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岳飞等不是民族英雄吗?


2007-11-30 08:00 zhougongjin
岳飞等不是民族英雄吗?

[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Blue]余桂元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指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
    得知有人欲将岳飞、文天祥清扫出民族英雄的行列,犹如晴天霹雳,把我吓呆了。我实在太气愤了,气得想哭,几十年来,深深扎根于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无法接受如此荒谬的言论。
    “中华民族”一词,人人在用,天天在用,我们的国歌中也提到了中华民族。但是要问:何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究竟包括哪些人?也许有很多人说不清、道不明。不论是"中华民族"还是"汉族",西方人一律解释为Chinese。我们权威的辞典上说,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今共有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民族,其中包括汉族(无论居于国内还是国外)、居于国内的各少数民族、以及海外华人(包括华侨与华裔)。
    我一直在想,中华民族的范围到底是静止的,还是在一直变化着的?中国教科书的编写者显然认为中华民族的范围一直是静止的。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领土变迁是很常见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也是在不断演变的,谁又能够肯定我们中国的领土自古以来就是960万平方公里,谁又能够承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这56个民族呢?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上循序渐进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族群,“中华”一词原本单指汉族。文化方面,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汉族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主心骨。如果硬要以今天中华民族的定义来划分历史上的民族界限,那中华民族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所谓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从何谈起?
    按照中国教科书历史民族理论,那些历史上入侵中原的外来游牧和狩猎民族,由于其后代绝大部分已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近代洋人侵略,是比较晚的事情,所以中国是世界古代史上唯一只有内战的国家,是世界古代史上唯一没有民族英雄的国家。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建立于西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也就是说,中国建国于西元前21世纪,从西元前21世纪的中国建国到西元16世纪的戚继光至少存在着3600年的历史间隔。就算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古代史的终点,把中国古代历史算作是3900年,那么在16世纪中期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以前,在占据中国古代历史绝大部分的3600年漫长历史里,中国也依然是世界古代史上唯一只有内战的国家。只有内战牺牲者,而没有一个民族英雄吗?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到奇怪了!这就是我们的正统历史学家们给我们创造的一个世界史学奇观!中国历史理论的奇特之处实在是令人惊叹!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受儒教的影响,汉族为主的中国,向来没有往外扩张的野心,自秦北却匈奴修筑长城以来,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没有实施管辖,不论是金、辽、蒙古,都没有被纳入中国的版图,他们和宋,在当时而言,根本就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对等的国家,说什么宋金、宋元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根本就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教纲中否认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却称他们为杰出人物。如果宋金、宋元之间的矛盾是兄弟阋墙,那么朱元璋和元朝,太平天国和曾国藩、义和团和清朝之间的战争就更应该是家里打架,为什么独独称岳飞、文天祥是英雄人物,而不称朱元璋、洪秀全等为英雄人物?原因只有一个,正是因为宋金、宋元之间的战争与元明、太平天国与清朝之间的战争性质完全不一样,后者才是真正的兄弟阋墙,因为经过元朝、清朝的统治,经过了民族融合,此时的汉蒙、汉满才真正成为兄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如果说宋金、宋元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从而要抹杀岳飞、文天祥的民族英雄称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秦桧在处理宋金矛盾的时候高瞻远瞩、沉着冷静,对和平解决兄弟之间的矛盾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味地用一成不变的机械眼光来看待问题,只会获得很多极其荒唐可笑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结论!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以余桂元为代表的教育部一干人出版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本意,是想促进民族团结,缓和民族矛盾。但是,从他们的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历史,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们狭隘地以为,我们所说的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就是汉族的民族英雄。
    凡是站在正义战争一面,在反抗民族压迫和军事掠夺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都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是因为,他们的正义行动,不仅符合本民族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中华民族人民的利益。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抵御女真贵族的掠夺和屠杀,固然符合了汉族人民的利益,同时也符合女真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称他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他是当之无愧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历史,汉族对岳飞的态度不提,单看看教育部生怕被民族英雄伤害的少数民族对岳飞是什么态度:元至正九年(1349年)元惠宗皇帝封岳飞保义,惠宗皇帝的诏书曰:“岳飞封加赐保义,余如宋”;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十八日,乾隆皇帝致祭岳飞的祭文曰:“惟尔公忠秉性,智勇超伦”;清慈禧太后为岳飞题匾:“忠灵来泯”;清德宗皇帝为岳飞题匾“百战神威”。这些皇帝们岂不是都在自掘坟墓,号召汉人起来造反?
    也许,你可以说他们是在拉拢民心,是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的统治,那我们再来看看无数的少数民族包括满、蒙等的民众都尊重岳飞、文天祥精忠报国、忠贞不屈的精神。同样,我们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是要学习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气节、那种精神。这不但我们汉族需要,满族需要,蒙古族需要,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都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称这种得到了所有民族认同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什么不可?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精神而骄傲!我们将拥有这种精神的人称为民族英雄,有什么不可?我们将永远为拥有这样的民族英雄而骄傲!
    岳飞、文天祥生前精忠报国、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最后却含冤而死,饮恨九泉。本以为他们的功劳自有历史评判,没想到几百年后,竟然还有一些人打着历史、科学的幌子,不经认真研究,随意删除他们民族英雄的称号,真是英雄自古多劫难!不管怎样,公道自在人心,岳飞、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也必将永存于天地间!我要告诉所有人,岳飞、文天祥永远是民族英雄,一代一代传下去.[/color][/size][/font]

2007-11-30 08:52 林冲
你不知道这种说法很强大很和谐吗?还有易某的输血论,也很强大和谐!
下次有人来输血时,我保证第一个投降,没准百年之后能混个促进民族融合的英雄当当,再给我弄个纪念馆什么的。:loveliness:

2007-11-30 09:12 dreambe
历史是为当前政治服务的,也许将来世界大同之后,人们会觉得祖宗们当年的那些战争都一点意义也没有呢。

2007-11-30 09:16 林冲
[quote]原帖由 [i]dreambe[/i] 于 2007-11-30 09:12 发表
历史是为当前政治服务的,也许将来世界大同之后,人们会觉得祖宗们当年的那些战争都一点意义也没有呢。 [/quote]
正是由于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如果真的有一天世界大同了,当年的那些战争反而不会被认为没意义了。你明白吗?

