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老虎版《结荡寇志》(1.8)


2008-3-10 10:50 tiger1970
老虎版《结荡寇志》(1.8)

[color=Navy][/color]看林教头的大作结荡寇志,更新太慢,不过瘾啊......
自己于是开始胡思乱想,也写一个如何?大家看教头大作的余暇,看看我的解闷吧......教头不要拿砖砸我......
另外,一般来说,我更新的将比教头还慢......没那些时间啊......所以我其实就是写提纲,而且事先没有想法,临时信马由缰地写下去......
教头的大作是大菜,俺的是小吃,大菜上菜的间隙,大家吃两口小吃也挺好......
再是取得教头同意,此贴当然首发轩辕,但在江东也进行转发......


[color=Sienna]本小说的原则:
1、使用提纲的模式,而不是教头的小说模式(因此,各回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伏线多,对以下内容有影响的,详细;有的则简略,待以后补充)。
2、缩减人物,尽量避免出现田虎、王庆、方腊的部下。但是,不是绝对不出现......
3、和教头的构思不同,俺不打算采取类似的各势力争霸模式。
4、尽量放弃原作的神怪描写,甚至对火器也合理取消,并对此尽量给一个交代。[/color]


[color=Navy]忠义传(结荡寇志)

第一百三十八回    宋天子重开花石纲    陈希真火烧梁山泊

        放下那张叔夜大军凯旋不表。且说东京之内道君皇帝闻得大军成功,欢喜无极。因大军未回,暂不在朝廷宣示,便传令宫中均要悬灯结彩,予以庆祝。宫中得旨,各宫后妃各自争奇斗胜,便悬挂起来。
        当日晚间,天子与近臣各殿游玩一遍,意兴尚高。遂驾临新建之文澜阁,与近臣远观各宫。道君皇帝回顾近臣道:“今日大好时辰,各卿应有贡献。”因指阁上梁柱道:“众卿可为此阁题额,朕选好的有赏。”众臣领旨,各取纸笔题额。
        须臾,各近臣呈上题额。天子阅罢,喟然不语。直阁学士蔡攸进问道:“圣上沉吟,必有所思。”天子道:“无他,思汝父耳。汝父虽通梁山,然本有大才。一笔书法,远出众上。汝父死后,能伺候朕书者无人矣。”蔡攸惶恐谢罪道:“罪父竟劳天子思虑!”道君皇帝挥手不语,遂起驾回寝宫去了。
        却说道君皇帝由文澜阁回宫,因该阁新建,銮驾便多绕一段新路。天子在辇上,忽见一大殿,灯火具无。天子怒道:“此何人之宫殿,竟不奉旨!”侍臣尽皆惶恐。天子发怒,惊了旁边随侍内官总管,急令小黄门前去打听,并躬身道:“官家息怒。此乃慎德殿,往常并无人居住。”天子沉吟道:“朕登大宝数载,此殿却从未入。”便传令移辇慎德殿。此时小黄门已将值殿监者唤来,跪伏阶下,颤栗不已。
        天子问道:“尔等何不奉诏?”监者奏道:“奴婢遵太祖武德皇帝旧制,此殿永不悬灯结彩,亦永不装饰修缮。”天子奇道:“竟有此事?”遂命入殿。监者跪奏:“太祖皇帝旧制,此殿即天子不得随意入内,仅新天子登位前夜,方可独身入内。”众人齐喝大胆。天子更奇,疑道:“朕何以不知?”遂先向大殿拜了三拜,命监者提灯,引路入殿。
