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最佳帝后组合”


2007-11-4 19:53 边城玫女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最佳帝后组合”

要求:
一、皇帝要求是明君,即使算不上明君,也必须是有所作为的,不能当昏君
二、皇后,必须生前就是“皇后”的地位,追封的不算(唐太穆皇后和清孝庄皇后都是追封的)。相应明君,也应该算是“明后”,即使不是非常的有政治见识,但是至少,要求贤惠,有绝对的母仪天下的风范。[b]但不能专权,不能有野心[/b]。
三、夫妻必须非常的配,两人生活必须和谐!夫妻间不得迫害对方。

下面我先提几对

第一对:汉光武帝/阴后
入选理由:“仕宦当作执金吾,取妻当得阴丽华”。就凭这句千古绝唱,刘秀与阴丽华当之无愧为帝王爱情的第一传奇典范。

第二对:唐太宗/长孙后
入选理由:当中国帝王万世之楷模,与中国皇后万世之楷模,两人走到一起时,会是怎样的绝配呢!

第三对:明太祖/马后
入选理由:平民皇帝与大脚皇后的故事,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四对:辽景宗/萧后
入选理由:景宗励精图治,中兴辽国,然他的身体使他力不从心。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聪慧过人的皇后燕燕身上,终于使其成为辽宋两国一代传奇。

第五对:汉明帝/马后
入选理由:他们俩基本继承了上辈(汉光武帝/阴后)的优良传统。

第六对:宋仁宗/曹后
入选理由:庆历八年的那个夜晚......

第七对:隋文帝/独孤后
入选理由:难得一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主,居然如此怕老婆!不过史载独孤氏“好读书,通古今,多为文帝筹策”,除了善妒,她安守本分,不逾矩也不滥权。

第八对:汉文帝/窦后
入选理由:从一个自幼父母双亡,生活清贫的平民,扶摇直上为皇后,太后,母仪天下,一生极其节俭,平易近人,和文帝相得益彰。(BS下文帝在窦MM生病时移情别恋。当然她溺爱儿子刘武也是败笔。)

第九对:宋英宗/高后
入选理由:高后作为女中尧舜,就可惜英宗先是两宫不和,后来又短命了点。

第十对:明孝宗/张后
入选理由:一代名君孝宗与张后的恩爱,一直被传诵着。

第十一对:汉宣帝/许后
入选理由:贫贱夫妻的帝后组合,故事感人,只可惜许平君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至于武则天,吕稚,邓绥等类似皇后,虽然政治上出色,但是野心太大,与皇帝不算最佳“配合”

小女子只是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更多的恩爱夫妻绝配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7-11-5 12:40 编辑 [/i]]

2007-11-4 19:57 悼红狐
殷高宗/好后(妇好):unsure:

2007-11-4 19:58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1-4 19:57 发表
殷高宗/好后(妇好):unsure: [/quote]

虽然实际上也算是,但是严格说起来。。。额。。。。那不是皇帝和皇后吧。。。。。

2007-11-4 22:08 XM8
不去翻书只能再加一对汉宣帝和许皇后

2007-11-4 22:22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1-4 19:58 发表


虽然实际上也算是,但是严格说起来。。。额。。。。那不是皇帝和皇后吧。。。。。 [/quote]
其实王也就等于皇帝了,因为在甲骨文里帝实际上是祭祀的木架,是神祀,人不能够做,所以才没用这个字。:hug:

2007-11-4 22:23 温柔的一刀
第5对好像有那局著名的“独孤误我”之说啊,还有那个因为说她是妇人就害人的勾当。独孤还不逾矩也不滥权有点荒唐吧~~~~~~~第一对在下对姓阴的不太清楚,想不出她有什么贤惠的~~~
在下最欣赏的是仁宗和曹后,虽然仁宗对曹后没什么真感情,可也没迫害过她,帝后之间本来就不需要什么真感情,只要双方都是明白人就行

