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关于物质的瞬间转移


2007-10-25 16:08 美人赠我金错刀
关于物质的瞬间转移

  关于物质的瞬间转移


  物质的瞬间转移现在还仅仅出现在科幻作品中,但我觉得,物质的瞬间转移至少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

  一说到物质转移,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把这个物质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而在这个“运送”的过程中该物质始终是完整的。要完成这个“运送”,就应该存在一个能容纳该物质三维空间通道。此外,所谓的“瞬间”,其实应该是“高速”,也就是30万公里/秒。那么在这种高速运动下的静-动-静的能量转换和运动惯性问题该如何解决,以及对通道本身的影响等等,似乎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难题。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似乎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物质是由基本原子构成,宇宙各处的原子都是一样的,以玻璃为例,只要是SiO2的组合,那么不管是地球上还是冥王星上的玻璃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我们在冥王星需要玻璃,显然没有必要把这些相同的基本原子从遥远的地球运送过来,而只需要按照SiO2的化学组合就能用冥王星上的硅原子氧原子合成出一块玻璃。如果需要的是一个玻璃杯,只要把这只玻璃杯的尺寸大小颜色材质等等信息都细化到原子级,就可以按照光的速度把这个信息用电磁波发射出去,只要在冥王星上就地取材按图施工还原一个玻璃杯,这个“转移”就完成了。同理,只要有一台足够强大的机器能在短时间里分析记录人体的基本原子构成信息,再根据这个信息复制一个完全一样的人,包括外貌、性格和记忆,这样我们人也能实现瞬间转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被复制的人和复制出的人都存在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真的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了,他俩拥有完全一样的外貌、性格和进入机器之前的所有记忆。所以真正实用的机器应该是这边分解那边合成,只要备用一些纯正的碳氢氧等基本原素就行了。而且,这样还可以真正实现“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的千古佳话了。

  物质的瞬间转移,看起来是很遥远的未来,其实已经在当代实现了,这就是扫描仪-网络-打印机!


  2007.10.25

2007-10-25 17:33 星义
:doubt:你能保证把人传过去,人还是活的吗?还有思维吗?

2007-10-25 17:39 美人赠我金错刀
生命的存在在于呼吸、心跳、思维,而呼吸、心跳、思维的存在在于机体的正常工作,人归根到度是由碳氢氧等原子组成的,从原子级别完全复制机体,甚至包括缺陷和病变,人就还是那个人。只要他的呼吸、心跳、思维继续即可~~~~

2007-10-25 17:42 美人赠我金错刀
这不是器官移植,而是完全照搬的基本原子组合。

2007-10-25 17:44 陶心
楼主的看法更类似于波,把物质的组构规则像波那样传递。但一则楼主所设定的速度仍在光速限度以内,那么假如要求我们隔着几百光年的传递某个物体呢?二则如何才能做到能满足事件观测的“同时性”而来达到“瞬间转移”的确定性效果呢?——若我们发送方这里观测到某物体时瞬间转移了而接收方观测到的这个物体却不是在瞬间来到的话,就失去其意义了。
似乎是问题。

小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假如某物体(也可以是波,或者是物质的组构规则)在高维(五维以上)空间中移动,其移动路线在时间轴上的投影仅一个点,或者长度极短,而在其他维上投影很长,即被观测到移动了很长的距离,而四维空间的观测者观测不到其移动事件的过程,只看到该物体出现位置的结果[也就是说依旧不会产生从我们这里观测到超光速的情况;我们迄今为止得依赖于电磁波的观测行为,只有当其在相对长的时间里停留在某个确定位置时,光(电磁波)才能对其产生作用,让我们完成观测,所以只能观测到位置结果而观测不到移动过程],是否就能构成了(在四维空间中的)瞬间转移了呢?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10-25 18:17 编辑 [/i]]

2007-10-25 17:52 美人赠我金错刀
其实我的猜想完全是在现知的四维空间之中实现的~~~~

2007-10-25 18:07 mymei
以机械的决定论来看,物质的确可能实现瞬间转移。但我们认识物质到何种境界,目前的我们,自己都很难讲清楚吧。

2007-10-25 19:47 wwwind
把一个人所有信息一个不拉地复制、传递既可。

2007-10-25 20:07 chenxi5383
这样说的话。实际上“前一个”“你”还是消亡了,不过是重造了个“你”而已。
还有个问题就是,把发出点的“人”(就以人为例好了),全面解析后重新造一个新的个体,过程就变成了“复制”或是远程复制,而不是转移啊。

2007-10-25 20:47 Qzbqmz
楼主的想法,怎么跟银行国际间结算的方法一样啊?

