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 18:49 风使
风行桂林

[size=3]上月去了桂林,不!10月已经是前个月了!天哪,时间真快,这就要年底了……

舒服的10月啊,7天长假之后,跟着去了桂林4天,几乎半个月都在休息,月月如此该多好,把上班扔到马里亚纳海沟下面去!幻想中……

回来之后跟着悠闲的心情,延续着闲闲散散的节奏。今天趁着周末赶紧整理下,再不做只怕会只记得那份惬意,而全盘忘记这次出行的细节。

看图回忆中……

这次去正好爸妈也要到福建去旅游,虽然目的地不同,但都从虹桥机场搭机,所以订了同一天的机票,一家三口连打车钱都可以合并在一块。

候机时拍的爸妈的东航班机,我的是国航。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5/b_12936A403772DE2C9975AC2D8544C9C2.jpg[/img]

飞到桂林也快,现代科技帮助人人都插上翅膀,原本对古人来说千里之外的地方,恐怕要一人一骑走个把年的地方,两个半小时就飞到了桂林两江机场。

两江机场因所在地两江镇得名,这里是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的故乡。对于桂林这样规模的城市来说,有这样规模的机场确实使用起来绰绰有余,反正全是国家投资,旅游开发得力果真是受益无穷啊。

下榻的宾馆,在登记拿房卡的时候,看中大堂中的一个瓶子。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3/b_9D504F075E839816E937458E49C3C93D.jpg[/img]

桂林的市容还是相当的不错,据说本来相当的破旧,这两年当地政府为了与当地美丽的山水匹配,对市容大动手术。夜晚去游桂林中心城区的榕杉湖,果然夜景有特色。

榕、杉湖上有各种各样的桥,双拱桥、北斗七星桥……这里居然还有凯旋门。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3/b_6EA2EDDD740845E091BBFEB095E1FE90.jpg[/img]

古榕、古城楼、湖心亭、水榭岸驳、日月双塔……在玻璃桥对面的湖心小剧场可以听到悠扬的彩调剧在上演。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3/b_071E795E3B8ED016D28451636CA203C4.jpg[/img]

沿着榕杉湖荡啊荡,荡到桂林的夜市,和所有的夜市一样,小摊小贩热闹而嘈杂,各种味道混合着,市井的气息熟悉而浓郁。再荡到微笑堂百货,众人开始抢购土特产,除了我上次帖出来的各种糕之外,桂林三宝是肯定要带的。所谓桂林三宝,就是当地的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因酿造过程需要蒸熬3次,轻轻摇动便会泛起酒花,而得名三花酒;辣椒酱有300多年历史的特产;桂林腐乳则是白腐乳的代表,宋代便十分有名,用老豆腐需经过4-6个月腌制而成,表面透明、喷香诱人。今天本来想拍完帖出来,没想到竟然已经被我妈分掉……除了这些,还有人买了另一种特产:野生黑蚂蚁。虽然听说它功效非凡,不过看着一包黑漆漆的蚂蚁残肢断臂,想到要吃下去,还是胃里不舒服,算了吧~

待续[/siz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5-3 18:52 编辑 [/i]]

2007-12-2 19:15 刀剑笑
风使大哥去桂林了啊,一定玩的很开心吧~呵呵!

等着看你好帖了哈~:loveliness:

2007-12-2 19:41 风使
象鼻山

[size=3]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是对桂林山水印象中的代表,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这回总算真站在它面前了,好像也没多少向往了?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8/b_6070FFEC50D712E41400F71629C0A3DB.jpg[/img]

普贤塔。耸立在象鼻山上,明初所建喇嘛式实心砖塔,通高13.6米,塔身为圆宝瓶形,配上象鼻山,好像大象驼着个宝瓶。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8/b_1A979081C246AFF713584AA2A3D68DDF.jpg[/img]

从这张图来看,近处的象鼻山,远处还有一座形同象鼻的山,这就是穿山,传说是伏波将军马援在伏波山上“一箭穿三山”时射穿的第一座山,因此得名。象鼻山与穿山中间,有宝塔的这座山, 就是塔山,三山相对,就好像两只大象对峙着宝塔一般。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1079/b_3D7533A25C68C29A609169FB5AA220E7.jpg[/img]

象鼻山对面的“訾洲烟雨”被称为桂林八景之一,一直听闻烟雨漓江,笼罩于轻纱薄雾之中的訾洲,宛若仙境一般。可惜,大家看这张就可以看到得到漓江的水位,广西今年雨水甚少,漓江如今成了枯水期,就连象鼻山的水月洞的倒影都无法映衬完整,“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都成了缺憾,訾洲烟雨更是无从寻觅,只能遥想柳宗元那《訾家洲亭记》中那美文、美景。开始说的,为什么缺少了那份向往呢?现在想来,或许就是少了那份水,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少了水的滋润,桂林的山色果真逊色不少。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8/b_C2ACC7B07D863517D21E2893BA0BB04B.jpg[/img][/siz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7-12-3 13:31 编辑 [/i]]

2007-12-2 23:44 风使
芦笛岩

[size=3]芦笛岩在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可以说是相当的近了。要知道两江机场距离桂林市区还要30公里,10点半左右到达桂林两江机场,驱车到桂林市直接就先去芦笛岩。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游程还是比较紧凑,时间大约40分钟,游完正好去市区吃午饭。


芦笛岩在光明山上,洞口在半山腰,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 用它可以做成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如今在芦笛岩景区依然有很多妇女小孩在卖芦笛,一支支像小竹管的东西,吹起来如同口哨鸟鸣一般,5元钱10支。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5/b_369EB7C5F50EE1DCDBA6E26B7B5E6A96.jpg[/img]

芦笛岩名声很大,它1962年正式开放,至今已经接近50年光景,接待过120多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和政要,号称“国宾洞”,接待的外宾、游客已经超过3千万。虽然芦笛岩隋唐就有人到来旅游,洞中壁书的题记最早也是唐贞观年间,不过正是上世纪60年代后的大规模的开发旅游,3千万游客呼吸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将洞中原本雪白的钟乳石全部氧化成了黑色,观赏价值大打折扣。虽说名声在外,芦笛岩确已是人老珠黄,好像美人迟暮,需要用厚厚的脂粉来掩盖逝去的韶华青春,芦笛岩在灯光的打映下,依旧展示着残存的风韵。

芦笛岩虽然年华老去,不过由于经典的溶洞造型和千锤百炼的提取选景,所以还是值得一看。这就开始吧,下面有些会直接借用专业的导游词,另外,由于拍摄技术不过关,我的大部分PP曝光成问题,这里感谢美女平平、美女宋、以及周老师拍摄的一些PP来使用。

狮岭朝霞

首先第一个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朝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整个森林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朝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玩耍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活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8/b_ECC8CD1F645971B48EDC6E30E6D40C75.jpg[/img]

红罗宝帐

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齐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渗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中间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1062/b_1156B4F86FBDD8E3BAA8C28E4E444BFE.jpg[/img]

半首诗台

这里有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说:“天生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就请文区的诗词高手把后半首诗写出来吧?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0994/b_05A30A6589A13DA084A2ECF3A5EE5C9F.jpg[/img]

高峡飞瀑

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宏伟的气势,就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瀑布附近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是由滴水形成的,如果不是滴水,而是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石幔、石旗一类形态,这类钟乳石叫流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少,结晶好,显得格外洁白晶莹。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1065/b_4B53018549AEFE859490C7F8DA0011AB.jpg[/img]

在没有灯光的照映下,看一看芦笛岩钟乳石的面貌。是不是黑得多?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8/b_08267D95047984E5F3A7F6ED67788BD4.jpg[/img]

大雪人  

这里有两座奇特的石笋,一座像大雪人,这是头部、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气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0994/b_53BE9B09573C780184849B4D0C62A807.jpg[/img]

