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岳飞是大军阀,死得不是很冤枉


2008-1-15 23:10 canghai
岳飞是大军阀,死得不是很冤枉

 岳飞之死,原因有很多。比如,宋朝官方机构的定性为“谋反”;后世历史学者的说法是“政治斗争”;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则是“冤枉”。那么,岳飞之死真的是冤枉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是相当的、斩钉截铁的肯定。但是,如果单纯的从政治角度来分析的话,在当时以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宗赵构为代表的朝廷组织眼中,岳飞至少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第一,目无组织纪律。关于这一点,最充分的证据就是岳飞在“淮西兵变”事件中的表现。公元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朝廷成功解除刘光世兵权后,由于人事任免方面的原因,岳飞一怒之下,居然置组织纪律原则于不顾,撂下挑子,擅自脱离部队,跑到庐山。皇帝亲笔写信给他,他置之不理。结果逼得赵构亲自安排干部上山,足足做了六天的思想工作,甚至不惜以死相请,岳飞才不情不愿的回来。

    另外,当赵构准备与金国议和时,作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岳飞,不但不与领导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还大唱反调,甚至指桑骂槐,蓄意攻击主持议和工作的宰相秦桧,严重丧失了高级领导干部的所必须具备的“奴性原则”,直接影响到国家稳定的大好形势和社会大局的长治久安。

    此外,还有一些资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岳飞组织纪律观念的一贯薄弱。比如著名的朱仙镇“一日之内十二道班师金牌”。比如绍兴十一年完颜兀术毁约动兵时,为了叫岳飞救援,高宗接连下了一十七道手札等等。作为下级,迅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是应有的政治原则。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为了让岳飞听从指示,赵构不得不使用这种“频繁轰炸式”的命令手段,足见岳飞平日里在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工作上的忽视和漠视。

    因此,对于这种目无组织、对抗组织乃至要挟组织的恶劣行为,绝对是任何领导人都不会善罢甘休的,哪怕他能力再强,哪怕他比李云龙还硬,哪怕他是岳飞。

    第二,政治立场不明。作为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将领,同时又是高宗直接手下,在涉及到分类站队问题时,岳飞理所应当毋庸置疑、无可争议、责无旁贷地站在高宗一边。可是从日常的所作所为来看,岳飞却存在着明显的“脚踏两条船”的政治投机行为。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岳飞在拿着高宗工资,用着高宗物资,带着高宗部队,帮着高宗保家卫国的同时,嘴里口口声声说的却是“迎回二圣”,企图为万一远在北国的钦宗复辟后的前途留下一条退路,是典型的“两面讨好”的行径。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张俊老部下的岳飞,却积极向老领导的政敌韩世忠、刘光世靠拢,甚至当老领导准备收拾对手时,他居然还悄悄告密,致使高宗的“定点清除”计划破产。而作为强硬“抗战派”代表的岳飞,却又在宰相张浚积极筹划抗战的时侯,大泼冷水,大煞风景,导致收复失地计划流产。

    因此,对于如此立场暧昧不明,站队东倒西歪的干部,恐怕任何人都不是怎么敢重用的。问题是当这样的干部偏偏又手握重权的时候,既然不敢重用,那就只有“要他命三千”了。

    第三,干涉领导隐私。早在建炎年间,高宗为了彻底执行其“游而不击”战术思想而渡江跨海时,也就是传说中“泥马渡康王”的玄幻事件发生时,当时或许是被吓的,或许是因为水太冷,又或许马背上有极为歹毒的机关,总而言之,一不小心就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在当时满朝文武官员中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出于保护领导形象的需要,大家都没有吱声。

    可是,岳飞,又是岳飞,又从队伍里跳了出来,不但与高宗进行悄悄话时当面提出,甚至还在“朝廷公告栏”上公开留言,摆明了就是揭领导的隐私,而这个隐私又是任何男人都难以容忍的耻辱性隐私。

    历史和现实都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涉及到触犯男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问题的时候,哪怕被触犯者平日里只是一介懦夫,也会一跳三尺,怒发冲冠,不惜流血牺牲,以血的代价来挽回尊严,更何况岳飞所触犯的这个人乃是生杀大权操之在手的皇帝,所以,岳飞应当是死定了。

