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11 20:20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皇帝的诗

近读《宋人轶事汇编》,里面记载了宋太祖微时所写一诗,曰:“[color=Red]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color]。”后修国史者嫌其不雅驯,遂为之润色云:“未离海峤千山黑,才到天心万国明。”该书评论曰:“文气卑弱不如原作。”

确是如此啊。看太祖原诗,虽然词句粗鄙,但自有一股气势在,而被国史馆的无聊文人改后,那种气势荡然无存。太祖心中自有一股英雄气,不是那些整天价数黑论黄的文人所能比拟的。

还有朱元璋的一首诗,据说朱元璋起兵后,曾游览一所寺院,寺僧询问他姓名,朱元璋遂于壁间题诗四句:“[color=Red]手提江南百万兵,匣中宝剑血犹腥。寺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color]。”这首诗虽然杀气太重,终究不脱反王口吻,然其中也自有一股英雄气喷薄而出。

说到这里,偶又想起本朝太祖武皇帝的那首《咏蛙》:[color=Red]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color]据说这是太祖13岁时候写的,果然是三岁看老啊。:mellow:

2007-9-11 20:32 关内侯
开国皇帝的诗词个个都很豪气

2007-9-11 20:45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7-9-11 20:32 发表
开国皇帝的诗词个个都很豪气 [/quote]
这个倒不然,还要看出身。李世民的诗词和朱元璋的诗词绝然不同。

2007-9-11 21:28 庞桶
看来朱老在诗词界还是有地位,还有一首咏菊也很有名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斗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据说与黄巢的同名诗相比,帝王与草莽气各擅
黄巢那首很有名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外,还有一首据传是朱老尚为僧时犯戒,受罚露宿阶下时的口占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2007-9-11 21:48 湘江子龙
朱和尚的还有:
鸡叫一声蹶一蹶,鸡叫两声蹶两蹶,三声唤起扶桑日,扫尽残云与淡月

另BS3楼的某胡子,李世民的诗虽然与这几个有不同,但是也还是很大气,很牛B的,人家是明显墨水多一点。比如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2007-9-11 22:04 关内侯
李世民是开国皇帝?李渊一定郁闷的很:lol:

2007-9-11 22:09 三种不同的红色
李世民算是半个开国皇帝吧。

毕竟天下群雄大半是他扫平的。

2007-9-11 23:07 Hunix
论作诗的皇帝,还要看兰陵萧氏。

2007-9-11 23:13 wangnihao
楼上的  偏题了 不过今天张见识了 从来不知道朱元璋也能写出这么好的诗

2007-9-11 23:19 tiger1970
“鸡叫一声蹶一蹶,鸡叫两声蹶两蹶,三声唤起扶桑日,扫尽残云与淡月”

我记得是赵太祖的。

2007-9-12 12:16 totti
因人成名啊,有地位的人自然受人吹捧,人之常情。

2007-9-12 12:33 悼红狐
《咏蛙》不是毛写的,是清朝人作,毛把原作改了几个字,这个以讹传讹传了些年了

2007-9-12 15:2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7-9-12 12:33 发表
《咏蛙》不是毛写的,是清朝人作,毛把原作改了几个字,这个以讹传讹传了些年了 [/quote]

原来如此。受教了。

PS:那首“蹶一蹶”的诗,确实是朱和尚写的。

2007-9-12 15:42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 [i]湘江子龙[/i] 于 2007-9-11 21:48 发表
另BS3楼的某胡子,李世民的诗虽然与这几个有不同,但是也还是很大气,很牛B的,人家是明显墨水多一点。比如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quote]
拉倒罢,太宗皇帝这明显是文人诗,气势和朱和尚那种扑面而来的霸道不可同日而语。:sleep:

2007-9-12 15:5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弓骑步[/i] 于 2007-9-12 15:42 发表

拉倒罢,太宗皇帝这明显是文人诗,气势和朱和尚那种扑面而来的霸道不可同日而语。:sleep: [/quote]

虽然是文人诗,但气势同样的很磅礴。

说起开国皇帝的诗,就不能不说刘邦的《大风歌》,刘邦虽然是个流氓,但《大风歌》却是品位极高。刘邦对戚夫人说:“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看来唱歌填词,本来就是刘邦的长项啊。

曹操同样是胸怀百万甲兵的人,他的诗沉郁顿挫,那是更不用说的了,奇怪的是,曹丕在皇帝中也算不错的了,但他的诗为什么却都是戚转缠绵呢?难道是因为他心胸气魄不如老爸的原因?

2007-9-12 16:32 tiger1970
曹子桓?本事都用来对付兄弟,当然气魄就不行了,你看他爸爸那些兄弟多威风......

