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9 12:38
dreambe
这是理解问题了,我在#59的帖子里面说得可不是这个意思。
对一个皇帝来说,让百姓受苦和丢掉江山哪个更严重?
2007-11-29 15:01
朱一剑
宋的灭亡的确是大悲剧,但是别忘了明朝不是复汉了吗?
明虽灭亡,民国建立不也是汉人政权恢复?
2007-11-29 15:38
dreambe
现在的中国落后了,但古时候中国却是世界第一强国,所以很多人把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归结为蒙元和满清两次异族统治,而汉族统治者则是完全无辜的。
中华民族(汉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不犯错误,所有的坏事都是外来民族干的。
[[i]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07-11-29 15:42 编辑 [/i]]
2007-11-29 16:2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1-28 19:40 发表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1-18 11:58 发表
楼主的文章如果炒股的话,一定是那种"唉,当初 CROX 每股 $75 的时候,我是相当的富有啊!"(十年以后,对大家说)"别看你们现在这么拽,如果当初 CROX 不跌到 $40 一股的话,现在我比你们都有钱 ...[/quote]
那就不用开这个版了。反正历史的东西说了也是白说。
[/quote]
对历史我只追求一个真字,喜欢探讨对一个事件的具体记载和考证,等等。至于说历史背后的"如果"和"遗憾",我感觉跟股票跌了之后到处找后悔药吃差不多。
2007-11-29 16:3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1-29 16:21 发表
对历史我只追求一个真字,喜欢探讨对一个事件的具体记载和考证,等等。至于说历史背后的"如果"和"遗憾",我感觉跟股票跌了之后到 ... [/quote]
这一个“真”字,大善大善。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真”字来做。
那么,蒙古人打襄阳时,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吗?宋蒙战争是内战吗?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吗?
满清入关时,他们和明朝都是同一个中国吗?史可法抵抗清兵是因为迂腐吗,尚可喜是统一国家的功臣吗?
请用一个“真”字,来检验一下这些现在主流的历史观点,看到底是什么。
每当我们试图恢复历史上的一个“真”字的时候,总有人会跳出来大喊:“你们又在破坏民族团结。”如此,则“真”字怎么可能实现?
2007-11-29 20:30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29 10:36 发表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渊源,没有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历数民族的前身毫无意义。
我们只需要弄清楚的是,这个民族到底是不是属于中华文化圈里的,到底在不在中国版图之内。而且要历史的来看,不能用现在 ... [/quote]
古代哪有人知道民族主义的?生活习性是不同,但不能说他是不是“中国人”再说“中国”一词在近代之前还属于地理词,所以你要是认为古中国人的这个“中国”带有政治性的话那就有点开玩笑了。:sleep:
再者,古代文化划分用上这个民族“是否中国人”还有些过分了,汉人就是汉人,满人就是满人,硬要把古汉人扯成中国人,这样有点开玩笑了。
2007-11-29 20:46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轩辕苍龙[/i] 于 2007-11-29 20:30 发表
古代哪有人知道民族主义的?生活习性是不同,但不能说他是不是“中国人”再说“中国”一词在近代之前还属于地理词,所以你要是认为古中国人的这个“中国”带有政治性的话那就有点开玩笑了。:sleep:
再者, ... [/quote]
中国在秦汉以后就指国家了,你那个指地域范围是先秦的说法了
金国就曾自称中国,朱元璋在讨元檄中说,
[b]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b]
中国都是指国家而非地域
事实上宋辽西夏、宋金西夏已经具有现代国家特征了
中国成为居住在中原民族成立的国家的称呼,这是没有异议的
说中国人是汉族政权这理所应当
2007-11-29 21:00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1-29 20:46 发表
中国在秦汉以后就指国家了,你那个指地域范围是先秦的说法了
金国就曾自称中国,朱元璋在讨元檄中说,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 ... [/quote]
:sleep:民族被升级到国家了。
2007-11-29 21:11
林冲
[quote]原帖由 [i]轩辕苍龙[/i] 于 2007-11-29 21:00 发表
:sleep:民族被升级到国家了。 [/quote]
国家矛盾被你降格成民族矛盾了。:q(+
2007-11-29 21:12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29 16:30 发表
这一个“真”字,大善大善。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真”字来做。
那么,蒙古人打襄阳时,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吗?宋蒙战争是内战吗?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吗?
