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历代三国志群芳记


2008-1-18 20:41 逍遙
[size=3][color=red]25. 孙氏
[/color]
[color=darkgreen]卷58 吴书十三 陆逊传[/color]
[color=navy]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color]
-----------------------------
[color=navy]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color]

[color=darkgreen]三国志11 列传
[/color][color=navy]于陆逊服侍孙权后,奉孙权之命成为陆逊之妻。于孙策进军江东时,因讨伐「吴之四姓」其中一人‧陆家之陆康之故,致使孙策与陆逊一族处于敌对关系。陆逊仕官于孙权,并迎娶孙氏为妻等事成为两家和解之象征。但其后孙权与吴国之重臣们依然持续着对立,陆逊亦因遭卷入孙权之继位者问题,悲愤而死。[/color]

孙氏背负着化解东吴两大家族仇恨的使命嫁给陆逊。虽是一段政治婚姻,但由陆逊、陆抗两代的尽忠,而且后者更担起了吴国后期的大梁,她应该也算是一位幸运儿吧! 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孙氏的父亲孙策因为斩了于吉而伤病转恶化而死,但为何她的女儿却被设定了一个貌似迷信的「祈愿」?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779-1.jpg[/img]

评头像:
这个头像最失败的地方应该是头和身的比例失了平衡,虽然这样给人一种娇小玲珑的感觉,但和其它女性相比显然点怪怪的。她的面孔和张春华的同样给人清纯的感觉,也许,这是也是因为光荣无从参考如何去刻画孙氏吧! 现代版的孙氏应该是以丘凯敏比较像(注15),她是我眼中的美女兼才女一名。

注15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Pb290147-1.jpg[/img] [/size]

2008-1-18 20:41 逍遙
[size=3][color=red]26. 徐氏[/color]

[color=darkgreen]三国演义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雠[/color]
[color=navy][color=darkred]翊妻徐氏美而慧,极善卜易[/color];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凶,[color=darkred]劝翊勿出会客。[/color]翊不从,遂与众大会。
-------------------------------------------------------------

至晚席散,边洪带刀跟出门外,[color=darkred]即抽刀砍死孙翊。[/color]妫览、戴员乃归罪边洪,斩之于市。二人乘势掳翊家资侍妾。妫览见徐氏美貌,乃谓之曰:「吾为汝夫报仇,汝当从我;不从则死。」[color=darkred]徐氏曰:「夫死未几,不忍便相从。可待至晦日,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
[/color]-------------------------------------------------------------

[color=darkred]徐氏乃密召孙翊心腹旧将孙高、傅婴二人入府[/color],泣告曰:「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义。今妫、戴二贼,谋杀我夫,只归罪边洪,将我家资童婢尽皆分去。妫览又欲强占妾身,妾已诈许之,以安其心。二将军可差人星夜报知吴侯,一面设密计以图二贼,雪此仇辱,生死衔恩!」言毕再拜。
[/color]
-------------------------------------------------------------

[color=navy]于是密遣心腹使者往报孙权。至晦日,徐氏先召孙、傅二人,伏于密室帏幕之中,然后设祭于堂上。[color=darkred]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熏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
[/color]-------------------------------------------------------------

妫览闻之甚喜。至夜,徐氏遣婢妾请览入府。设席堂中饮酒。饮既醉,徐氏乃邀览入密室。览喜,乘醉而入。徐氏大呼曰:「孙、傅二将军何在?」二人即从帏幕中持刀跃出。[color=darkred]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再复一刀,登时杀死。[/color]徐氏复传请戴员赴宴。员入府来,至堂中,亦被孙、传二将所杀。一面使人诛戮二贼家小,及其余党。[color=darkred]徐氏遂重穿孝服,将妫览、戴员首级,祭于孙翊灵前。[/color]不一日,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见徐氏已杀妫、戴二贼,乃封孙高、傅婴为牙门将,令守丹阳,取徐氏归家养老。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后人有诗赞曰:

才节双全世所无,
奸回一旦受摧锄。
[/color][color=darkred]庸臣从贼忠臣死,
不及东吴女丈夫。[/color]

俆氏和辛宪英都是预言家,辛宪英用的是凭观察和推论,而后者则是用占卜问卦。当孙翊被杀后,她假意服从于仇人,再伺机把他们除去,得以为丈夫报仇。这种可以忍辱负重的情怀,暗地里反击的智慧,不愧为东吴女丈夫!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773-1.jpg[/img]