        天子入殿,殿内漆黑,并无灯火。监者奏道:“官家自向前去,依制奴婢不得向前。”天子愈加惊疑,自提灯笼向前。见殿中立一石碑。天子提灯照看,见石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却是太祖武德皇帝亲笔: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天子心惊,定神顾盼,殿中再无他物。遂急急退回殿外,吩咐监者掩了门。反问监者:“祖制尚有何说?”监者禀称不知。天子无言,却上辇纳闷。忽地想起:“当日朕入宫,皇嫂之力居多。如今何不去问皇嫂?”遂命驾瑶华宫。诸内官奏道:“天气已晚,官家何不待到明日?且叔嫂不便。”天子怒道:“此事重大,何待明日?”遂起驾到瑶华宫来。
        天子驾临玉真宫,那皇嫂瑶华宫主哲宗孟皇后惊疑不定,急急迎接。天子下辇,屏去众人,却将此事说与孟皇后。孟皇后沉吟道:“官家所见,予略知之。昔日先帝即位,确有此事。先帝仅言此殿有太祖皇帝遗诏,后世子孙必遵之,然其上所写,予实不知。官家当日入宫时,中外人心惶惶,惊疑不定,遂与大臣定计,柩前即位,却未能查阅旧章,遵依典制。此予罪也。”说毕欲跪请罪。天子连忙扶起道:“非皇嫂当机立断,朕不得此位矣。且礼仪者,大臣之责。虽未依旧制,皇嫂何罪之有?”遂安慰一通,辞了皇嫂自回。随侍内官总管禀称:“官家向何宫去?”天子摇头,只传言:“今夜宣德殿宿去!”是夜,天子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忽见宣德殿廊柱上,是蔡京所书对联,更增感喟。那众内官见天子纳闷,那个敢来近前?只得远远地照看奉承。
        次日上朝,众臣秉奏张叔夜大军已在途中,献俘授爵之事,宜当早定。天子颔之,教取张叔夜奏章看。但见上面现获梁山贼首三十六人: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柴进、朱仝、雷横、史进、戴宗、刘唐、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朱武、黄信、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裴宣、欧鹏、燕顺、鲍旭、樊瑞、李忠、朱贵、李立、石勇、张青、孙二娘、段景住。天子看到第五位一个柴字,突然思想到昨夜之事,不由心中惊讶,遂问道:“此柴进是何出身?”种师道出班对道:“此贼乃后周世宗嫡派子孙,世居沧州。”天子惊道:“承恩公世家亦从贼乎?”急命太常检索金牒。原来赵家天子世系用玉版,柴家因禅让赵家江山,太祖武德皇帝格外优待,赐以铁券,并以太常掌金牒。太常检毕,奏道:“周世宗第七代嫡孙确系柴进。”众臣面面相觑。种经略挺身道:“柴进负国家大恩,死有余辜。既落草梁山作贼,当加以显戮,以儆效尤。”天子闻言,不觉沉吟犹疑起来。然种经略之言又甚正大,一时主意不定。然在明堂之上,不好发作,只得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遂卷帘退朝。回到后殿,心中烦闷,便呼内侍备辇,欲与郑贵妃往清漪园游玩。内侍见天子连日烦闷,个个提心吊胆,闻听天子欲去游园,急忙预备好玉辇,前呼后拥,服侍天子而去。