2007-10-25 22:17 nijieppo
记得貌似有一部科幻电影还是小说,其中的想法好象和楼主一样,有一个情节中主角瞬移后原来的身体没有毁灭,于是两个主角:titter::titter::titter:

2007-10-27 20:56 aoyuzhiying
很多科幻中都有如此的设定把,不过我备是看不到那一天了。:ph34r:

2007-10-27 20:57 悼红狐
瞬间转移违背物体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原则,应该无法实现,是不可能滴

2007-10-29 10:16 Z_Artemis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0-27 20:57 发表
瞬间转移违背物体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原则,应该无法实现,是不可能滴 [/quote]
根据相对论,物体运动无限接近于光速时,时间停止。

所以物体传过去的时候,运动的物体本身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但是外界的旁观者却觉得这个过程是“一瞬间”发生的。

这才叫做“瞬间转移”啊。。

冠子以前思考过瞬间转移,可能基于“波粒二象性”的理论。

2007-10-29 15:51 美人赠我金错刀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0-27 20:57 发表
瞬间转移违背物体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原则,应该无法实现,是不可能滴 [/quote]
我所设想的“瞬时”其实就是光速~~:lol:

2007-10-30 12:34 陶心
就我们迄今为止能做到的过程观测而言,是不可能,因为我们的视觉和高级的仪器观测都要依靠光和其他电磁波;但如果把“瞬移”理解为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同一事件于几乎同一时间(所谓“瞬时”)在空间不同位置上、不同惯性系内的不同位置上出现——或者说被不同位置、不同参照系的观测系统给观测到,那就不置可否了。
而高维度向低维度投影以造成时间维上投影距离接近于一个点,也未尝不是另一种考虑方法,也可使用与楼主提出的应用波粒二相性理论来实现的方法。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10-3 21:35 编辑 [/i]][/color]

2007-10-30 16:53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10-27 20:57 发表
瞬间转移违背物体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原则,应该无法实现,是不可能滴 [/quote]
这只是在时空曲面不能被撕破的前提下而已。

2007-10-30 20:41 Z_Artemis
公主的话让我想起了从前过的一个恐怖电影《撕裂地平线》:funk::funk:

2007-11-2 06:27 天宫公主
"地平线"每时每刻都有极小的撕裂,每时每刻都有极小概律出现巨变性撕裂。:qgod+

2007-11-3 15:04 宇文铭
看似简单可行,其实不然。信息的分析传递可以在瞬间完成,但是重组呢?并不是各种分子到位即可粘合成原物的。

2007-11-4 13:33 ghostdance
[quote]原帖由 [i]宇文铭[/i] 于 2007-11-3 15:04 发表
看似简单可行,其实不然。信息的分析传递可以在瞬间完成,但是重组呢?并不是各种分子到位即可粘合成原物的。 [/quote]

传输是什么,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和排列传递信息,如果不成规律或排列混乱,还叫什么传输!有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人想得复杂,等到真的找到KEY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傻!

2007-11-4 14:5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宇文铭[/i] 于 2007-11-3 15:04 发表
看似简单可行,其实不然。信息的分析传递可以在瞬间完成,但是重组呢?并不是各种分子到位即可粘合成原物的。 [/quote]
学文科的吧?

2007-11-4 23:39 LXR
好象原子还有不同的激发态吧,处在不同激发态的原子和其它原子结合的稳定性不一样吧?估计原子核也有不同的激发态,也许基本粒子也会有不同的激发态呢要是比基本粒子小一级的什么子(组成基本粒子的物质,夸克?)也有不同的激发态?要是有比基本粒子小两级、三级、四级、N级(也许现在人类还没能力发现,但不等于没有吧)的什么什么子,并有不同的激发太呢?也就是同种原子还是有区别的,不要说地球上的Si原子和冥王星上的原子有所区别,同一个杯子上的两个Si原子也有所区别(不计坐标及周围环境等外在区别),所以只细化到原子级好象还不行吧?

关于半衰期。为什么名称同样同时生成的粒子,会在不同的时间发生衰变呢?是不是因为粒子有不同的激发态(能量及内部运动)?

2007-11-5 16:42 靓坤
“瞬间转移”和“时间停止”应该是相对的吧。
别人看见你瞬间转移,而你看别人应该就是时间停止。

如果一个年轻生命体一直处在光速运动中,那么这个生命体本身会不会衰老?

