配,但在制作工序与设计上是两个门类,欣赏角度也不同,因此同时收藏或只单收一样也可以。

25.国内有无修配刀剑的地方?
答:国内有些作坊,装配与研磨的水平与日本还有段差距,工艺水平还不错。收藏界或古玩店可能知道这些作坊的所在。

2004-5-29 03:38 上官文清
日本刀还是很不错的!!!

2004-5-29 23:53 凝雪幻
[quote]原帖由[i]深蓝蝴蝶[/i]于2004-05-12, 22:02:31发表
怎么没有刀把????? [/quote]
日本制刀者只打制刀条,柄什么的都要自己配

2004-5-31 06:39 风の幻影
春雨也是说的它吧?

2004-5-31 09:36 谷风及雨
[quote]原帖由[i]风の幻影[/i]于2004-05-31, 6:39:07发表
春雨也是说的它吧? [/quote]
村雨是足利家宝刀

2004-5-31 12:29 风の幻影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5-31, 9:36:41发表
村雨是足利家宝刀 [/quote]
我说的是春雨

不是村雨

2004-5-31 12:31 谷风及雨
春雨
?????

2004-5-31 14:02 我是小白
还想看一下菊一文字则宗之类的名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妖刀村正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