满清入关时,他们和明朝都是 ... [/quote]
中华民族,民族英雄,这些主观性很强的东西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没什么真字可言。所谓真,就是伯颜攻破临安,张弘范彻底击溃南宋流亡残部,这样可以考证的客观事实。
至于这里面的正义于邪恶,民族英雄与汉奸,内战还是外族入侵,我觉得都不是历史学家应该研究的东西。目前国内大学的历史系,给我感觉更象政治系。
2007-11-29 21:19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1-29 21:11 发表
国家矛盾被你降格成民族矛盾了。:q(+ [/quote]
难怪现在还有人在搞“满洲”国呢。
2007-11-29 21:25
三种不同的红色
证明“中国”是国家的史料不胜枚举,偶就随便举几条吧。
1、《旧唐书·张柬之传》:[color=Red]柬之奏曰:“自古无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国王者。”[/color]
2、《旧唐书·萧嵩传》:[color=Red]时悉诺逻恭禄威名甚振,嵩乃纵反间于吐蕃,言其与中国潜通,赞普遂召而诛之。[/color]
3、《新五代史·南唐世家》:[color=Red]是岁,契丹陷京师,中国无主,而景方以觉等疲兵东南,不暇北顾。[/color]
4、《宋史·药元福传》:[color=Red]元福谓思让等曰:“刘崇召契丹扰边,志在疲弊中国,今兵未交而遁,宜追奔深入,以挫其势。”[/color]
5、《宋史·鱼周询传》:[color=Red]臣以谓唐季及五代,强臣专地,中国所制,疆域非广。[/color]
6、《宋史·韩忠彦传》:[color=Red]辽主使其臣王言敷燕于馆,言敷问:“夏国胡罪,而中国兵不解?无失两朝之欢,则善矣。”[/color]
7、《宋史·定安国传》:[color=Red]其国亦怨寇仇侵侮不已,闻中国用兵北讨,欲依王师以摅宿愤,得诏大喜。[/color]
8、《明史·食货志》:[color=Red]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color]
9、《明史·郭绪传》:[color=Red]蛮人相顾惊曰:“中国使竟至此乎?”[/color]
10、《明史·外国传》:[color=Red]其他蔬果、畜产,多类中国。[/color]
2007-11-29 21:26
林冲
[quote]原帖由 [i]轩辕苍龙[/i] 于 2007-11-29 21:19 发表
难怪现在还有人在搞“满洲”国呢。 [/quote]
苍龙。偶求你表再掺合了!
2007-11-29 21:28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1-29 21:12 发表
中华民族,民族英雄,这些主观性很强的东西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没什么真字可言。所谓真,就是伯颜攻破临安,张弘范彻底击溃南宋流亡残部,这样可以考证的客观事实。
至于这里面的正义于邪恶,民族英雄与汉奸,内战还是外族入侵,我觉得都不是历史学家应该研究的东西。目前国内大学的历史系,给我感觉更象政治系。[/quote]
从司马迁、班固、范晔直到司马光、欧阳修,都被你变成政治家了。
当然,偶也说不清这是升格还是降格。
2007-11-29 21:47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1-29 21:26 发表
苍龙。偶求你表再掺合了! [/quote]
不掺合,但我也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
究竟古中国的“中国”一词,是政治类还是地域类为多?
反正我懒得去跟你们较这些无赖劲,但古代政治形容词的“中国”究竟属于模糊表达还是其他类型表达词呢?