塔松傲雪

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常年在20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条件,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0994/b_AF7A73751A720282545F164661A75EC6.jpg[/img]

菇山传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磨菇。有一个老人进山来采蘑菇,蘑菇长得飞快,采一个,长一片。这是小蘑菇、大蘑菇,那边还有一个特大的蘑菇王。你看,这个老人正抱着一个蘑菇下山来呢!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1065/b_EA390E421B706E8F7B24DE5511ECF9CC.jpg[/img]

瓜菜丰收。

这座山上有许多瓜果和蔬菜。仔细找,能找到莲藕、豆角、白菜、花菜、丝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还有西瓜与一个广西特产田柚。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酸根与钙离子的水形成以石煤为主的协同沉积,造就了这一幅丰收图景。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0995/b_228BC6B3D0548C5C4F1658119E2AC139.jpg[/img]

黄杨木雕

我们眼前这座巨大的钟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黄杨木雕。有人说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菜。这上面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有万年不老的常青树,有人参、当归,珍贵的药材灵芝草,还有采药归来的张国老。

其实,从我这个角度看,更像无数的水母在向上游动。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1065/b_F6EFDC00397CDC9F259EB8EDB8A9EA20.jpg[/img]

幽境听笛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5/b_BE3EA81A1E5BDB4988651E60D4AB713A.jpg[/img]

这是芦笛岩中最薄的一块石旗,它薄得可以透光线。大家看这块石旗当中的红光,就是由背后穿透过来的灯光,可见它的薄。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85/b_0F97AD4F9E461BF848CDA4AD5C67CC73.jpg[/img]

之后还有龙王的水晶宫,这是一个硕大的地下空间,走进这个大厅,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这里这么平整,空空荡荡,没有密集的钟乳石呢?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的岩层平缓。古地下湖的湖水顺着岩层溶蚀了整层岩石,留下的层面平平整整,成了这个大厅;第二,是因为这里的洞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渗透下来,所以钟乳石也少。洞底更显得平坦宽阔。这里是古地下湖最深的地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水晶宫。

水晶宫中有钟乳石形成的巨大水晶吊灯、有孙悟空当年取走的定海神针、有被孙猴子闹海打穿的大海螺,这条大鲤鱼见孙悟空这般厉害,吓得忙往泥里钻,只露出身子和尾巴。请注意,这条鲤鱼原是根石柱。尾巴是石钟乳部分,身部是石笋部分,连接成石柱后,由于根基黏土下沉,顶端被拉断离开了洞顶,成了一条钻入泥里的鲤鱼。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17/155864/b_E5ED0BBD01A5CD5D4D42A35E958FE66F.jpg[/img]

远望山城

远望山城。这是我觉得芦笛岩最美的地方,在池水的倒影中,如梦似幻,恍如隔世。好像那灯火辉煌的远处,好像海市蜃楼、仙山蓬莱,好像是一派锦绣河山,又好像是座流光溢彩的城市,又好像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浓缩,似乎触手可及,但又似乎远在天涯,缥缈而虚幻。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8/b_359852C450B5D62DA107BA102459F81B.jpg[/img]

舞台帷幕

这像是一座舞台,演出刚刚结束,金丝绒帷幕正在慢慢关闭,这个景叫“舞台帷幕”。这种薄片状的钟乳石叫石帷幕,是由片状流水形成的。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9/b_DFD9AF102D71AD071E1CCA8588882132.jpg[/img]

芦笛岩内游览就要到尽头了,这个石笋像头骄傲的雄狮,它昂首摆尾,嘴巴微微张开着,好像在致意说,再见!这是最后一景取名叫“雄狮送客”。靠这人多力量大,取长补短用PP,芦笛岩的精华景点几乎全部都展现出来了,芦笛岩游览到此结束。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1062/b_88D2CE8572233DB0B7B3892B610E1495.jpg[/img]

待续,下一话:旖旎漓江[/siz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7-12-25 21:01 编辑 [/i]]

2007-12-3 15:21 白手违命
借着脆人出色的解说词,又游览了一番,味道好极:lol: 芦笛岩给偶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景,就是“远望山城”了。绚烂似幻,幽蓝深邃

用局限的词汇不足以表达其万一 另有一景也是非去不可,银子岩溶洞里的钟乳石表面都附着了大量的石英质细小颗粒。

宛若飞雪,颗颗晶莹,均匀而丰实地洒落其上,如披雪银瀑,令人叹为观止。

2007-12-3 17:53 水镜门生
桂林,昔年妈妈也曾去过,给我带回扑克牌若干:lol:

好看滴很,风风继续哈:lol:

至于那首诗咩,嘿嘿,有请油门公续貂

2007-12-3 19:36 刀剑笑
回复 #6 水镜门生 的帖子

其实多收藏一些那种风景扑克牌也是蛮不错滴:lol:

2007-12-3 20:50 风使
嗯,白手是去过的,就知道银子岩,银子岩比芦笛岩要漂亮的多。毕竟是新开发的溶洞,就如同青春少女的优势自然远不是半老徐娘可以比拟的。银子岩会在后面出现,只是需要的是些许等候。

“远望山城”确实让人看了要产生幻觉,几乎有涉水过去寻找那座幽蓝山城的冲动。

水镜,漓江游船结束在阳朔登岸,倒是有发漓江风光的书签,也挺漂亮。

2007-12-3 22:39 wave
回复 #8 风使 的帖子

同意!银子岩堪称是桂林乃至华南溶洞地貌的典型了,赞一个!!(某是广西人,嘻嘻:qcool+)

不过风使去的时间不大好呀,挑10月份去:qDD+

2007-12-25 01:01 风使
旖旎漓江

[size=3]对广西印象很好,wave说10月去桂林时间不对,秋季确实是枯水期,加上据说今年广西降水少,漓江更是成了小溪。本来也有些遗憾,不过前些天看新闻,据说现在水还要少,由於连月缺水,航道变窄变浅,游船受阻,漓江原本83公里的黄金水道,从11月23日开始,由原来从磨盘山码头上船,一直可以游到阳朔的航道,现改从杨堤码头上船,能行船的航道只有约6公里就要调头回去,游客只能再从杨堤乘车去阳朔。这么一比较还是得意了起来,毕竟我还算是从头到尾看到了完整的漓江嘛,不错不错。

这次上船才发现相机电池不够,溶洞用夜景模式耗电超过想象,漓江上用同事相机。:lol:

最美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其桂林至阳朔这百里漓江,景色各不相同,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两岸峰峦之间,奇峰夹岸、峭壁千仞、青山碧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据说晴天看漓江,青峰倒影最美,烟雨看漓江,则是看雨雾缭绕,我看这天是好天,就是有些雾,导游说:这样好~这叫仙境!~~喏,全凭人这两瓣嘴,怎么说都好,等我从竹江码头上了船顺流而下,看了再说吧。开船了,有江鹭不断飞过,有点感觉呵。

果然是没水,漓江竟然大半都是裸露的河滩,只有浅浅水道可以让游船鱼贯而过,到浅时,可以听到船底钢板刮擦撞击河床的声音。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7/b_06A061992129E4BFFCF67FDACD95307D.jpg[/img]

这张不是沙漠绿洲,还是漓江。干涸的河滩上,灯塔孤独的矗立着。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7/b_267F4248F1804B5FE3A2E02DA9150967.jpg[/img]

正当为漓江想象打折扣的时候,对面山坡上一群山羊窜了出来,有人条件反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我正看祖国大好河山呢,哪容这人不识趣在我面前卖弄。给我打住,山坡羊是还可以,这么点水,哪里来的波涛如怒?还有,“百姓苦;亡,百姓苦”,一点都不河蟹嘛!把他马上关掉。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1/b_EF2227CCDAD9ABE4158980E22BC5E994.jpg[/img]

