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诗词歌赋 » 七绝三首(冬雨日游古猗园)


2008-1-20 00:33 陶心
七绝三首(冬雨日游古猗园)

[b]其一  池边[/b]
银珠乱坠戏涟漪,
倚岸疏梅泪渐滴。
冷树无心栖故雀,
寒竹有意蕴新级。

[b]其二  湖禽[/b]
丰鹅影对逐波闹,
瘦鹤形单饮雪啼。
倦坐湖亭暖酒尽,
鹎鸫避雪入阁迟。

[b]其三  寻幽[/b]
湿泥小径辨足音,
风卷挂帘醉雨吟。
拄伞徘徊寻不舍,
谁人幽处弄弦琴。

[color=Navy](四稿,新增一首,凡七绝三首      候砖)[/color]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3-8-18 11:35 编辑 [/i]][/color]

2008-1-20 00:41 Z_Artemis
描写得还是很细致,但景物太密了吧。窃觉得如果很多景物的话,写成词效果要好一些。

瘦鹤形单饮雪啼。
这句有味道:unsure:

2008-1-20 00:54 陶心
注:古猗园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境内,建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园内绿竹猗猗,故名。竹径通幽,竹轩带露;寒梅冷杉,紫藤青荷;霭楼浮阁,花厅柳轩,水榭石舟,鹅鹤相戏,鸢飞鱼跃;鸳鸯湖上龟山屿、柳萌桥、九曲桥,湖边更藏建成前即存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值得一提的是增造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的缺角亭,设计时有益独缺东北一角,意在警示大众东北沦陷,国人当奋发图强,收复失地。

2008-1-20 00:56 陶心
回复 #2 Z_Artemis 的帖子

:unsure::unsure:  先生一语中的,看来是排列得太紧凑局促了。
[color=Navy]我把尾联改了改,省去一对景物,同时首联出句末的“湖漪”也改作“涟漪”,这样统一视角为以尾联出句湖心亭作自足点。[/color]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8-1-20 02:10 编辑 [/i]]

2008-1-20 08:47 湘江子龙
还是写得过密,未见层次。
语句也多有晦涩不通的感觉。

2008-1-20 12:40 陶心
原本七律的思路会造成大杂烩,是很不妥。我干脆改成曾考虑的七绝二首。  :unsure:
其一为池边花木,其二为湖禽。
既然已是雨日,“霭”乃心理感觉却非实景,该砍。雨点既然戏涟漪,用“乱”字;梅花“泪百滴”晦涩,彼处不用“渐”此处用,“泪渐滴”可能好些。丰鹅“含食乐”,改作“逐波闹”。其二尾联对句全改,改写鹎鸫飞入亭阁之态,另新增其三“”寻幽,其二原尾句用作其三尾句。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8-1-21 12:36 编辑 [/i]]

2008-1-21 00:45 水镜门生
既写古漪园,怎地不见小笼包:lol:

2008-1-21 16:23 陶心
回复 #7 水镜门生 的帖子

:shy:南翔小笼皮薄、馅丰、汁鲜,本欲提及。然而深恐其声名盖过虾仁生煎,于君不利:lol: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8-1-21 16:26 编辑 [/i]]

2008-1-21 19:24 水镜门生
无妨写来,生煎和小笼都是包子门的兄弟:loveliness: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