        天子驾临清漪园,游赏了一遍,遥望湖西,浩叹不止。郑贵妃小心问道:“官家忧闷,必有所思。”天子指道:“卿可知那边是何物?”贵妃凝眸细看,心中虽明白,然不敢就说明,遂谨慎回奏:“想是假山之类。”天子道:“然。此即艮岳,为朕数年前兴修。朕曾与蔡京、高俅、林灵素等细议此山结构,备极工巧。开工不久,方腊、宋江贼起,朝中大臣以为即此物所致,遂以中止。朕之心血,付诸东流。卿所不知:天子亦不自由耳。”贵妃小心言道:“官家勿忧。想那艮岳,所费几何?目前贼寇已灭,贤人在朝,天下太平。想来此艮岳总可修毕,届时臣妾尚欲叩请官家携带游览呢。”天子叹道:“卿所不知。欲作好天子,朝中清流之言是一定要听的。”贵妃道:“那林灵素曾言官家乃大罗金仙下凡,这天下之福气,自然尽在官家身上。官家不必忧闷,想来朝中大臣亦有良心,必会上奏请官家重修艮岳。”天子道:“他们果有良心,便不敢轻忽朕躬,脱略礼仪,使朕对不住太祖皇帝了!”贵妃不摸头脑,只得默然。天子又看一遍,便换了副笑脸,回头问贵妃:“朕果欲重修此山,卿当何以尽力?”贵妃连忙答道:“臣妾所有,尽为官家所赐。果能解官家圣虑,臣妾粉身碎骨尚无所怨,况财物乎?臣妾当尽力奉承,臣妾父家,也当竭力报效,以报官家厚恩。”天子长叹道:“满朝朱紫,竟不如一妇人!”遂命驾回宫去了。当夜,就在郑贵妃宫中歇息。贵妃见天子忧虑,竭力奉承之外,又嘱内侍不得私议今日天子之言,免得外臣听得,伤了盛德。
        却说道君皇帝,本日起身梳洗后,默默纳闷。郑贵妃亲奉蜜糖莲子羹,以进天子。天子进毕,贵妃奏道:“臣妾前日见宣德殿悬一工笔花鸟,万分精致。臣妾愚昧,仅知绝妙,不能言表。官家乃天下书画第一圣手,如官家有兴,臣妾恭请受业。”天子大笑,遂传语免朝,排驾与贵妃往宣德殿来。
        天子入宣德殿,指示梁壁之间悬挂诸画,与贵妃说了一遍。贵妃曲意奉承,天子大悦,遂与贵妃并坐饮茶。贵妃言道:“方腊、宋江剿平,万民欢悦,想来外间,一定热闹不少。”天子笑道:“贵妃有意乎?朕可携卿出宫走走。”贵妃亦笑道:“闻说东京望月楼,乃天下第一楼,如能在此楼观凯旋军容,实臣妾之幸。只恐到时士女众多,阁子难得订上呢。”天子大笑道:“无妨,朕让高俅让出一间......”正说到此,忽然心下有感,遂不言语。转头见梁上悬“丰亨豫大”四字匾,正是蔡京所题,不由转过头来。贵妃见状,心下亦是惊讶。天子便问贵妃:“卿看这天下,乃何等世道耶?”贵妃小心答道:“官家外取河湟,内平方宋,此千古一时,太平盛世也。”天子便道:“卿尚不知。国库中,现银已三千万,钱帛不可胜数。此皆近年所集也。当此之时,实胜于英、哲等先帝在位时。旧日蔡京所言丰亨豫大,此时正验。想那蔡京,原不该私通梁山,此人岂止文字,便是理财也是好手。”贵妃笑道:“既如此,官家何必为那艮岳烦心?想来建成此景,不过九牛一毛耳。”天子道:“岂止如此!便是内藏库也绰绰有余!只是自从诛蔡、高诸臣后,朝中清流得势,朕也不好说话。其实,天下太平,正该兴建,以上告祖宗,为国家增色。那帮官儿,只求名声,何人堪分君父之忧!”贵妃见逐渐说到外廷,便不肯多说,只是说:“如官家果真要兴建艮岳,臣妾身边官家历来赏赐之物,亦有万金上下,臣妾愿全部献出,以助工程。”天子大悦道:“足见卿之忠爱!中宫久虚。果能如此,当以中宫相报!”贵妃意外之喜,急忙谢恩。天子复徐徐道:“贵妃努力!”贵妃何等明敏,当下会意。不提。