清朝之前,一直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把“中国”作为国号,就算是国外形容中国也是统一使用“CHINA”来形容的,就算有的汉化书籍里面外国作者形容清朝也是使用“中国”一词。
2007-11-29 21:52
天宫公主
三种不同的红色: 谁说(司马迁等)他们是政治家了?他们站在他们的时代,当然可以把匈奴看成敌人。至于说我们,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对我们无恩无仇,把他们为敌为友都不是今天的历史学界应该做的。
2007-11-29 21:54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29 21:25 发表
证明“中国”是国家的史料不胜枚举,偶就随便举几条吧。
1、《旧唐书·张柬之传》:柬之奏曰:“自古无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国王者。”
2、《旧唐书·萧嵩传》:时悉诺逻恭禄威名甚振,嵩乃纵反间于吐蕃, ... [/quote]
呵呵,唐宋时代的"中国",和现在讲究和谐的"中华民族"恐怕不是一个概念吧?
2007-11-29 22:0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1-29 21:54 发表
呵呵,唐宋时代的"中国",和现在讲究和谐的"中华民族"恐怕不是一个概念吧? [/quote]
当然不是一个概念。
唐宋时期的中国,就是汉民族国家,顶多再加上些服王化的未开化民族。什么突厥、契丹、女真、党项,全部是外国。
我们今天说的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满族蒙古族当然是我们的同胞兄弟。但在宋朝时,女真蒙古就是外国。
“中国”的概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以现在的民族组成去套用古代,难免出现“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的笑话。
2007-11-29 22:1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1-29 21:52 发表
三种不同的红色: 谁说(司马迁等)他们是政治家了?他们站在他们的时代,当然可以把匈奴看成敌人。至于说我们,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对我们无恩无仇,把他们为敌为友都不是今天的历史学界应该做的。 [/quote]
你不是说因为讲民族英雄啥的,使得中国的历史系都象政治系吗?
真是很不巧,这种评论事件、臧否人物的风气,恰恰是中国史学界最根本的传统。从孔老夫子的《春秋》开始,就是打算要让“乱臣贼子惧”,而司马迁直接继承了《春秋》的思想,“述往事,思来者”,这点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接下来的中国史学家,各个都继承了这一传统,这点仅仅从史书中大量的论、赞中就可以看出。
所以,按照你的理论,司马迁以降的各位史学家,不都成了政治家?
笑~~~
2007-11-29 22:2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轩辕苍龙[/i] 于 2007-11-29 21:47 发表
不掺合,但我也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
究竟古中国的“中国”一词,是政治类还是地域类为多?
反正我懒得去跟你们较这些无赖劲,但古代政治形容词的“中国”究竟属于模糊表达还是其他类型表达词呢?
清朝之 ... [/quote]
请不要一厢情愿,要按照你的观点,从古到今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国,本朝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岸叫中华民国,都不是“中国”
此外,你真要跟我们扯鬼佬的记载,请你看看马戛尔尼的回忆,斯当东的记载《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797),鞑靼人和中国人是两种人,分得很清楚
除了这个,
比如马克思
企图扶持摇摇欲坠的满族王朝的列强恐怕是忘记了:仇视外国人,把他们排除在帝国之外,这在过去仅仅是出于中国地理上、人种上的原因,只是在满族鞑靼人征服了全国以后才形成为一种政治原则。毫无疑问,17世纪末竞相与中国通商的欧洲各国彼此间的剧烈纷争,有力地助长了满 族人实行排外的政策。可是,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新的王朝害怕外国人会支持一大部分中国人[b]在中国被鞑靼人[/b]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卡尔.马克思
写于1853年
2007-12-1 14:46
天宫公主
>“中国”的概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以现在的民族组成去套用古代,难免出现“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的笑话。
我不知道是“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是笑话,还是"民族英雄"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个笑话。如果我们细纠的话,岳、文二人可以是两个种不同的民族英雄。
1。汉族的民族英雄
2。中国,或者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如果是1的话,我的观点是从国家的角度把他们摘掉,从民间的角度把他们发扬光大。
如果是2的话,你之前也说过,中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那么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难到就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么?