[[i] 本帖最后由 靓坤 于 2007-11-5 17:00 编辑 [/i]]

2009-8-22 18:25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顾一下:P

2009-8-22 20:20 cdyjn
LZ
请问什么是“物质”
你这个“物质”照鄙人来看应该换作“物体”

2009-8-22 23:19 KYOKO
我就在想我何时能像项少龙一样回到秦朝来个现实版的《寻情记》:doubt:

浮云啊

2009-10-2 16:02 shicanhui
要理解物质能瞬间转移是什么意思!扫描仪-网络-打印机!传递的是思想/意思而不是物质。就象书,《射雕英雄传》发行了数百万册,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这本书不是那本书。至于说传递人,所谓的“生命的存在在于呼吸、心跳、思维,而呼吸、心跳、思维的存在在于机体的正常工作,人归根到度是由碳氢氧等原子组成的,从原子级别完全复制机体,甚至包括缺陷和病变,人就还是那个人。只要他的呼吸、心跳、思维继续即可~~~~”是不好说的。其一,大家看过《第六日》没有?复制的人一模一样,包括记忆,但已经不是那个人了,两个同样的人你作为其中一个要选择死一人的话你会选择对方的而不是无所谓。最后即使你说把人分解成N个原子,把这N个原子转移后再组合,还是货真价实的那个人,只能说是你的想象。再则,你说的瞬间是什么意思?想来不是零时间无限距离而是超光速的意思吧?要说超光速我认为(大家都认为)还是有可能的,虽然现在无法做到。

2009-10-3 15:33 黑传说
理论上是行得通的,问题是编码描述和编解码规则太复杂了。
现在的技术,连仿真描绘都难呢。

2009-10-3 15:45 wkqtianxia
真服了你了,连基本的能量守恒都不知道。你的这个叫制造,或者叫克隆~

真要按你说的那种转移,火星上造块相同的玻璃所耗掉的原子,必须由地球的来补充~

2009-10-6 05:02 wkdgkhs
同意楼上  LZ说的是种复制  是高精度高准确的克隆  而且复制人(克隆人)还存在着种种的伦理因素至今不能实行  而且还要销毁这边被复制的人   想想都害怕。。。。怎么销毁啊    要瞬间转移  不能光从空间下功夫  还得研究时间的递变   不是有很多的穿越的科幻吗   空间扭转了  时间也容易改变

2009-10-8 15:01 kkndrush
折叠空间,就像在三维世界里折叠二维空间——平面上的两点之间直线最近吗?非也,空间上折叠重合最近。同理,折叠两个三维空间以致重合,我们就从地球到了火星,实现瞬移。

2009-10-18 13:36 nosony
看了这些帖子我还真觉得我是个小白:qDD+

2009-12-23 11:20 沈展羽
LZ的扫描仪精度还有待提高,原子级别不够。

原子级别扫描仪,扫描出来的生物信息数据,将产生一个数据生命,这个数据生命不甘愿在传送过程完成之后被销毁,他将反抗或者潜伏。

拿个蚯蚓生命来举例,在LZ设计的边复制变销毁过程中,在地球本体蚯蚓被销毁了一半(简称A),在仙女座蚯蚓复制体,刚完成一半(简称B)。这个时候,数据生命已经在各处复制了N个复制体,突然A叫道:停!不传送了!我要回家。 B道:仙女座不错,等我玩玩再回地球找你。
一条蚯蚓变两兄弟,请宇宙公安局给再办个居民身份证给B,还要当心刚诞生的蚯蚓黑客。

2009-12-23 11:42 宇文
“物质的瞬间转移,看起来是很遥远的未来,其实已经在当代实现了,这就是扫描仪-网络-打印机!”

这样转移的是物质的影像,而不是物质本身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文 于 2009-12-26 12:32 编辑 [/i]][/color]

2009-12-23 11:48 奔波儿灞
[quote]原帖由 [i]宇文[/i] 于 2009-12-23 11:42 发表
物质的瞬间转移,看起来是很遥远的未来,其实已经在当代实现了,这就是扫描仪-网络-打印机!

这样转移的是物质的影像,而不是物质本身 [/quote]
LZ原本的意思就不是转移物质本身,而是信息。

2009-12-23 23:05 tonyget
楼主,这不叫瞬间转移

瞬间的意思是不需要时间,而就算以光速传播信息还是需要时间,信号从地球到冥王星要5个小时

理论上只有量子纠缠通讯不需要时间

2009-12-24 20:08 xlwqslsl
顶一个!!!!