        却说当日,天子免朝,众臣纷纷散去。直阁学士蔡攸回府,忆起天子前日之言,默默纳闷。忽地门子报知:林灵素真人遣人送果子来。蔡攸大喜,重重赏了来人,打发去了。却说那蔡攸回到内室,教人取进果篮,屏退家人,亲手打开。只见果篮下一封小笺,层层封闭,密密画了花押。蔡攸打开,上仅草书一行:“侍告:昨临清漪观艮,似欲作,唯不满大臣耳,付丙丁。”蔡攸细细看了数遍,已会其意,遂将小笺烧了。
        次日,蔡攸早备好奏折。上得朝堂。天子开言道:“众卿有本早奏,无本散朝。”那蔡攸方欲出列,忽见前排趋出一人,跪倒启奏:“臣有本奏上官家。”蔡攸定睛观看,正是贵妃之兄、户部左侍郎郑居中。天子笑道:“郑卿日常缄默不言,言必有中。可速奏来!”郑侍郎奏道:“目前方腊、宋江平定,天下大庆。臣查国库,日益充实。唯有艮岳,占地巨大,日前中辍,京师最佳之地段,反成剩水残山,实难光辉京师,臣请重开花石纲,复修艮岳。”
        郑侍郎尚未奏毕,只听得一声“不可!”众人惊愕,定睛视之,乃种师道。种公须发皆张,厉声道:“此亡国之法!方腊作乱,起因正在花石纲。今幸赖将士百战荡平,当休养生息,与民更始。郑公所言非是!”郑居中缓缓站起,当堂辩道:“方腊作乱,实因养马法,何关花石纲?居中本司户部,其中缘由,比种公清楚的多呢。臣本章上均有阐述,请官家寓目。”蔡攸见状,急忙出班,跪地奏道:“臣以为花石纲可开。其缘由有四:清漪园诸殿,乃天子祭天并会诸番之所,花石纲不开,艮岳不成,上不敬于天,下不能镇服诸番,此其一也;林真人曾取天旨,艮岳能成,当为官家取天露、官家可上祷于天,亲听天语,可保佑天子万年,国运绵长,此其二也;花石纲仅取各处花石供奉,不征税,不扰民,此其三也;艮岳修建所费十之有九取于内藏库,不伤国家命脉,此其四也。为此,臣以为花石纲可开。”种公喝道:“小儿何知!鬼神之事,终究渺茫,天子当正身立德,方能国运万年。汝奸臣之后,尚敢播弄天子,罪该万死!”蔡攸反唇相讥道:“罪父得罪,官家圣明,已经处置。攸身为直阁学士,职权可言。为种公言之:林真人之言,多有验者,天子亦尊之。种公此言,岂不渎神明乎?况苍天受命,言之凿凿。种公宁不信乎?闻听种公新收爱将陈希真,即以法术破贼,这又何解?同是鬼神之事,种公使得,天子便使不得吗?况天子修艮岳,主取内藏。臣民进贡,不伤盛德。此乃天子私事,天子圣明,推私而为天下公,种公可干预乎?”种公原系武将,激愤所至,一时语塞。正惶恐时,天子开言道:“朕看蔡卿说的有理。清漪园畔,本京师最佳地方,如今闲置破败,非敬天之意,也无法收诸番之心。种卿,朕修这艮岳,并非为朕一人呢。修建费用,当所节制。郑卿,汝为国戚,又司户部,可知国库、内藏库能承受否?”郑侍郎回奏:“臣经核算,修建艮岳尚需银六百万,今国库存银一千二百万,内藏存银过于国库,修建艮岳,绰绰有余!”天子笑道:“既如此,朕何爱这六百万?可重开苏州进奉局,并新设济南、长安、成都、襄阳四进奉局,百姓可自愿进奉花石。”郑侍郎领旨,意气洋洋,归班去了。天子转顾蔡攸笑道:“卿父本是状元,卿是探花,果然有见识。大臣当用读书人,此太祖言,甚善!”当下取龙案上笔,赐予蔡攸。
        天子这一做作,诸大臣心知肚明,那个还敢进言?种公正欲再辩,天子笑道:“种卿,汝是五道经略,兵戎之事,专赖于汝。此等小事,汝就不必萦怀啦。张叔夜即当还师,有关封赏事宜,卿多费些心思。”种公只得谢恩。天子见状,起身散朝。