群龙戏水

在临水的山壁上,有根根悬垂倒挂的钟乳石柱,它们形态佛像几条饮江的巨龙,它们的身子,隐藏在山壁内,只有龙头向着水面。每当春夏水涨,龙头便会吐出雨露。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7/b_3CE252AEAEFC139BBD88D558CBB6324F.jpg[/IMG]

望夫石

右岸山上有两个石人,高山上的是丈夫,小山上的是妻子,像是背着孩子在望丈夫,这就是望夫石。相传,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了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清代诗人李秉礼曾赋诗:江头望夫处,化石宛成形。两洗髻鬟湿,烟横黛眉青。 离魂悲壮宇,积恨感湘灵。何事远游客,征帆去不停。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17/155863/b_549EB3929502B213FD63849A9A27AA1D.jpg[/IMG]

船到草坪,但见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葱翠。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71248C55EAD617E7A8E3BE119C73DACF.jpg[/IMG]

冠岩

左岸一山,似古时紫金冠,这就是冠岩。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6/b_D22E9750646085083900D66933488CFF.jpg[/IMG]

山脚有岩洞,为地下河出口,一脉清流注入漓江。明蔡文《冠岩》诗:“洞府深深映水开,幽花怪石白云堆。中有一脉清流出,不识源头何处来?”冠岩有溶洞、暗河、瀑布也是一个不错的景点,可惜这次没有安排,包括我很想去的龙胜。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17/155863/b_98BE2DDA2AC550E1440BC056FB8EB6F9.jpg[/IMG]

上了船顶甲板,回首看冠岩,好像一只猫啊。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77E68C37AE99F60A9D555591A492474C.jpg[/IMG]

绣山

过了冠岩,山石色彩多样,红、黄、赭、绿交错,色彩斑斓,如织出的绣锦,就叫绣山。喏,小竹排来了。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B9689A525D3A24D19806A6BF3D6D8A9E.jpg[/IMG]

漓江上有打鱼的渔民,也有专门捞过往游客失手掉落江中财物的淘民,还有就是这些撑着竹排划到游船边搭上兜售所谓工艺品的水上贩子。这些人也做熟了生意,专门盯着老外,当地口音的英语反正需要派的上用场的也就这两句。如今的老外也精的跟猴似的,反正他们身上的毛多,不用粘上毛就是猴,管你开多高的价,管我到底识不识货,杀价杀的是直接到脚脖子上。我们这批中国人,饶有兴致的看着洋人与水贩子讨价还价,最后后面的老外100人民币买到了3件大家伙,把那些洋老头老太太们乐的,不过那些工艺品也实在是太粗劣,怎么着也是大有赚头的。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7/b_ADF8DE164AE0C95269F9ED7A0A0BAA50.jpg[/img]

船上老外很多,在船顶甲板上现抓一个。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0994/b_04AC30CD0FB17A091B81CA72D58ED261.jpg[/IMG]

半边渡 

离绣山约两公里处,江左岸有一驼形石山,拔岸屹立,阻断了岸边的小路,使得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过去必须依靠渡船往返,由于两个渡口均位于同一岸边,因而当地人称之为半边渡。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6/b_C0C5D52688A3D375FC4379026DDAA211.jpg[/img]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7/b_A28B0281942DC9BCF7BD83AF9F3BAC23.jpg[/img]

猛虎下山

岩壁上黑色的纹络,好像一只张开双爪,呼啸剪扑下来的猛虎。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1/b_53D8D501736783F5A4E4A3AA0D55C565.jpg[/IMG]

张果老骑驴

这个好像好像~~驴头上的笼套缰绳都看得到!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17/155863/b_EBEF91BEDFB4D10FC5E31F4D488E4A15.jpg[/IMG]

一条漓江的支流,静静的汇入漓江,一如既往的静静的山峰、静静的竹林、静静的驳船。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031EDFFF5AB4D3524D3045D25AD033C6.jpg[/IMG]

杨堤

这一山两峰,形似倒挂的羊蹄,当地谐其音,地名称为杨堤。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7A591DD794E86623DFD118A77450509F.jpg[/IMG]

羊堤是个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环抱群峰中、依附漓江水,田园似画锦,景色很美,如今枯水期游人登船再返回的码头就在这里。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1/b_C34418CCEDD2A2B9F9B356BA60D55081.jpg[/IMG]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2/b_2E188D6C36E095AE8226B07FB7F727F8.jpg[/img]

童子拜观音

左前方有许多山峰,中间一个尖峰,形似观音菩萨,名观音峰;在观音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对观音低头朝拜。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7/b_18BF3BFF4C4B7D3EA4105F03FC8BF729.jpg[/IMG]

神笔峰

右岸临水处,有一小尖峰,均匀直立,极像饱蘸墨汁的大毛笔,所以叫神笔峰。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07D7CED03D73D8517BA53A21819F6B3F.jpg[/IMG]

富士山、苹果

看出来了没有?远处两座山峰,左边的是富士山,右边的是一只苹果,因为紧挨着富士山,所以这苹果就叫富士苹果。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17/155863/b_F5C92FB3725453AABB7219314041DE8B.jpg[/IMG]

浪石奇观

这是浪石村,在浪石村村旁河中露出一片礁石,象起伏翻卷的浪花,人们称之为“浪石”。但见两岸疏林如画,山村炊烟处处,风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浪过处,又如卷动的山水画卷。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1/b_554B8F9F386414CEDA98C60D7A98ED84.jpg[/img]

再往前,漓江边有一石山,山崖巨壁上,黄白的颜色,浓淡相间,斑驳有致,细看山壁石纹可依稀辩出群马形象,如奔、如卧,似嬉戏,若啸,神态各异,。旅行家徐霞客这样描述:“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俱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 此处便是著名的九马画山,哦哟哟,我记得我小学时候学写作文,记得就有篇范文,一位漓江的小朋友描写桂林山水就是写的这个九马画山,当时看得我神往无比,一直抱怨上海没有山多么的不完美。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2/b_B8BC17CDAC7DB38D1D77CE6F7E0053E1.jpg[/IMG]

画山上究竟有多少马匹?因而形态莫测,凭人想象由你揣摩。历代流传这样的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说明辩认画山“马”不是易事。清代两广总督阮元的“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诗句,说明这姓阮的看了五次都还没数清到底有几头马,到底不如周恩来,人家周总理一口咬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九匹马,陈毅同志也识趣表态:自己只看出6匹马……真会拍马屁,九马画山名字也就是这么定下来的。我特地给了它个近的图,虽然是一块,但是上面有几匹马还是很神似的,居然有人说一匹马也看不出来,资质太差简直可以跳江去了。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6/b_882A3AA4D377BEB658BBCBDC53291D44.jpg[/IMG]

黄布倒影

船过画山壁下,向右航行约一里许,便到黄布滩。透过清澈的江水,可以看见江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长、宽数丈,鲜艳夺目,恰似一匹崭新的黄布铺在河床上。黄布滩因此而得名。黄布倒影最有名的,如今反而不是它的风景,而是……钱!人民币!现版20元人民币的背后风景,就是取自这黄布倒影,不相信你拿出来比比看。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4/b_833AFC372F44CE8D388FC294B5403CA7.jpg[/IMG]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6/b_E05723F2D17A89DC72554A0D21960033.jpg[/img]

[img]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107/161997/b_1E81AF8BD63372B15AEA35E0CB6CB02A.jpg[/img]

老人、金鸡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2/b_70EF8169ED5F67304FC66C6B328527E3.jpg[/img]

鲤鱼嘴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1/b_8E94BBAD6D75E1EAA08B477C083DE576.jpg[/img]

