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4 19:51 悼红狐
莞草深许

莞草深许

我问他,为什么这个城市叫东莞。他说莞是一种草啊。那为什么东呢?他说,也许该有一个西莞。我知道,莞还有微笑的含义。

———题记

         这个时间是如此尴尬,呆在深圳了然无趣,想放马南山却又被一张不得改退签的五折机票钉死在周围。人的尴尬也是如此,往往心高气傲,嘴上纵横捭阖,“使我扬眉吐气耶?!”可又被蝇头小利死死牵住,牵得人服服帖帖。

         岭南无文物。最远的也就是鸦片战争以来的物件。广州北京路挖开了一段唐宋古道用玻璃封起来展览都让我围着看了又看欣喜半天,可想想也颇可悲,诺大一个粤省,有可上溯至秦始皇的文明开化史,居然文物凋零如此!

         既然求好不得,那散心为上,游览次之。朋友知我滇人,于是用海鲜诱我,有美食作引,施施然我便决意跟随他往东莞走一遭了,毕竟那是他的老巢。

         朋友不擅文史,大约也并无兴趣。这次我们坐着车从深赴莞途中,他突然说袁崇焕是他东莞人,真难为他还惦记着我的喜好,等近了东莞,他又想到了可园。“除了西门楼,可园恐怕是莞城唯一的文物了。”自从上月突访苏州,我对园林的兴趣陡增,既然有本地人为这唯一背书,我也很情愿观赏一下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

         岭南四大园林,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山房,据说便以可园为其翘楚。如今我一步跨入,心下就开始和苏州那些园林做起了对比。朋友在旁絮絮叨叨,说此园久被其他机关占用。尚未等我叹息,接着说,不过那是他小学时候的往事了,现在不知道如何。我粗替他一算,这厮居然有十四五年没来了。

         可园的式样和苏州的大不相同。就可园看,湖面和建筑群是前后分开的,而拙政、狮子林、耦园等都是建筑围水面而筑。可园只有一面临水,伸出一个观鱼簃的厂轩,精巧可爱。前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台”很多,地方不大,却筑起了层次高低各不同的台三个或是两三级台阶就可上或是修筑于假山高处,就有临树阴凉的地方都建起一个临树台,主人雅兴甚好。台的林立削弱了园子的整体布局,不过也使不大的地方回肠千转,甚为跌宕。譬如站在进园围廊处,是不可一眼看到可堂的,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高台铺满了藤萝。全园最高楼可楼下引入一汤水,叫曲池。池上架有一桥取名湛然,朱子学说要人内心湛然、专一,才可居敬立己,这很能窥出主人的旨趣了。

         过了壶中天,天井里置了一方施以釉彩的桌子,不晓得是不是原物。可园重修于道光年间,广东开全国风气之先,园内装饰也与内地不同。稍早前去过梅州黄遵宪的人境庐就看见彩色玻璃作窗户装饰,相比之下可园的玻璃用得更加考究,各色镶嵌,错落有致。可园水面面积极大,这是我万没想到的。开阔程度不遑多让拙政。可能因为拙政水面狭长,两岸又亭台栉比,所以虽大但不很显出来。然而抛开拙政,能有可园水面大的苏州园林也再找不出第二家,沧浪亭也是靠着江才显得眼界开阔而称“清流萦绕”。

         逛过可园,驱车出了莞城只奔虎门,当然是为了兑现那一餐海鲜的承诺。类我等从山上来的,显然体验的快感要盖过口欲的快感。杯盏往来之间,我也大快朵颐。虎门临江,海鲜是唾手可得的物件,就像云南多山山珍也就习以为常了,一顿下来也相当实惠。河豚肉极滑,还有些不甚明白的生物(比如肾侄是何种生物?),总之是不虚此行。茶足饭饱之后,朋友说,既然来到了虎门,那索性去逛逛威远炮台,正好眺望一下虎门大桥。虎门大桥经常在上面过,这次跑到桥底下来看,大约观感很不同。