千家诗中有一首嘉靖的,好像还可以,不过还是像喊口号......

洪天王的那个“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也像口号。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投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倒是石翼王的那五首诗是绝唱,绝对的绝唱,放在一流诗人中毫不逊色!

曾摘芹香入泮宫,更攀桂蕊趁秋风。
少年落拓云中鹤,陈迹飘零雪里鸿。
声价敢云空冀北,文章今已遍江东。
儒林异代应知我,只合名山一卷终。

不策天人在庙堂,生惭名位掩文章。
清时将相无传例,末造乾坤有主张。
况复仕途多幻境,几多苦海少欢场。
何如著作千秋业,宇宙长留一瓣香。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
三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若个将才同卫霍,几人佐命等萧曹。
男儿欲画麒麟阁,早夜当娴虎豹韬。
满眼河山增历数,到头功业属英豪。
每看一代风云会,济济从龙毕竟高。

大帝勋华多颂美,皇王家世尽鸿蒙。
贾人居货移神鼎,亭长还乡唱大风。
起自匹夫方见异,遇非天子不为隆。
醴泉芝草无根脉,刘裕当年田舍翁。


李忠王也了不得,可惜略逊:

举杯对客且挥毫,逐鹿中原亦自豪。
湖上月明青箬笠,帐中霜冷赫连刀。
英雄自古披肝胆,志士何尝惜羽毛。
我欲乘风归去也,卿云横亘斗牛高。

鼙鼓轩轩动未休,关心楚尾与吴头。
岂知剑气升腾日,犹是胡尘扰攘秋。
万里江山多筑垒,百年身世独登楼。
匹夫自有兴亡责,肯把功名付水流。

2007-9-12 16:4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9-12 16:32 发表
曹子桓?本事都用来对付兄弟,当然气魄就不行了,你看他爸爸那些兄弟多威风......

千家诗中有一首嘉靖的,好像还可以,不过还是像喊口号......

洪天王的那个“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也像口号。 ... [/quote]

洪秀全的诗,不提也罢,看他的诗,怪不得屡试不第呢。

石达开的诗才极好,放诸古今诗家之中也丝毫不逊色。梁启超对他的诗极为推崇,曾伪为翼王诗数首,流传甚广。

偶最喜欢他败退乌江时的一首七绝:

[color=Red]垂翅无依鸟倦飞,乌江渡口夕阳微。
穷途纵有英雄泪,漫向西风几度挥。[/color]

那种英雄末路的悲壮,足以令人读之垂泪。

2007-9-12 16:59 fengxv
石达开的诗,保存下来的只有白龙洞诗刻和出走布告,其他都是伪作。据柳亚子说是他一位朋友高天梅做的。

洪秀全的诗,如龙潜等英气胜于帝王气的几首,有人认为是洪仁玕伪托的。

2007-9-12 17:57 tiger1970
我也知有此说法。但是这几句:
“声价敢云空冀北,文章今已遍江东”、“清时将相无传例,末造乾坤有主张”、“每看一代风云会,济济从龙毕竟高”、“起自匹夫方见异,遇非天子不为隆”
还有那首: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
三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说这些不是他作的,是书生们伪托的,我不相信。

2007-9-12 18:55 阿巽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007-9-12 19:00 阿巽
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光武帝的诗也不错

2007-9-12 19:25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07-9-12 19:00 发表
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光武帝的诗也不错 [/quote]

:loveliness:“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中国古典版

2007-9-12 20:34 麒麟子
皇帝的诗词虽然在字句工整上欠火候,但是一些君王往往能做到不拘一格,另辟蹊径。而且诗句虽然有的文采不足,到是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与身份相关的)内心真实写照。不存在虚假的粉饰。

2007-9-13 19:12 平原相
问一下:“人间从此无啼痕”又是谁的诗?

2007-9-16 08:57 thcer
石达开
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愦愦,

要凭赤手拯元元。

三年揽辔悲羸马,

万众梯山似病猿。

妖氛扫时寰宇靖,

人间从此无啼痕!

我志未酬人亦苦,

东南到处有啼痕。

2007-9-17 11:31 伶州鸠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
有气魄还要有实力、有运气,王霸之业和身死国灭不过反掌之间的事情……比如海陵王……

2007-9-17 14:2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伶州鸠[/i] 于 2007-9-17 11:31 发表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
有气魄还要有实力、有运气,王霸之业和身死国灭不过反掌之间的事情……比如海陵王…… [/quote]

说起来,金海陵也是倒霉催的。

不过,同样荒淫、同样好大喜功,隋炀帝的诗却完全没有这么大气。“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凄厉哀婉之至。

难道是因为金海陵蛮族出身吗?