螺蛳山

到中午开饭时间,船餐已经上桌,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饭菜上去,再说,精华景区也都已经过了,两岸的风景几乎可以被暂时忽略。我就注意了这个螺丝山,确实蛮像的。嗯嗯,桌上菜没有螺蛳……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1/b_6C5C88A7887718F06B0CF5D9AF6757B8.jpg[/IMG]

还是要交待一下这顿船餐,在桂林也吃了最好的星级酒店,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反正对于星级酒店的美食指数来说,向来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路子。但是这顿原本没有过多期望,以为是填饱肚子凑数的船餐,竟然有一道石鲇鱼(这个音,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做的细滑鲜嫩无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道炸螃蜞,没想到把螃蜞炸得通透竟然能像锅巴一样叭咯叭咯连壳咬得松脆。

等到吃的大饱,船已经在漓江下游景区。基本上也就平平无奇,江滩多,山色平庸的紧,看多了雷同的石卵滩、凤尾竹、远处的山峰,不由得审美疲劳起来,在阳光下坐在船上漂在水上,人开始打着哈欠,困倦的念头上来了,就着窗打起盹来。周边的人们纷纷掏出早已准备的扑克牌,平日里操练的斗地主特长大派用场。:sleep: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2/b_9B5533874EA82B1D2397D183B77223F4.jpg[/img]

看到最多的就是卵石滩上的牛,悠悠闲闲的吃草、踱步、游泳、卧躺。谁说牛命苦的?这儿的牛简直是在天堂,两相比较,似乎终年忙碌的我们反倒劳累的多。到头来还不都是一个死?好像还是悠闲的合算。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12/b_218E9BB787E7FF1FD02D11DF9213D05A.jpg[/img]

虽然低水位拉长了整个漓江游程的时间,开得慢,看得清,说不定焉知非福。很明显,快到阳朔了,先头开的游船都已经掉头返航从我们船边依次驶过,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只知道它们轻舟熟路、接连不断。

终于到了阳朔,在碧莲峰下渡口排队等候上岸的船只几乎绕了个圈,周围船上的老外都乘着等候的时间端着相机对我们狂拍,少见多怪没见识,无视之。小小阳朔究竟有多大魅力,引来这么多四海观光客?我好奇起来。:doubt:

待续。[/siz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1-7 21:37 编辑 [/i]]

2007-12-25 12:44 短壽
進來拜讀風使兄長篇。:handshake:

不知為何,在下看鍾乳,總覺得它像人的內臟...:wacko:不過那「遠望山城」一景真的好漂亮,在下霎時想到無量洞中的神仙姐姐了。:titter:

山坡羊的仁兄好幽默。:titter:

那個...那個九馬畫山,在下真的一匹也看不出來,看來還是跳到漓江算了。:qDD+

原本有想過在回歸+聖誕這一星期的假期跑到桂林去的,奈何俗事纏身最終未能成行,現在聽風使兄言,似乎也不是甚麼壞事。待明年春暖花開日,看有否機會去看看內臟、數數馬匹吧。:titter:

期待楊朔篇。:unsure:

2007-12-25 21:25 风使
是我拍摄技术太差,所以呈现不出溶洞的美,让你进了五脏庙。短寿去了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等到春江水暖快去为广西经济作贡献吧。:lol:

唉,匆匆忙忙的,回头随便看看别字可以比的上神威同学了,大家看了千万包涵,我也会看到就改。:loveliness:

漓江还有个漂亮的风景上面没有挂出来,就是想留在这里搞一个互动活动。我拍得不好,但是有珠玉在前,白手同样有个桂林的帖子其中拍的、制作的是美轮美奂,大家可以去看看真正的美景,[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35912&highlight=[/url],这里就借用白手的美图来做题目。

曾经在白手一个帖里出过题,这个风景,叫老人金鸡鲤鱼嘴,自然是其中有老人、金鸡、鲤鱼嘴三个明显的地方,那么它们各在哪里呢?答对的才俊,前四位我依次有500、300、200、100、100个人奖励哈。比试眼力想象力的坛友请在楼下登记,并用论坛短信告知我答案。:victory:

[img]http://www.xycq.net/forum/attachments/month_0705/20070518_d4b01145c7b842e7910cuU0zvBBEtFiP.jpg[/img]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7-12-26 17:49 编辑 [/i]]

2007-12-26 14:03 短壽
回复 #12 风使 的帖子

這個好難。:wacko:

2007-12-26 14:07 刀剑笑
风使大哥这个问题好难啊:lol:

乍一看什么都没有,再一看好象到处都有似的...:titter:

2008-1-7 21:55 风使
揭晓答案,省了通宝:titter:

下面圈子中的就是鲤鱼嘴,像不像一头伸出水面张嘴呼吸的鲤鱼?可以对比密林繁星的头像:titter:

[img]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107/162004/b_BFC12CE8A221A676D852D1C012D5C110.jpg[/img]

下面椭圆圈子中的是不是好像一位侧面背对着我们的老人?在大圆圈中的是不是好像一头会下金蛋的母鸡?

[img]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107/162004/b_B95BE9B54633DAC73385D2EDC873E442.jpg[/img]

2008-1-7 22:06 打破英雄神话1
强烈抗议风使不用单反拍摄:titter:

2008-1-7 22:56 短壽
:cai:抗議!公雞不像!在下就是一直沒找到公雞。:wacko:

2008-1-7 23:09 风使
打师傅,单反银子贵,我这菜鸟也浪费,同行中有位拿了她老公几万块的机器,用起来也跟我一样用……暴殓天物:qDD+

奉孝,是母鸡……再看看?向着母鸡形象的方向去~~:lol:

2008-1-7 23:17 短壽
這是斯芬克斯的東方母雞版嗎?:wacko:

2008-1-7 23:57 风使
确实,这东西就是说了就像、越说越像,三分形式七分想象,也不当真的。不过,鸡屁股最像。:titter:

2008-1-9 20:19 刀剑笑
怎么看也看不出第二个来...:titter:

2008-2-11 22:45 刀剑笑
帖子顶起来,希望风使大哥百忙之中抽空填坑哈~:lol:

2008-2-11 22:52 风使
看到了...
咳嗽,又咳嗽得厉害。这放假没利用好,世界那里计划的发帖都开个头没交待。明天整理下阳朔。:handshake:

2008-2-12 15:18 风使
西街、唐人街

[size=2]到阳朔之前就听导游介绍,阳朔当地的富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阳朔山水通吃,靠着旅游业的兴旺,千万家资的自然比比皆是。导游也交代当地的社会次序倒是不错,倒也不是因为政府施政得力,而是阳朔的社会治安是由当地黑社会来维持的,只要你不寻衅滋事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自然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到了阳朔第一印象,这真的是一个绝对宁静的小县城,感觉不到那种黑社会的杀气,不过想到无处不在渗透在各个角落的势力维持着这份宁静,一时间感到搞笑的和谐。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这是唐代沈彬对这里田园风光的羡慕,如今游人纷至、熙熙攘攘自然没有了那份诗意。从碧莲峰下停靠渡口上岸,就是西街东头。西街不到一公里,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西街类似很多城市中的“老街”,老房子白墙乌瓦的,只不过都改换了门庭,挪作了商业:酒吧、餐厅、商店、摊位……与几乎所有旅游景点一样,兜售民族服饰、工艺品、瓷器、假古玩之类的比比皆是,没有兴趣,我匆匆路过没有细看就离开了西街。

西街

[img]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212/170293/b_33EB808B7DF6DDA07129D44FB9D00270.jpg[/img]

听说西街最热闹的是晚上,由于阳朔旅游的外国人众多,目测感觉中国人外国人比例差不多达到五五波,西街的消费群体也是以外国人为主,以西方人的习惯,夜晚才是娱乐最精彩的开始。西街的特色应该也在于此,据说西街上外国人开的酒吧之类就有20多家,到了夜晚泡吧是主业。而对于没有夜晚生活习惯、又没有泡吧爱好的我来说,既不会装时髦,又不屑凑热闹,就再也没有去西街,弃船登岸的匆匆一瞥就是对西街的全部体验。有的同行倒是乐此不疲,晚晚都要泡到凌晨3、4点归宿,听她们说吃这个、买那个的,就权当也精彩无比好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我就觉得孵着空调、吃着水果、看着“星光大道”多么的惬意。

阳朔太小了,走路都能丈量,人太少了,这么小的县城还觉得空荡。阳朔的公交车,真是看了才知道,观光电瓶车,只能坐6个人。看着玩具一样的公交车,我们这批人计算着要多少次才能把全部人拉到宾馆的小学计算题。

说起来宾馆,桂林的宾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漓江大瀑布饭店,整座饭店就是个上部宽72米、下部宽75米、落水高度达45米的大型人造瀑布,就算在上海见多识广的大家也都齐呼:灵的灵的!