    岳飞真的死定了吗?细一思考,又不尽然。存在以上三个严重问题的,当时并不是岳飞一人。刘光世的组织纪律性是首屈一指的出了名的差,却高官厚禄的退居二线了。韩世忠的抗战态度更为恶劣,一度派遣杀手刺杀金国议和代表,差点犯下破坏国际和平的滔天巨罪,却也怡然自得的回家养老了。赵鼎更是曾经利用其宰相的身份,进行大规模的集体性上访,刺激高宗的男性尊严,也只不过是开除公职。为什么偏偏岳飞却非死不可呢?这就很有必要值得我们去找一下更深层次的原因了……


 有宋一朝自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素有不轻易杀戮大臣的传统。宋高宗赵构尽管懦弱,却也基本上继承了开国祖先的这一优良传统,所以在解除诸将兵权后,宋高宗并没有如越王勾践一般实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政策,而是高官厚禄的将他们“束之高阁”。比如同为南宋“中兴四将”的张俊和刘光世,不但生前享受着国家领导人的待遇,而且死后还得到了宋高宗的亲自“临奠”。可是,宋高宗为什么却独独要置诸岳飞于死地,而且连其子岳云都不放过呢?个人认为,其根本还是岳飞的实力的确已经形成了有宋一朝最为猜忌和防范的“尾大不掉”的态势。

  我们可以看到,宋高宗加给岳飞的罪名是“谋反”。尽管这一事体是“莫须有”,但是如果排除感情因素,尤其是排除“后知后觉”因素,切身处地的回到当时的境地,或许我们不能不承认,宋高宗的这一决定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因为,客观的分析当时的情况,岳飞的确已经具备了谋反的实力和条件。

  首先,当时的岳飞已经具备了几乎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威望。在国际声望方面,金国军队基本上是只知有“岳家军”,不知有“朝廷军”。而在民心向背中,岳大元帅更是一呼百应,就像解放战争中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一场淮海战役的胜利一样,如果岳飞愿意,只要他登高一呼,老百姓恐怕也会用独轮车推出一场“灭宋战役”。而更为关键的是,当时坐镇宋朝西南广大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吴玠,居然也为岳飞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一度送上绝色美女,以表倾心结纳之意。

  其次,当时的岳飞也已经具备了“取而代之”的条件。经过多年的“以战代练”,岳飞已经成功培养出了一支直属的嫡系部队。与其他将领的直属部队——比如韩世忠的“背嵬军”——不同的是,岳飞的这支嫡系部队是一支真真正正的嫡系部队,因为负责率领这支部队的正是岳飞的儿子岳云、女婿张宪。可以说,这支部队是只知有岳飞,而不知有赵构的,如果岳飞要造反,这支部队绝对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更为严重的是,从宋高宗的角度来看,岳飞不但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大肆任用裙带关系,而且还一直都在隐瞒这支部队的实力,比如当岳云或者张宪取得战功的时候,岳飞不是有功不报,就是大功小报,始终保持着这支部队的低调,显然是另有图谋。这,也是后来宋高宗不但杀了岳飞,而且还亲自下令杀掉岳云、张宪的根本原因。

  再次,当时的岳飞还基本具备了“改朝换代”的实力。经过多年的“以战养战”,岳飞所统率的部队已经形成了“一枝独大”的局面。当时南宋的主要军事力量,是分别由“中兴四将”和吴玠等五人所统领五大军区。五大军区中,楚州军区韩世忠的兵力为8万人,建康军区张俊的兵力为8万人,庐州军区刘光世的兵力为5.2万人,兴州军区吴玠的兵力为7万人,而岳飞所统领的鄂州军区的兵力则多达10万人,而且还是天下最为精锐的部队。有这样一支无法制约和抗衡的军队存在,实在是让皇帝寝食难安的事。

  最后,当时的岳飞存在着很大的“图谋不轨”的嫌疑。平定杨幺起义,岳飞不但将缴获的楼船送给同为一方统帅的张俊和韩世忠,甚至还倒贴经费,为楼船配好兵刃器械;收复襄阳,刘光世明明没有按皇帝的命令赴援,岳飞却故意往刘光世脸上贴金。朝廷要收拾韩世忠,岳飞又私自通风报信,博取感激之情。再加上岳飞本身就是张俊的老部下,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吴玠又早已与岳飞有着说不清也道不明的联系,当时的岳飞几乎在全国的军事系统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这实在不能不让人怀疑他是否另有所图。

