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5-2 17:09 财务成本管理
天正三年(1575年),织田、德川联军三万八千余人,在现爱知县的长篠地区,利用马防栅和三千支火枪,将战国最可怕的武田骑马军团打得七零八落,并给予甲斐武田氏以沉重打击,直接敲响了武田氏衰落败亡的丧钟。
作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长篠之战一直是战史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但是,随着近来的考古新发现和史料的补充与再研究,日本史学界对传统的长篠之战的记述产生了诸多疑问,现归纳如下
一、参战人数
历来,织田、德川联军三万八千对武田军一万五千是定说。但是,访问了长篠古战场的人一定会觉得,在如此窄小的地域里,居然有五万人进行厮杀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武田军团的进攻正面也很窄,如果是15000人的话,又考虑到武田军是以骑兵为主的速度突击,其正面估计应为2、3公里。但事实上武田军的进攻正面只有1公里左右,很难想象这么多的部队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是如何进行骑兵突击的。根据最近的研究表明,武田军的实际参战人数恐怕不过6、7千人。而织田、德川联军的人数不超过18000人。三万八千对一万五千这个数字是被大大夸大了。但是,武田军的这几千人马都是武田氏几十年征战中的锻炼出的精华中的精华则是肯定的。
二、决定胜负的三千支火枪的三段射击
织田、德川联军虽然装备了大量的火枪,但是一下子冒出3000挺则简直是世之奇迹了。当时,铁炮足轻的比率在军团中是很低的,一般不超过百分之十甚至更低。所以,现世织田、德川联军的火枪不过1000余支的说法占了上风。但是,从织田信长往留京的武将细川等人借火枪的记述来看,织田、德川联军装备的火枪虽然没有3000,但是数量极多估计是没错的。
看过《影武者》的朋友们大概都对最后的那场战斗印象深刻吧!一队一队的武田军在火枪的连射下,几乎没人能够冲到马防栅前面的。武田军在织田、德川联军的阵地前浮尸遍野,而敌人几乎完好无损!这也许就是人们脑海中的长篠之战吧。可事实上,当时的火枪射程极短,命中精度极差。一般有效射程不过100米左右!试想,在100米以内,用精度不高的火枪射击快速移动的骑兵部队,其威力会很大吗?瞄准射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不要说那个时候的火绳枪,就是到了18、19世纪,步兵们在用精度更高的燧发枪射击时,依然是不看目标,头转向另一侧叩动扳机的。看过《爱国者》的网友们也许会领悟到其中的奥秘。再加上武田军冲破马防栅的纪录随处可见,可以说武田军在阵前就被消灭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当时的实际情况呢。笔者认为是武田军的战马失去了控制,导致了冲击队形的混乱,给了织田、德川联军一个好机会。马是非常容易受惊吓的动物,即使是受过训练的战马也不例外。火枪的集中射击产生的巨大声响和浓烟,以及隆隆的战鼓和其他噪音使得武田军胯下的战马受到了惊吓,它们变得不听指挥,打乱了严紧的阵型,并开始乱跑。而马上的骑士一定是费尽力气控制缰绳,想使它们安静下来,重新投入战斗。这种情况要是在阵后,你慢慢做也没事。但是,在距离敌人不过几十米的地方,就成了生死之地。被战马折腾得不行的武田部队成了织田、德川联军火枪手们的极好目标——我要是当时的火枪手也一定笑得合不拢嘴。当然,少数人冲破了马防栅,突进了阵内,但是很快就被联军的步兵们围攻。而武田的后续部队既要避满地的死尸和杂物,又要躲四处乱窜的无人的战马,骑兵速度的优势和气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其结果必定是和其先锋部队一样,除了崩溃别无他法。
早上6时开始的战斗只用了4个小时就分出了高下,武田军在丢下了1000多具尸体(而不是通说的12000人)和凤林火山的大旗后,开始了败退。武田家臣团遭到了难以忍受的巨大损失,武田氏的威望和影响力更是一落千丈。军心士气都发生了动摇。而胜赖自己则开启了武田氏一连串灾难的大门。

2004-5-2 19:06 遊牧騎
1000多具尸体?
太少吧!1000多具尸体便跑,不像武田作法,10000多具才是

2004-5-2 20:53 谷风及雨
1000多骑兵啊~~在日本战国绝对算是1个巨大的损失了

2004-5-2 21:11 龙神帝王
步马弓连起来才死1000,还是单个骑兵死1000?

2004-5-2 21:42 谷风及雨
骑兵占了大半

2004-5-2 22:03 龙神帝王
不是吧步弓骑连起来才死1000~~不敢相信

2004-5-5 19:12 侯希白
日本战国作战投入人数是不多阿...

这1000人没把民兵算上都已经很不错了

2004-5-5 22:09 tlytlytly
只死1000?不敢相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篠之战新考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