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5 20:28
骁骑兵
关于公元219年局势对刘备集团比较有利的一种架空
不少同情刘备集团的人都对当年孙权袭击荆州而不是北上进攻曹操感到遗憾,那好吧,就让孙权换一种选择吧。
公元219年,关羽包围樊城,水淹7军,曹操派徐晃增援樊城,并亲率大军随后。架空孙权不袭击荆州,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由于荆州未失,关羽军没有军心大乱,徐晃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大破关羽,而是打成了相持。与此同时,在汉中休整完毕的蜀军主力挟汉中之战胜利的余威对魏国的长安军区发动了强大攻势,西线蜀军刘备亲自指挥,还有诸葛亮和除了关羽以外的五虎上将,阵容强大.魏长安军区司令曹彰虽说也是名将,但也顶不住了,节节败退,不久魏长安军区的主力部队被击溃,蜀军逼近长安。曹操大惊,只得抽调部队增援西线。与此同时,关羽军团在得到休整和补充兵员后再次发起进攻,终于重创魏“汉水”战役集群,拿下樊城。魏军委副主席,宛城军区司令员曹仁阵亡,徐晃退守宛城,曹操只得命令夏侯敦从东线抽兵救火。
这时候一直在观望的东吴动手了,眼见蜀军已经进入关中并即将席卷中原,赶紧急如星火地发动了对魏国东部地区的进攻。以吴国军委副主席兼陆军总司令吕蒙担任总指挥的吴国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拿下了合肥,一血4年前逍遥津大败之耻。与此同时,由吴军总参谋长陆逊担任总指挥的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魏国青州海域,吴军庞大的登陆军队踏上了魏国腹地,与正面进攻的吕蒙大军遥相呼应。担任东线对吴作战任务的魏彭城军区由于主力大部被夏侯敦带走,又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代司令员张辽(彭城军区司令员是夏侯敦,此时其职务由副司令张辽代理)也没什么办法,也是节节败退。
此时大胜之后的蜀军经过休整补充后再次发动了进攻,与魏长安军区残余部队和曹操率领的增援部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撕杀。在诸葛亮运筹帷幄,4虎上将的英勇奋战下,蜀军再次取得了胜利,魏军再次被重创,曹操逃往洛阳,包括长安在内的关中地区全部落入蜀军之手。此时的关羽军团再次进攻,以雷霆万钧之势将魏军宛城军区残部一举击溃,拿下了宛城,逼近许昌。吴军也不甘落后,直捣魏国东部腹心的是吕蒙、陆逊两支大军,后面还有孙权亲自率领的部队,很快魏彭城军区全军覆没,张辽仅以身免,吴军大将周泰率领的先锋部队逼近陈留。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临终前给曹丕留下遗言,如果实在顶不住吴蜀的联合进攻,自己打下的江山宁可给孙权也不给刘备。曹丕任命曹休为东线魏军总司令。
蜀国方面刘备坐镇长安,以张飞和诸葛亮两路大军发动对洛阳的进攻。张飞和诸葛亮为谁的部队能抢先进入洛阳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与此同时,随着对魏作战的节节胜利,吴蜀之间本来就很大的矛盾和隔阂日渐增加。曹丕派遣了代表团与东吴方面接触,经过谈判,孙权出于战后与刘备争天下的考虑,同意优待曹丕的族人,接受了曹丕有条件的投降。东线魏军总司令曹休,副司令张辽来到吕蒙的指挥部,签署了投降书,代表东线魏军向吴军投降。
结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东线魏军向吴军投降,吴军长驱直入.西线魏军奋力抵抗蜀军,拖延时间,等待吴军到来.当张飞和诸葛亮大军好不容易攻下洛阳,关羽好不容易攻下许昌时,却发现周泰已率兵占领了陈留,陆逊率领强大的东吴水师控制了黄河防线,封住了蜀军进入黄河以北的通道,吕蒙大军已进入邺城,孙权大军已进入南皮,张辽等人摇身一变成了吴军大将.刘备军北上、西进的路都被吴军堵住.如此,黄河以北也被吴军占领.这样,孙权得到了曹操70%以上的领土和张辽等曹军大将.