  因此,在当时的形势下,岳飞如果决定谋反,是极有可能成功的——即便不能像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一般统一天下,也可以形成刘豫一般的小王国,而且比刘豫更为可怕的是,岳飞完全有实力引导虎视眈眈的金国全面灭掉南宋。而至不济的,岳飞也可以引发一场全国性的战乱,让天下重新会到唐朝末年那个“藩镇割据”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宋高宗才可以放过韩世忠,却务必要置岳飞于死地而后快。

2008-1-15 23:36 文以载道
楼主能贴出史料吗?

2008-1-15 23:43 西瓜霜润喉片
楼主的中心思想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

哦,原来秦桧早替楼主总结过了:

好一个"莫须有"!

2008-1-15 23:43 星义
:qDD+这个世界太疯狂了,真是说啥的都有啊……

2008-1-15 23:48 wonbook
乱说

就是乱说  很冤枉

2008-1-15 23:56 精虫
历史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如果能还原历史那就很好了。呵呵。

2008-1-16 00:02 liantianje
已有很多评论家认为岳飞死于政治斗争,高宗并非昏庸无能,秦郐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但岳飞在后世人心中已是一个神话,我们没有必要再破坏我们心中的完美

2008-1-16 00:36 solodooog
楼主的逻辑是:

第一,岳飞有能力造反。
第二,岳飞比奴才有性格。

所以岳飞该死!恩,非常该死。

2008-1-16 00:46 canghai
楼上的,你说得很对,高宗:victory:就是这么想的。:victory::victory:

2008-1-16 01:09 草民曾国藩
我要是皇帝,我也会杀岳飞
高宗有魄力,否则是自毁后世基业

(1)岳飞的部队打得是“岳”字旗号,不是赵,不是宋,开创的是家族式军阀是管理结构,有为的皇帝是无法容忍的,要是唐宗宋祖,也一样会杀岳飞的
(2)功高震主,势力太大,就算岳飞不反,岳云未尝不是第二个曹丕
(3)岳飞公开干涉皇帝立嗣,犯了臣子的大忌,自己找死
(4)拥兵割据十余年,考打土匪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势力,拥有兵权,人事权,财权一身,实为皇帝的眼中钉
(5)从一个臣子的角度公开宣称要迎二帝,不知是何居心?严重越权还是别有用心

2008-1-16 01:23 文以载道
现在真的是流行翻案风了,我早就说过了
看看最近本论坛
挺毛文龙的,倒袁崇焕的,骂诸葛的
还有为秦桧翻案的
这次又轮到岳飞了
真是无奇不有啊

2008-1-16 01:40 solodooog
回复 #10 草民曾国藩 的帖子

现在的悲哀不在于高宗杀了岳飞,而在于一个忠心耿耿的岳武穆死在“莫须有”的罪名之下,竟然还有人说这是对的,这是皇帝魄力的表现!

是当惯了奴才还是当惯了主子?竟然会有这种心态。

“一个臣子的角度公开宣称要迎二帝,不知是何居心?严重越权还是别有用心”

再问一句——莫须有,岂能平天下!

2008-1-16 02:56 边城玫女
此文是反讽,表面上是倒岳飞,实际上是赞扬岳飞

莫非楼上几位看不出?

2008-1-16 10:14 江雨豪
[quote]原帖由 [i]solodooog[/i] 于 2008-1-16 00:36 发表
楼主的逻辑是:

第一,岳飞有能力造反。
第二,岳飞比奴才有性格。

所以岳飞该死!恩,非常该死。 [/quote]

有能力造反就会造反?

有性格就该死?

不明白啊不明白!

还真是“莫须有”。

2008-1-16 10:22 tang221276
又见月经贴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 这样的文章都会冒出来一次, 这些平反的小人无非是在为当时的秦桧做出的莫须有翻案  为了上位真是做什么的都有。。 这帮人的良心何在?