2007-11-4 22:55 张建昭
晋惠帝和贾南风多绝配啊

2007-11-4 23:01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张建昭[/i] 于 2007-11-4 22:55 发表
晋惠帝和贾南风多绝配啊 [/quote]
我刚喝进一口水。。。。
某昭,赔我17寸液晶屏:ph34r:

2007-11-4 23:4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温柔的一刀[/i] 于 2007-11-4 22:23 发表
第5对好像有那局著名的“独孤误我”之说啊,还有那个因为说她是妇人就害人的勾当。独孤还不逾矩也不滥权有点荒唐吧~~~~~~~第一对在下对姓阴的不太清楚,想不出她有什么贤惠的~~~
在下最欣赏的是仁宗和曹后,虽 ... [/quote]

独孤对于政治,还是没逾矩没滥权吧。大家只看到了她妒的一面,其实她还是个很不错的人的。比起武则天的阴险,她要好到天上去了

2007-11-4 23:47 边城玫女
在下最欣赏的是仁宗和曹后,虽然仁宗对曹后没什么真感情,可也没迫害过她, ... [/quote]

本来是要列他们的,那次晚上救火,充分体现了曹后的风采

不过我后来又选了高后

一下子连续选两个,我就舍去了一个

2007-11-4 23:48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张建昭[/i] 于 2007-11-4 22:55 发表
晋惠帝和贾南风多绝配啊 [/quote]

这个不是绝配吧,是绝差。。。绝对的反差

2007-11-4 23:51 星义
:ohmy:我觉得汉高祖刘邦/吕后也不错啊,吕后嫁入刘家时,刘备已经有个儿子刘肥了,吕后还为刘邦做过牢。吕后在刘帮征讨天下时,也是出过力的吧,最后刘邦竟然还似诸葛亮一般数了数自己死后谁谁谁来掌权,而这番话却又是对吕后说的。虽说吕氏后来作反,便是刘邦在世这段时间,夫妻配合还是很默契的吧。

2007-11-4 23:52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07-11-4 22:08 发表
不去翻书只能再加一对汉宣帝和许皇后 [/quote]

其实我也很欣赏汉平帝和王皇后,算得上青梅竹马的患难知音了。可惜两人都是王莽的手中的棋子,没什么作为。

2007-11-4 23:53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7-11-4 23:51 发表
:ohmy:我觉得汉高祖刘邦/吕后也不错啊,吕后嫁入刘家时,刘备已经有个儿子刘肥了,吕后还为刘邦做过牢。吕后在刘帮征讨天下时,也是出过力的吧,最后刘邦竟然还似诸葛亮一般数了数自己死后谁谁谁来掌权,而这番 ... [/quote]

吕后的野心太大了。。。。没野心还能列上去吧

2007-11-4 23:56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1-4 23:45 发表


独孤对于政治,还是没逾矩没滥权吧。大家只看到了她妒的一面,其实她还是个很不错的人的。比起武则天的阴险,她要好到天上去了 [/quote]
这还叫对政治没逾矩没滥权啊,废太子废宰相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她,还有比这更逾矩更滥权的吗?(恐怕只有废皇帝了吧)
不错的人,非要跟武氏比阴险,那好到天上的人比牛毛还多~~这是选好的又不是选差的,比也只能跟好的比:titter:

2007-11-4 23:59 星义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1-4 23:53 发表


吕后的野心太大了。。。。没野心还能列上去吧 [/quote]:lol:问题是,谁知道这野心是刘邦生前有的还是死后有的呢?或许是因为刘邦非刘姓不封王造成的逆反心理呢?

2007-11-5 00:02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1-4 23:47 发表
在下最欣赏的是仁宗和曹后,虽然仁宗对曹后没什么真感情,可也没迫害过她, ...