2007-11-30 09:21 dreambe
很有意思,思考的层面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呢。
世界大同之后,或许不再存在政治问题,历史也就不需要为谁服务了。

2007-11-30 09:28 深蓝判决
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但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说完……
因为中华民族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

2007-11-30 09:33 林冲
面向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特点

经过自1994年上半年开始,至199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衔接的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终于形成了送审稿。等待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审批后,将于1996年在全国颁布试行。并根据此大纲,从1997年秋季始,编成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用。至三年一轮试用后,到2000年正式大纲和教科书即在全国普遍使用。所以,这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是一份 名符其实的面向21世纪的大纲。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是由大学专家、课程教材编写研究人员和第一线的中学教师、教研人员几方面联合组成编制的。在编写过程中,经过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全体成员的集体讨论;经过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山东、黑龙江省的特级教师、历史教研员和人教社成员联合组成的起草工作小组的初步制订、几度修改;经过了国家教委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委员会的两次初审;经过了各省教研室的广大教师的讨论和征求意见,最后形成了大纲送审稿。因此,应当说,这一新大纲是全国有关专家、教科书编写人员、各省教 研人员和广大第一线历史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
    下面谈一谈这一轮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时代精神、编写原则和编写特点。
    一、跨世纪的时代性
    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出台和使用,正面临着20世纪和21世纪的时代交替,所以这是一份跨世纪的历史 教学大纲,很明显它将要反映这一特殊时代的精神。
    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而人才的竞争是这一竞争时代中至关紧要的因素。这一点已多次为我国党政领导人所一再强调。因此如何更好更快地培养21世纪的人才,将成为我国近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点。最近,党中央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点,也是我们这次在制订和修改新大纲时,国家教委领导同志所特别强调应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历史教学大纲,我们考虑更应该在如何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方面多多增加内 容。
    由此,将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作为一个关键要素,便成为时代对新大纲制定的首要要求。近年来,世界各国有远见的学者和教育家,都在认真思考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问题。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著名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一长篇的《展望廿一世纪》的谈话录,书中他们忧心忡忡地提到,目前世界技术和科学的提高,和人们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很不相称,“人的道德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反而有所降低”。因此,发达国家教育界正在广泛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增强人们道德素质的措施。美国教育界认为教育制度的改革应同时包括 “人民的智慧、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提高(《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3页)。日本教育家建议将 “培养身心健康的国民”作为教育的目标,提出要培养“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日本教育改革》,第464页)。韩国则提出:“教育目标之一是激发人民收集、发展并向下一代传授国家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存在于文化遗产中值得颂扬的道德意识之中,教育为促进这种意识起重要作用”的教育思想(《三十五国教育发展》,第748页)。这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思想和建议,展示在21世纪的新时期里,国民素质的教育,人们思想品质道德文化的教育,将成为 提高人才素质的至要的动力和因素。
    我国的教育家们在面向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也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的提高。1993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培养的人具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的理想、志向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未来与教育》,第26页)而历史课的教育,正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柳斌副主任曾在一篇讲话中要求,通过历史课的教育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懂得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所不可替代的历史起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的民族心、自信心和自尊心。”[color=Blue]他语重心长地说:“国际国内的历史事实都严峻地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历史,甚至任凭心怀叵测的人肆意歪曲、丑化、糟蹋,否定自己的历史,那就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color](《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第375页)
    统上所说,可以看出,为了面向21世纪,为了积极参与未来世纪的人才竞争,加强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的 教育,是我们这次制订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时代要求,也是重要的指导思想。这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最重 要的。
    此外,我们现在正处于多变的跨世纪的年代。20世纪末,国际、国内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化。形势变化促使历史科学和历史教育必须随时代巨变进行重大改革。同时,国际、国内思想领域、历史学界也相应有若干观念的改变,观点的更新和考古的新发现等等。这些新的内容,也需要在新大纲中适当地反映出来。
    近年来,国际国内学术界有些什么新动向、新观念和新成果呢?
    第一,未来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问题。在21世纪,中国和东方世界肯定为世界所瞩目,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仅指我国在世界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同时也包括中国式的文化观。前面提到过的汤因比和池田大作的谈话录中提到:“中国在传统的文化上,其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中国还有跟历来西欧各国根本不同的国家观、世界观和文化观念。今后中国一旦在国际社会这一舞台上大显身手,特别对亚非各国一定会产生相当大的波动。”他还说:“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的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展望廿一世纪》第290、294页)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有一段尤为精辟的见解: “我的总看法是,从人类全部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就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东方文化研究》,第1页)中国文化的研究现在成为世界的热点,不是偶然的。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孙子思想,目前都成为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这说明中国精神文明不仅在古代,而且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华振兴的今日,到未来的世纪,中国文化进一步为世界所重视,将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我们现在编写面向21世纪的历史教学大纲,理所当然应当考虑这一事实。
    第二,目前世界学术界都在讲科学和学科的综合,出现了许多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科学。历史学界也有不少新学派,如计量史学和心理史学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本身的看法也有所更新,将历史不仅仅局限看成单纯的政治史,而是看成全方位的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又包括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全部的人类史,用我国习惯的说法,即既包括物质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由此,近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全史”一类的通史著作,还涌现许多社会史、物质生活史和文化史专著。这些学术界的新成果,学者们对历史认识的深化,在本世纪末我们编写新的历史教学大纲时,当然应当有所反映。
    第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在1977至1978年制订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和修订的,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则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制订的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编写的,前者距今已近20年,后者也经过了五六年。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形势更经历了剧变,到廿一世纪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全国普遍使用时,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变化和更新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就应该紧跟形势,且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适当反映已经变化或即将变化的国内外政治形势。比如,在新大纲的中国史部分,要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反映我国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反映1997年香港的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等等;世界史部分要反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格局的变化,亚洲经济的发展等重要内 容。
    第四,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还必须考虑吸收近年来教育学、历史学、考古学和历史教学界等新的科学成果。比如,教育学方面关于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估的新研究,历史学、考古学方面若干新观点、新看法、新发现等等。这样,就必须在新的大纲中调整和改变一些传统提法,反映出新的更为科学的观点。
    最后,新编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还要考虑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于高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适应因材施教 的原则,考虑到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历史课程和教学安排方面应有必 要的弹性。
    二、新大纲的编写原则
    根据以上的时代特色,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编写原则:
    首先是面向21世纪的原则。前面谈到,未来世纪将是一个竞争的世纪,各国将在人力、物力、国力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样,在新的历史教学大纲中就有必要增强学生的世界参与意识与自强意识。在已编成的新大纲总的教学目的中,我们增加了:“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具有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历史责任感”一段文字。这一段,对内、对外历史责任感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首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自尊、自强,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有可能对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我们的自尊、自强与世界,参与意识应当是一致的。根据上述总的教学目的,在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适当增强了中国近代现代史上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的内容,近代爱国志士民主救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以及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的巨大成就;在世界史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参与竞争,重点增加了自1500年以来世界格局的几次重大变化的内容。到21世纪时,香港已回归祖国,海峡两岸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也将更为加强,新大纲也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此外,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史的经济史、制度史和科学文化史方面,都比前大大加强,都和适应未来世纪的商品经济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新思想有密切关系。
    其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我们在几次集体讨论时,都一致主张应当将这一轮新的历史教学大纲编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大纲。所谓具有中国特色,就是我国的国情与世界其他国家有许多不同之处,我国的历史有独特的发展规律,我国对世界历史的看法也应有自己独特见解。那么,我国编订的历史教学大纲,就不应照搬他国模式。这次我们编写新一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时,考虑历史大纲的中国特色,至少应该反映在 下面五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是制订新历史大纲的指导思想,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由此,在新的大纲里,第四部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特别强调了:“ 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史论结合,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大纲中无论中国史、世界史,从分期问题到一些具体观点的叙述,都是紧紧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处理的。
    [color=Red]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56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中国历史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以往注意增强我国少数民族史和民族融合的内容。民族史是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纲总的教学目的中,也特别提到:“应着重掌握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而在中国古代史分期的六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分裂作为阶段划 分的依据的。[/color]
    3.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文明发展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在未来的世纪,中国人民还将对世界作出杰出贡献。在新的高中历史大纲中,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目标中提到:“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还具体谈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对世界文明已有所贡献”,“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重要影响”,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起了重要作用”等等。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强调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作用。世界史教学内容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等 等。
    4.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历史告诉人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够使中国走向富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经济、科技、文化建设成就,自然也应成为大纲 的主要内容。
    5.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还应在大纲里适当加强中国周边国家的历史内容。这次新的世界史教学大纲中,除强调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作用等内容外,还相应在世界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增加了中国周围国家如日本、朝鲜、印度、越南和东南亚等国历史的内容。
    第三是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衔接,以及课程的多层次多类型原则。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这一轮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各科大纲,应为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的继续。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应和九年义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合理衔接,二者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内容、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要求,既要衔接,又要有层次性的不同。这次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时,着重讨论了这一问题,并在表述时给以不同的侧重。又因这次新的高中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的新变化,历史大纲中对高中各年级的历史课分配作了必修和选修分类。
    第四是科学性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有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历史学界突破不少禁区,更新许多观念;考古学界的新发现,使许多历史章节重写或更加完善、科学。历史学界学术思想活跃,自然也影响到历史教学内容的更新。一些高等学校的历史教材,已经根据某些研究的新成果,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新的一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很自然考虑到这一因素。前面已经提到,对历史本身的新认识,更深层的探讨,把历史看成全方位的历史,这一新看法已适当反映到新大纲中。近年来我国民族史新著的大量问世,也使新大纲在这一方面更为充实。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儒学、道家、孔子和中国古代科技的进一步研究,也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新认识。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近代某些有争议人物的更深研讨,使我们对这些人物的评价更为科学和公正。近期,我国考古学界不断创出的新成果,尤其使我们耳目一新。在新大纲里,对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制度史的着重叙述,就是这些新成果的影响。考古学界对中国玉器时代的新提法,促使我们在新大纲里除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外,又加上玉器文化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科学成果是要经过时代检验的,是经过学术界大部分学者承认、鉴定的。对中学历史教育来说,更重要的还要和国情相吻合,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总原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因此,这次新大纲的制订过程中,有些学术观点,我们经过了鉴别取舍,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审慎地写进大纲中。
    三、新大纲的结构、表述和层次特点
    第一,结构上的特点。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新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有其结构上的特点。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在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开设的高中历史课程,属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内容”。所以它与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既有相似和相衔接的特点,但又具有较高层次的特色。从结构方面看, 有以下五点不一样:
    1.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总论和教学目的部分明显表现着“较高层次”的色彩。在总论部分,分为历史学的功能、历史课程设置的目的、历史教学的作用和高中历史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的关系四方面叙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重点指出高中历史课程和教学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功能。在教学目的部分,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与以往大纲不同的地方是,将历史课程教学的三项任务,根据高中教学的层次特点,分别展开表述。在基础知识部分,将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分为三段,根据其特点表述,即: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着重要求掌握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以及中国人民探索救国道路,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世界近现代史,着重讲授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科技对世界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重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历史贡献和中国制度、文化史几方面。在能力培养方面,除初中所要求的一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能力外,更进一步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教育方面,着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振兴中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诸方面,最后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改 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意识等诸方面。
    2.课程安排的多类型化。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安排,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类。必修课开中国近现代史,安排在高中一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文科限定选修课有两门:世界近现代史在高二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中国古代史在高中三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另外还有任意选修课两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各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这一安排,既考虑了全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每周五天工作制,又能体现根据学 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部分,各安排一段 该段历史总论的表述,指出该段历史的性质,主要矛盾和主要内容,以利于教材编写者和授课教师抓住核心、 理清思路。