2007-9-19 00:48 westwolf2000
乾隆皇帝写了一万三千多首诗,超过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的诗人

2007-9-19 01:59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 [i]westwolf2000[/i] 于 2007-9-19 00:48 发表
乾隆皇帝写了一万三千多首诗,超过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的诗人 [/quote]
陆游的诗某家不怎么欣赏,但是和乾隆比较起来,放翁真诗仙也。:loveliness:诗这个东西,从来不是写的越多越好的,由陆游、乾隆的情况来看,倒应该成一个反比。:titter:

2007-9-19 08:40 三种不同的红色
乾隆也算诗人吗?

笑~~~~

2007-9-19 09:34 tiger1970
明威宗(崇祯皇帝)的这四首如何?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我要是秦良玉,就凭这四首诗,也宁愿为他拼到底。

2007-9-19 12:45 伶州鸠
[quote]原帖由 [i]westwolf2000[/i] 于 2007-9-19 00:48 发表
乾隆皇帝写了一万三千多首诗,超过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的诗人 [/quote]
《御制诗集》共5集,434卷,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
说烂诗十万首夸张了,不过就是这烂诗四万首,算下来从他读书识字开始,也要差不多一天一首,除掉国务朝政戎马游猎吃喝拉撒,还有多少时间能创作,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2007-9-19 13:02 伶州鸠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9-19 09:34 发表
明威宗(崇祯皇帝)的这四首如何?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 ... [/quote]
崇祯是明思宗吧……:doubt:

2007-9-19 13:17 tiger1970
明安宗(弘光帝)谥大行皇帝思宗烈皇帝,绍宗(隆武帝)改谥毅宗烈皇帝,旋谥威宗烈皇帝。按照“名从主人”原则,称威宗妥当。

2007-9-20 09:15 tiger1970
如不承认南明历史地位,贬南明三帝为三王,则不能称崇祯皇帝为明思宗、毅宗或者威宗,而可用清高宗加的谥号“明怀宗”。也可直接称其为“明崇祯皇帝”而不予谥号。
是的,南明皇帝好歹也是一皇帝,其最大统治范围还大过南朝的齐、梁、陈三朝。

2007-9-20 13:40 徐道难
牛人牛气冲.
他们兴趣来了,就是几句粗话,也是猛恶霸气的。
这不是摇头晃脑琢磨出来的,而是从杀气重重的肚子里冲出来的.

2007-9-21 09:33 小菠萝
哈哈,这首真的是宋江写的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2007-9-21 11:17 tiger1970
与黄巢看齐,没大出息。
要讲风致,南唐中主的“回首绿波三楚暮”确实动人。

2007-10-9 22:28 fan0514
海陵王完颜亮也算一代英主,论起胸襟才智,也算是历代帝王里一等一的人物,可想想结局,实在比其他写诗的那几位差远了............也算是同人不同命吧

2007-10-23 12:00 边城玫女
皇帝诗人,小女子还是最喜欢 一江春水向东流

2007-10-23 13:44 attil
毕竟开国之君都是有真才实料的

2007-10-23 22:16 侯希白
崇祯的几首合情合景,好

2007-10-24 18:42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attil[/i] 于 2007-10-23 13:44 发表
毕竟开国之君都是有真才实料的 [/quote]

额,这句话让我想到了 “猪瘟”。。。不知道他写过什么没

2007-10-24 18:45 边城玫女
我也帖几首南朝开国皇帝的诗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

哎,此人好歹也算一代名将,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想到写出的诗,却是如此调调


群鹤咏

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
开颜法艳照里闾。
南窗北牗挂明光,
罗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
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
空留可怜与谁同。

 ——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

兰陵萧氏的文才,这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陈霸先的诗,小女子孤陋寡闻。。。。



汗,发现唐朝有个诗人叫慕容垂,与后燕开国皇帝同名。。。。

[[i]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7-10-24 19:02 编辑 [/i]]

2007-10-24 19:2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0-24 18:45 发表
我也帖几首南朝开国皇帝的诗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

哎,此人好歹也算一代名将,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想到写出的诗,却是如此调 ... [/quote]

正所谓“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被歌舞废除休”。在那种大气候下,刘名将写出这种诗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刘名将幼时无赖,长而从军,居然能写这么几句,也是很值得赞赏的。

偶最奇怪的是曹丕,那可是建安风骨的时代,老爸的诗悲壮,小弟的诗慷慨,偏偏他却学妇人口声,实在是令人不解。

2007-10-27 17:06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0-24 19:27 发表
偶最奇怪的是曹丕,那可是建安风骨的时代,老爸的诗悲壮,小弟的诗慷慨,偏偏他却学妇人口声,实在是令人不解。。 ... [/quote]

