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红楼梦网刊


2004-4-24 21:42 悼红狐
网刊地址:http://www.chinahl.org/hlmwangkan/01.htm

创刊词:


红楼网梦
文/Helix



网络,也是一个五彩缤纷大千世界。《红楼梦》网络,是该大千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美梦大观园。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红学的研究日趋深入,新著作,新见解,新方法,不断迭现,新人辈出,呈现出百花齐放万木向荣的景象,《红楼梦》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这种景象。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网络红学在普及《红楼梦》的阅读、欣赏与研究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对于介绍和推荐中国古典文化,促进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为了使读红赏红研红者能尽快的掌握到目前网络红学的最新研究状况,免其师劳无功之苦,《中国红楼在线》主办了《红楼梦网刊》。

创办网刊,促进网络红学,壮大诸网红楼,使红楼网梦,愈作愈美;其梦之境界,亦越来越高。论坛与网刊,二者相互促进。网络红友之原创大作或灵感之思,亦有一聚会之所。长期以来,网友们对自己在网络的“版权”,深感忧虑,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许多真正好的文章和见解都被藏而不露。网刊的创办,使网络红学的好文章有好的归宿,网络上下引用时也有一个渊源。害怕小人之剽窃,也成“欺己之谈”。无被剽窃之虑,网友们方能开怀畅谈,网络红楼研究也因此而更为兴旺发达。

本刊的主旨是介绍网络上有关学界的红学研究成果,记录读者的读红心得,观察红学现况。新思想,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是本刊所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红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期以来,传统红学一方面形成了“考证”、“索隐”和“探轶”等相关的研究和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又建构了具体实用的方法论体系。在文化史上,红学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哲学、统计学、心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医学、养生、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来探讨红学的内容和现代应用价值,这是当今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网刊一方面决意承接这些传统的方法论体系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鼓励不拘一格地创新,新的方法新的思维模式新的价值取向都可以成为网刊的组成部分。网刊就象一张网,要竭力网尽网络红楼的好文章。

本刊对于“红学研究”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方向,有一个根本逻辑大前提作为定位:《红楼梦》之谜没有被解开。在此前提下,任何所谓的“红学巨著”、“红学大作”、“石破天惊之言”,均不过是一己之见,一家之说。因此,它们都可以在网路论坛上被质疑,被分析,被评批,我们这个网刊,即担当着这个阵地和舞台之责任。既然个人之智慧难以解开“红楼之谜”,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头脑”联合起来,共同去解决它,这是我们创刊最基本的动因。在这里,任何红尘中华丽的衣冠,辉煌的头衔,高高在上的“权威”之阶位,甚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在这里均无其红尘污染之作用和效应。在联盟中,我们要的只是赤裸灵魂和灵魂的交往,纯粹智慧和智慧之间的碰撞,明洁情感和情感之间的流通。我们的最明快和具有抱负的口号只有一个,那就是一起解开红学之谜!

《红楼梦》之梦,变化万千;其解其释,亦是说法千万。作为一个民族之文化精华,该书实际上就是该民族之一组文化基因。文化的基因不会衰老, 因为她是活生生、生生不息的繁殖体。然而她需要不断地与新的文明因子相撞击、 相交感、 相融合,不断地孕育新文化、 诞生新生命,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更完美地表现她自身。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学虽然产生于中华大地,但其人文精神却属于全世界。故而,《红楼梦网刊》这个学术园地的大门是向全世界敞开的。我们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多多赐稿,也欢迎读者诸君热情参与,表达自己读红之高见,一得之灵思。我们欢迎一切关心《红楼梦》研究的人们利用这个园地,发表有关的文章。地无论南北西东,人不分黑白黄红。学术水准是我们选择稿件的唯一标准,独特见解是我们选择稿件的优先条件。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红楼在线论坛联合夜看红楼、红楼艺苑、红楼大观及南开、北大等诸所高校红版创立网刊,网刊编辑部所在地http://www.chinahl.org/index.asp。欢迎投稿、推荐稿、反馈意见

2004-4-25 13:22 庞桶
作为一个纯外行,只能祝狐狸的“红楼”越建越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网刊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