但这个概念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答案很简单,政治需要。现在的政治环境是,挺岳飞、文天祥,骂金兀术、忽必列就是种族歧视,就是在制造民族之间的不和谐。也许过几年谁不挺岳飞、文天祥,不骂金兀术、忽必列,谁就是汉奸。你说去研究谁是不是民族英雄的这种问题,是历史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历史问题是历史事件的本身,政治问题是读历史事件的角度。可以说中国解放后,在大陆的各高校中就已经没有历史系了。无论民族英雄的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社会进步还是退步的概念,它们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它们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随时都可能跟着改变。这个和司马迁他们扯不上任何关系。:huh: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1 14:47 编辑 [/i]]
2007-12-1 15:02
幻想公子
怎么都喜欢煽动民族仇恨 满人 蒙古人 汉人都是中国人
2007-12-1 15:14
酒魔剑仙
回复 #81 天宫公主 的帖子
“我的观点是从国家的角度把他们摘掉,从民间的角度把他们发扬光大。”
公主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未免过于理想化了。国家经常讲到的抗日,还有人快忘光了呢。失去了国家支持的民族英雄到底有多少生命力,我实在不看好。
2007-12-1 15:27
天宫公主
日本和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也许从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但从政治上我们仍然要歌颂抗日英雄。同样的道理,我们仍然要歌颂平台英雄施琅,仍然要歌颂让祖国得到统一的英雄张弘范。可见从官方的角度,讲谁为英雄谁为汉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需要。可是把这种官方观点和历史学术混为一谈的话,那才是历史学者真正的悲哀。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1 15:29 编辑 [/i]]
2007-12-1 15:32
酒魔剑仙
可是歌颂施琅,却让大家把郑成功忘了。这样的宣传,塑造出来的价值观太扭曲了。所以我不赞同把岳飞文天祥从国家层面上去掉。
[[i] 本帖最后由 酒魔剑仙 于 2007-12-1 15:33 编辑 [/i]]
2007-12-1 15:35
天宫公主
突然看到 CCTV 一强文,可见当今官方对张弘范的态度。
[quote]
《民族英雄张弘范》央视即将开拍了!
张弘范是我国宋末元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将领,具有卓越的作战才能,他的铮铮风骨、凛然气节和英雄壮举,都让他成为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从本月起,40集电视连续剧《民族英雄张弘范》将在央视投资拍摄。
电视剧《民族英雄张弘范》以元世祖忽必列剿灭反动南宋割据政府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弘范将军成功统一国家的历史过程,艺术地再现了张弘范将军为平定反动南宋割据政权、实现国家统一,贡献毕生精力的英雄壮举。全剧围绕着是否平定南宋,是否允许分裂势力“自立乾坤”,是否起用张弘范为主帅,战略如何付诸实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冲突。该剧气势恢弘,尤其是崖山大海战的场面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文武结合的蒙太奇手法,将全剧推向高潮,令人震撼。此次战役一举消灭了十万南宋分裂分子,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而实现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有了永载史册的大元盛世,张弘范为国家统一蒙汉民族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亏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
此次央视花数千万元巨资将民族英雄张弘范的光辉业绩搬上屏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爱国主义电视剧可以教育广大人民坚定祖国统一,民族融合的信念,以及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quote]
还是我说的,"民族英雄"的政治因素太多,搞历史的就应该安心研究什么发生过,什么没发生过。至于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让政治家们去评说吧!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1 15:39 编辑 [/i]]
2007-12-1 15:40
klause
[quote]《民族英雄张弘范》央视即将开拍了!
张弘范是我国宋末元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将领,具有卓越的作战才能,他的铮铮风骨、凛然气节和英雄壮举,都让他成为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从本月起,40集电视连续剧《民族英雄张弘范》将在央视投资拍摄。
电视剧《民族英雄张弘范》以元世祖忽必列剿灭反动南宋割据政府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弘范将军成功统一国家的历史过程,艺术地再现了张弘范将军为平定反动南宋割据政权、实现国家统一,贡献毕生精力的英雄壮举。全剧围绕着是否平定南宋,是否允许分裂势力“自立乾坤”,是否起用张弘范为主帅,战略如何付诸实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冲突。该剧气势恢弘,尤其是崖山大海战的场面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文武结合的蒙太奇手法,将全剧推向高潮,令人震撼。此次战役一举消灭了十万南宋分裂分子,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而实现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才有了永载史册的大元盛世,张弘范为国家统一蒙汉民族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亏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
此次央视花数千万元巨资将民族英雄张弘范的光辉业绩搬上屏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爱国主义电视剧可以教育广大人民坚定祖国统一,民族融合的信念,以及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quote]
假的吧?这不扯呢吗,导演谁?主演?剧组呢?