        欲知后事,45楼分解。

[/color]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5-7 16:48 编辑 [/i]]

2008-3-10 11:09 陶心
:unsure:呵呵好~~俺就脚踏两条船来回观望,看这场擂台。

2008-3-10 11:18 tiger1970
俺不是擂台,是给大家解闷......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3-20 09:26 编辑 [/i]]

2008-3-10 12:17 西园新军
虎兄明显是手痒了,看见浇头耍枪,也来耍耍的意思。不过俺觉得不必避浇头,正该各显其长才好。支持取消作法之类描写,支持火器恢复宋代特点。

2008-3-10 12:24 伤云
从开头来看,难道要先来段宫廷戏?

教头又不是压迫人民的地主老财,不必绕着他走:titter::titter:

2008-3-10 12:45 gaobao
文章写出来就不是自己的了。老虎不和教头PK,貌似是不可能地。:titter:
不知老虎的宫廷戏是政治戏还是女人戏?

[[i] 本帖最后由 gaobao 于 2008-3-10 12:49 编辑 [/i]]

2008-3-10 20:14 gewa2
教头此回合更像提纲,太儿戏了。

2008-3-10 20:18 水镜门生
老虎兄也是从柴进下手:lol:

2008-3-10 20:41 英扎吉
有竞争才好!好好好。。不错的。

2008-3-10 21:22 林冲
[quote]原帖由 [i]gewa2[/i] 于 2008-3-10 20:14 发表
教头此回合更像提纲,太儿戏了。 [/quote]
到底谁的是提纲?没弄明白:wacko:

2008-3-10 21:23 林冲
回复 #1 tiger1970 的帖子

我不会拿砖砸你,反而会吸收你的创意为我所用。:titter: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3-10 21:51 编辑 [/i]]

2008-3-10 22:16 土狼
教头换了头像,很不习惯:ohmy:

2008-3-11 08:42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3-10 21:23 发表
我不会拿砖砸你,反而会吸收你的创意为我所用。:titter: [/quote]

太好啦!这就是我的目的之一......

2008-3-11 08:5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08-3-10 20:18 发表
老虎兄也是从柴进下手:lol: [/quote]

不从他下手很难写。因为这该死的老俞把人都抓住啦,而且也让梁山攻城略地,犯了大罪。想让宋江逃这一刀太难。教头来个劫法场,算一个办法......

2008-3-11 09:25 陶心
柴大官人果然是不负众望的。

2008-3-11 10:44 tiger1970
欺负欺负陶心兄:我偏不就写柴大官人。

2008-3-11 12:31 luke19821001
当夜,就在郑贵妃宫中歇息。
记得某位大师说过,写小说务必要详细,强烈建议楼主写详细点。

2008-3-11 12:39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08-3-11 12:31 发表
当夜,就在郑贵妃宫中歇息。
记得某位大师说过,写小说务必要详细,强烈建议楼主写详细点。 [/quote]

俺写的是提纲......(这句话在这里等着呢)

2008-3-11 13:18 陶心
:wacko: 呵呵,那俺拭目以待,要猜是猜不出来咯 :shy: 留着神秘感。

2008-3-11 13:38 水镜门生
同要求侍寝的详细扩充版本:titter:

2008-3-11 13:42 tiger1970
一个过时的郑贵妃你们都有兴趣,下面的李师师你们该怎样?

2008-3-11 14:02 水镜门生
:titter:李师师们,自然要求享受艳照门待遇

2008-3-11 14:08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08-3-11 14:02 发表
:titter:李师师们,自然要求享受艳照门??[/quote]
实在不成,改电影剧本?

2008-3-11 14:27 水镜门生
老虎兄是总导演,我不过是热心观众,一切您来决定:lol:

2008-3-11 15:39 伤云
晃进来看看更新,结果发现回帖很黄很暴力....

难道某老虎和某包子在合谋制作该小说私人版?海岸线前车不远,要警惕:titter::titter::titter:

看不出某老虎这么喜欢宫廷剧...四个更新都在写朝廷...

2008-3-11 17:0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08-3-11 15:39 发表
晃进来看看更新,结果发现回帖很黄很暴力....

难道某老虎和某包子在合谋制作该小说私人版?海岸线前车不远,要警惕:titter::titter::titter:

看不出某老虎这么喜欢宫廷剧...四个更新都在写朝廷... [/quote]

本回基本写朝廷。该死的老俞......让我费这大劲。

2008-3-12 11:33 tiger1970
编号: 23192 操作: 转帐 金额: 500 通宝 操作时间: 2008-3-12 11:29 对方用户名:巴孤

哎呀巴孤兄,我这帖子还是不要赏的好。我这就是随兴所至,说不定没时间就不更新啦。毕竟教头的是正宗不是?(发了两千字就想后退了,自己鄙视一下:()还您啦还您啦......