本来是要列他们的,那次晚上救火,充分体现了曹后的风采

不过我后来又选了高后

一下子连续选两个,我就舍去了一个 [/quote]
舍在下觉得也得舍掉英宗和高后。一个是英宗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在下觉得英宗有一最大的污点:他和曹后的矛盾,虽然后来和好了。
高后和曹后比起来也不如,可以说高后有的优点曹后都有,可高后能力确实不如曹后

2007-11-5 00:06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7-11-4 23:51 发表
:ohmy:我觉得汉高祖刘邦/吕后也不错啊,吕后嫁入刘家时,刘备已经有个儿子刘肥了,吕后还为刘邦做过牢。吕后在刘帮征讨天下时,也是出过力的吧,最后刘邦竟然还似诸葛亮一般数了数自己死后谁谁谁来掌权,而这番 ... [/quote]
这个,中国人一向讲究的是“盖棺论定”,看人不是看半截的~~~总得看来,吕氏不够资格。

2007-11-5 00:14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温柔的一刀[/i] 于 2007-11-5 00:02 发表

舍在下觉得也得舍掉英宗和高后。一个是英宗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在下觉得英宗有一最大的污点:他和曹后的矛盾,虽然后来和好了。
高后和曹后比起来也不如,可以说高后有的优点曹后都有,可高后能力确实不如曹后 [/quote]

也许我是太看重司马光的那句评语了。

毕竟司马光不管作为中国著名史学家,还是当时历史的直接参与者,他的评语还是有点分量的。

不过英宗的两宫不合,与自身的短命,是英宗的致命弱点吧

2007-11-5 00:20 边城玫女
忽然想起一人,和帝皇后邓氏

其实,邓绥是汉朝极为出色的女性,是女性当中优秀的政治家。她崇尚道德,倡导文明,提倡节俭,反对腐败,体恤民情,为民减负,在当时有口皆碑。同时,她胸怀豁达,治国有方。可惜善始不能善终。

不然绝对有资格进了

2007-11-5 00:34 边城玫女
新增加   刘庄与伏波将军马援的女儿。

刘庄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
出身名门布衣皇后马氏,单从谥号明德上来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服的皇后。马氏品行高尚,孝顺温和,立刻获得了太子刘庄的专宠。但马氏始终没有生育,她只好另找年轻侍女给太子侍寝。但她没有嫉妒,反而对那些女子嘘寒问暖,照顾备至。太后阴丽华称赞马氏“德冠后宫”

2007-11-5 03:15 loadring2002
明孝宗與張皇后

2007-11-5 08:51 陶心
回复 #22 loadring2002 的帖子

ls,主贴中姐姐没有把孝宗及其皇后考虑上,也许是因为张皇后对于孝宗的执政上并没有直接帮助,倒产生过偏顾其亲戚的事情吧。当然,总体上而言,张皇后还算是不错的,所以才能吸引主孝宗,何况有了来自于她稳定的服侍照顾,孝宗才得以安心执政。不过比起主贴中列的那些组合,这对组合中孝宗单方的美德、以及更重要的那就是在历史上的名望,这两点占比重更大。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11-5 08:55 编辑 [/i]]

2007-11-5 09:31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1-4 22:22 发表

其实王也就等于皇帝了,因为在甲骨文里帝实际上是祭祀的木架,是神祀,人不能够做,所以才没用这个字。:hug: [/quote]

貌似商王多称帝吧。

《史记·殷本纪》:[color=Red]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color]

此后都是什么帝盘庚、帝武丁之类,纣王叫帝辛。

2007-11-5 09:32 冒牌
大顺皇帝李自成/高皇后:lol:

2007-11-5 12:41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loadring2002[/i] 于 2007-11-5 03:15 发表
明孝宗與張皇后 [/quote]

谢谢补充,已添入

2007-11-5 12:45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温柔的一刀[/i] 于 2007-11-5 00:02 发表

高后和曹后比起来也不如,可以说高后有的优点曹后都有,可高后能力确实不如曹后 [/quote]
谢谢补充,已添入

2007-11-5 12:46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07-11-4 22:08 发表
不去翻书只能再加一对汉宣帝和许皇后 [/quote]
谢谢补充,已添入