    4.因为和其他各科教学大纲从形式上基本统一,把原先在历史教学大纲中所写的“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分散到各段中叙述,不再单列此项内容。例如将原处理原则中的第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归入后面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叙述;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我国历史悠久等内容归入中国古代史部分去说明 等等。
    5.考试与评估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检查教学的重要形式,对推进教学会起到重要作用。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其他各科教学大纲一样,增加了此项内容。在这一部分,除列举历史课的考试、考查方式、命题、会考、阅卷等内容外,还特别指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应以本大纲为依 据。”
    第二,分期上的新意。由于近些年来史学界、历史教育界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这些新成果必然要反映到历史教学方面来。这就使新大纲无论在历史观点、考古资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和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方面,都会有若干新的表述。首先,在三门历史课的历史阶段划分问题上,是目前史学界争论最多的命题,无论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史,都有不少新的分期说法。争论最大的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原先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和1917年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传统说法受到挑战,有些世界通史和专著,已将世界近代史开端提前到了1500年,世界现代史开端则提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此分歧,在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时曾作了专门讨论,最后决定两个开端仍定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原因有三:一是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标志,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就如将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一样。二是这一重大事件作为一个世界历史新时期的开始,应该具有重要世界性的影响。三是根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我国的历史教学大纲,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我们一直坚信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即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阶段,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如果不承认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作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的开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还有什么理论根据呢?基于此考虑,在新大纲中,我们仍坚持1640年和1917年作为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开端。但是,考虑到学术界的不同意见,同时也为了叙述方便,新大纲中将1640年以前14、 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较小规模的尼德兰等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进行表述。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新大纲仍坚持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为奴隶社会的开始,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color=Red]在中国古代史内部,则基本仍按传统的分期法,划分为六个阶段。与以往不同的是将原始社会、夏商周和春秋战国统归为“先秦”时期,而将以往归在宋元时期的元朝归入最后一段,合称为元明清时期。这一分期法主要是从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历史大趋势来考虑的。元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空前的大一统时期,把这个朝代归到民族分裂的五代辽宋金时期,是很不适合,同时也是对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极不公平的一种作法。[/color]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内部划分,新大纲改变了以往的中国革命史和党史的格局,基本年把近现代史划分为清朝后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四个时期;但同时也照顾到革命力量的消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事实,在民国时期又划为“ 国共的十年对峙”、“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等等。
    第三,高中历史课的层次性特点。从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课程,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应当表现出高中历史课内容和能力要求的层次性特点。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这方面有若干新的考虑。首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方面,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三门课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高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加强中国近代爱国救亡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曲折进程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高二年级的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内容体现的重点和特色为: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国际格局的变化等等,以体现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高三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侧重在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史,社会经济史和古代思想学术史。基于上述考虑,在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的说明中,增强了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19 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形成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撞击等近代思想史的内容。同时也加强了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兴起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基础知识的说明中,则增强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和美苏争霸的局面,以及两级格局的崩溃、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等等世界格局前后变化的内容,以及近现代几次大的科技革命内容等。中国古代史方面,则在每个大的历史阶段都写进了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史的专题内容。其次,在能力要求方面,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与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有明显的层次性的不同。每个年级的能力培养各有五条,从低到高,层次分明,既方便于掌握,又易于落实。思想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各有特色,紧扣所学历史课程的主 题,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较高层次特色。
    四、审查后的修改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经过了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两次审查。专家们除了对新大纲作了充分肯定以后,对大纲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修改意见。肯定的意见基本为:(一)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二)体现了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大纲既有新意,又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学术界的一些敏感争议问题。(三)高中程度的层次性强,无论从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都体现了高中的特点。
    对于新大纲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审查委员们提出了在大纲中应加强对近代史上若干重要政治运动和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建议加上对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的说明,还建议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作用,以及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对世界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等。根据这一意见,在新大纲中加进了诸如:“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这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右倾错误,是国民革命运动遭到失败的重要原因”等等内容。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中国革命的世界影响,则通过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重大作用、创建工农红军、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以及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等表述,采纳了专家们的 正确意见。
    第二,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审查专家提出的意见主要为:应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内容;应对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野心加以明确揭露;对西欧各次资产阶级革命做出更为确切、科学的评价和阐述等。根据上述意见,新大纲进行了如下修改:1.增加了第二国际建立、列宁主义诞生和成立共产国际的内容。2.明确提出:“冷战结束,但世界并不太平。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插手。” 3.对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有更为规范、确切的程度不同的表述。如称尼德兰革命:“革命后建立的荷兰,成为17 世纪欧洲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英国革命,则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同时,在新大纲里,指出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造成了殖民 地的极端贫困和落后”等。
    [color=Red]第三,在中国古代史方面,专家提出的主要建议是应强化中华各民族历史和民族融合部分。根据这一意见,新大纲在春秋战国时期,加进了“这一时期,由于各民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在秦朝部分,突出写上,“秦朝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部分,强调:“许多北方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族频繁交往,进一步促成了民族融合”,隋唐一段和元朝部分,加上了“唐朝和吐蕃来往密切”、“元朝对台湾实行有效的管辖”等等。相应地,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也提到新中国“民族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内容。[/color]
    第四,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考试与评估等方面,也都根据审查专家和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意见,进 行了若干规范化的修订调整。
    目前,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正在送审过程中,估计很快将在全国颁行,并根据此大纲编出新 的一轮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上内容,仅作为一个简要汇报,供全国教师参考。

