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5-7 18:40
谷风及雨
电影媒介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范围。它与造型艺术有共同之处,因为它是一种投射在1个平面上的视觉构图,它与舞蹈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处理运动的变化;它与戏剧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强化事件的戏剧性;它与音乐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利用事件的节奏和短句来进行创作,并能伴以歌曲和乐器;它与诗歌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把各种形象加以并列,它总的来说与文学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用声带把只有语言才可表达的抽象概念表现出来
——[color=red]梅雅·德伦[/color]
正像梅雅·德伦看法所表明的,分析1部影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电影是一种比传统艺术更复杂的媒介,因为它同时综合许多语言系统,同时像受众灌输几百种象征性的思想感情。
法国评论家安德烈·巴赞巴《公民凯恩》说乘是“1篇关于方法论的著作”,因为它的技术包罗万象。奥逊·威尔斯导演的这部影片,是1种完美的结合,它证明了这些不同语言系统如何在一部影片种能动地互相作用。《公民凯恩》是1位报业巨头凯恩的生活经历,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漫长1生中的重大事件,下面就综合分析下影片。
[color=red][size=3]摄影[/size][/color]
电影摄影师格雷格·托兰认为《公民凯恩》是他事业的顶峰。《公民凯恩》不像当时大多数的美国影片。这部影片没有1个随便拍摄的形象。甚至展示人物的场面即通常有效的双人中景镜头也拍的令人吃惊。深焦距、低调光,富有含义的结构、大胆的构思、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动态对比、背面光、有天幕的布景、侧光、倾斜角度、与大特写镜头交替运用的宏伟的全景镜头、令人眩目的升降镜头和各种特殊效果——这些都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是以前从没有人大量使用这种技术。
从摄影上来看,《公民凯恩》引起了1场革命,无疑是对1种并不引起人们注意的坦率风格的传统理想提出挑战。在《公民凯恩》种,风格化的精湛技巧是表演的组成部分。在那些描绘凯恩青年时代和他作为1位年轻的、锐意改革的发行人场面中,所用的一般都是温和的高调光。当他年龄越来越大和越来越玩世不恭时,光线便越来越暗,反差越来越大。凯恩的家似乎浸泡在永久的黑夜中。只有聚光灯的光线穿透令人压抑的黑暗,显示处1把椅子、1张沙发的轮廓,还有1座大于真人的雕像。但是整个气氛是阴冷的,不能渗透的。黑暗掩盖着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
聚光灯也被用在比较近景的镜头中,产生象征性的效果。凯恩即正派又堕落的双重性格用形成对照的光线来暗示,有时他的脸好象被劈成2半,一半被鲜明地照亮,另一半则隐没在黑暗中。隐蔽的往往比暴露的更重要。
格雷格·托兰在《公民凯恩》中,夸张的利用深焦距。深焦距摄影涉及广角镜的使用,广角镜往往夸大人们之间的距离——对于一个描述分离、疏远和孤独的故事来说,这是一种恰当的类比。
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影片自始至终使用特殊效果。在某些布景中,例如“天堂庄园”的外景,特殊效果使这个场面多少有点变换莫测的性质。在另一些场景中,例如政治集会,特殊效果使得影片中好象真的有一个巨大的礼堂和一大批听众。托兰于1948年逝世,他的死是美国电影界不可弥补的损失。
[color=red][size=3]场面调度[/size][/color]