2008-1-18 15:46 canghai
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岳飞生活在武将最为落魄的南宋,手握雄兵十万零八百,其中精锐骑兵有三个军,两万多人,这对皇帝来说,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危险.尤其在北方,广大义军只知道岳家军,岳大帅,不知道有宋军,有赵构,所以,岳飞死定了,要怪就怪他生错了时代,要怪就怪他一心抗金,真的没有野心,以至于赵构和秦辉等对他动手的时候,没有一点自保的准备.

2008-1-18 16:01 canghai
岳飞抗金,纯属炒作?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对抗外族的战争中,能有实力主动进攻的将领其实是很少的,在我的记忆中也不过战国时期的李牧,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唐朝和明朝可能还有几位,但就各自所处的局势而言,只有前有强秦,后有匈奴的李牧与岳飞稍有相似之处,卫、霍二人其实很大程度属于那种生逢其时的人,他们凭借文、景两代积蓄之实力,才会有出击匈奴得胜的结局。其他的人情况与卫、霍二人大致相若,都是在整个国家实力鼎盛时的出击得胜的。象岳飞这样处于积弱良久,一直苦苦支撑才得以保住半壁河山的国势下,还能通过不屈不饶的努力,扭转弱势,战胜强敌,收复失地的将领,除了岳飞,我真不知道还有谁。

相比之下,我反而觉得采石矶大捷有炒作的嫌疑,我不是对这场战役的真实性有所怀疑,而是对这样辉煌的战果有所疑问。因为如果取得如此辉煌战果的一方,还不能扭转弱势的话,那么辉煌战果本身不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吗?我不怀疑官渡之战的辉煌,因为胜利者曹操从此由弱转强,而战败者袁绍从此一蹶不振,而对赤壁大战的辉煌却大有疑问,因为此后强弱之势并未扭转。同理淝水之战和采石矶之战,我相信这些确是一场弱者的胜仗,但就现传的战果而言,我非常怀疑战果的真实性。我们民族从来就有喜欢夸大的毛病,史书上不真实的数字比比皆是,就说赤壁大战,消灭曹军83万人,这个数字就经不起推敲,要知道直到清朝,中国人口才首次突破1 亿,汉未经过那么多年战乱,全中国人口加在一起大概还不到1000万,曹军那里来的83万人。动不动就说杀敌几十万,也不想想,当时有那么多人可杀吗?

前面已经说过,在岳飞抗击金兵的时期,包括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秦桧都把持着南宋的史馆,有关岳飞征战的记录,只有被掩盖和被埋没的可能,决不会有被夸大的可能的,所以现在留流下来的官方记载,对岳飞功绩的记载都是不可能完全的,现在的事实是我们可能不记得岳飞为我们民族做过的很多事,却不可能将不属于他的事迹归到他的名下。所以对于岳飞,根本不存在炒作的可能。除非有人将民间传说也当作历史,把《说岳全传》当作正史的《岳飞传》。当然,对岳飞的功绩也是夸大的,比如朱仙镇大捷就是由岳珂(岳飞之孙)吹出来的,研究历史的人一般都不认为有这一场大战。

2008-1-18 16:28 随着心情
反贴都看不出

真是的哎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读的书 我才初中毕业都看的出来

2008-1-18 17:48 昇崎de太陽
什麽時候你們要來貶周總理啊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
我可能會來殺了你的

2008-1-19 00:20 文以载道
是啊,你强,不用读高中和大学了
我要问问老兄你从哪能看出这是反讽呢?

2008-1-19 02:09 愿望化身
能以如此口吻说话的,通常都没有心思来讨论这种问题……

我就是从这点看出来的……

以上……

2008-1-19 13:24 陶心
综合lz的措辞来看,小弟个人觉得lz在反讽的可能性很大。

比如lz在文章的第3段所言[quote]严重丧失了高级领导干部的所必须具备的“奴性原则”,[/quote]————不是明贬实褒吗?

同时lz似乎想阐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应该怎么想”,而是“高宗这家伙怎么想”,回到文章内,通篇对高宗这家伙的冷嘲热讽也不少。
所以这样的文章若给宋人看,高宗赵构会气得跳脚。

相信我们的岳帅永远会得到民众支持的。“抖史料”无非让我们更加钦佩岳帅,因为他本来就不是钱彩笔下的那个艺术形象。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8-1-19 13:58 编辑 [/i]]

2008-1-20 11:48 canghai
这网站,好多人水平不怎么样啊?