2007-11-5 12:52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5 09:31 发表


貌似商王多称帝吧。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 [/quote]
史料里面有,但甲骨文里不见,事实上史记里夏代国王也有叫帝某的,但实际上甲骨文提到先王的名字是直呼其名的
比如妇好死后武丁占卜问讯,甲骨原文是[color=Red]妇好有娶乎?唯祖甲娶。妇好有娶乎?唯祖乙娶。妇好有娶乎?唯成汤娶。[/color]
没有庙号,没有谥号,而是直接称呼名字
所以殷高宗的庙号,恐怕还是周代追溯上去的

2007-11-5 13:03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1-5 12:52 发表

史料里面有,但甲骨文里不见,事实上史记里夏代国王也有叫帝某的,但实际上甲骨文提到先王的名字是直呼其名的
比如妇好死后武丁占卜问讯,甲骨原文是妇好有娶乎?唯祖甲娶。妇好有娶乎?唯祖乙娶。妇好有娶乎? ... [/quote]

俺觉得帝X应该是死后的称呼

2007-11-5 14:0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1-5 12:52 发表

史料里面有,但甲骨文里不见,事实上史记里夏代国王也有叫帝某的,但实际上甲骨文提到先王的名字是直呼其名的
比如妇好死后武丁占卜问讯,甲骨原文是妇好有娶乎?唯祖甲娶。妇好有娶乎?唯祖乙娶。妇好有娶乎?唯成汤娶。
没有庙号,没有谥号,而是直接称呼名字
所以殷高宗的庙号,恐怕还是周代追溯上去的[/quote]

周代不闻有庙号,所以说殷高宗为周代追赠,貌似说不过去。

冒牌所说,貌似有理。帝×可能是死后称呼。

2007-11-5 19:49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5 14:03 发表


周代不闻有庙号,所以说殷高宗为周代追赠,貌似说不过去。

冒牌所说,貌似有理。帝×可能是死后称呼。 [/quote]
如果殷商有庙号,实际上我们所知的就有殷太宗太甲,殷中宗太戊和殷高宗武丁,先不论这三个庙号何时出现,如果殷商时期就有,那在皇家占卜卜辞中,也应该用。殷商就算没有建立宗祧制度,也不至于把祖宗直接称呼姓名。然而通过甲骨,结论似乎是直接称名(道姓似乎没有,但我们也很少见商代称呼姓的,商王姓子,也只在史记卷头提了一下而已)。
我是这么猜的,比如商代末代帝王商纣王,在殷商时代除了他之外不见谥号,纣是不是谥号就是个疑问。商纣王,叫帝辛,甲骨文写作受。《尚书牧誓》做“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也说了他叫受。那他的名字应该是子受。问题是如果纣是谥号,那庙号是啥?殷*宗or殷*帝?
那“帝辛”又是什么东西。武丁又叫帝*?
所以帝*根本不是死了人叫的,仅仅是命名方式。前一个字挑一个好的,比如武、帝、祖、太之类的,后面跟一个天干地支。算作尊号(?),死了之后加庙号。

[[i]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7-11-5 19:51 编辑 [/i]]

2007-11-5 20:05 天宫公主
1。文成帝+冯皇后
2。齐宣王+钟离春

2007-11-6 00:13 悼红狐
黄帝和嫘祖:ph34r:再次进来捣乱:titter:

2007-11-6 10:0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1-5 19:49 发表

如果殷商有庙号,实际上我们所知的就有殷太宗太甲,殷中宗太戊和殷高宗武丁,先不论这三个庙号何时出现,如果殷商时期就有,那在皇家占卜卜辞中,也应该用。殷商就算没有建立宗祧制度,也不至于把祖宗直接称呼姓名。然而通过甲骨,结论似乎是直接称名(道姓似乎没有,但我们也很少见商代称呼姓的,商王姓子,也只在史记卷头提了一下而已)。
我是这么猜的,比如商代末代帝王商纣王,在殷商时代除了他之外不见谥号,纣是不是谥号就是个疑问。商纣王,叫帝辛,甲骨文写作受。《尚书牧誓》做“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也说了他叫受。那他的名字应该是子受。问题是如果纣是谥号,那庙号是啥?殷*宗or殷*帝?
那“帝辛”又是什么东西。武丁又叫帝*?
所以帝*根本不是死了人叫的,仅仅是命名方式。前一个字挑一个好的,比如武、帝、祖、太之类的,后面跟一个天干地支。算作尊号(?),死了之后加庙号。
[/quote]