2008-3-12 13:00 巴孤
咬伤咬伤

2008-3-12 13:15 西园新军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3-11 13:42 发表
一个过时的郑贵妃你们都有兴趣,下面的李师师你们该怎样? [/quote]
据说有部女人群中很风行的片子叫什么欲挛,后宫争斗的故事,俺觉得可以这么办。

2008-3-12 19:58 gaobao
[quote]原帖由 [i]西园新军[/i] 于 2008-3-12 13:15 发表

据说有部女人群中很风行的片子叫什么欲挛,后宫争斗的故事,俺觉得可以这么办。 [/quote]
金枝欲孽吧。
老虎更新啊

2008-3-14 16:34 tiger1970
天啊,刚看见巴孤兄的第二次赏银,您这不是逼我一定要写下去吗?

2008-3-14 17:22 水镜门生
看完浇头版来看老虎版:lol:

2008-3-14 17:36 林冲
回复 #36 水镜门生 的帖子

楼上的就是一灌水的。

2008-3-14 18:22 水镜门生
浇头也是来灌水的:sleep:

2008-3-20 11:25 伤云
后宫戏之后是庙堂戏~~

“大臣当用读书人,此太祖言,甚善!”只为这一句上,断送了赵家铜斗的江山,铁围的社稷。

2008-3-20 12:1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08-3-20 11:25 发表
后宫戏之后是庙堂戏~~

“大臣当用读书人,此太祖言,甚善!”只为这一句上,断送了赵家铜斗的江山,铁围的社稷。 [/quote]

有意写错两字,作为伏笔......

2008-3-20 14:04 水镜门生
这花石纲一起,想来这戏也要正式开场了:lol:

2008-3-20 16:15 冒牌
提供一点史实模式:
郑居中宣和三年五月以少傅领枢密院,九月进少师。宣和五年五月进太保,六月暴卒。
蔡攸宣和四年正月为少保,四月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十月为少傅、判燕山府,五年五月为少师。
种师道当时为都统治,正受蔡攸管辖,宣和四年六月以右卫将军致仕。
郑贵妃崇宁三年二月为贵妃,大观四年十月为皇后。

《荡寇志》结束于宣和四年。
若据此史实,当时仅有郑皇后非贵妃。
宋侍郎不分左右,户部左侍郎显然有误。
而从官位来说,郑居中、蔡攸当时为三少,远不止侍郎、学士。
蔡京当时虽然致仕,但仍然五日一赴都堂治事,并非罪臣。
又,哲宗孟皇后号为华阳教主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居于瑶华宫。

2008-3-20 16:27 陶心
回复 #39 冒牌 的帖子

虎兄可能是由于“结荡寇志”,得根据之前荡寇志的情节来,因此蔡京成了罪臣,而种师道地位比历史上更高。
不过侍郎分左右确不是宋代的,虎兄不如把郑居中的官名改改咯~~

2008-3-20 16:32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8-3-20 16:15 发表
提供一点史实模式:
郑居中宣和三年五月以少傅领枢密院,九月进少师。宣和五年五月进太保,六月暴卒。
蔡攸宣和四年正月为少保,四月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十月为少傅、判燕山府,五年五月为少师。
种师道当 ... [/quote]
我知道。可是这是小说。
1、我的意图是:既然老俞造成朝廷内部全是君子的情况,我以后要写反面,必须定下新的“六贼”之类的系统。可是历史上这些家伙太多,所以只能简化。因此,蔡攸、郑居中就浮出水面。(其实我设想他们两人还不是同类人)还有几个,而且要考虑到下文,所以只能背离历史。(至于是哪几个,其中又分几派,卖个关子)
2、郑皇后这事纯属虚构。可以看出,我准备将她升为皇后,这和花石纲联系起来啦。“皇后陛下,俺不是故意的,其实俺也没写您干政......”不过,郑皇后以后还有戏,这和她由贵妃升皇后有关......
3、左侍郎也是故意的。因为老俞《荡寇志》已经封了户部尚书,作为国舅爷,作侍郎略微大些,所以给他加一个“左”,分一点权力出去。而且,这样可以设一个右侍郎以备后用......
4、太师、太宰、少宰我故意空着,好给未来的故事铺垫。要推翻老俞的文官系统,容易吗......
5、孟皇后的瑶华宫我实在想不起来啦,就随便一写。不过,她下面还有内容,不然怎样当太后......这个我改过来。
6、蔡攸的学士是老俞封的,我只能这样,回头升他的官......
7、另外,艮岳也不在清漪园,大家都看得出,我是在讽刺大清朝......