威尔斯来自戏剧界,是一位舞台戏剧表演的专家。对于舞台调度艺术来说,全景镜头是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因此这部影片特写镜头比较少。大多数形象都以封闭形态被紧凑地安排在画面中。大多数形象拍得很有景深,在前景、中景和背景中都含有重要的信息。人们之间的环境距离按照芭蕾舞的形式设计,暗示他们不断变化的权力关系。
要理解威尔斯场面调度的复杂性的最好办法是具体分析1个镜头。例如在影片开始,8岁的小凯恩在屋外雪地玩雪橇,而他的母亲和撒切尔却正在屋内决定他的未来。孩子的父亲无能为力的在旁看着,偶尔语无伦次地提出软弱的抗议。在这个镜头中内景的用中高调光拍摄的;外景——主要是眩目的白雪是用极高调光拍摄的。摄影机的角度稍稍向下,因为可以看到的地板多于天花板。这个角度造成一种淡淡的宿命论气氛。图象被垂直地一分为二,两个人物在左边,两个人物在右边。前景的桌子与背景的桌子和后墙保持平衡。这种图象属于封闭形态,精心安排的组成部分表明被舞台台口圈起的舞台布景的自我限制。这个镜头的画面非常紧凑,运动余地很小。每个人物似乎都局限于本身狭小的空间。受排斥的凯恩限制在窗子框中。他的自由是一种错觉。
[color=red][size=3]运动[/size][/color]
威尔斯从他的电影生涯一开始就是使用移动摄影的能手。在《公民凯恩》中,摄影机的运动通常相当于年轻人的活力与精力。相反的,静止的摄影机往往与疾病、衰老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这些动力学原则同样适用于凯恩的运动。他在年轻时精力充沛把生活视同游戏,但是到了老年,他却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发出呻吟。他的镜头往往是没有动作的,或者是坐姿,他似乎感到厌烦和精疲力尽。
没有人像威尔斯这样引人注目地运用升降镜头。但是很少有人为了运用这种技巧而一味运用这种技巧。宏伟的升降镜头体现重要的象征性观念。在苏珊首次登台演出时,为了喜剧性的效果使用了移动镜头。当他开始唱第一个咏叹调时,摄影机开始上升,好象一直升到天上;当她唱下去。那乏味无力的声音越来越弱,因为摄影机在继续上升,越过沙袋、绳索和平台,最后停在狭窄过道上的2个后台工作人员身上。他们相对而视,一人滑稽地捏了下鼻子,好象是说:“她唱的真烂。”
像所有的影片,《公民凯恩》有它的缺陷。这部影片的许多场景差强人意。有1个被评论家们批评的场面出现在影片的后部:苏珊终于永远地离开凯恩。愤怒的老人冲进苏珊的卧室,把房间里的东西扔的满地都是。威尔斯是想通过凯恩破坏卧室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力来体现老人的愤怒。但是这些镜头往往太冗长,摄影机离得太远。如果威尔斯让摄影机离得近点,动作就会更加突出,就可更有效传达凯恩的暴怒心情。现在所反映的这个场面差强人意,虎头蛇尾。一个人的运动量必须和它所做的事相适应,否则动作看上去或者太多,或者太少。
[color=red][size=3]剪辑[/size][/color]
《公民凯恩》的剪辑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大胆创举,随意地跳过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约翰·斯帕丁曾经指出,威尔斯曾经在同一场景中使用几种剪辑风格,例如当苏珊回忆她的演戏生涯时,她的恼怒的声乐老师给她上歌唱课的情形是使用长镜头拍摄的。幕布开启前,后台杂乱无章的状态被剪辑成几个短促的分切镜头以突出她首次登台的糟糕。威尔斯用类似的剪辑方法,把苏珊在台上的恐惧与在观众席上的利兰轻蔑表情作对比。很难孤立地分析这部影片的剪辑,因为它往往和音响技术相一致,更不用说故事的支离破碎了。威尔斯往往利用剪辑来压缩大量的时间,用音响作为连续情节的手段。
[color=red][size=3]音响[/size][/color]