2008-1-20 14:50 慕容燕然
南宋的所谓中兴四将都是大军阀,韩张刘岳都上的兵都是通过镇压农民军和收编流寇整合成的私兵。岳飞死之前,张俊、韩世忠和岳飞三个人手下的私兵已经统一划归枢密调配(刘光世早在绍兴七年就失去兵权),也就是说中兴四将的兵权被中央削掉,岳飞是大军阀和死得是不是冤枉没有必然联系。
中兴四将中刘光世可以忽略不计,张俊和秦桧同一阵线,韩世忠有救驾的功劳在关键时刻又能放下面子去高宗那里嚎泣,因此死的只能是岳飞。

2008-1-20 18:03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canghai[/i] 于 2008-1-20 11:48 发表
这网站,好多人水平不怎么样啊? [/quote]
是啊,楼主的水平高

2008-1-20 18:18 solodooog
回复 #25 文以载道 的帖子

没必要争论这些啊。楼主可能是反讽,但是由于文章过长,很多网友看了标题和粗略的文章内容就直接回帖了。主要还是基于对最近翻案风的义愤。其实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当然也有人是真说岳飞该死的,比如10楼的帖子。一些网友是反驳他。楼主如果看了全部帖子就明白了,呵呵。

另外楼主轻蔑的口气很容易导致版争的。轩辕的网友都是不错的人,轻易下结论也不好。

2008-1-20 18:59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solodooog[/i] 于 2008-1-20 18:18 发表
没必要争论这些啊。楼主可能是反讽,但是由于文章过长,很多网友看了标题和粗略的文章内容就直接回帖了。主要还是基于对最近翻案风的义愤。其实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当然也有人是真说岳飞该死的,比如10楼 ... [/quote]
我自己本来就不咋地,但轩辕人才这么多被楼主说成没人,所以我很气愤
另外最近我看了明史袁崇焕传发现那些倒袁的人虽然也引用了史料但是都是断章取义,不足为信

2008-1-20 21:27 人中吕,鬼中羽
说楼主反讽,是有道理的。表面上看,楼主的文章是反讽文章,是批评赵构的。

但是,在楼主反讽的字里行间,还是透露了一些对岳飞的另一面的看法,还是指出了岳飞被杀的客观原因。

所以,当然不能不指出顶楼文章的“反讽”性质,但更要避免将此文纯粹当成是反讽。

2008-1-21 00:49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8-1-20 21:27 发表
说楼主反讽,是有道理的。表面上看,楼主的文章是反讽文章,是批评赵构的。

但是,在楼主反讽的字里行间,还是透露了一些对岳飞的另一面的看法,还是指出了岳飞被杀的客观原因。

所以,当然不能不指出顶楼 ... [/quote]
老兄说得有点道理
但说此文是拥护岳飞的我绝对不信

2008-1-21 09:46 朱一剑
原文作者的狡辩水平远胜汉奸老秦的“莫须有”三字!:cai:

2008-1-21 10:44 马上超人
我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我咋就没看出来哪里有反讽的意思呢???
如果是借高宗之口来说还有那么点意思,但通篇都是文章作者的主观意志表达。
哗众取宠也要看对象。。。。。。

2008-1-21 15:38 边城玫女
此文在多处,借史讽今

大家不要单纯把此文看成是批判岳飞了

2008-1-21 16:23 深海幽灵
没有借史讽今这么玄吧。
这文章意思,就是从高宗的角度看是有杀岳飞的理由了。其实封建帝王杀大将,从来功高盖主一条就够了,管你是不是真的要造反。可是高宗杀的不是时候,换到汉高,明祖手里,岳飞就是韩信,徐达,要杀也等平定天下以后。说到底,高宗只是中人之资,岳飞是人中龙凤,他用不了岳飞,也没有平定天下的自信,只好杀了省事。

2008-1-21 22:26 wwwind
从某一方面看,LZ说的有道理,通达帝王心术。因为他从统治者的角度讲。
而大家喜欢、敬佩岳飞,也正是他身上有正义感,敢做敢为,是个男子汉。宁死不背叛国通敌的罪名。这是草民们的角度。

2008-1-22 02:58 canghai
岳飞真的是政治白痴吗?