之后,很简单,在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之后,吴蜀联盟破裂,新的大战开场。至于怎么打就很简单了,吴军首先进攻,就从洛阳开始吧,以周泰、太史享的骑兵部队为先锋,以张辽、徐晃、曹真、曹休统帅收编的魏国降军随后,再后面是吕蒙、陆逊率领的吴国大军,企图包围歼灭刚刚拿下洛阳的张飞、诸葛亮两大蜀军战略军团。大家说说会怎么样?
2008-1-5 20:40
十月de蟋蟀
楼主可以参考周大荒先生的《反三国演义》,在他老人家笔下,蜀汉一举灭了孙吴和曹魏,成功光复汉室。
2008-1-5 20:45
elz5000
楼主这个很像打游戏
别的不说,仅仅丢失襄樊、关中,曹魏还有河北、兖青之地,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就乖乖的投降了?
2008-1-5 21:16
sherry^
凭什么上次合肥大败 这次就要胜利 难道因为你吕蒙带陆逊 我曹操就不能多送2个盒子吗:qoo+
长安是那么好打的啊 先不说历朝之都的坚固问题 你完全忽视了陇西嘛.....
还有河北军团在哪 那里的兵白囤了:q))+:q))+
最后那个啥 黄河防线 :qP+:qP+
2008-1-6 18:35
ysyuan1986
这样的架空忽视了当时的客观的地理位置和实力。
:qP+
2008-1-7 07:51
文以载道
楼主应该是孙吴粉,诸葛黑吧?
失去关中徐州和荆州
曹魏还有兖州冀州并州和洛阳附近的四郡
怎么能轻易投降?是楼主自己想的太好了吧?
2008-1-7 07:55
文以载道
首先刘备打不打得下关中,孙权打不打得下合肥是个问题
就算这两个条件成立
我想也就是弄个三分中实力的更加均衡吧
2008-1-7 07:57
华剑
:titter:如果说战局真如楼主所说,那只能更加充分的证明东吴那帮人全是饭桶,放着天下不要而要荆州,不是饭桶是什么? 笑的不行了
2008-1-7 13:11
马杨米斯莫
孙吴本就是饭桶。:-_-: 另外曹魏哪能投降这么早?
2008-1-7 13:16
司徒苍月
三国三国,永远是两弱打一强,真到这时候,吴必反咬蜀一口,否则等蜀灭了魏,接下来是对付吴了
2008-1-7 13:2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骁骑兵[/i] 于 2008-1-5 20:28 发表
这时候一直在观望的东吴动手了,眼见蜀军已经进入关中并即将席卷中原,赶紧急如星火地发动了对魏国东部地区的进攻。以吴国军委副主席兼陆军总司令吕蒙担任总指挥的吴国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拿下了合肥,一血4年前逍遥津大败之耻。 [/quote]
更大的可能是
[b]这时候一直在观望的东吴动手了,眼见蜀军已经进入关中并即将席卷中原,赶紧急如星火地发动了对魏国东部地区的进攻。以吴国军委副主席兼陆军总司令吕蒙担任总指挥的吴国大军一败涂地,还是没拿下合肥,重现4年前逍遥津大败之耻。[/b]
2008-1-7 13:21
luke19821001
更关键的是,曹操虽然恨刘备,但是也是很欣赏刘备的,而且他与刘备还是很有交情的,刘备的许昌的时候,曹操给刘备的待遇是非常高的,还与刘备并称为英雄。有了这些基础,曹操即使要投降,也绝对不会投降孙吴的,孙权与曹操面都没有见过,但是从他先一会抗操,一会又投降等手段上看,这家伙不见得是好人,从辈分上也比曹操低一级,而且是个自守之贼,打仗不行,又无进取之心,曹操不可能看得起他。投降一个与自己有交情,甚至是自己待他有恩,并称为英雄的刘备,还是投降孙权?我想曹操不会那么苯吧。
2008-1-7 13:3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08-1-7 13:21 发表
更关键的是,曹操虽然恨刘备,但是也是很欣赏刘备的,而且他与刘备还是很有交情的,刘备的许昌的时候,曹操给刘备的待遇是非常高的,还与刘备并称为英雄。有了这些基础,曹操即使要投降,也绝对不会投降孙吴的, ... [/quote]
就算不论交情,刘备厚道,孙权刻薄,要让子孙有好下场,想也知道会投奔哪方。
2008-1-7 14:54
天涯明月刀
这里面最搞笑的一个细节,是吕蒙活了这么长时间,楼主即便编瞎话,也得有点水准吧!