煽动吧,内讧很爽,“民族大义”无罪。
2007-12-1 15:42
天宫公主
来源:[url]http://post.baidu.com/f?kz=289137433[/url]
2007-12-1 15:51
klause
百度宋朝吧..那里有几个正常人啊?:funk: 要真拍,也轮不到张弘范,要拍贾似道,这个有“冤屈”的,卖宋朝的不就是他么,比起张帅后来投降,贾相早以从敌人内部促成“民族团结”了~
政治决定官方历史口径,这是没错的。仅就娱乐新闻煽动一事品味国人今日自卑又自虐的心理---------与前者所谓今日大陆无汉风等同。
2007-12-1 15:55
天宫公主
煽动?切,我要存心为了煽动的话,何必给你原文出处?给你链接就说明此文真假不关我的事了,你爱骂百度宋吧就骂吧。
2007-12-1 16:01
klause
:sleep:引用时注明一下“新闻”出处而不是被定性后再发出链接,这样其实也更有利于清晰表述tg你自己的意思。
2007-12-1 16:21
DQ77916
回复 #5 恨地无环 的帖子
“多以理性宽容的眼光去正视历史,而不要去寻找仇恨,仇恨和谎言一样,会把人带上错误的道路,甚至走向毁灭。”
那就不用抗日了,让日本人来杀吧!所以,300年后,历史会说,南京大屠杀是历史的必然,日本人不过是要统一东亚。我们要用理性宽容的眼光去正视历史,不要寻找仇恨,反正我们人多,杀30万没什么,那些人该死!
2007-12-1 16:33
DQ77916
“这个不算什么民族主义,汉族是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其他民族不跟汉族玩民族主义,汉族根本没必要跟其他民族玩
所以印尼就排华杀华人?民族主义,汉族的民族主义到那儿去了?
怪不得有作家要写书〈狼图腾〉!
2007-12-1 16:45
rongjingji
这就是唐,宋为什么要一次次的掀起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根本不是文学上的是文化上回归
春秋,战国时的热血汉族
2007-12-2 02:24
酒魔剑仙
回复 #86 天宫公主 的帖子
这个电视剧一播,大家只记得“民族英雄张弘范”了,还有几个人能记得“民族罪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2007-12-2 03:57
温柔的一刀
回复 #97 酒魔剑仙 的帖子
二张可是叔伯兄弟啊,可惜一为烈士,一为国贼
2007-12-2 12:55
酒魔剑仙
回复 #98 温柔的一刀 的帖子
只怕这么一和谐,谁叔谁侄,谁烈士谁国贼,就不大有人记得清了。
2007-12-2 15:27
天宫公主
二张皆金人,客观的说元宋之争,他们支持谁都没有国贼不国贼之说。
2007-12-2 16:4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2-2 15:27 发表
二张皆金人,客观的说元宋之争,他们支持谁都没有国贼不国贼之说。 [/quote]
二张皆汉人。客观的说宋元之争,无论他们是不是宋人,张弘范都难逃汉奸之名。
2007-12-2 22:25
天宫公主
按你这么说,元军中的汉人,包括那些从来没有在宋土居住过的,全部都是汉奸了。你这打击面。。。笑笑。
2007-12-2 22:31
一马当先
亡国不代表不能复国,从宋朝至明朝的体制变化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消失,此文完全是在偷换概念。
2007-12-2 22:38
林冲
[quote]原帖由 [i]一马当先[/i] 于 2007-12-2 22:31 发表
亡国不代表不能复国,从宋朝至明朝的体制变化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消失,此文完全是在偷换概念。 [/quote]
何谓偷换概念?血统上的中国、汉人还在。文化上的呢?