岳飞真的是政治白痴吗?很多人都这么看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一个军事上的天才,怎么可能连一点政治利害都不懂。

有人说岳飞是愚忠,这就更说不通了,愚忠的意思是什么?那就是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上级领导(皇帝)的指示。岳飞是这么干的吗?高宗让他把投降过来的农民起义军屠城,岳飞‘只杀头目’,‘胁从不问’,高宗不准,岳飞上奏抗争,高宗还不准,并且发出严重警告,岳飞继续上奏。

高宗有些怕了,这时候的岳飞手握重兵,而高宗刚刚经历过军事政变,为了安慰手握重兵的大将,高宗准奏。全城的老百姓得以幸免。高宗之所以要屠城,是因为当地的农民军惊扰了太后的车驾。而当地的百姓,在岳飞被杀后,家家户户都给他立了牌坊。

还有顺昌大战,高宗命令岳飞增援江淮,岳飞却要趁虚而入打洛阳、开封。种种迹象表明,岳飞没有那么忠心。

还有岳家军,其重要的亲信将领都是岳飞的同乡,亲戚。组织结构与曾国藩的湘军很像,如果岳飞做事情干脆一点,他完全可以割据襄阳,进则争霸天下,最不济也可像吴家兄弟在四川那样自保。吴家兄弟同样手握七万大军,高宗却那他们没办法。四川在以后七八十年,也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

所以我认为,岳飞他还是有点想法的,只是他在政治上太过优柔寡断。

2008-1-27 14:44 司马一神
冤枉是真的,但用"军阀"来形容岳飞虽然没错,但挺便扭.
岳飞没有政治头脑,一心收复中原.高宗明白他的忠是给大宋的,
而不是给赵寇的.所以杀他保位

2008-3-25 15:54 bati00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mellow:

2008-3-25 16:04 tiger1970
好吧,如果谁不喜欢岳飞,请放弃他----公开声明把他开除出本国、本民族的英雄行列。我想,这地球上这样多民族,这样多国家,这样多人民,总有喜欢和崇拜岳飞的。

今天看到百度太极拳吧上有个帖子,大致是一个韩国人说,太极拳吧里公开攻击太极拳是垃圾的帖子太多。既然中国人这样攻击太极拳,请把太极拳的发明权交给韩国人。一向不喜欢韩国人,不过这次......

2008-3-25 16:19 定点清除
为什么都21世纪了还有汉奸横行

2008-3-25 17:31 zhoujunallen
都已經是后清年代了,還強求啥?有人記住岳飛二字就知足了。

2008-3-28 09:23 langy8393
楼主晚生了几百年,不然就轮不到秦侩做丞相了,陷害岳飞的时候拿出这么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那分量不比'莫须有"重多了

2008-3-28 11:31 superzz_0
岳飞功高盖主被高宗给搞了,明眼人都能得出这个结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世把岳飞描写的无比忠义,也顺便把高宗洗白,就让秦某人来当白脸.

2008-3-28 12:25 linxudong
人性呢,人的个性呢,我不喜欢是不是可以不干,为什么就不能辞职呢。

2008-3-29 18:29 gaobao
岳飞是大军阀,赵构怎么能杀得了他?
哄着还差不多。

2008-5-20 12:51 yusuqing
我看你标题就没必要再看下去了,首先很多历史文献包括演义都说明岳飞首先是个爱国者。
但不排除他有拥兵自重的心理,他曾做过很大的节度使(拥有很大实权),对政治有些个人的看法。
楼主不能以偏盖全,真正的大军阀不会那么容易把军权交出来的,你以为杀1个大军阀是想杀就杀的?岳飞不是袁世凯也不是孙传芳之流的,他在政治上有些幼稚思想,对于军权有些握重,但不能说他是大军阀来贬低他的爱国热情和军事功绩。

2008-5-20 12:57 半边莲
又是找抽的帖子,有这么多力气还不如去抗灾去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