------------------------------
[size=6][b]
也转一个东西,大家看看。尤其是红字部分!再看看蓝字部分!看看有多么讽刺![/b][/size]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1-30 09:43 编辑 [/i]]

2007-11-30 09:3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深蓝判决[/i] 于 2007-11-30 09:28 发表
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但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说完……
因为中华民族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 [/quote]
中华民族仅仅是个政治概念,你身份证上民族一栏有见人填中华民族这种的么?:P

2007-11-30 09:35 酒魔剑仙
回复 #7 深蓝判决 的帖子

LZ的意思是“中华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中华民族固然包括了56族的兄弟姊妹,但是当时的女真、蒙古对当时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来说就是蛮族的侵略者。

2007-11-30 09:39 林冲
[quote]原帖由 [i]深蓝判决[/i] 于 2007-11-30 09:28 发表
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但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说完……
因为中华民族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 [/quote]
看看我3楼的话,等下次输血的时候和我一块当汉奸吧!OK!

2007-11-30 09:4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深蓝判决[/i] 于 2007-11-30 09:28 发表
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但是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说完……
因为中华民族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 [/quote]

这种说法,未免太可笑了。难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而今中华民族就一直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

中华民族现在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但这五十六个民族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包括的。

比如,俄罗斯族,就是19世纪以来移民到中国的俄罗斯人极其后裔,你总不能说宋朝中华民族也包括俄罗斯族吧?

2007-11-30 10:52 子卿
民族英雄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节,不管是抗金、抗日、还是曾经的少数民族抵抗汉族侵略,都是一样的

2007-11-30 11:09 oink-oink
汉人根本不需要考虑满人维人藏人蒙人的感受.民族大同是不存在的,满人干政是危险的,特别是把教育领域委托给舒乙之流:funk:

2007-11-30 11:10 dreambe
汉族侵略过少数民族吗?似乎没有这种印象。

2007-11-30 14:0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dreambe[/i] 于 2007-11-30 11:10 发表
汉族侵略过少数民族吗?似乎没有这种印象。 [/quote]


典型被蒙蔽的人,不侵略别的少数民族中国的地盘难道是都是少数民族送给汉族的吗.

这篇文章其他都很好,但说因为中国受儒家教育,所以汉族政权不侵略他人国土,明显不对了.

2007-11-30 14:18 liuze78
强烈支持!
现在总是出一些什么岳飞不是忠臣,为卖国贼平反的例子!对于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中国千年文化,教育我们先做人,后做事!
做事就要在做人的范畴内进行,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及边线!
在法律之外,总是有道德来约速我们,超越的行为虽然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却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我们现在的道德体制有点问题!像以前,如果你做生意坏了规矩,不但顾客鄙视你,其他商家也不会在卖给你东西,与你合作,间接的惩罚比直接的还厉害!

2007-12-1 07:28 zhougongjin
.............

大家各抒己见应该以‘和’字当先嘛,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何必彼此仇视和相互攻击呢?呵呵

2007-12-1 16:33 紋刀狩易
站在宋人的角度,岳飞当然是民族英雄

给历史人物定性,套现在人的立场是很荒谬的

岳飞--宋--金、辽

某抗日英雄--中国(宋+金+辽)--日本

这其实不矛盾啊~~~只不过现在的中国包含了当时的敌人

要的只是岳飞的这种精神,而不在于他为谁服务,对抗谁

岳飞不知道他后世会如何,他站在他的立场上所作所为,无愧民族英雄的称号

至于下次输血的时候当不当汉奸,只要你站在你当时的立场上考虑,就行了

没必要想以后的事情了,因为岳飞肯定也没想

2007-12-1 16:54 DQ77916
1、看样子,日本打中国时,中国人就不应该反抗,因为反正最后全世界民族大融合了,何必抵抗呢.
2、日本人杀中国人杀得太少了,应该制造100个南京大屠杀才对,反正杀多杀少无所谓,将来总要全世界民族大融合嘛.
3、其实有没有汉族更无所谓,因为最后全世界民族大融合,所以岳飞根本就不是民族英雄,因为最后全世界民族大融合.

2007-12-1 17:01 DQ77916
忘记历史背叛历史,放弃民族主义,解散中国军队;
1、只要作到以上三点,外国人肯定不欺负我们中国人,因为我们太高尚了,我们不民族主义,我们不狭隘。所以他们没理由欺负我们。
2、只要作到以上三点,印尼人肯定不杀华人,因为我们太高尚了,我们不民族主义,我们不狭隘。所以他们没理由杀我们。
3、只要作到以上三点,日本人肯定不会在南京搞大屠杀,因为我们太高尚了,我们不民族主义,我们不狭隘。我们的姑娘都张开腿等着他们,所以他们没理由南京大屠杀。
只要这样,最后肯定全世界民族大融合,只是少了汉族而已,少他一个无所谓。

2007-12-1 20:27 huyou75
说实话,这种输血的看多了,没感觉了,我只是很纳闷?为什么一些人总想将一些个人思想灌输给那些学生?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那朱元璋推翻明朝,孙国父推翻满清算什么?不知道教育部那些人怎么想的?

2007-12-1 20:46 伊祁子悠
别激动,别激动。这不是民族融合了么?
再说了,戚继光、郑成功也未必是民族英雄啊,说不定百年以后我们把日本、荷兰等等都融合了,我们的子孙也会跳出来说:“戚继光、郑成功怎么算民族英雄?日本、荷兰都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啊!”

2007-12-1 21:27 ycpangli
是英雄非英雄自有后人定论,看来后人也定不了这个官司了吗

2007-12-1 22:51 深蓝判决
:loveliness::loveliness:
等到成立了地球联邦对抗火星侵略者时,就没有国家的英雄了……
以此推论……
要与时俱进,既往开来……
我并没有否认岳飞是个民族英雄……
就像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是铁木真小盆友一样……
我家楼下卖蒙古族物品那家店,长年供奉着铁木真,我也不能强求他改成文天祥啊……
谁也不强求谁……
没必要非把自己的信仰加到别人头上……
也不要妄想改变别人什么……
在网上说这种口水话多无聊啊……

2007-12-1 22:55 蟾蜍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那我绝对抗议。我以为这与社会上宣传的叛国卖国有理论一脉相承,对国家和各民族都是危险的误导。如果抛弃了历史上的正义与英勇,而把成吉思汗这种杀人恶魔捧为英雄,我只能说这些人是人格卑劣,和对后人的不负责任。如果这个社会不赞赏真善美,那么等待这个世界的只有假恶丑。如果认为以此造就民族和谐,那是异想天开,更让世界耻笑你的心灵低下,他们培养教育的下一代令人怀疑