另外,我请求冒牌兄作这部书的历史顾问好不好?我实在懒得查书,只靠记忆来写......如蒙俯允,谨奉通宝500......(巴孤兄赏了500,应该用在这本书上)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3-20 17:00 编辑 [/i]]

2008-3-20 17:28 冒牌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3-20 16:32 发表

我知道。可是这是小说。
1、我的意图是:既然老俞造成朝廷内部全是君子的情况,我以后要写反面,必须定下新的“六贼”之类的系统。可是历史上这些家伙太多,所以只能简化。因此,蔡攸、郑居中就浮出水面。( ... [/quote]
俺也就灌灌水而已:lol:
虎兄就按自己的想法写吧,没必要太在乎历史。

其实也没必要太过执着到史实中的奸臣啊,让宋江、吴用、李逵之类的进入六贼之中也未尝不可。:titter:

2008-3-21 10:43 tiger1970
今天查了《宋史》,敢情吏户兵部都是两位侍郎,我蒙对了啊......

2008-3-21 11:2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3-21 10:43 发表
今天查了《宋史》,敢情吏户兵部都是两位侍郎,我蒙对了啊...... [/quote]
是两个侍郎,但不称左侍郎右侍郎

2008-3-21 11:34 水镜门生
猫小牌个抠字眼的,还混上历史顾问啦,来来来,要做顾问,先缴税:qcool+

2008-4-7 16:43 tiger1970
[color=Navy]
1.7
        却说种公回到官邸,反复思量,心下犹疑不定。遂修书一封,着差人星夜送张经略处。
        却说那张经略在曹州,聚集平灭梁山文武各官,择了吉日,班师回朝。中军参赞大臣,并各队领队大将,及二十万天兵,均从曹州起行,云天彪、陈希真率领部下督阵的文员武将随从。当时发炮起马,第一拨左营云天彪所部十二员军将,分领天兵六万;第二拨右营陈希真所部十二员军将,分领天兵六万;第三拨中营贺太平、盖天锡统带军将十员,分领六万人马:三拨共军将三十六员,人马十八万;第四拨,张经略率领二子伯奋、仲熊,分领中营亲军二万人马,解着宋江等三十六人,一齐起身。山东制置使清万年率领所属文武官员,出郊饯送,说不尽一切得意。
        不数日,大军次于普连镇。张经略方在灯下观书,仲熊公子进来报道:“东京种经略有机密人赍信来。”张经略唤入,拆看来信。只见来信道:“日前天子复听郑居中、蔡攸之言,重修艮岳,复置进奉局,重开花石纲。朝廷种种措置,令人瞠目。天子复言大臣当用读书人,蔡攸拜相,已成定局。我公复能争否?师道顿首。”张经略览毕大惊,打发了来人,速召二子,命伯奋公子便速去左营召云天彪,仲熊公子速去中营、右营,召贺太平、盖天锡、陈希真。二公子领命去了。
        欲知后事,下节分解。
[/color]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4-7 16:50 编辑 [/i]]