可惜夜景拍糊了,找个网上的图片大家看看。

[img]http://www.loveguilin.com.cn/hotel/images/pubus.jpg[/img]

阳朔下榻的宾馆也在山峰下,唐人街宾馆,阳朔最好的宾馆,4星级,不过我们始终觉得它3星……地方小标准不同的缘故吧,四通八达的出入口、昏暗长长的楼道,感觉有点普通的宿舍楼的味道,反而让人少了分拘谨多了分随意。

阳台上看唐人街宾馆,主体呈90度折角,比较奇怪。阳台鳞次栉比,每个阳台上一盏花灯,夜晚层层亮着也好看。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8/149827/b_67C7E6126DA2DB69669B1D9716733F09.jpg[/img]

酒店一隅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0/b_C58FF090066339B7F37428A2600157A4.jpg[/img]

外面竹林背后就是游泳池,10月的广西已经凉快,水温也凉,偏偏有老外还在夜晚游泳:titter: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9/b_A8DC5C4CB12B012F2E45FB15E498F612.jpg[/img]

房间还是干净整洁,该有的都有,不错不错。

[img]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212/170293/b_5406EFD66C262528772278915D72DDD8.jpg[/img]

从房间的阳台望出去,就是漓江。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8/149825/b_B06C3D7A9A606AA2679850DBEB6DC8B4.jpg[/img]..

从阳台望远山和县城。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8/149825/b_9BA90A65EC7427AFC67AC3C6120BA4D4.jpg[/img]

各自分好各自的房间,已经是下午3点。阳朔的所有时间和安排都是自由活动,能不能尽可能的利用好这两天时间、尽可能多且省力的的游玩,就要看各自的合理安排了。除了个别可能专程坐飞机来阳朔睡觉的同志之外,众人纷作鸟兽散,急不可耐的纷纷向阳朔的山山水水扑去……

下回:十里画廊、大榕树、遇龙河、月亮山[/size]

2008-2-12 16:31 秦楚荒夕
以前对"旅游"这个词怀有非同寻常的好感,不过总是由于想的多去的少。
假如是跟团出去,我最喜欢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好怀念当年在秦淮河消磨掉的一个晚上啊~
那个圈圈里的鸡让我想起雍容华贵的欧洲古典老年妇女--_--^...
沿着关键词想下回。。。

对拉,风使同志的签名很有形象的~

[[i] 本帖最后由 秦楚荒夕 于 2008-2-12 16:43 编辑 [/i]]

2008-2-12 21:09 马儿快快跑
不知道风使大人吃了咱这的米粉没?爬了叠彩山、伏波山没(虽然比象鼻山差点,但是如果时间充裕没去的话还是可惜了。)
还有民族风情园和真皮岩也是很值得去的(反正我是没去过):P。

[[i] 本帖最后由 马儿快快跑 于 2008-2-12 21:18 编辑 [/i]]

2008-2-12 22:05 风使
向秦MM推荐下,我的签名在绘画区,有个这次下雪拍的帖子里,上海是少见这样的雪。

马儿能够在桂林真是幸福啊,活在如画山水之中。做了功课准备去伏波山叠彩山,可惜时间不够没去成,听说伏波山上还有颜真卿的真迹,很想去看看呢。现在算来,在桂林有半个下午浪费在酒店里看星光大道,蛮好利用这段时间去走马观花也好,后悔了点。

米粉在宾馆好像顿顿有,无论自助餐还是酒席,虽然知道五星酒店做的东西未必好吃,也做了功课知道微笑堂对面有家正宗的石记米粉,可惜我们贪吃实在是吃的太饱,实在没有勇气再去石记米粉,遗憾了点。

2008-2-13 02:34 瘋笑
不夠不夠,光幾張旅館照想打發在下?山水速速來。:titter:

馬交有一點與陽朔挺像--黑社會。:titter:

[b]回复 #25 秦楚荒夕 的帖子[/b]

秦MM,國內旅遊還是自由行好,跟團太麻煩了。:sleep:

在下就曾獨自在古都金陵流浪了幾天,因住在夫子廟的國際青年旅舍,每晚都沉醉在百里秦淮中,確實令人難忘。:wub:

2008-2-13 23:54 风使
十里画廊、大榕树、遇龙河、月亮山

[size=2]我与几位同伴租了宾馆提供的自行车,开始了阳朔的寻访。本次计划,时间:下午3:00——5:30,线路:大榕树、遇龙河。时间紧任务重,务必要在5:30赶回宾馆,洗漱换装一番,参加晚上6点饭局。

宾馆有自行车出租,山地车、都市车、情侣车、脚踏的、电动的……各种都有,我选好了自行车,普通的自行车每人5元,其实这是一天的价格,想想我们只用不到3个小时,是有点浪费。从阳朔到目的地大约6公里,沿着沿桂荔公路方向骑行,骑车可是我最熟练最喜欢的事之一。

出了县城,渐渐的,进入眼帘的山色越来越好;慢慢的,急冲冲赶路的心态越来越淡;斜斜的,已经西沉的残阳在山峰缝隙中撑开光幕;凉凉的,带动起清爽的风抚弄着额头;弯弯的,公路在山脚下绕行盘桓;舒坦的,要把身心都交付给了山林和夕阳。这就是有十里画廊之称的高田景区,这条路太适合骑自行车,越骑越放松,越骑越开心,眼中只有满目的风景,胸中哪有半点世俗的烦恼,东瞅瞅西看看,呼吸着山林中弥散的气息,看着两边色彩斑斓的田畴,嗅着郊外野花野草的清新,惬意而陶醉。沿路虽然是山区,不过公路地势却平坦,这里的山峰孤峰突起,不像山峦,更像突兀峭拔、百姿千态的盆景,奇峰夹道,峰回路转,骑行其中感觉轻飘飘地就要飞起来。

彩色分层的田野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7/b_BE4D1A0906F26B2EA3AF1600C4015542.jpg[/img]

到了农工桥,不再有逼仄的山势,豁然开朗起来,桥下就是遇龙河,因有广西净跨最大的单孔石拱桥——遇龙桥而得名遇龙河。遇龙河有漂流,竹排过坝,荡舟平湖,看田园风光,看山色倒映。一来时间紧,没法安排;二来我心中的漂流只留给泰宁上清溪,曾经沧海难为水,再容不下别的。遇龙河我们没有去漂流,不过我有一组同伴隔天去漂流了,据说还不错,漂着漂着都睡着了,这是何等的安逸啊,难怪徐悲鸿也会在这里安置画室。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7/b_A7BED72461553B12D0E6448F9CD894F8.jpg[/img]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7/b_65A75FD49D03165410E579D79D0940F8.jpg[/img]