2007-12-1 23:02 深蓝判决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2-1 22:53 发表
这都是口水话题的话,那什么不是口水话题,什么是有意义的话题? [/quote]
网上的帖子百分之九十是口水的……
这种帖子和三国里谁武力最高,谁智力最高一样……
因为汉族说服不了其他民族,其他民族也说服不了汉族
不但口水而且无聊
至于那些专家教授,则完全可以无视
为了出名不择手段
连自己都能卖了
还怕卖古人
直接当砖家叫兽就好了
你们自己就不会教育孩子说
岳飞是民族英雄了吗
反正连七品李剃头这种喜剧片都能拍出来了
再来计较这个
没意义
没人自己心里有杆称
是不是民族英雄
不会因为其他人一两句话而改变的

2007-12-1 23:08 林冲
[quote]原帖由 [i]深蓝判决[/i] 于 2007-12-1 23:02 发表

网上的帖子百分之九十是口水的……
这种帖子和三国里谁武力最高,谁智力最高一样……
因为汉族说服不了其他民族,其他民族也说服不了汉族
不但口水而且无聊
至于那些专家教授,则完全可以无视
为了出名不 ... [/quote]
正是因为有人说才会使更多的人重视。如果连这种东西都没人说了,那就不是岳飞的问题了。

有人为融合提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那顶多就他一个人是汉奸。如果,提出来后没有人反对,那大家都是汉奸!

2007-12-2 10:52 索虾王
[quote]原帖由 [i]dreambe[/i] 于 2007-11-30 09:12 发表
历史是为当前政治服务的,也许将来世界大同之后,人们会觉得祖宗们当年的那些战争都一点意义也没有呢。 [/quote]
昨天看ATV的斑马在线后听到一种声音非常和我心意,政治之上是还有公义的!

2007-12-2 12:30 天宫公主
"民族英雄"的头衔是为政治服务的,和历史本身没什么关系。如果现在中国在政治上需要的是民族和谐,把"民族英雄"的称号从岳飞头上摘掉,放到施琅头上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要鄙视我也鄙视历史系的人,现在他们完全失去了自我,研究的课题都是在为政治服务而已。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 12:37 编辑 [/i]]

2007-12-2 12:42 诸葛弩
貌似正是这种否认的态度才造成了民族的不和谐,本来对于民族问题就最好不要提起,提起之后必要引起矛盾.
而且最关键的不是牺牲几个民族英雄称号的问题了,他牺牲民族的反抗精神.反正如林教头所言,如此教育只怕下次面对入侵,大家都会选择和谐了

[[i] 本帖最后由 诸葛弩 于 2007-12-2 12:45 编辑 [/i]]

2007-12-2 12:44 玉面公子
非也,常常有人提起,才会有提醒人们记得有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件事存在!

2007-12-2 12:48 诸葛弩
常常提起,然后让各民族在网上大吵,就能和谐了.................?:doubt:

2007-12-2 14:39 jt003172
[quote]原帖由 [i]zhougongjin[/i] 于 2007-12-1 07:28 发表
大家各抒己见应该以‘和’字当先嘛,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何必彼此仇视和相互攻击呢?呵呵 [/quote]
中华民族里面并不全是炎黄子孙,何谈内斗?

2007-12-2 15:09 jt003172
根本不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这是完全为政治服务弄出的东西,我一个汉族的小老百姓,就是汉族,不是什么中华民族.
让我们看看美利坚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呢?
独立战争前,有英吉利民族,有法兰西民族,还有拉丁族裔等等,构成了13个各自分离的英属殖民地,但在反抗英帝国的殖民压迫上,他们有共同的要求,这逐渐导致原本处于分离状态的各殖民地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统一的市场和共同的文化,以及共同的民族意识.18世纪中叶的北美殖民地已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后期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建立国家,更唤起了民众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人人都抛弃了原来各自的民族界线,认同自己是美国人,是美利坚民族.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吧,在西方的殖民压迫下,少数民族更多的是想借此机会独立出去,而不是共同起来反抗西方殖民压迫,当时的社会矛盾,在汉族来说主要是抵抗西方侵略,而对于少数族来说,汉族政府还是他们最大的殖民者.没有共同的目标,如何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也许当少数族的独立运动消声匿迹时,或者汉族已经完全同化掉少数族的文化时,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2007-12-3 10:17 wjshbbfx
岳飞当然是民族英雄,这还用质疑,质疑的人应该给岳飞定个罪名,他没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007-12-3 10:35 hzxs678566
是汉人就应该默认岳飞为民族英雄,这个不一定要宣之于口,至于教材,毕竟面向全国,定义上肯定要考虑少数民族的想法,从民族学讲,人数越少的民族越富有排外性,也对民族问题越敏感,但教育部门的做法有自虐的倾向,我也是按照这个大纲学习的,但对此不以为然,以今是而议“昨非”,可笑之极。即使在新时代,要进行新的民族融合,建立一个新的中华民族,也不用总牺牲汉人的民族魂吧,教科书可以歌颂岳飞,那么你歌颂一下金兀术也可以,当成两个民族的各自英雄供不同民族膜拜也是一样的民族平等,少数民族和我们汉族可以选择自己心灵中的民族英雄,而非一言堂的全部否定,这个做法不是更好吗?