纣是生前的称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谥号。这种称呼,也不仅见于纣王一人。汤就自称武王,《史记·殷本纪》:[color=Red]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color]童书业曾言周文、武都是生前自号。这种习惯,直至汉初依然存在(《史记·南越列传》:[color=Red]於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color])

至于纣王的庙号,纣王当然没有庙号,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纣王何功何德?殷商二十余王,记载有庙号的不过三人,可知这庙号不是随便给的。

武丁叫帝啥?武丁当然叫帝武丁。《史记·殷本纪》:[color=Red]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color]

商王的称呼,的确是前一个字挑个好听的,后面跟一个天干,这貌似不象是名字,偶估计是生前的称呼。至于死后,则在这个称呼上加一个帝字。所以,帝×是死后的称呼。

诚如兄台前面所说,帝是天帝,是神主,凡人不大可能占据这个字眼。但是,商人敬鬼,祖宗死后也就等同于神,因此,在商王死后,很可能就成为了新的天帝,因此也就被称作“帝×”了。

[[i]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1-6 10:05 编辑 [/i]]

2007-11-6 11:46 tiger1970
我也捣乱:

明威宗(崇祯皇帝)+ 周后
理由:威宗至少是个中主,周后见识不错,与威宗感情也好。

清穆宗(同治皇帝)+嘉顺皇后
理由:同光中兴也有穆宗的功劳吧?两人关系很好,可惜太后看不惯......

周文王和太姒前面有没有?没有应该加上。理由不用说了。

2007-11-6 12:40 边城玫女
晕忽忽,我应该加上自秦以后这个定语。。。。。不然不是皇帝和皇后的多了去了。。。。

2007-11-6 23:14 温柔的一刀
再加2对:千古一帝和十全老人,虽然在下不清楚这两人的老婆是谁,但名号这么吓人估计错不了。

2007-11-6 23:21 林冲
千古一帝和十全老人是谁?:qoo+

2007-11-6 23:58 索虾王
皇太极和孝庄也算不错吧

2007-11-7 00:00 索虾王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1-6 23:21 发表
千古一帝和十全老人是谁?:qoo+ [/quote]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但是这两人的老婆实在没什么太出彩的记载,乾隆的几任皇后更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都是早死的命

2007-11-7 00:06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索虾王[/i] 于 2007-11-7 00:00 发表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但是这两人的老婆实在没什么太出彩的记载,乾隆的几任皇后更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都是早死的命 [/quote]
秦始皇无后,温柔兄的千古一帝不会是指秦始皇,应该是指康熙
反讽一下:titter:

2007-11-7 00:18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索虾王[/i] 于 2007-11-6 23:58 发表
皇太极和孝庄也算不错吧 [/quote]
孝庄不是皇后,开篇已经指出

2007-11-7 01:12 林冲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7-11-6 23:21 发表
千古一帝和十全老人是谁?:qoo+ [/quote]
:titter:偶当然知道他们两个人素谁?问题是他俩是哪辈子的明君?自封的还是吹捧的?

按伟大的民族融合理论,他俩个设柳条边,禁通婚,都是阻碍民族融合的罪人。

2007-11-7 01:28 夏侯懋
齐宣王+钟离春  

这也算??不是吧:qoo+

2007-11-7 01:47 soal
偶想说一对   那就是项羽+虞姬  :^%
史记里项羽可是用本纪来列传的,作为还是很强大的说!
那虞姬就当作后好了 ,虞美人传颂至今啊!:qcool+

2007-11-7 09:06 tiger1970
对啊,那位十全老人的一位皇后据说可是和皇上吵嘴想不开跳水死的。

2007-11-7 10:37 弓骑步
某家也推荐一对,本朝太祖武皇帝和江后。:lol:

2007-11-7 12:52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6 10:02 发表


纣是生前的称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谥号。这种称呼,也不仅见于纣王一人。汤就自称武王,《史记·殷本纪》: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童书业曾言周文、武都是生前自号。这种习惯,直至汉初依然存在( ... [/quote]
我同意两位关于帝*的解释
纣应该是天下对子受的称呼

2007-11-7 13:26 fengxv
我也不太清楚,凭记忆胡说:
1、商太宗、中宗、高宗,“宗”自的意义未必和后世的庙号相同,我觉得应该和后世的尊号相近,犹言“神文圣武皇帝”之类的。
2、夏商两朝的君主称“帝某”,除商朝的帝乙外,都是司马迁加的,不是史实。
3、帝乙的“帝”字,我认为也和文、武之类近似,约相当于后世的谥号。
4、商朝君主名称后面那个天干,叫做“日名”,是商王死后祭祀的日子,用这日的天干称呼先王(干支纪日法很早就有了)。日名行用过很长时间,夏桀不是也叫“癸履”吗,周初齐、宋等东方殷商故地仍有遗风。
5、纣和受是一回事,一字之转,所以有两种写法而已。

2007-11-7 20:06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fengxv[/i] 于 2007-11-7 13:26 发表
我也不太清楚,凭记忆胡说:
商朝君主名称后面那个天干,叫做“日名”,是商王死后祭祀的日子,用这日的天干称呼先王... [/quote]
额,这个我不知道。
长知识了

有一个 疑问
万一两人祭祀的日子相同怎么办?

2007-11-7 20:35 fengxv
所以用前头那个字来区别~~

2007-11-9 16:31 精神疲惫者
明英宗 与 钱皇后

英宗一年俘虏,七年囚徒.钱氏在百官无动于衷是筹钱送往瓦剌大营,后英宗回国被幽禁,钱氏陪伴左右,并做手工活赚取零用(朱祁钰给的生活费实在太少).每每看到此处,感叹帝王家中也有真情.

2007-11-10 15:34 子昱
汉献帝和伏后。。。

2007-11-10 19:27 宇文铭
阴丽华不过是刘秀青年时的爱情幻想,成为皇帝后很快失宠。而本人也无特殊才干,家族也没对刘秀大业起推动作用,凭什么第一。第一当数朱/马配

2007-11-11 05:30 daihao5267
进来献丑一下:虽然阴丽华对刘秀的霸业帮助不大,但是貌似刘秀没有移情别恋吧?
不然为何即位后废了先娶进门的郭圣通,改立阴丽华为后?:qoo+
抑制郭家的势力?:doubt:

2007-11-11 23:52 温柔的一刀
回复 #56 daihao5267 的帖子

政治手段而已~~~刘秀是先娶的阴,然后为了利用别家的势力,立了别的皇后。后来为了抑制过大的势力,又废了而已。
阴对刘秀的霸业不是帮助不大,在下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帮助。说刘秀没有移情别恋,在下是一点都不相信,除了他年轻时的那句话,看不出他后来对阴还有多喜欢,少年时的一句浪语罢了。说过那样话的人恐怕不少,朱温也说过,而且对老婆也比他好得多

2007-11-13 14:20 dreambe
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母)
这怎么说也是有作为的君主与贤明的皇后组合,不能因为不是汉人皇帝就不算吧?

[[i]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07-11-13 14:23 编辑 [/i]]

2007-11-13 23:42 庶人
光绪和珍妃不畏强敌,同心协力为变法维新而奋斗!
此对不是最佳,胜似最佳。

[[i] 本帖最后由 庶人 于 2007-11-13 23:48 编辑 [/i]]

2007-11-13 23:54 宇文铭
郭圣通一直被刘秀带在身边,阴丽华却一直被扔在家里。恩爱程度可见一斑,且帝后排名不只是横向比较更要纵向比较,朱马组合当数第一,朱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干岳父发家的,此外马在其一生中也对朱的施政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致使其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