过了遇龙河就是大榕树,有两张图我在画区发过,都是轩辕闲区兄弟版,挪过来一起用用。

大榕树苍老古朴,周围阡陌如织、小河清澈、渡口静待、山峰环绕。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019/137814/b_986B367A6B0357B0AB5196EDFFE8C26E.jpg[/img]

已有1400多年高龄的隋代大榕树,树围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独木成林,静穆凝重。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019/137814/b_998ECF2A7F8FFA0A390CD26CDA290B79.jpg[/img]

盘根错节,如同蟒绕龙盘,浓荫遮天,只有丝丝缕缕阳光从缝隙中钻入。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019/137814/b_6FE12C03FE37BA6310656BA7E0CE0C94.jpg[/img]

歌仙刘三姐曾在这大榕树下与阿牛哥对歌定情,河对岸凤尾竹环绕的就是对歌台。“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海誓山盟似乎还在耳边、火红的绣球似乎还在枝头……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019/137814/b_56C0816332C56E5C03A04B45A522F822.jpg[/img]

刘三姐故居。我看了噘嘴,贫下中农能住这么好的房子?感觉是地主家。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5/b_3AAB43E0B8D7D8C4941EFCA32F21A17C.jpg[/img]

倒是刘三姐家边上有块石头挺好玩,“海狮望月”。像不像海狮?奉孝你们再说看不出,拖出去。:titter: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5/b_4D81B0B4DC9FF7CE7C6A04E137971C97.jpg[/img]

大榕树对岸有一座小石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对歌台就在这里。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3/b_1C961A732BCAB0184B3AE986387A8FCC.jpg[/img]

当地的一种饼,忘记是用什么叶子做的,饼的外包装也是一片大叶子,样子还可以,味道~~有点怪。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595/b_37BDC20AA46208F862BEEA5EE290D0F0.jpg[/img]

大榕树不远就是月亮山,它海拔380米,长410米,宽220米,山上石壁如屏,中空一洞,仿佛明月当空,称明月峰,俗名月亮山。在半圆形赏月路上,慢慢骑行,边骑边看月亮山上一轮月亮的变化,随着位置的不断变化,月亮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从弯刀般的新月到银盘似的满月,又从银盘似的满月到弯刀般的新月,非常奇特。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8/149854/b_92C8594A8C7437C70AC8E4F0CE9D49B9.jpg[/img]

来个近的,我看到这月亮山,立刻想到的就是《犬夜叉》中杀生丸的“冥道残月破”,YY着这山是不是被杀生丸萨玛一刀斩出来的?

[img]http://photo10.hexun.com/p/2008/0213/170646/b_A98906A0FF018FAD859DC5E09E2C664D.jpg[/img]

时间紧迫不及细看,未及登山,便返程回阳朔去。晚上有美食还有节目,可不能错过。

返程途中,看到沿路好多老外,优哉游哉踩着脚踏车,两相比较,我们这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实在是算不上旅游,这些老外有的到了阳朔就住下一年半载,慢慢玩慢慢看,这才是真正的旅游体验。他们可以工作半年然后拿着半年的积蓄来阳朔旅游下半年,钱用完了就在阳朔打工,继续着行程,自问我恐怕就都绝不能够如此的洒脱。正想着,前方山峰半山腰上有事务晃动,仔细一看,是两根绳索,有人悬在半空攀岩,不用说这样的旅游体验肯定又是老外们,远处,热气球在空中腾起,不用说这样的旅游体验也肯定是老外们。国内大多数旅游者恐怕都不习惯把旅游变成挑战生命极限的体验,我们更乐意把旅游当作休闲的享受,说到底还是观念的不同吧。

下回:啤酒鱼、印象·刘三姐[/siz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2-13 23:57 编辑 [/i]]

2008-2-14 02:19 瘋笑
海獅跟海狗也差不多吧。:titter:

說到旅遊的外國人,印象最深是兩年前在南京個人遊時,那天剛逛完南大,從後門出來,路上迎面而來一位外國男子,眉頭緊皺,神色凝重,胸前背後各揹著一個背囊,隻手拿著一本厚厚的書,書的封面上大大的五個英文字母"CHINA"。看到他那一刻,在下想到了Marco Polo。

2008-2-28 00:36 刀剑笑
才发现风使大哥在衣食住行也是有不少坑的,先加荐了,务必记得填哈~!:lol:

2008-3-21 13:16 lsbz
呵呵,我是去年4月份去的桂林,当时漓江的水比现在大些。看了风使兄的图片,又勾起我不少的回忆!不知风使兄去没去阳朔附近的香格里拉?也请帖些图片吧。

2008-4-5 10:18 风使
奉孝:

说起马可波罗同学,上周在西湖边也远远看见个明显是外国人的塑像,嘀咕西湖边怎么有外国人?潘泽同学机灵:难道是马可波罗?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lol:

lsbz:

阳朔香格里拉?是不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我是去了。第三天安排了银子岩——〉世外桃源——〉午饭——〉图腾古道。

日后日后……会把这帖完结。:qDD+其实,我现在自己看第一页都要关掉它,卡。

2008-4-5 12:11 刀剑笑
回复 #33 风使 的帖子

这个可是衣食住行少有的杀猫帖之一哈~:loveliness:

2008-4-5 12:34 风使
啤酒鱼·干锅鱼·《印象•刘三姐》

[size=2]啤酒鱼·干锅鱼

大榕树一线踩好脚踏车之后,按计划时间回到宾馆,洗澡换衣服,慢悠悠踱到大堂与同伴们会合,晚上要去吃的是听闻已久的“啤酒鱼”,阳朔规模最大的啤酒鱼连锁店“大师傅啤酒鱼啤酒鱼”就在宾馆左侧。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是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在啤酒和辣椒的作用下,鱼鳞香脆,鱼肉香辣可口,有的是鱼肉的鲜味,吃不出鱼本身的腥味。大师傅的啤酒鱼虽然味道不错,不过价钱也相当的辣手,冲着它名气来吃还是觉得性价比有些不合算。

说到难忘,第二天我们几个在阳朔一家干锅鱼大排挡吃的干锅鱼才叫好吃!那是我们去世外桃源之后的中午饭,当地导游推荐的一家很普通的大排挡,没想到居然如此的美味,至今念念不忘。干锅鱼有分干鱼”和“生鱼”两种,“干鱼”是油炸后晾干制成,味道香脆,“生鱼”则是活鱼,现买现煮,味道鲜美。我们吃的是鲜鱼,老板娘在我们挑好鱼之后,当面把将鱼敲死杀掉,场面就是血腥了点。

干锅鱼的美味很大一部分取决其配料,有薄荷叶、豆卜、水豆腐、油豆腐、腐竹、酸萝卜、红辣椒、青辣椒等等,这干锅鱼又鲜又辣,鱼肉肉质鲜嫩,配料大有吃头,一个个都吃到撑,无不例外大赞好吃。众人围着一大锅子吃得津津有味,什么都变得味美无比,就连油麻菜都扫荡一空,叫了第二盘,还是连根菜梗都没剩下……桌上平日里节食绝食追求身材的MM们,此时都把瘦身目标扔到东爪哇去,纷纷变身成为大胃王,白饭添了一碗又一碗。抢着吃鱼唯恐慢了落空的我,百忙中还是瞄了瞄这些形象抓狂的“淑女”们,吃相实在太强大了,吧唧吧唧边吃还轮流发表下“好吃”之类的言论。相比较昨晚虽然大名鼎鼎号称登报得奖的啤酒鱼,当时吃鱼的那种矜持与现在的这种豪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很好的给我们上了一课,美食美食,不在于它有多么响亮的名号,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把你吃的原形毕露,这或许才是美食的真谛所在。

补充一个,我们8个人吃干锅鱼,一顿吃到撑到不行,总共才花费38块钱……天哪!太爱广西的餐饮价钱了(啤酒鱼除外,一桌居然上千,看看这性价比……)