2007-12-2 22:39
温柔的一刀
回复 #100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如果在下记得没错的话,是张红矾的父亲投了金,张世杰做为侄子也暂时在金而已,后来又逃回了宋。
张家毫无疑问都是宋人,就为了父辈曾经降过金就成金人了?讽刺张红矾的“宋张红矾灭宋于此”不知道吗?
2007-12-2 22:41
林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2-2 22:25 发表
按你这么说,元军中的汉人,包括那些从来没有在宋土居住过的,全部都是汉奸了。你这打击面。。。笑笑。 [/quote]
世界上有一个最流氓的原则,就是法不责众。
严格意义上说,元军中的汉人的确都是汉奸,否则何以面对日本时期的伪军。
2007-12-2 22:44
天宫公主
张弘范诞生于1238年,他是蒙古万户张柔的儿子。张柔是河北定兴人,蒙古军南侵金国时,他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得到定兴令的官职,后来又累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事。公元1218年,张柔在狼牙岭被蒙古军打败,后来降于蒙古。1125年,张柔受封为千户、都元帅,势力大大扩张,后随速不台围攻汴京。1233年,金元帅崔立献城投降,张柔又随塔察儿攻克蔡州,金亡。也是这一年,张柔因功被窝阔台提升为万户,此时距离张弘范出生还有五年。
2007-12-2 22:46
林冲
回复 #107 天宫公主 的帖子
不要把金境内的汉人算成金人,好吗?
2007-12-2 22:47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2-2 22:41 发表
世界上有一个最流氓的原则,就是法不责众。
严格意义上说,元军中的汉人的确都是汉奸,否则何以面对日本时期的伪军。 [/quote]
我对伪军的观点是这样的,首先是政府无能,自己的疆土被外族占领,然后才出现大批伪军。所以,张弘范和吴三桂还是不一样的。
2007-12-2 22:49
温柔的一刀
回复 #102 天宫公主 的帖子
何为没在宋土居住过?就算今天没在中国住过的汉人也有的是~~~
照你这么说,一个人生在哪里就应该算哪里人了~~宋时也有不少外国人在宋,他们的孩子生在中华就都是汉人了?
2007-12-2 22:4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2-2 22:46 发表
不要把金境内的汉人算成金人,好吗? [/quote]
金国境内的汉人也是金人,因为他们不是宋人。宋、金、元都是国称,汉、女真、蒙都是族称,谢谢。
2007-12-2 22:52
林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2-2 22:49 发表
金国境内的汉人也是金人,因为他们不是宋人。宋、金、元都是国称,汉、女真、蒙都是族称,谢谢。 [/quote]
所以我没称他是宋奸,而是汉奸。
如果今日一个美籍华人参加美军,来打中国,他算不算汉奸?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2 22:54 编辑 [/i]]
2007-12-2 22:54
天宫公主
所以我说你汉奸打击面太大,把在金、元境内的汉人一个不剩的全部扣上了大帽子。
> 如果今日一个美籍华人参加美军,来打中国,他算不算汉奸?
一个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就因为他/她有中国血统,就不能正常地在军旅中寻求一个 career 么?
