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 19:25
无花的蔷薇
大巨人邬文化的出身
首先转贴:
乌文画——《武王伐纣书》中的邬文化原型
太公兵前到汜水关九项渡前,逢纣兵来迎。有将乌文画,此人身长一丈七尺,腰阔数围,拳打万人,不可当敌,长食万人之饭。纣王游黄河时,有一只大船,名曰和州载,二名七里州,万人不可拽动,被乌文画独拽此船,逢间道,岗坡或旱地,力如水中,拽亦然。乌文画者,即奡荡舟,本是东海人也。来迎太公决战。太公令祁宏与乌文画战。二人出阵,战?不到十合,败了祁宏。又令南宫括与乌文画战,不?十合,败了南宫括入阵中。太公又令殷交与乌文画决战。?到十合,被殷交翻身展臂持百斤大斧,劈乌文画一斧,被岛文画不擒限辨,用铜叉架了殷文。如此三日,无人与乌文画决战。有一日,太公定计,南有广武山荆索谷,先铺了机略。来日,太公交南宫括再与乌文画决战,南宫括用尽平生气力死战,约?百余合,被南宫活使铜弓铁箭射乌文画。南宫括箭无空发,奔奡荡舟正中面门,被奡荡舟用手按了箭。南宫括翻身又射,箭箭相冲,连发三十只铁箭,被乌文画左右手接之,三十只箭不贴身。又败了南宫括,慌奔广武山走,奡荡舟,后赶。奡荡舟言曰,“吾八不捉了南宫括,誓不东归。”遂赶南宫括入广武山中。至夜初,明月之下,只贝马军陆续入此山。奡荡舟赶南宫括入荆索谷。南宫括过,登于山,啜乌文画独入谷中,被太公教兵将截了后路,别路放过南宫括去了。却用石头屯了出入之路,放火烧之。乌文画逃窜无门,火烧奡荡舟而死。
-----------感谢封神原著吧灌坛令提供《武王伐纣书》(<<封神演义>>蓝本) 片段
----------------------------
《论语》:“奡荡舟。”何晏解: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似未必。然毕氏引《竹书纪年》:“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维,覆其舟灭之。”又引《楚辞·天问》:“覆舟斟鄩,何道取之?”证为一事,最明。《易传》:“八卦相荡”,古人以左右冲杀为荡阵,此字义也。
奡〈名〉
夏代寒浞之子 [Ao],相传是个大力士
羿善射,奡荡舟。――《论语·宪问》
"乌文画者,即奡荡舟,本是东海人也。"
原来没文化是夏朝的.
《武王伐纣书》很能KUSO。把夏朝的勇士弄到商朝去了,很有创意。
而且楞是把孔子的高足兼侄女婿写成了周朝开国元勋。(南宫括即南宫适)
看来这帐不能算到老许头上了。
我喜欢这种创意:titter:
[[i] 本帖最后由 无花的蔷薇 于 2007-12-31 19:35 编辑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