         威远炮台就筑在虎门大桥底下,或者应该说虎门大桥筑在威远炮台上面。就在这一带还陆续有沙田炮台、镇远炮台、定远炮台一连串的满清政府的防御工事。在我看来,满政府落后的武器和涣散的后勤,实际上等于葬送了一批批驻守在炮台里的将士。威远炮台唯一值得赞许的恐怕是找到了珠江口最为狭窄的一段而加以防守,但比起秦始皇能找到湘江和珠江最近的间隙开凿灵渠,这似乎又算不得什么。坐在工事里炮击窗口的窗台上,底下沙滩已经成了游客玩耍之地,往来贸易的商船更是过江之鲫、驶进驶出,我和朋友闲聊,大炮的射程能不能达到那么远,那艘载着集装箱的黑白色相间的,或许是更远的那船体上写着宏远集运的船。恐怕中英已经不会为了一个贸易问题,大打出手了,而且虽说正数进去的第三门炮至今仍存,炮身上镌刻着铸造人和时间,炮口依然直面江上,但如果今天他还能发射,那一炮打出去,就直接命中虎门大桥了。

         我站在威远炮台一点不感到耻辱,因为我不该为一个强盗野蛮和无耻的政府承担羞辱感,但我亦不感到高兴,因为我不可能对我的国家惨遭肆虐而产生丝毫的愉悦。1839年,虎门硝烟,1840年2000名英军大破清军船抵广州,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十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方兴未艾,洪秀全金田村起义北伐,生灵涂炭,死伤无算。

这一年,张敬修的可园竣工了。

2008/1/24

2008-1-24 21:12 风使
文笔清淡洒脱,照片视觉精巧,水准一贯。:unsure:

2008-1-24 22:32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8-1-24 21:12 发表
文笔清淡洒脱,照片视觉精巧,水准一贯。:unsure: [/quote]
惭愧惭愧~~水准一贯,可见是没有长进了:titter:

2008-1-25 08:55 小乐乐
刚才看新闻,得知2007年东莞生产总值突破了3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00亿元,可谓“富可敌省”。

然而在狐仙兄的清逸的帖子下谈论money,感觉自己又俗了。:lol:

2008-1-25 09:01 梅子黄时
搜了一下谷歌:“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但还是没有说出“东”由何而来。

BTW:红狐兄没在苏州,抑或文章是以前写的?

2008-1-25 10:18 悼红狐
苏州我是造访不是老窝。。。。我在深圳,前几日去的东莞,在这个金钱遍地跟着妓女遍地的地方,想找点清幽去处确实不容易啊:ph34r:
以前叫宝安?现在宝安怎么成了深圳一个区了:q(+

2008-1-25 11:08 刀剑笑
现在越来越喜欢读狐兄的文章了,写的不错哈~:unsure:

荐了!期待更多优秀作品哈~:loveliness:

2008-1-25 11:14 刀剑笑
对了,俺去年到广州也去了虎门大桥的,也从远处看了看那个炮台,只是时间仓促,没有久留:rolleyes:

2008-1-25 13:15 水镜门生
东莞离开潮州近不近?籍贯在潮州,却从没回去过:mellow:

最后一句,结的真妙:titter:

2008-1-25 13:51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水镜门生[/i] 于 2008-1-25 13:15 发表
东莞离开潮州近不近?籍贯在潮州,却从没回去过:mellow:

最后一句,结的真妙:titter: [/quote]
:hug:貌似不近,还是要坐四五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啊

2008-1-26 00:00 珣玕琪
是啊,我也记着最后一句,单这一句,就此提升上去了。

2008-1-26 08:00 ssbye
回复 #11 珣玕琪 的帖子

我写文最不会结尾,前天那帖即使问了老婆也不知怎样写,看了这篇,真是惭愧啊:shy:

现在国内往南最远到过上海,也许以后会去欣赏岭南风景,在这里先饱饱“眼福”:unsure::loveliness:

2008-2-6 12:59 秦楚荒夕
总是以为炮台边会有很多人的,不管是看守还是围观。现在要把这个观念纠正过来...
文章讲完后终于想起来袁崇焕也是东莞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莞草深许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