评头像:
徐氏的头像看起来是怪怪的,也许是因为发形的问题。所有女性中,就只有吴国太和她把头发束起弄成盘状,有点像韩国人妇女的打扮(注16)。个人感觉这发型比较适合年长的妇女,这就是不协调的原因! 另外,她好像在抿着嘴笑,又好像咬着上唇笑,总是觉得笑得好不自然,不知是否属于误笔了! 根据演义的描述,那怕应该是王异的头像比较适合徐氏吧!「徐氏遂重穿孝服」

注16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to23.jpg[/img][/size]

2008-1-18 20:41 逍遙
[size=3][color=red]27. 刘氏
[/color]
[color=darkgreen]三国演义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color]
[color=navy]却说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一妇人告曰:“妾乃袁将军之妻刘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刘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故留于此。”丕拖此女近前,见披发垢而。不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道按剑坐于堂上。

操至绍府门下,问曰:“谁曾入此门来?”守将对曰:“世子在内。”操唤出责之。[/color][color=darkred]刘氏出拜曰:“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就甄氏为世子执箕帚。”[/color][color=navy]操教唤出甄氏拜于前。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遂令曹不纳之。[/color]

[color=darkgreen]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color]

[color=navy]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刘夫人慌救入卧内,病势渐危。刘夫人急请审配、逢纪,直至袁绍榻前,商议后事。绍但以手指而不能言。刘夫人曰:「尚可继后嗣否?」绍点头。审配便就榻前写了遗嘱。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

袁绍既死,审配等主持丧事。[/color][color=darkred]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绍相见,乃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color][color=navy]:其妒恶如此。
[/color]
[color=DarkGreen]三国志 魏书五  后妃传[/color]
[color=navy]魏略曰: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入绍舍,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color][color=darkred]绍妻两手自搏[/color][color=navy]。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color]

袁绍两子之争正好与刘表的差不多,也是有一个女性在左右大局。但刘氏似乎比蔡氏更狠毒。邺失陷后,她竟然自缚双手及献出媳妇甄氏以换取苟且偷生,和那些坚持守节的女性有天壤之别!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775-1.jpg[/img]

评头像:
以塑造反派角色而言,刘氏和蔡氏的差了一大截。既看不出心狠心辣,而且更有点像新武将头像一个不知男女的有姐妹相(注17)。

注17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775-2.jpg[/img][/size]

2008-1-18 20:41 逍遙
[size=3][color=red]28. 何太后/伏后[/color]

[color=darkred]何太后
[/color][color=darkgreen]三国演义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color][/size]
[size=3][color=darkgreen]
[/color][color=navy]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
----------------------------------------------
却说[color=darkred]少帝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color];少帝泪不曾干。
----------------------------------------------
卓曰:「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遂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弒帝。帝与后、妃正在楼上,宫女报李儒至,帝大惊。儒以鸩酒奉帝,帝问何故。儒曰:「春日融和,董相国特上寿酒。」[color=darkred]太后曰:「既云寿酒,汝可先饮。」[/color]儒怒曰:「汝不饮耶?」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前曰:「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儒叱曰:「汝何人,可代王死?」乃举酒与何太后曰:「汝可先饮!」[color=darkred]何太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color]儒催逼帝,帝曰:「容我与太后作别。」
----------------------------------------------
歌罢,相抱而哭。李儒叱曰:「相国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color=darkred]太后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color];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还报董卓。
[/color]
[color=darkgreen]后汉书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color][color=navy]初,[color=darkred]何皇后生皇子辩[/color],王贵人生皇子协。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color=darkred]然皇后有宠,且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color]
---------------------------------
硕谋不行,皇子辩乃即位,[color=darkred]何太后临朝[/color],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
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color=darkred]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color]---------------------------------
[color=darkred]董卓遂废帝,又迫杀太后[/color],杀舞阳君,何氏遂亡,而汉室亦自此败乱。