2008-1-7 15:14
消失D马甲
前天看到帖子的时候还以为要转区
怎么现在还在了?
2008-1-7 15:15
坚硬的稀粥
刘备真的能顺利拿下关中?:doubt:
孙权真的能拿下两淮?:doubt:
说来说去,曹魏最危险的还是相反而已。但于禁先到,之后徐晃,二爷最好就是个不胜不败的撤回来。
三国一强两弱的平衡,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破坏的。
2008-1-7 20:31
骁骑兵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08-1-7 13:21 发表
更关键的是,曹操虽然恨刘备,但是也是很欣赏刘备的,而且他与刘备还是很有交情的,刘备的许昌的时候,曹操给刘备的待遇是非常高的,还与刘备并称为英雄。有了这些基础,曹操即使要投降,也绝对不会投降孙吴的, ... [/quote]
不然,对蜀国来说魏国是“汉贼”,这个矛盾不可调和,而与吴国的矛盾就小的多。
你可以看看,从公元216到264,是吴魏交往多还是蜀魏交往多:titter:
2008-1-8 00:05
实干司马
架空得可以啊:wacko:刘备与诸葛亮都忌惮的张郃连影子都没有:qP+
2008-1-8 00:3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实干司马[/i] 于 2008-1-8 00:05 发表
架空得可以啊:wacko:刘备与诸葛亮都忌惮的张郃连影子都没有:qP+ [/quote]
曹魏只失个关中, 荆北, 两淮就投降孙权了, 张合有没影有什么关系么? :titter:
我也顺了楼主的"架空"来架空架空----徐晃, 宿与羽相爱, 张辽, 关羽之友. 率领部队来到洛阳前, 私会刘备, 说"不想魏主如此荒唐!坐拥6州竟降于吴, 吾宁率军归汉尔!". 此时, 魏国内的各地支党皆为羽号, 亦纷纷来投, 辽东公孙氏不受魏之荒唐投降举动, 独立!魏军因荒唐投降, 内部大乱.