2007-12-3 16:23 江阳居士
民族英雄只存在与人民的心中。

最好少说“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有些人不明白的就当真了

2007-12-3 16:29 mymei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则汉族应不再是一个民族。
中华民族云云,不过是人为界定。

2007-12-3 17:13 hzxs678566
回复 #50 江阳居士 的帖子

历史服务于政治没什么不对,历史教材肯定要服从政治需要,问题是服务的方式,歪曲的底线要有分寸,而历史研究就不能轻易失去史学家的良心:angry2:

2007-12-3 17:46 江阳居士
[quote]原帖由 [i]hzxs678566[/i] 于 2007-12-3 17:13 发表
历史服务于政治没什么不对,历史教材肯定要服从政治需要,问题是服务的方式,歪曲的底线要有分寸,而历史研究就不能轻易失去史学家的良心:angry2: [/quote]

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啊,说了马上就来了……

2007-12-3 19:02 tchfk
其实我对历史书上的观点一直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2007-12-11 00:25 疯狗就是我
换个说法
既然岳飞是汉族人
是汉族的英雄
汉族又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那么岳飞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如果岳飞不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了
那么汉族就该从中华民族中分家了

2007-12-11 01:15 fcx123123
支持,他们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壮烈成仁的精神象征

2007-12-11 11:16 正版商
岳飞当然是民族英雄,他的几个胜仗虽然实际意义没那么大,不过都是极大鼓舞全军士气的,尤其是十堰破拐子马,把完颜同学压箱底的宝贝给打没了

不过文天祥算哪根葱?他老先生干了些什么丰功伟业?“民族英雄”这个神圣称号他扛得动吗?:angry::angry:一个战俘都可以当民族英雄,那么战死沙场的上百万将士算什么,简直是在开玩笑

[[i] 本帖最后由 正版商 于 2007-12-11 11:19 编辑 [/i]]

2007-12-11 13:08 hzxs678566
回复 #47 正版商 的帖子

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文人自有其报国的方式,文天祥履行了他的报国方式,作为南宋宁死不屈的士大夫象征,可以和岳武穆在武将中的象征意义相媲美.:sleep:

2007-12-11 17:57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正版商[/i] 于 2007-12-11 11:16 发表
岳飞当然是民族英雄,他的几个胜仗虽然实际意义没那么大,不过都是极大鼓舞全军士气的,尤其是十堰破拐子马,把完颜同学压箱底的宝贝给打没了

不过文天祥算哪根葱?他老先生干了些什么丰功伟业?“民族英雄” ... [/quote]

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或指引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文天祥的耿耿忠心,宁折不屈的意志都为指引了后人,所以是英雄。

再来告诉你文天祥在被俘前做了什么:文天祥曾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1275年,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平江知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但因元军势大而失败。次年元军兵临临安,文天祥出使议和被伯颜扣留企图招降,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辗转到达福州,被任命为右丞相。文天祥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1277年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向南退。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2007-12-11 18:36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正版商[/i] 于 2007-12-11 11:16 发表
岳飞当然是民族英雄,他的几个胜仗虽然实际意义没那么大,不过都是极大鼓舞全军士气的,尤其是十堰破拐子马,把完颜同学压箱底的宝贝给打没了

不过文天祥算哪根葱?他老先生干了些什么丰功伟业?“民族英雄” ... [/quote]
的确,文天祥在功业上比不得岳飞,但文天祥的不朽之处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他身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气节。
《左传》的所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岳飞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因此他是不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到了立德、立言,因此他同样是不朽的民族英雄

2007-12-11 19:07 寥廓江天
[quote]原帖由 [i]zhougongjin[/i] 于 2007-11-30 08:00 发表
余桂元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指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 ... [/quote]


哪儿有那么多废话

到底谁侵略谁啊

戚继光啊戚继光

你将来不会也落到岳飞的下场吧?:qgod+

2007-12-11 20:16 正版商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7-12-11 18:36 发表

的确,文天祥在功业上比不得岳飞,但文天祥的不朽之处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他身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气节。
《左传》的所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 [/quote]

气节?一个战俘和千千万万的捐躯者谈气节?公平否?
“英雄”已经远远不是喊两句口号谈两句空天就可以当的了,“民族英雄”岂能如此草率

[quote]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文人自有其报国的方式,文天祥履行了他的报国方式,作为南宋宁死不屈的士大夫象征,可以和岳武穆在武将中的象征意义相媲美.[/quote]

这只是尽职尽责。文死谏,武死战,效果如何?如无效果,何来功勋?若无功勋,岂有荣誉?
“民族英雄”是现在的我们给予曾为国家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的[font=黑体][color=Red][size=5]最高荣誉称号[/size][/color][/font]

[[i] 本帖最后由 正版商 于 2007-12-11 20:45 编辑 [/i]]

2007-12-11 20:36 正版商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7-12-11 17:57 发表


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或指引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文天祥的耿耿忠心,宁折不屈的意志都为指引了 ... [/quote]

我的看法和你不一样~
文天祥是一心为国的忠臣,是好汉,是宋国的好臣子,是汉族的好儿女……等等等等……
但是一个输得精光的失败者,从哪里去体现他的“英”呢?不“英”又怎么称为“英雄”呢?然则他又拿什么来担当“民族英雄”?
当他站在卫青、霍去病身边,站在岳飞、戚继光身边,站在千千万万的为国捐躯者的身边,和那边开疆拓土的、保家卫国的不世功臣同列的时候,他的胸膛能挺起来吗?假如你就是文天祥,你觉得呢?

如果我是个老板,文天祥这样的员工一定会留着,而且绝不会亏待他,很可能还会让他接触到一些机密级别的东西。但是说要把他列为标杆让全公司员工都来学习,那是绝对不可能事~

2007-12-11 22:13 笑天下
[quote]原帖由 [i]寥廓江天[/i] 于 2007-12-11 19:07 发表



哪儿有那么多废话

到底谁侵略谁啊

戚继光啊戚继光

你将来不会也落到岳飞的下场吧?:qgod+ [/quote]
戚继光么,本来就离民族英雄还有很大差距。确切的说,只是打击外国犯罪分子的涉外治安工作。

2007-12-11 22:40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正版商[/i] 于 2007-12-11 20:16 发表