2008-5-7 16:44 tiger1970
[color=Navy]1.8

        顷刻,四人皆至。张经略将信递与四人传观,四人看毕,均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云天彪沉吟不语。那贺太平便道:“此事不好了!花石纲一开,天下必复大乱,只控我辈心血,付之东流了!经略意欲何为?”张经略不答,反问盖天锡、陈希真道:“二公以为如何?”盖天锡道:“经略国家重臣,贺公现掌枢密。何不由二公领衔,飞进一表,以图挽回?”张经略沉吟道:“不好,不好。陈将军意下如何?”希真便道:“种公密信,当然不能据以上奏。卑职想来:种公国之大老,尚不能挽回,恐怕此后要费一番手脚呢。我等奉命讨贼,只是回去复命,见机行事为好。不过梁山本为贼巢,我等为不伤细民之故,其城墙等未能尽毁。此番花石纲一开,恐怕再激起民乱,若有贼人重据梁山,却是大患。”张经略大悦道:“正合吾意。此事便交给将军。将军可选马队五百,星夜驰回梁山,将梁山所有房舍城墙尽皆焚烧,以除后患。不知将军遣何人带队?”希真答道:“便是祝永清谨慎,拟遣他去。”众人都道:“甚好,甚好。”五人又谈论一回,便告辞散去。
         陈希真回到帐中,独自寻思,暗暗发笑。正好陈丽卿进来打探消息,迎面问道:“爹爹,张经略有何事情?”希真笑道:“小女儿家莫多问,叫你丈夫来。”陈丽卿嘟着嘴道:“便是什么事情也不与我说,总拿我当小孩子。”希真笑道:“孩儿不知。你心思直爽,若与你说了,反漏了消息,便是不美。玉山那人沉着稳重,反正你夫妻的事情,最终还瞒你不成?”丽卿笑道:“知道知道,反正我只做小力巴,闷头取功劳罢了。”说着就出去了。
        顷刻祝永清来到,见了岳父。希真便将上事说知。祝永清便道:“可笑那盖天锡此事未定,便将张、贺二位放在火上烤呢。岳父遣小婿,怕也是另有用意吧。”希真笑道:“好女婿,我恰是瞒不得你。此去烧梁山是表,取梁山财物是真。我想那梁山经营多年,吴用足智多谋,必能想到今日,便必有金珠财宝埋藏,以为他日之用。我起初就想到此点,只是破梁山时,三路兵马齐聚,不好下手。——那梁山罪犯又在中军押着。——你可带精细士兵,借平毁焚烧之机,细细查找。我已老矣,难道还用这个不成?自然要顾贤婿前程。青云山、猿臂寨那边,银矿已采掘净尽,七年苦战,便剩几个银子,也都交中军统筹收掌。此去京师,既然天子将重用蔡攸,怕没有这笔钱,反倒应付不下来呢。你可带你浑家,选心腹人同去。”祝永清拜谢道:“丈人看顾!”兴高采烈,接令去了。
却说祝永清回到帐中,丽卿早等得不耐烦,正把一套甲胄穿来脱去。永清笑道:“这结束衣服,就要走吗?”丽卿笑道:“知道你们鬼鬼祟祟背我说话,必有事故。说罢,爹爹有何差遣?”永清道:“你且脱了甲胄。此去不是打仗,也不须今夜拔营。”丽卿道:“你和爹爹一样,也是个气闷人。爹爹唤你,究竟何事?”永清边助她脱甲,边将焚烧梁山事情说知,只是瞒了找宝事情。丽卿大喜道:“我早看梁山那敌楼厅堂不顺眼,这番去烧了他的!”永清见丽卿情态,不由心中一动,就手拦腰抱住丽卿。丽卿一怔,推开永清低声道:“别那样不老成!这是军中。”永清叹了一口气,掀帘子出去了。原来丽卿自幼练习拳棒,全不以色欲为事。与永清结缡七载,尚无生育。永清也奈何不得她,遂分开睡了。一夜无话。
  次日,祝永清点起五百马队,与丽卿辞了主将,一路疾驰而去。不一日,到了郓城。新任知县接住。永清便取出令箭,教知县征发民夫,遂与丽卿率马队径上梁山。此时天时已晚。看那梁山落日映着,一片火中似的。永清向丽卿叹道:“可惜这好山好水,今番同付劫灰!”丽卿笑道:“偏你有这多感慨。依我说,这便放起火来,如何?”永清便道:“你便心急。民夫后日才到,我等先清山,后日放火便了。”于是命五百马队先扎下营盘,明日分路从忠义堂起清山。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本回完)
        [/color]

[[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8-5-9 17:08 编辑 [/i]]

2009-1-13 20:06 121406
其他的在哪儿可以看啊:doubt::doubt:

2009-1-14 13:16 水镜门生
这1.8,我还以为是1月8日更新了:mellow: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