结果, 诸葛亮, 张飞获得张辽, 徐晃二将, 斩了曹休, 收了十万大队. 荆州方面, 斩掉曹仁, 收了于禁及七军的关羽以7万大兵对持吕蒙为帅的吴军, 蜀汉浩浩荡荡进行<<反三国演义剧情>>去~` :()
[[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8-1-8 00:40 编辑 [/i]]
2008-1-8 00:37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8-1-8 00:33 发表
曹魏只失个关中, 荆北, 两淮就投降孙权了, 张合有没影有什么关系么? :titter:
我也顺了楼主的"架空"来架空架空----徐晃, 宿与羽相爱, 张辽, 关羽之友. 率领部队来到洛阳前, 私会刘备, 说"不 ... [/quote]
张郃还在前线跟刘备打得不亦乐乎呢,说没就没了:titter:
2008-1-8 10:35
figozhu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8-1-7 13:30 发表
就算不论交情,刘备厚道,孙权刻薄,要让子孙有好下场,想也知道会投奔哪方。 [/quote]
不可能,董卓的下场~~~
2008-1-8 17:06
honghua23
如果想架空历史,一样需要让人信服的客观条件~刘备得天下的客观条件就是风雏不死~空明不离开荆洲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以西川为根本的原因是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曹操和孙家占有~不是刘备轻易能撼动的~但西川贫瘠~本来就不适合向外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大乱战时 哪怕马腾都从西凉掺合进来也不见汗中张鲁和西川刘表有什么动静~所以柳备若想发展一定是借荆州之势 所以我说凤雏不能死 因为要有人守西川 而有孔明在 姑且不论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否有小说中那么神通广大,起码荆洲不会出现太大危险,然后积累人才,才是向外扩张的最好方法,
2008-1-8 18:49
奉天翔龙
关羽竟然敢骂一方霸主孙权是乌贼,如果LZ你是孙权你会不动手打关羽我佩服你,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这个“鲗”就是“乌贼”的意思,所以只要关羽在荆州,肯定把事情搞砸,如果刘备有先见之明,把关羽和靡芳调回益州换有外交能力的邓芝和赵云守荆州才是正道
2008-1-10 12:01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8-1-8 18:49 发表
关羽竟然敢骂一方霸主孙权是乌贼,如果LZ你是孙权你会不动手打关羽我佩服你,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这个“鲗”就是“ ... [/quote]
㈠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臣松之以为荆、吴虽外睦,而内相猜防,故权之袭羽,潜师密发。按吕蒙传云:“伏精兵於舳舻之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以此言之,羽不求助於权,权必不语羽当往也。若许相援助,何故匿其形迹乎?
2008-1-10 13:00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8-1-10 12:01 发表
㈠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臣松之 ... [/quote]
翻译一下吧,典略说:关羽包围樊城,孙权派使者请求帮助关羽,吩咐使者不要急着前进,又派主簿事先到关羽那里。关羽气他来的慢,又因为自己俘获了于禁等人,于是就骂道:小子敢这样,如果樊城攻陷,我一定灭掉你!孙权听说后,知道他轻视自己,假意写了书信答谢关羽,说将亲自派兵相助。臣子裴松之认为荆州、吴国虽然外表和睦,然而内部互相猜忌防范,所以孙权袭击关羽是暗中派军队秘密进发。按照吕蒙传上所说的:埋伏精兵在船舱之中,让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摇撸,装作商人的样子。用这话来说,关羽不求助孙权,孙权一定不会对关羽说我要来。如果答应援助,何必要藏匿行迹呢?
LS你的理解有误,很明显孙权使者在关羽水淹七军后到来,目的是想来分杯羹而不是要灭关羽,关羽自己祸从口出,打完樊城还要灭东吴,孙权一方霸主,岂能容你如此狂妄
2008-1-10 13:07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8-1-10 13:00 发表
翻译一下吧,典略说:关羽包围樊城,孙权派使者请求帮助关羽,吩咐使者不要急着前进,又派主簿事先到关羽那里。关羽气他来的慢,又因为自己俘获了于禁等人,于是就骂道:小子敢这样,如果樊城攻陷,我一定灭掉 ... [/quote]
翻译上你我差不多,但好象对意思的理解你我不一样。
裴松之说,如果答应援助,何必要藏匿行迹呢? 那么就是说吕蒙传说的暗中派军队秘密进发不真,倘若是暗中派军队秘密进发,那么答应援助好象有假,也就是说,既然已经答应援助了,没必要藏匿行迹。因此俺认为这段史料有问题,不可轻易采信。
[[i]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1-10 13:08 编辑 [/i]]
2008-1-11 04:09
慕容燕然
这个假设里中原争夺的在洛阳一带,参考东西魏大战应该是平手。南方没有襄阳,参考吴、陈、南宋的灭国史孙权处于绝对劣势。孙权唯一的胜机就是中国地理上第二阶梯的山西还在手里,参考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史孙权占优。
主战场的选择决定了这个假设最终胜利一方是谁。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