威尔斯来自广播圈,人们往往认为它有本事发明许多电影音响技术,实际上,它主要是一个综合和发展前人零碎成就的人。在它的音响技师詹姆斯的帮助下,威尔斯发现,几乎每一种视觉手法都有相应的音响手法。例如,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种包括音量、清晰度和结构的适当音质。全景镜头和大全景镜头的声音是模糊和遥远的;特写镜头的声音清晰,而且通常是响亮的。俯拍镜头往往伴随着高亢的音乐和音响效果;仰拍镜头则伴随着低沉的声音。声音可像蒙太奇场景那样溅隐和重叠。威尔斯经常用令人吃惊的声音过渡,从一个时间阶段或外景跳到另一个时间阶段或外景。威尔斯经常部分重叠凯恩的对白,尤其在几个人同时想讲话的喜剧性场景中。在天堂庄园里,房间非常大,凯恩和苏珊必须大声叫喊才听的见,这就产生悲哀又可笑的矛盾效果。伯纳德·赫尔曼的配乐同样有感染力。音乐的主题分配给几个主要人物和事件许多主题在新闻片场景中就做了介绍,然后根据场面的气氛以低调或不同节奏出现在后面的影片中。赫尔曼的配乐往往与威尔斯的视觉形象相一致。例如,在凯恩和第一个妻子共进早餐场面的剪辑中,婚姻的解体和音乐的节奏相对应。这个场景以一曲浪漫的华尔兹开始,亲切强调他们间的迷恋。当关系变的紧张时,管弦乐就变的刺耳而不协调。到最后,两人都懒得说话,他们的沉默伴随低沉而神经质的变调。
[color=red][size=3]表演[/size][/color]
《公民凯恩》以有第一流的演员而自豪。影片中只有少数平庸的表演,但没有愚蠢的表演,有些表演是杰出的,尤其是威尔斯、多箩西·康明戈尔、约瑟夫·科顿和弗雷特·斯隆的表演。像大多数习惯于表演轮换剧目的演员一样,这些演员就像一个整体;总体效果是戏剧性场面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些“水星剧团”的演员看上去像老练的电影演员,实际上他们都是年轻的新手。堆他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第一次拍电影,但他们始终是自然、真诚和可信的。甚至有些小角色也演的出类拔萃。因为这些角色只有几句台词,所以演员必须能够表现出那些往往是矛盾的人物的复杂性,而不显得前后不一致。威尔斯表演的凯恩大受赞扬。约翰·奥哈拉在新闻周刊上评论时说:“从未见比威尔斯更好的演员。”格里菲斯把这部影片说成是它看过的最出色影片。威尔斯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深沉可爱的嗓音音域宽广,是一位令人惊讶的行家,它所扮演的卤莽的年轻人、严厉的中年人和风烛残年的老人都令人信服。扮演伯恩斯坦和利兰的弗雷特·斯隆和约瑟夫·科顿的表演也完美无缺。伯恩斯坦把友情看的比原则更重要,它无原则的把凯恩当英雄崇拜,使得它不像利兰那样理智。但是讨人喜欢的伯恩斯坦有点天真的可笑,如此忠心耿耿以至看不到凯恩的缺点,更看不到它的恶习。它还被凯恩莫测高深的内心情绪所威慑,它自己平凡的心灵与之相比也许有点黯然失色。
[color=red][size=3]意识形态[/size][/color]
威尔斯一生都是自由主义者,坚持信奉温和左派的价值观念,像那个时代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威尔斯是罗斯福的崇拜者,因此影片《公民凯恩》按它的意识形态的倾向性来说,可以归为自由主义派。这部影片显然具有这个倾向的内涵。
[color=red][size=3]综合[/size][/color]
《公民凯恩》是一部形式主义的杰作。不错,影片中有些现实主义的成分—它以事实为依据,它的新闻短片和深焦距摄影受到巴赞这样的现实主义评论家们的高度赞扬。但是,就绝大部分而言,这部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是它的气度恢弘的场景。威尔斯是电影界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以,绚丽多彩的视觉形象、令人眼花缭乱的移动镜头、错综复杂的音响、千变万化的剪辑风格、非常零碎的叙述和大量象征性的主题,最能说明它对风格的着迷。虽然这部影片由于种种原因在票房收入上失败了,但无庸置疑的是《公民凯恩》不愧为20世纪经典作品。威尔斯千古留名。
[color=red][size=4]完[/size][/color]
2004-5-8 08:26
tiggor
汗,俺不敢置词.南部太厉害了.
对<公民凯恩>的分析很多,其中<认识电影>的专门一章分析<公民凯恩>.南部的分析很好,只是跟<认识电影>的分析方法雷同,略为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