[/color][color=darkred]伏后[/color]
[color=darkgreen]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color]
[color=darkgreen]
[/color][color=navy]且说曹操既杀了董承等众人,怒气未消,遂带剑入宫,来弒董贵妃。贵妃乃董承之妹,帝幸之,已怀孕五月。当日帝在后宫,正与伏皇后私论董承之事至今尚无音耗。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操曰:「董承谋反,陛下知否?」帝曰:「董卓已诛矣。」操大声曰:「不是董卓!是董承!」帝战栗曰:「朕实不知。」操曰:「忘了破指修诏耶?」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帝告曰:「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操曰:「若非天败,吾已被害。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color][color=darkred]伏后告曰:「贬于冷宫,待分娩了,杀之未迟。」[/color][color=navy]操曰:「欲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练至面前。[/color][color=darkred]帝泣谓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color][color=navy]言讫,泪下如雨。[/color][color=darkred]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color][color=navy]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
[/color]
[color=darkgreen]后汉书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 第六十[/color]
[color=navy]献帝春秋,董承之诛,[color=darkred]伏后与父完书,言司空杀董承,帝方为报怨[/color]。[color=darkred]完得书以示彧,彧恶之,隐而不言。[/color]完以示其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彧恐事觉,欲自发之,因求使至邺,劝太祖以女配帝。太祖曰:「今朝廷有伏后,吾女何得配上?」[color=darkred]彧曰:「伏后无子,性又凶邪,往尝与父书,言词丑恶,可因此废也。」[/color]太祖曰:「卿昔何不道之?」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太祖曰:「此岂小事,而吾忘之!」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至董昭建魏公议,彧意不同,欲言之于太祖,乃继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请间,太祖知彧欲言,揖而遣之,遂不得。留之,卒于寿春。
[/color]
何太后和伏后同样都贵为皇室,但在这乱世,最终却没有皇室的尊严,性命只能受当权者操控,比起那些可安享晚年的平民妇女,她们曾拥有的权力、荣华富贵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嫁入皇室曾经是许多女性所期望的,但当皇帝势弱,这些后妃就是前途坎坷,皇帝能给她们的也只有一句「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hou.jpg[/img]

评头像:
这一张头像代表了两个人 – 何太后和伏后。根据三国志八的设定,董卓杀何太后是约36岁,而伏后被曹操威逼则是16岁。很明显,这张头像比较适合何太后多于伏后。10代没有何太后,这张头像为伏后所独占,可见光荣在这里明显偷懒了。姑且不论年龄的问题,这张头像却又能表现太后/皇后面对着权臣的霸道那种无可奈何的表情,甚至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以十一代的头像来看,诸侯的后宫无不身光颈靓、珠光宝气,但唯有皇后还是沿用前几代的头像,衣服还是那么暗淡,可见此时身为皇室贵族,竟不如群雄的妾侍![/size]

[[i]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008-1-19 00:38 编辑 [/i]]

2008-1-18 20:41 逍遙
[size=3][color=Red]结语[/color]

一个成功的头像应该是在不严重脱离史书演义记载的前提下,把大部分人所公认的形象表现出来。如果特征把握得准确,例如关羽的青袍、头巾,夏侯敦的盲眼,可以使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緃观历代三国志,光荣似乎开始把握到如何正确的表现某些人物的外表和神韵。三国志十一代引入众多女性,相信在其后的系列也会有类似设定,寄望那时候为武将挑选伴侣时,会因为许多头像都美得不知如何选择而大感头痛!

以上介绍了二十八位女性武将,正好切成字面上的「二八佳人」。可是,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短短的百几年内孕育了如此多的名将雅仕,那又有几多身负奇才的女性被遗忘了呢? 一些幸运的可以名留芳史,但不知有几多女性的辛酸往事随着历史大轮的转动而随风而去! 三国志历代的女性当然不止这二十八位,还有更多的是无名无姓,但却又构成了三国大部分的女性。以下这些熟悉的头像,你又认得出多少呢?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674-1.jpg[/img]
初时好喜欢但表情硬崩崩越看越似木偶的胡姬[/size]
[size=3]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673-1.jpg[/img]
一般侍婢的名字但头像却略显高傲的翠兰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670-1.jpg[/img]
曾经打山贼无数次也不能一睹芳容的云玲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672-1.jpg[/img]
送古琴后概叹还是让我娶媒人蔡琰好过的蒋容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671-1.jpg[/img]
有黄月英身影而疑似钟无艳只给半边脸你看的林芝

还有… …

[img]http://i170.photobucket.com/albums/u267/tinycti/fang.jpg[/img]

<完>[/size]

[[i]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008-1-18 21:50 编辑 [/i]]

2008-1-18 20:42 逍遙
[size=3][color=red]后记
[/color]
原本打算只写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三国女性,就是那几位三国志的常客。但当我在演义及三国志寻找这些女性的芳影时,发觉以往阅读的时候许多细节都遗留了。我因为写这个简评而对她们有了重新的认识,愈来愈觉得趣味怏然。也许,这就从游戏本身以外获得的乐趣,就好像一面编写剧本一面认识历史和人物一样。由一个CD-ROM(Read-Only-Member即只读不发帖的会员),到开始挖坑,最后把坑填补,的确是值得庆祝! 我对历史没什么研究,只能从玩游戏时的认知去写一些感受,如有错误的地方,还望诸位指正。[/size]

[[i]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008-1-18 21:50 编辑 [/i]]