2009-12-24 22:4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tonyget[/i] 于 2009-12-23 23:05 发表
楼主,这不叫瞬间转移

瞬间的意思是不需要时间,而就算以光速传播信息还是需要时间,信号从地球到冥王星要5个小时

理论上只有量子纠缠通讯不需要时间 [/quote]
但是 quantum entanglement 最终其实什么也没有转移。

2009-12-24 23:08 时间轴空转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移动真的存在么?有米又实例??是不是以四维空间看呢?像一个一维空间思想的人只会走直线,前后一堵就没路可走了,二维空间思想的人看见就要笑他,为什么不朝左右一迈呢?二维是面,好比孙悟空给唐僧画了个圈,不让他走出来,唐僧绕一圈后发现还真的走不出来,这时三维空间思想大猪八戒告诉唐僧说“师傅,你往出一跳就出去了····”三维是空间,四维则多了个时间轴,而这一多,就好比是二维看一维,三维看二维了。三维空间里的常识变得不现实了····四维思想的人看世界没了局限性····防盗门··不存在····银行··随便抢····肠子肚子满天飞····。瞬间移动不就是在这种四维空间里的移动么?

2009-12-25 11:51 岳光寒
没想到我7年前的假说被阿炮这厮抢先发表了。:angry2:

我之所以没有公开跟人讨论这个假说,是对两件事的不确定,一是生命是否具有某种超自然超科学的因素在里面,二是现今的科学理论是否真的是100%的真理。

如果这个世界是完全唯物的话,第一种担忧就可以消除了,生命和非生命一样,就是一堆原子组成的,但这个世界是否是完全唯物的,还不能断言;第二点担忧就是,我们的一切假说都是根据科学理论来做出的,科学理论就是假说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并不牢固,假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PS:楼主说的不是转移,是复制,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09-12-25 11:54 编辑 [/i]][/color]

2009-12-25 13:28 渡难
什么是物质的瞬间转移?还是不是很明白...

2009-12-25 15:24 美人赠我金错刀
[quote]原帖由 [i]岳光寒[/i] 于 2009-12-25 11:51 发表
没想到我7年前的假说被阿炮这厮抢先发表了。:angry2:

我之所以没有公开跟人讨论这个假说,是对两件事的不确定,一是生命是否具有某种超自然超科学的因素在里面,二是现今的科学理论是否真的是100%的真理。
... [/quote]
你7年前的假说说不说与我无关,我只说我想说的~~:huh:

我本来说的就是“复制”而不是“转移”,你连我说的是啥都没搞清楚~~:huh:

2009-12-25 23:14 岳光寒
回复 #43 美人赠我金错刀 的帖子

你自己搞明白你自己要说什么了么?

标题是物质转移,帖子说的是通过信息传输控制物质复制,是一回事么?

2009-12-26 00:08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复 #44 岳光寒 的帖子

关于,关于是啥你知道不?关于的结果可能是是也可能是否,这标题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有关物质转移这档子事。你没见还有一句: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

2009-12-26 00:38 岳光寒
回复 #45 美人赠我金错刀 的帖子

别跟我扯字眼,你这就是标题党。严格说来,一个复制一个转移,俩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关于”也关于不上。

2009-12-26 09:0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岳光寒[/i] 于 2009-12-25 11:51 发表
没想到我7年前的假说被阿炮这厮抢先发表了。:angry2:

我之所以没有公开跟人讨论这个假说,是对两件事的不确定,一是生命是否具有某种超自然超科学的因素在里面,二是现今的科学理论是否真的是100%的真理。
... [/quote]
80 年前(观测者影响试验结果被广泛接受),人们就已经知道宇宙是主观的,唯心的,而非客观的,唯物的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2-26 09:08 编辑 [/i]][/color]

2009-12-26 10:18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复 #46 岳光寒 的帖子

你少扣帽子!
我有说过复制和转移是一个概念么?
你要严格讲那就严格讲,“关于物质的瞬间转移”是一个省略词组,全文应该是“关于物质的瞬间转移的一些想法”,“关于”在这里只是定语的一部分。你不懂“关于”那就表关于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美人赠我金错刀 于 2009-12-26 10:36 编辑 [/i]][/color]

2009-12-26 16:23 岳光寒
回复 #48 美人赠我金错刀 的帖子

你把中心词都省了,光给个定语作标题,挂着转移的羊头卖着复制的狗肉,不是标题党是啥。
况且即使这么说,也跟物质瞬间转移没关系,你说的是复制,就是关于不上。
“关于”是由你定义的么?那么强大,两个不同概念的东西你都能“关于”到一起,还要求按你的定义理解,这么嚣张,莫非你信了春哥?或者你本人就是?:hz1007:

2009-12-26 16:29 伊祁子悠
LZ假设的前提是“完全”了解某个物质所有组成部分的坐标与状态,然后将信息传输,然后…………

但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已经证明,不可能“同时”精确测量微观粒子的坐标和速度,所以LZ的想法不可能成立。