也许是  在另两方面的诗,他认为无法让人耳目一新,只好避重就轻了

2007-10-27 17:46 冒牌
AB重出江湖啊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0-24 18:45 发表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

哎,此人好歹也算一代名将,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想到写出的诗,却是如此调调
[/quote]

[b]【自君之出矣】宋·[color=Red]孝武帝[/color]


汉徐幹有《室思诗》五章,其第三章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君之出矣》,盖起於此。齐虞羲亦谓之《思君去时行》。
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b]

宋孝武帝为刘骏,非宋武帝刘裕。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0-24 18:45 发表
汗,发现唐朝有个诗人叫慕容垂,与后燕开国皇帝同名。。。。 [/quote]
此慕容即彼慕容。
《太平广记》:[b] 唐太宗征辽,行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采特异。太宗遣使问之,答曰:“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言讫不见,问之,乃慕容垂墓。(出《灵怪集》)[/b]

[[i]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7-10-27 17:49 编辑 [/i]]

2007-10-27 23:03 tiger1970
朱全忠没写过啥,倒是几乎同时的钱王写过一支山歌。(好像是三言里面的......)

2007-10-28 16:38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0-27 17:46 发表
此慕容即彼慕容。
《太平广记》: 唐太宗征辽,行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采特异。太宗遣使问之,答曰:“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言讫不见,问之,乃慕容垂墓。(出《灵怪集》)[/quote]

我说的慕容垂,似乎在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貌似不是燕国的那位

2007-10-28 16:42 冒牌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0-28 16:38 发表


我说的慕容垂,似乎在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貌似不是燕国的那位 [/quote]

[b]《全唐诗》卷八六五

〖冢上答太宗〗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b]

没错的,是同一个人:lol:

2007-10-28 16:43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0-28 16:42 发表


《全唐诗》卷八六五

〖冢上答太宗〗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

没错的,是同一个人:lol: [/quote]

额,那这诗实际上是别人冒慕容之名写的?

十六国的人跑到唐朝写诗。。。。。。

2007-10-28 16:47 冒牌
[quote]原帖由 [i]边城玫女[/i] 于 2007-10-28 16:43 发表


额,那这诗实际上是别人冒慕容之名写的?

十六国的人跑到唐朝写诗。。。。。。 [/quote]

全唐诗中神仙诗也颇有几首,出现鬼诗也不足为奇
当然,说是小说家们托名所作也未尝不可

2007-11-9 20:37 ztq1987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0-24 19:27 发表


正所谓“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被歌舞废除休”。在那种大气候下,刘名将写出这种诗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刘名将幼时无赖,长而从军,居然能写这么几句,也是很值得赞赏的。 ... [/quote]





个人怀疑他14岁的时候在宛城受到过度惊吓,留下了心理创伤,(要不他怎么老和张绣过不去曹昂挂了他是最大受益者啊)

2007-11-10 22:06 uesegi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里的三分天下有其二怎么回事?

2007-11-12 14:55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uesegi[/i] 于 2007-11-10 22:06 发表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里的三分天下有其二怎么回事? [/quote]

就是说,天下2/3的诸侯归顺了周文王。

2007-11-15 10:41 美人赠我金错刀
还是本朝太祖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得狂放~~~

2007-11-15 10:4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美人赠我金错刀[/i] 于 2007-11-15 10:41 发表
还是本朝太祖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得狂放~~~ [/quote]

本朝太祖最好的词不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颇有魏武遗风。

2007-11-16 09:21 HTML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15 10:43 发表


本朝太祖最好的词不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颇有魏武遗风。 [/quote]
我觉得还是粪土当年三小红比较好……

2009-4-6 22:56 轮回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7-11-15 10:43 发表


本朝太祖最好的词不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颇有魏武遗风。 [/quote]
本朝太祖自己最推崇的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可谓忆秦娥上压太白,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好。
另外,海陵王的这首词境界越来越小,小到西湖边的吴山第一峰上去了,不如“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牛。

2009-4-7 20:22 阿巽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人生在世如乱麻,谁为圣贤谁奸邪?霜雪临头凋蒲柳,风云满地起龙蛇。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郁郁壮怀无人识,侧身天地长咨嗟。

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

曾来引地作劳人,满目林泉气势新。墙外太行横若障,门前洹水喜为邻。风烟万里苍茫绕,波浪千层激荡频。寄语长安诸旧侣,素衣蚤浣帝京尘。

身世萧然面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钩鱼却有恩仇。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

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皇帝的诗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