2008-1-18 22:04 文远兄
云玲是我38时的必备老婆。。

2008-1-19 01:18 李程公子
恭喜楼主完成,这边的斑竹也该奖励一下吧。:q```+

2008-1-19 16:13 逍遙
[quote]原帖由 [i]文远兄[/i] 于 2008-1-18 22:04 发表
云玲是我38时的必备老婆。。 [/quote]

我一次也未过以正当途径娶云玲… …

[quote]原帖由 [i]李程公子[/i] 于 2008-1-19 01:18 发表
恭喜楼主完成,这边的斑竹也该奖励一下吧。:q```+ [/quote]

谢谢公子支持 :q```+
其实星期三就完成了,可惜前几日都登入不了轩辕… …:q(+

谢谢版主的评分 :lol:

2008-1-19 17:08 =千層糕=
寫得太棒了:wub:

2008-1-20 21:48 潇湘暮客
很赞!
写的比较不错

这里也有一个评价的帖子,逍遥兄也看以看下
[url]http://xycq.moddiy.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97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page=1[/url]

2008-1-20 21:56 水镜门生
恭喜完成,有如此多的mm看,大饱眼福之余,自然也要谢谢楼主的辛勤蒐集:loveliness:

2008-1-21 01:29 sherry^
LZ真强啊 写的这么详细

11的孙氏 大爱 :q((+

2008-1-22 11:40 逍遙
[quote]原帖由 [i]潇湘暮客[/i] 于 2008-1-20 21:48 发表
很赞!
写的比较不错

这里也有一个评价的帖子,逍遥兄也看以看下
[url]http://xycq.moddiy.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97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page=1[/url] [/quote]

啊! 我竟然错过了如此好文,而且还是MM写的… … 貌似此帖还未写完,还有文臣未写,淑娟MM何时来把坑填了… … 谢谢肖像兄的分享。

之前我也看过 “江东甘兴霸” 写的 <<论三国10人物画像>>,也是颇有意思。

论三国10人物画像 - 江东甘兴霸
[url]http://xycq.moddiy.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8096&extra=page%3D2%26amp%3Bfilter%3Ddigest[/url]

顺便谢过楼上诸位。

2008-1-23 18:02 潇湘暮客
哈哈,淑娟很久不见了,那个帖子已经注定成了坑:lol:

另外,还有几个小人物录之类的,也可以看看

2008-1-25 17:16 便衣警察
为什么我觉得10的貂禅最漂亮呢

2008-2-27 04:47 玄无真
好贴!最喜欢十代的大乔了:loveliness::loveliness:

2008-2-27 10:56 逍遙
被LS顶上來了:loveliness:

那补充一下56楼关于<<花关索>>的内容。

[quote]
[size=3]转自百度
一九六七年,在上海嘉定县城东公社发现一处明代宣姓墓葬,其中一女骸棺木中出土了一批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和传奇刻本,计十二册。内有《花关索传》一册。《花关索传》共四种合为一册,全称是:《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前集)、《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认父传》(后集)、《新编足本花关索下西川传》(续集)、《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贬云南传》(别集)。其故事梗概如下:

《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
刘关张桃园结义时,为了去牵挂,绝“回心”,分头杀了对方的家小。张飞见关羽之妻胡氏身怀有孕,就领走关平,放其逃生。胡氏回到娘家,生一子。其子七岁时,观灯走失,为索员外拾得。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其间,“教黄公三略法,后学吕望六韬文,学取十八般武艺双全”。十八岁时思念父母,回到索家,问明出身,遂以三家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之后,和母亲一起去西川认父。途中,收拾两伙强人,并打败鲍家庄和卢塘寨的兵马,娶了鲍三娘和王桃、王悦姐妹为妻。

《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认父传》
刘关张起事后占了兴刘寨为王,“统了十万人和马,二千头目上将军”,其中有黄忠、马超、姜维、庞统及军师诸葛亮等人。一日,关公赤兔马被盗,众将分头追赶贼人,张飞在途中遇关索母子。关索向张飞说明原委,关羽合家团聚。曹操在落凤城设宴请刘备,欲害之。关索随行,在席间比剑时大显身手,连斩吕高、张琳二诸侯,保护了刘备;又在诸葛亮的布置下,配合伏兵,击败曹操,立下了显赫战功。刘备因此占了落凤坡,夺得荆州。