推而广之,一个在国外出生的华人,回到中国代表外企赚中国人的钱,也可以称为汉奸么?在外企的白领阶层,也可以称为汉奸么?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 22:58 编辑 [/i]]
2007-12-2 22:59
林冲
回复 #114 天宫公主 的帖子
我可没有偷换概念,我说的是战争和杀人,不是赚钱。
你听说过雇用瑞士兵打瑞士的吗?为了一份career,就跑回父母之邦杀人,这不算汉奸?:q(+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7-12-2 23:06 编辑 [/i]]
2007-12-2 23:19
天宫公主
我觉得你还是没搞清楚张弘范和宋的关系。张弘范的父亲张柔本身就是金人,他们的汉族血统也许说明他们的远祖曾经是宋人,但也仅此而已。按你的例子,这不是一个瑞士人被别国雇用当兵回来打瑞士,而是他的祖先早就在别的国家住下了。张弘范生在蒙古万户家中,忠元之事并没有错,如果说这里有人错那只能怪宋庭丢失了那么多的国土,才使得张弘范这样的人成为汉奸,他是宋朝的偏安政策造就的汉奸。进一步说,当时的南宋抛弃了自己的中原子民,不管他们生活在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还要求那些子民对自己感恩待德,这是很自私的行为。
我觉得评价一个古人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想想现代。比如说以后你定居德国,两三代后你的子孙丢失了中国文化(i.e. 他们完全变成了德国人,所以以后德国和中国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也会象他们周围的德国人占在德国的一边),难道这是他们的错么?他们凭什么要比周围的德国小孩子承受多一份负担,多一些生活和职业上的限制(例如,中德开战)?当然,这也不是你的错,我相信你选择来德国,或者在德国定居,都是有合理的理由的,毕竟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出国定居的人还是很多的。如果非要说责任,那我的观点是,谁造成大家想出国的这种大形势,就是谁的责任。
1937年,国民政府因为抵抗不了日军,抛弃了大批的百姓和土地给日本占领,这才造就了伪军出现的大形势。现在的中国,给不了西方国家可以给的物质待遇和就业机会,当然也会造成人才外流的大形势。每一个外流出去的人,他们背井离乡的奋斗着也都不容易,这一点我想我们之间都应该有所共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的子子孙孙在携带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携带着自己本土的文化,这种要求不落在自己头上,我想一般人也想象不到其实是多么苛刻的。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 23:36 编辑 [/i]]
2007-12-3 00:09
酒魔剑仙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7-12-2 23:19 发表
我觉得你还是没搞清楚张弘范和宋的关系。张弘范的父亲张柔本身就是金人,他们的汉族血统也许说明他们的远祖曾经是宋人,但也仅此而已。按你的例子,这不是一个瑞士人被别国雇用当兵回来打瑞士,而是他的祖先早就在别的国家住下了。张弘范生在蒙古万户家中,忠元之事并没有错,如果说这里有人错那只能怪宋庭丢失了那么多的国土,才使得张弘范这样的人成为汉奸,他是宋朝的偏安政策造就的汉奸。进一步说,当时的南宋抛弃了自己的中原子民,不管他们生活在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还要求那些子民对自己感恩待德,这是很自私的行为。
我觉得评价一个古人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想想现代。比如说以后你定居德国,两三代后你的子孙丢失了中国文化(i.e. 他们完全变成了德国人,所以以后德国和中国有冲突的时候,他们也会象他们周围的德国人占在德国的一边),难道这是他们的错么?他们凭什么要比周围的德国小孩子承受多一份负担,多一些生活和职业上的限制(例如,中德开战)?当然,这也不是你的错,我相信你选择来德国,或者在德国定居,都是有合理的理由的,毕竟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出国定居的人还是很多的。如果非要说责任,那我的观点是,谁造成大家想出国的这种大形势,就是谁的责任。
1937年,国民政府因为抵抗不了日军,抛弃了大批的百姓和土地给日本占领,这才造就了伪军出现的大形势。现在的中国,给不了西方国家可以给的物质待遇和就业机会,当然也会造成人才外流的大形势。每一个外流出去的人,他们背井离乡的奋斗着也都不容易,这一点我想我们之间都应该有所共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的子子孙孙在携带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携带着自己本土的文化,这种要求不落在自己头上,我想一般人也想象不到其实是多么苛刻的。[/quote]
就算张弘范是金人,但是他还是汉人,不是女真人。那么他带领异族屠杀同胞,我们不能说他是汉奸么?不是要求他有多高的政治觉悟,一定要伺机倒戈,但是安心作个平头百姓或者文职不是难事吧。
丢了中华文化可惜,但也不强求。但是丢失了中华骨气,加入了德国军队,屠杀中华同胞,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他们本就要比周围的德国小孩子承受多一份负担,多一些生活和职业上的限制,因为别人不会叫他们德国人,而是叫他们华裔,他们的黄皮肤黑眼睛不是因为他们在德国土地上生活就可以抹去的。
至于伪军,难道国难当头就可以抛弃礼仪廉耻,帮助异族侵略屠杀同胞了么?我周围的朋友也有出生于番邦的,有些连中文都说不好,但也不影响他们以中国人的身份自豪,
2007-12-3 01:18
酒魔剑仙
回复 #120 rongjingji 的帖子
论坛本就是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尽心探讨,存异求同的地方。公主只是对这件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没有鼓吹我们大家都应该去做汉奸。我觉得她的观点过于偏激,所以我和她针对这件事做探讨。而阁下出言不逊,是什么道理?