由于实在是风卷残云,战斗消灭的速度太快,另一方面我也急吼吼的加入抢食竞争,以至于等到想起来要给干锅鱼留下一个PP的时候,它已经见底了。为了表示补偿大家不能一睹美味的遗憾,给大家看一盘红瓜子,这是在杀鱼后等待烹饪上桌的间隙,我们桌上的零食,红色的瓜子以前没看过。后来回来查了一下,红瓜子似乎是赣南的特产,这个倒是要问一下广西的苍苍大人和武僧大师,这是不是一个品种。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30/150500/b_0CD6D6585F0A1DBEA448A39F6B650F93.jpg[/img]

印象•刘三姐

到阳朔的当天晚上,除了吃啤酒鱼之外,还有个更有意思的活动,就是去看了《印象•刘三姐》。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自然名声在外,虽然老谋子的作品很多争议颇大,这个到底好不好还是需要自己现场看了再作判断。于是,到了阳朔就订票,结果当天晚上第一场的票已经售罄,第二天的票也售罄,只有当天晚上第二场还有票,这个么也正好,吃完啤酒鱼之后可以笃笃定定的散步走路去看表演。

《印象•刘三姐》作为山水实景演出,这就是它最大的特点。演出的地点位于在阳朔选择了漓江与田家河的交汇处,将漓江的一段江岸作为剧场,将2平方公里的漓江江面作为舞台,将12座远景山峰作为舞美背景,将广袤的天际作为剧场的天穹,与我们平时见到的人造剧院和舞台完全不同。

当坐在江岸边的剧场上,与同伴们并排坐在江边,四周一片黑暗的时候,只能看到天上闪烁的星星、只能感觉到脸畔吹过的晚风、只能依稀看到江面上偶尔泛起的鳞纹,感觉就在野外,就仿佛在小时候那与伙伴们玩耍的感觉,一点也感觉不到这即将要上演什么。

忽然,远方的山峰被点亮,一下子觉得好美,座座隐现的山峰、处处倒影的水境、渺渺点缀的烟雨、丛丛摇曳的竹林,与白天看到的漓江风光有所不同,白天的是那种现实的风光,而眼前的却是印象+想象中的漓江风情,此时却真实的呈现在眼前,不真实的就好像梦境一般。

老谋子是《印象•刘三姐》的总导演,不过据说这只是要凭借他的知名度。虽然不是全程指导,不过也完全可以看到浓重的张艺谋风格:夺人眼球的颜色、炫目的视觉效果、精致的画面、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有的只是一个一个片断的“印象”。虽然这些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恐怕又是一部空壳的作品,不过《印象•刘三姐》这样的山水实景演出来说,却似乎正好是符合其需要的:经典的刘三姐山歌、壮侗苗瑶民族风情、田园风光漓江渔火……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依旧没有。

不必要求太高,毕竟这是一部标榜着文化的商业制作,只要它能够连演5年不衰,只要它能够188-688的门票都卖完,只要它能解决600多渔民的就业,只要它成为阳朔有一张响亮地名片,只要它能够为投资方带来滚滚财源,只要它能够为多方都带来经济收益着就足够了。毕竟它带来的现实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投资方2亿的投入收回了,大批渔民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连百来只鱼鹰们都有了更惬意的职业。原本一开演,照亮远处群山的照明灯光就要耗尽阳朔县城全部电力,作为交换,阳朔其他地方不得不在观众们欣赏眩目耀眼的表演灯光音响的同时陷入黑暗,如今它带来的收益让阳朔建造的新的电厂,再也不用在光明和黑暗中切换。是么,是够了。

开场便是漓江渔火。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2/b_A8A8CA54F320469F761DAC48F3BABFE2.jpg[/img]

渔民和鱼鹰捕鱼情景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7/b_CD983371427C9F208D5EC9752B62E9FA.jpg[/img]

竹排和红绸结合成火一样的红。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2/b_C7130C84D8C9CE4553D9E84074BDB94B.jpg[/img]

漓江中的一轮弯月。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2/b_BD6271D63ED9E11A852233985B3BBAAD.jpg[/img]

楼阁与树木都通过竹排运转到江面上,黑也是天然的幕布,在你还不知道的时候舞台的道具和布景、演员都已经悄然更换了,只有在灯光突然转换的时候,你才知道下一幕开始了。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2/b_84FC839B2B3B1815F02C26BC7EA0B321.jpg[/img]

叙述漓江的传说。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4/b_F97648ECBA981CE97C47A1390EC3C249.jpg[/img]

对山歌的相会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4/b_54C3CE10B83850318C8BF8446F5BA048.jpg[/img]

阿哥和阿妹奔向幸福的远方(狗血了点)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4/b_40388A02608FB369F76601542FEA5E39.jpg[/img]

这一幕是整场演出中最有巧思的设计,在江面上手牵手走出长长的一排苗族少女,没有舞蹈动作,在黑暗中,只有她们身上的LED灯光在通过开关明暗的变化来制造出人形和队形的变化,相当的有视觉冲击。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202/150995/b_3FB1BC2041E4C4EF0960E3AC7F2675DD.jpg[/img]

走上了岸看看原来是这样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7/b_47022508CB8B30CE3CF490156A3EC3CA.jpg[/img]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7/149607/b_B1CC3D04F96E5F48415C618B1392EC0B.jpg[/img]

等待出场的侗族少女。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8/149825/b_39A2B5A5BF1F745AD066EC9BC35406D9.jpg[/img]

最后结束时,每个村寨都举着旗、抬着竹轿出场。

[img]http://photo9.hexun.com/p/2007/1128/149825/b_6809458B998775DD5B8BF6E8E1BD3437.jpg[/img]

同样是由于夜景拍摄水平太差,所以图片较少而且不灵,大家凑或着看看。印象•刘三姐作为视觉舞台剧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到阳朔的朋友推荐一看,如果你目前不去的话,那么在网络上也是可以看到印象•刘三姐的视频和下载。

待续,下一辑:世外桃源[/siz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4-6 14:14 编辑 [/i]]

2008-4-6 13:12 马儿快快跑
红瓜子很淡的,几乎没有味道……不知道风使大大喜不喜欢,而且我吃起来觉得很麻烦,吃两下就没耐心了(也许是自己水平不行……)

2008-4-6 13:58 风使
是,很淡。我也比较喜欢吃香的东西,所以对红瓜子只是少见多怪的好奇,我还是更喜欢吃江南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有味道的炒货。呵呵,马儿桂林的,正好问你。是不是由于炒制方法的问题?一般炒货的味道都是根据不同的炒制方法添加的,比如五香的、奶油的、玫瑰的、甘草的、绿茶的……红瓜子是不是由于仅仅烘炒没有添加调味料的关系?:lol:

漏掉一个很重要的交代,我们8个人吃干锅鱼,一顿吃到撑到不行,总共才花费38块钱……天哪!太爱广西的餐饮价钱了:wub:(啤酒鱼除外,一桌居然上千,看看这性价比)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4-6 14:07 编辑 [/i]]

2008-4-6 18:43 马儿快快跑
其实桂林的美食不在大饭店里,而在大排档、小餐馆里,除了灵川的狗肉,荔浦的芋头,在吉昌饭店理狗肉的味道可是不错的(居然扯到这来了:funk:)
比如全州的红油米粉,那饭店里是绝对吃不到正宗味道的。
还有记得以前去大圩古镇时吃过的水煮“哈巴狗”(一种鱼)味道也很美……
性价比完全都不同……
至于炒红瓜子嘛……很抱歉,我不大清楚,不过理论上来说应该只是把红瓜子炒熟了而已,或者是红瓜子难以入味,不大好配味,至少我是没吃过带点别的味道的红瓜子(我都不常吃:P)。
不过我们这边有不少人喜欢红瓜子,以前去乡下的时候经常看到红瓜子……而且都是大盘大盘的,大概比较便宜吧(又扯远了)

2008-4-10 22:09 懒猪D香烟
风..不知道你吃没吃过桂林正宗的全洲血鸭.偶是广西人.最推荐的就是这道菜啦.不过要吃到正宗的才味道.现在假D挺多~~!!