《新编足本花关索下西川传》
刘备乘胜进军西川,行至阆中被围,姜维去荆州求救。关羽父子赴阆州。途中,关索在巴州城战吕凯。吕凯战败,降,与关索结为兄弟,唤作“关三凯”,到阆州,关索大败守将王志。王志归顺,“改姓鬼头名关志,排作关家第四人”。刘备领军继续前行,半途遇强人周霸,庞统出战失败,张飞出战也失败。关索得神人帮助,斩杀周霸。刘备军队到成都府。姜维首战成都守军元帅周仓失利。关索出战,活捉周仓。周仓愿“伏事云长”。至此,刘备得西川。

《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贬云南传》
刘关张同住成都一年后,关张分别去荆州和阆中为王。不久,刘备派义子刘封去看望关公。刘封与关索发生争吵,关羽将二人交刘备处治。结果,关索被贬云南,刘封被贬在阴山之后。孙权之子欲聘关羽之女,吕蒙去向关羽提亲。关羽不允:“我是将之家,不好与种瓜之子”。孙权发怒,围攻荆州。关羽与陆逊战,败北,修书向刘备求救。送书人在途中为刘封所杀,一连十三人。糜竺糜芳献荆州,关羽归天,托梦刘备。刘备杀刘封,发兵讨吴,因无大将领兵,召关索从云南回来。关索几经挫败,终于刀斩糜竺糜芳,活捉陆逊、吕蒙,报了杀父之仇。最后,刘备因思念关张病死,诸葛亮回卧龙岗去了,关索也又气又病死了。[/size]
[/quote]

[[i] 本帖最后由 逍遙 于 2008-2-27 10:58 编辑 [/i]]

2008-2-27 13:03 文远兄
还以为逍遥老师又更新了

2008-2-28 20:06 张叔夜
[quote]原帖由 [i]逍遙[/i] 于 2008-1-7 22:45 发表
7. 糜氏

甘氏和糜氏一直如同姐妹般出现于演义的各个章回。在徐州之战俩人被刘备安置于下邳,后来徐州失陷后她们和关羽被带回许昌。 于新野一役,俩人再次被遗留在新野。甘氏最终为赵云所寻回,并由糜竺保护返 ... [/quote]
同感!

2008-3-2 20:43 永恒的骄傲
时代变迁啊,头像越变越好了

2008-3-5 00:25 FoxDi
楼主厉害!看到那些三国女士的面孔,你也能联想到其他相象的人,再加上每个女士的背景资料,厉害。

2008-3-5 09:33 逍遙
[quote]原帖由 [i]FoxDi[/i] 于 2008-3-5 00:25 发表
楼主厉害!看到那些三国女士的面孔,你也能联想到其他相象的人,再加上每个女士的背景资料,厉害。 [/quote]
:) 多是凭见到头像的第一个感觉和对着其发呆而想出来… …

2008-3-5 11:44 文远兄
[quote]原帖由 [i]逍遙[/i] 于 2008-3-5 09:33 发表

:) 多是凭见到头像的第一个感觉和对着其发呆而想出来… … [/quote]

传说中的两眼发直啊:titter:

2008-3-5 12:56 李程公子
[quote]原帖由 [i]文远兄[/i] 于 2008-3-5 11:44 发表


传说中的两眼发直啊:titter: [/quote]
快来加入狼党……:lol:

2008-3-5 18:24 ikmdefu
强悍!

此帖非常强悍!支持一下。
不过我队三国时期的女人不感冒

2008-5-3 00:07 XY333666
真厲害資料很精緻,都找的很仔細呢:loveliness:

2008-5-3 12:13 bi2045
111

2008-5-5 20:43 镇北将军
SAN9的倭女王倭女将没有.......

2008-11-25 02:58 小马828
真三里的大小乔实在接受不了

2008-11-26 00:24 斩将
好帖啊!

2008-11-27 11:23 文远兄
不错不错,逍遥兄的贴现在还有人顶

2008-12-26 10:48 zhengco520
楼主  写这多有什么用打仗是男人的事情  女人是用来保护的 (我老婆在边上 我本来想说 女人是用来煮饭生小孩的)

2009-10-3 13:45 lic721
糜夫人在游戏中姿色不如她人甚以,惜哉

2009-10-4 10:07 865745218
LZ真是太厉害了、赞一个、很喜欢

2009-10-4 10:59 亚哈
Lz好帖啊,俺最喜欢大乔

2009-10-4 12:44 sunyuncom
好贴啊 顶

2009-10-8 18:42 billywolf
真的不错啊,知道不少典故

2011-7-18 15:55 red_fire_fox
云玲好有气质啊

十代大乔的造型好像明显是抄自电影《新碧血剑》里的那位堡主夫人啊

2014-12-31 16:45 红星闪闪亮
在三国演义及三国志中,女性几乎被忽略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历代三国志群芳记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