2009-12-26 22:51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复 #49 岳光寒 的帖子

你是来抠字眼还是来探讨问题?移动和复制虾米时候等同过?你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心思想归纳一下再说~~~
至于春哥虾米的,给你一句话:你管得着么~~~

2009-12-27 00:12 岳光寒
回复 #51 美人赠我金错刀 的帖子

你那点中心思想还用归纳啊,关键是我的中心思想你没听懂,你文中说的是复制,标题的关键词却是转移,这个标题合适么?说了这么多就是不肯认错,先扯字眼的是你吧,一个“关于”你给我解释半天。

PS:你的宗教信仰我当然管不着,就是想看看我是不是猜对了 :hz1052:

2009-12-27 00:32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复 #52 岳光寒 的帖子

不是要你真的归纳虾米中心思想,只是希望你认真看看。
第一段说的就是转移,只不过由此引发了另外一个想法,最后一句就是转折句。
第二段就另述新的想法了。你要是觉得标题不合适,那“物质的瞬间转移的一些想法”就合适了吧?
“PS:楼主说的不是转移,是复制,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这句话是谁说的?我原来两段话虽然字数不多也不是很专业,但至少两个概念还是分得清的~
从科学的角度看,我的这个想法很可是不严谨甚至滑稽的,都不妨讨论批判,跑来把这个话题当作应试语文似的咬文嚼字那就很没劲了,还有,宗教信仰虾米的与本贴无关,乱灌水时要被BS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美人赠我金错刀 于 2009-12-27 00:37 编辑 [/i]][/color]

2009-12-27 09:17 岳光寒
回复 #53 美人赠我金错刀 的帖子

标题:关于驴唇……/关于驴唇的一些想法
正文:驴唇这个东西挺好玩的,下面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说说马嘴……

2009-12-27 23:10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复 #54 岳光寒 的帖子

请把你的驴唇或者马嘴挪远点~

2009-12-28 09:00 鲁南狂人
诚然,物质的转移必然是以原子的转移为基础的,但是原子转移后是否能够保持无知本身的本性这点很难令相信,所以这也是瓶颈之一.

ps:楼上两个是仇人吗?怎么吵了数帖,无非就是扣字面的东西,如果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做点有用的东西,该看英语的看英语,该去出诊的抓紧出诊......

2009-12-28 09:51 美人赠我金错刀
[quote]原帖由 [i]鲁南狂人[/i] 于 2009-12-28 09:00 发表
诚然,物质的转移必然是以原子的转移为基础的,但是原子转移后是否能够保持无知本身的本性这点很难令相信,所以这也是瓶颈之一.

ps:楼上两个是仇人吗?怎么吵了数帖,无非就是扣字面的东西,如果有这个时间,还不如 ... [/quote]
原子量级的咚咚说不定又是一个宇宙了,我们的宇宙或许也只是更大时空范围的原子而已。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研究不透,我的猜想可能永远只是猜想。
关于那个扣字面的东西,有什么办法,我又不能说东就向东说西就向西~~~

2009-12-28 10:30 江小糊
[quote]原帖由 [i]美人赠我金错刀[/i] 于 2009-12-27 23:10 发表
请把你的驴唇或者马嘴挪远点~ [/quote]

所谓驴唇不对马嘴.......如果对方是驴唇....你就是马嘴.....如果对方是马嘴....你就成了驴唇.....泡泡子你骂人都不动动脑子的....把自己绕进去还被扣分...何苦来哉:titter:

这个物质瞬间转移的问题....偶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科幻小说....八几年时看的...搞不好是别人七几年写的....就是把人转成电子一样的东西发送出去....另个地方有个接收器再接收组合.....好像是利用这个装置杀人又有不在场证明.....几十年过去.....还是这套方法...哎.....

2009-12-28 10:43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江小糊[/i] 于 2009-12-28 10:30 发表

这个物质瞬间转移的问题....偶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科幻小说....八几年时看的...搞不好是别人七几年写的....就是把人转成电子一样的东西发送出去....另个地方有个接收器再接收组合.....好像是利用这个装置杀人又有不在场证明.....几十年过去.....还是这套方法...哎...... [/quote]
星新一就是酱紫写的,时间大概是六七十年代

2009-12-28 11:08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回复 #58 江小糊 的帖子

肯定早有类似的想法,这一点不奇怪。我没看过这书,真遗憾~

谁说我在骂人了?马长马嘴,驴长驴唇,天经地义,折腾是想搞嫁接的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物质的瞬间转移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