气节?一个战俘和千千万万的捐躯者谈气节?公平否?
“英雄”已经远远不是喊两句口号谈两句空天就可以当的了,“民族英雄”岂能如此草率 [/quote]
只要是民族英雄我们就应该一视同仁,这才是公平。
在文天祥被俘三年多的时间里从南宋降相留梦炎到南宋降君赵显,从元朝平章阿合马到元朝皇帝忽必烈如此高规格的劝降阵容都不能使文天祥心志发生动摇。无论是忽必烈将文天祥的妻子女儿接到皇宫以示利诱还是元朝丞相孛罗在提审时的威逼,也不能使文天祥有丝毫的改变。
文天祥被俘期间所表出来的正是本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宝贵精神,可以这么说:如果文天祥不是战俘就没有今天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

2007-12-12 09:05 hzxs678566
回复 #50 正版商 的帖子

只有武力没有精神约束的社会大概就和近代还在内斗的非洲无二.
战俘怎么了,他又没有投降,无亏气节!功业,也要因时造就,文天祥的时代根本无功可建,他成为民族英雄的理由,就是一个民族身处逆境仍宁死不屈的精神象征.如果为了建功立业,当时只有投元.话说张世杰和陆秀夫按仁兄的标准,估计也不是民族英雄了.如此说来,南宋的抵抗岂不是没有意义,大家大难临头各自飞好了.但是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前途的.正是这种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才一直支持着中国,包括抗战我们能拖下去,打下去也是这个原因.以此而论,蒋介石也可说是带有这种传统精神的领导人.

2007-12-12 09:30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正版商[/i] 于 2007-12-11 20:36 发表


我的看法和你不一样~
文天祥是一心为国的忠臣,是好汉,是宋国的好臣子,是汉族的好儿女……等等等等……
但是一个输得精光的失败者,从哪里去体现他的“英”呢?不“英”又怎么称为“英雄”呢?然则他又 ... [/quote]

已经给你讲过英雄的含义了,以自己的行为指引后人的人就是英雄。不要再抬杠了

2007-12-12 10:06 正版商
[quote]原帖由 [i]hzxs678566[/i] 于 2007-12-12 09:05 发表
只有武力没有精神约束的社会大概就和近代还在内斗的非洲无二.
战俘怎么了,他又没有投降,无亏气节!功业,也要因时造就,文天祥的时代根本无功可建,他成为民族英雄的理由,就是一个民族身处逆境仍宁死不屈的 ... [/quote]

你是不是想让我相信,被俘是比战死更有气节的事情?宋亡时宁死不屈的只有他一个么?把他列为民族英雄,你置那为国捐躯的百万将士于何地?置那些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战士们于何地?他们是不是也该去当俘虏然后宁死不降来混个民族英雄当当?

陆秀夫作为一个失败到自杀的家伙,如果也算“民族英雄”,那咱们这个民族才真是没什么希望了

[[i] 本帖最后由 正版商 于 2007-12-12 10:24 编辑 [/i]]

2007-12-12 10:09 正版商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7-12-12 09:30 发表


已经给你讲过英雄的含义了,以自己的行为指引后人的人就是英雄。不要再抬杠了 [/quote]

所谓“指引后人”,主要是看后人了,吹上天则成神,贬下地则成狗,如此评定“民族英雄”,岂非笑话?


[quote]只要是民族英雄我们就应该一视同仁,这才是公平。
在文天祥被俘三年多的时间里从南宋降相留梦炎到南宋降君赵显,从元朝平章阿合马到元朝皇帝忽必烈如此高规格的劝降阵容都不能使文天祥心志发生动摇。无论是忽必烈将文天祥的妻子女儿接到皇宫以示利诱还是元朝丞相孛罗在提审时的威逼,也不能使文天祥有丝毫的改变。
文天祥被俘期间所表出来的正是本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宝贵精神,可以这么说:如果文天祥不是战俘就没有今天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 [/quote]

我想说的就是,凭文天祥的所做所为,只能扛起“不二忠臣”、“优秀儿女”之类的称号,“民族英雄”他是承担不起的,硬扣这顶大帽上去人家会投不了胎的

[[i] 本帖最后由 正版商 于 2007-12-12 10:13 编辑 [/i]]

2007-12-12 10:13 疯猫
"民族英雄"来源于"民族","民族"是个历史概念,所以"民族英雄"这个概念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痕迹.那么思考"民族英雄"这个概念就不能脱离历史.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民族英雄这个概念也在不断发展.
往前走走,再回头看看,世界不一样了.

2007-12-12 10:19 hzxs678566
回复 #56 正版商 的帖子

笑,文天祥的震撼就在于他活着以后的表现,他不是忠于赵宋,确实是忠于汉民族的。他之所以不选择战死,就是要让当时的汉族看到,不屈的民族气节犹在,让蒙古统治者明白,南宋虽亡,汉族不亡!
类似代表性的人物在清初还有张煌言、夏完淳。这些人成为俘虏并不是怕死,而是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告诉人们,国亡,民族不可亡。
同志的这种观点其实和文革红卫兵斗志愿军归国战俘的论调有几分神似啊:-_-:

2007-12-12 10:25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hzxs678566[/i] 于 2007-12-12 10:19 发表
笑,文天祥的震撼就在于他活着以后的表现,他不是忠于赵宋,确实是忠于汉民族的。他之所以不选择战死,就是要让当时的汉族看到,不屈的民族气节犹在,让蒙古统治者明白,南宋虽亡,汉族不亡!
类似代表性的人物在清初还有张煌言、夏完淳。这些人成为俘虏并不是怕死,而是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告诉人们,国亡,民族不可亡。
同志的这种观点其实和文革红卫兵斗志愿军归国战俘的论调有几分神似啊:-_-:[/quote]

这种功利的英雄观,偶一直认为是邓小平以来的那种彻底的、庸俗的实用主义搞的。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可现在的人们开口必言利。连评价英雄,都得先说说这人打了哪些胜仗。

那种精神上闪光的东西,在某些人眼中已经变得可笑了。

2007-12-12 10:27 正版商
NONONO~
即便是战俘,仍然是好样的
但是,“好样的”远远不是能够成为“民族英雄”的标准。
从“尽职尽责”到“卓越贡献”的距离是非常非常遥远的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