2008-4-10 22:11 懒猪D香烟
正宗的全洲血鸭其实也很便宜.不过现在肉涨价了.应该是48块钱一只吧.不过很划得来.一个干锅够你门几个人吃的啦~!!

2008-4-10 22:12 马儿快快跑
[quote]原帖由 [i]懒猪D香烟[/i] 于 2008-4-10 22:09 发表
风..不知道你吃没吃过桂林正宗的全洲血鸭.偶是广西人.最推荐的就是这道菜啦.不过要吃到正宗的才味道.现在假D挺多~~!! [/quote]
全州血鸭?我没听过,可能是自己孤陋寡闻吧,我只知道全州的红油米粉,好像还有荷花鱼(还是哪种熏鱼?)是不?
桂林市区里有卖不?有时间我去吃吃。

[[i] 本帖最后由 马儿快快跑 于 2008-4-10 22:13 编辑 [/i]]

2008-4-10 22:13 风使
“哈巴狗”、红油米粉、全洲血鸭:mellow:

亲爱的狗肉们,这些我都没吃过,来匆匆去匆匆的,抄下来,只是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吃到。不如,叫他们开分号到上海吧。:lol:

2008-4-10 22:18 懒猪D香烟
全洲血鸭你要到街上的大排档去找.最好是说话是全洲口音的人弄的.全洲口音跟桂林本地人的口音区别很大的..不知道你可以托人问问..
相信我.没吃到正宗的全洲血鸭将是你最大的一个遗憾...
现在整个广西好多地方都有弄这道菜.很出名了~~!!

2008-4-10 22:23 懒猪D香烟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8-4-10 22:13 发表
“哈巴狗”、红油米粉、全洲血鸭:mellow:

亲爱的狗肉们,这些我都没吃过,来匆匆去匆匆的,抄下来,只是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吃到。不如,叫他们开分号到上海吧。:lol: [/quote]
其实这道菜我也已经学会怎么弄了.就像干锅一样..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广西好多特色的菜肴都出不去.都只在本地出名.可能是四川人走得比较广和多吧.到处都是四川风味呀.成都风味.不过我自己到觉得.广西的风味也很多.比下四川或者成都.只是我也搞不懂为啥出不了名.外面的人都不知道....一个大的遗憾呀~~!
干锅炒好鸭子后.最后把血闷在上面.最后出锅的时候味道好极啦..
流口水~~!:q((+:q((+

[[i] 本帖最后由 懒猪D香烟 于 2008-4-10 22:25 编辑 [/i]]

2008-4-10 22:50 马儿快快跑
全州人说全是读juan2声吧?我的桂林话还是很标准滴~~~~还会讲点宛田话(土话,不扯了)
可是桂林市区里排挡不多啊?不知道灵川有没?星期天去看看。
楼上的血鸭看得我流口水……:q((+果然是全州人的风格,够辣。

2008-4-11 12:45 E世飞将
风使大哥,在桂林阳朔玩的不错,有飞机坐,有船坐,有小妹妹泡,有酒喝,很是羡慕啊。
这些照片照的不错。

象鼻山我也上过,
西郎山我也上过,
大榕树的猴子看过,
可是我,
独秀峰没上,
月亮山没上,
九马画山没上
…………

不过,我自拍的阳朔风景不如楼主的,
不知发在这里会不会丢丑。

2008-4-11 12:54 风使
懒猪和马儿干脆就在衣食住行开一个广西美食帖帖,让我们没吃过的现在也看看,日后有机会了也好按图索骥。

飞将有好的游记,只管帖,刀剑笑肯定欢迎会给你发奖金。:lol:我也是随手拍照,好肯定谈不上,重在分享嘛。

2008-4-11 13:15 懒猪D香烟
[quote]原帖由 [i]风使[/i] 于 2008-4-11 12:54 发表
懒猪和马儿干脆就在衣食住行开一个广西美食帖帖,让我们没吃过的现在也看看,日后有机会了也好按图索骥。

飞将有好的游记,只管帖,刀剑笑肯定欢迎会给你发奖金。:lol:我也是随手拍照,好肯定谈不上,重在分 ... [/quote]
也?有道理哦.俺值得考虑.不过要先收集收集资料~~!:handshake:

2008-4-11 20:10 马儿快快跑
真是好建议,某也收集收集,不过我吃过的东西实在是少……
学习懒猪?!:q(+算了,说香烟算了……

2008-4-11 23:14 懒猪D香烟
[quote]原帖由 [i]马儿快快跑[/i] 于 2008-4-11 20:10 发表
真是好建议,某也收集收集,不过我吃过的东西实在是少……
学习懒猪?!:q(+算了,说香烟算了…… [/quote]
叫俺懒猪就可以啦..地道的肉狗~!
不过详细得广西特色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门河池的我到是知道很多~:q((+:q((+
主要是本人时间关系.需要上班呀..收集这些看情况而定吧~!

2008-4-12 12:52 嘻哈赵云
本来我也可以去那里看看
谁知道学校居然要全体补课

哎,去桂林的计划只能拖下

2008-4-12 21:44 E世飞将
风味小菜-----西郎山大排档


[img]http://img.group.qq.com/cgi-bin/img?uuid=11ab0cb23ddd1d4a99aa0054a1eaab54e4[/img]

[[i]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4-12 21:46 编辑 [/i]]

2008-4-12 22:13 风使
西郎山?阳朔公园的?时间紧没去过,有几座山峰的公园多好啊,上海最缺的就是山了。从阳朔回来后,MSN上的签名都改成:阳朔的一座山搬到我家背后就完美了。

田螺香妃鱼,好多好吃的啊,那时候就跟武僧大师说想到阳朔住一段多好:q((+

2008-4-13 13:09 E世飞将
阳朔金龙饭店



[img]http://pd101.mofile.com/p/1/free/2008/4/13/5/5MXWOYBO0D_100_500_320.jpg[/img]

[[i] 本帖最后由 E世飞将 于 2008-4-13 13:13 编辑 [/i]]

2008-4-13 13:18 E世飞将
家乡的红星柚,沼气管架在其上。

红星柚是一种酸柚,但是比较有甜味,
比较可口。(不像那样脸盆、大盘柚那么大而无味)
当然了,我家乡还盛产沙田柚。

这棵树采用的是空中嫁接技术,她有一半是白酸柚,
一半是红星柚。(这是我堂哥的柚子)




[img]http://pd101.mofile.com/p/1/free/2008/4/13/A/AL1L91TVCV_100_500_320.jpg[/img]

2008-4-13 21:13 E世飞将
不用再去找来找去的了,我把图贴在了轩辕[url]http://xycq.moddiy.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66556&page=1&extra=#pid2282945[/url]

另外,打包上传的60M图片也可以在上面链接中找到。
(关于地图,我正在修改中,
我不会啊,做的好丑,学习中……)

2008-5-3 16:18 风使
世外桃源

E世飞将的图看到了,谢谢。今天我更新世外桃源:lol:,移到下一页去了。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5-3 16:43 编辑 [/i]]

2008-5-3 16:19 风使
为了让更多的人不被卡死,移到下一页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5-3 16:41 编辑 [/i]]

2008-5-3 16:22 醉鱼
我要佩服一下楼主,花费巨金和时间,给我们带来美得享受。。。。:handshake:

2008-5-3 16:29 风使
看帖能不被卡死的都是好汉!:handshake: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5-3 16:39 编辑 [/i]]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风行桂林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