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原创]献帝勇气谋略情义第一论


2004-5-4 17:36 似水寒
首先,看这个事例: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袁
绍骤马出问:“何人?”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帝战栗不能言。陈
留王勒马向前,叱曰:“来者何人?”卓曰:“西凉刺史董卓也。”陈留王曰:“汝来保驾
耶,汝来劫驾耶?”卓应曰:“特来保驾。”陈留王曰:“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
马?”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卓暗奇
之,已怀废立之意。





那么小的时候,就有如此的勇气,他从小在深宫长大,见了那么多军队还不把他吓晕了?但是他却言语并无时常,神态自若,是多么地令现在的某些人汗颜啊!




事例二: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
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
言,按住兵器。帝在楼上宣谕曰:“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郭汜曰:“臣等有
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帝曰:“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
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




这点,首先是看献帝在楼上那股气度是多么不凡,明显已有性命之危而仍可以与他们讨价还价。后来的妥协是献帝的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献帝真是能屈能伸的一条好汉子!




事例三:



次日,曹操引大队人马到来。安营毕,入城见帝、拜于殿阶之下。帝赐平身,宣谕慰
劳。操曰:“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今傕、汜二贼,罪恶贯盈;臣有精兵二十余万,以顺
讨逆,无不克捷。陛下善保龙体,以社稷为重。”帝乃封操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




狼狈的献帝从乱军中终于逃了出来,终于受到曹操的接应。献帝受了那么多磨难,却还是如此的坚强不屈,真叫人可敬!献帝此时已经知道曹操的意图,但是他知道轻重缓急,所以利用曹操去攻击李郭二人。他虽知道曹操的虎狼之心,但还是给了他爵位,为什么呀?不只是为了驱虎吞狼,也是为了这救命之恩啊!多么有情有义啊!




事例四:



次日,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
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
之子也。”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
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
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
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
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
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
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
叔。




聪明的献帝知道刘备可以解除身边曹操的大患,所以这么高兴。又因其是宗室,更有了把握!




事例五:



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箭,扣
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
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
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
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
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




如此一口气尚能忍下,但回去又下了血诏,其非懦弱之君,乃是忍一时之气。当时的形势很明了,关羽也太冲动了点,相比之下,献帝就冷静多了……




事例六:



帝乃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以血写之,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却自穿锦袍,
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




写血书,多么地有勇气啊!我见血就头晕的,更可以看出他胸怀大志一腔热血!




事例七:



操未及言,左右已将吉平执下。操曰:“吾岂有疾,特试汝耳!汝果有害我之心!”遂
唤二十个精壮狱卒,执平至后园拷问。操坐于亭上,将平缚倒于地。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
怯。操笑曰:“量汝是个医人,安敢下毒害我?必有人唆使你来。你说出那人,我便饶
你。”平叱之曰:“汝乃欺君罔上之贼,天下皆欲杀汝,岂独我乎!”操再三磨问。平怒
曰:“我自欲杀汝,安有人使我来?今事不成,惟死而已!”操怒,教狱卒痛打。打到两个
时辰,皮开肉裂,血流满阶。操恐打死,无可对证,令狱卒揪去静处,权且将息。




一个刺客到这种地步都不肯招认,献帝是多么的能让人对自己忠心啊!





事例八:



且说曹操既杀了董承等众人,怒气未消,遂带剑入宫,来弑董贵妃。贵妃乃董承之妹,
帝幸之,已怀孕五月。当日帝在后宫,正与伏皇后私论董承之事至今尚无音耗。忽见曹操带
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操曰:“董承谋反,陛下知否?”帝曰:“董卓已诛
矣。”操大声曰:“不是董卓!是董承!”帝战栗曰:“朕实不知。”操曰:“忘了破指修
诏耶?”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帝告曰:“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操
曰:“若非天败,吾已被害。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伏后告曰:“贬于冷宫,待分娩
了,杀之未迟。”操曰:“欲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
彰露。”操令取白练至面前。帝泣谓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讫,泪下如
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后人有诗叹
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操谕
监宫官曰:“今后但有外戚宗族,不奉吾旨,辄入宫门者,斩,守御不严,与同罪。”又拨
心腹人三千充御林军,令曹洪统领,以为防察。




又和他讨价还价,争的是董妃的生死。献帝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挺身而出,与实力强于自己数倍的曹操辩论,但最后仍然不敌。最后一声送别是多么催人泪下……啊!献帝,多么有情有义的人啊!




事例九:



却说华歆等一班文武,入见献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
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
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
等议定,特来奏请。”帝国奏大惊,半晌无言,觑百官而哭曰:“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
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
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华歆引李伏、许芝近前奏曰:“陛下若不信,可问此
二人。”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
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许芝又奏曰:“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
汉气数已终,陛下帝垦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其谶
曰: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以此论之,陛
下可早禅位。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也;言在东,午在西,乃许字也;两日并光上下移,
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许昌应受汉禅也。愿陛下察之。”帝曰:“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
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王朗奏曰:“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
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
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帝大哭,入后殿去了。百官哂笑而退。
………………………………



已经大势已去,但仍不肯放手,果然是心有远志,而且保存了一个末代皇帝最后的气节!学习能力也很强,学刘备落泪,但好像没有什么用……



最后确实见到这种局面,还是明智地放手了,留下一条命,说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呢!




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但是,他是一个完人!

2004-5-6 22:39 无双吕布
董卓明知献帝远比少帝强为什么还要立他?

2004-5-7 07:17 五官中狼将
[quote]原帖由[i]无双吕布[/i]于2004-05-06, 22:39:56发表
董卓明知献帝远比少帝强为什么还要立他? [/quote]
因为董卓自大

2004-5-7 08:40 juderiverman
[quote]董卓明知献帝远比少帝强为什么还要立他?[/quote]


个人观点:一废一立正可以向群臣表明谁是可以“话事”的人。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