2007-12-3 08:05
DQ77916
"在凶恶的时候露出牙齿
在窝囊的时候谈论博爱"
这可是目下一些毁国精英的真实写照!呵呵,这两句真是可以杀人!
2007-12-3 09:10
hzxs678566
说起来,张弘范除了拥有汉族的血统以外,他的人生、经历都是在蒙古治下度过的,即使他的父亲张柔也不是宋朝的子民,不过张柔没有为金国殉死的不忠之名是逃脱不掉的。貌似古人的民族观是“近夷翟者为夷翟,近华夏者为华夏”,用今天的国家观或民族观去要求古人有点苛刻了,就象我们用这种观念去要求岳飞一样,也是不正确的。真要论胡汉的话,北齐的高欢家族和北周的宇文家族就是典型的样板,是否汉人,只论文化,不论血统,这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观。当然今日事就要今日另行考虑了,反正华人不是中国公民,法律上没有为中国效忠的义务吧!
2007-12-3 09:21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 [i]hzxs678566[/i] 于 2007-12-3 09:10 发表
说起来,张弘范除了拥有汉族的血统以外,他的人生、经历都是在蒙古治下度过的,即使他的父亲张柔也不是宋朝的子民,不过张柔没有为金国殉死的不忠之名是逃脱不掉的。貌似古人的民族观是“近夷翟者为夷翟,近华夏 ... [/quote]
张红矾不仅仅是拥有血统,他所受的教育,接触的一切也基本都是汉人的。这点可以从他的堂兄弟张世杰身上看出。
他只不过是父辈降了异族而已,他居住的环境接触的事物和蒙古人女真人完全2样。一个不是本族人的人想完全融合进蒙古女真那样的圈子,是很难的,最起码要经过好几代。
而且最重要的是张红矾心底自认为也是宋人,后人也都认为他是宋人。
2007-12-3 09:37
hzxs678566
最近在看蒙古民族战争史,发现了刘整这个叛将,他是骁将,也堪称南宋末年继孟珙后的第一战将,他和岳飞早年的经历有颇多相似,不过不同的是,当南宋朝廷对他们露出杀意时,一个是从容赴难,一个则是率部投敌。而直接逼迫他叛变的人物居然是死守襄阳的吕家兄弟,更想不到的是后来的名将吕文焕和其兄吕文德是贾似道的门人,和刘整一样,吕文焕在死守襄阳五年后投元,若说刘整投敌是为自保,那么吕投敌还有免襄阳百姓惨遭荼毒的因素,这二人曾经为南宋立下殊功,都曾为这个国家出生入死过,但是最后他们却恨上了这个已经糜烂得不知道维护王朝存亡,只知私斗的母国,没有刘整的战略规划和水军训练,忽必烈短期甚至一生都得象金国那样无法南进,没有吕文焕作为元军先锋的愤恨,临安或许不会这么快失陷,让这两个人成为汉奸,不仅是他们自己的悲剧,也是南宋的悲剧,还可以说是我们汉族内斗而不顾国家核心利益的代价,从而最后造成了整个汉民族的悲歌:q))+
2007-12-3 09:46
hzxs678566
回复 #125 温柔的一刀 的帖子
张弘范作为汉族降将的后代,他在蒙元时代也是不得志的,甚至他稍微流露出一点反抗的倾向就会性命不保,(他貌似认为自己是汉人而非宋人吧),也许他和与蒙古军周旋了大半辈子的79降将夏贵一样,最后为了家族的存亡而放弃了个人的名节,无可奈何但又让人有点恼火加同情
页:
1
[2]
3
4
5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